人口自然增長

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趨勢

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決定的。回顧歷史,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的總趨勢是不斷增長的,但是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口數量增長的特點不同。

簡介


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而引起的增長稱為新增人口的絕對數值。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為負增長。

詳細內容


人口增長的數目不僅僅是靠人口自然增長率,也與人口基數有關。
人口自然增長率,是反映人口發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計劃的重要指標,也是計劃生育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長的程度和趨勢。
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數(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數(或期中人數)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新增人口=人口基數×人口自然增長率
當全年出生人數超過死亡人數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正值,當全年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時,則為負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長水平取決於出生率和死亡率兩者之間的相對水平,它是反映人口再生產活動的綜合性指標。
要注意盡量控制人口增長率,世界人口增長與社會歷史的發展而變化:伴隨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方式等方面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開發利用和改造的範圍不斷擴大及加深,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禦能力也不斷提高,使得人口增加加快。
人口自然增長率非洲最高,一般國家都達到2%以上。
人口自然增長率指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長數(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口數之比,通常以年為單位計算,用千分比來表示,計算公式為:
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內死亡人數)/年平均人口數×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影響因素


2021年5月11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解讀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關鍵數據。對於人口增長速度放緩問題,寧吉喆表示,中國人口增長放緩,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原因包括育齡婦女人數減少,生育時間推遲,生育養育成本提高等。這是城鎮化、工業化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