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哈拉道口鎮的結果 展開

哈拉道口鎮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下轄鎮

哈拉道口鎮,隸屬於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地處建平縣最北端,截至2018年,戶籍人口13644人。

民國三年(1914年),取消清朝舊制,建熱河特別區,屬熱河省。1957年,哈拉道口公社。1985年,恢復哈拉道口鄉。1995年,撤鄉建鎮。截至2020年6月,哈拉道口鎮下轄7個行政村。

2018年,哈拉道口鎮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歷史沿革


民國三年(1914年),取消清朝舊制,建熱河特別區,屬熱河省。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月,屬朝陽六縣指揮署。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六縣指揮署撤銷,屬熱河省。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屬中共領導下的熱河行政公署。同年10月,屬中共領導下的熱河行政公署。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熱遼行行政公署撤銷,屬熱河省。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7月至1956年1月,成立哈拉道口區。
1957年,哈拉道口公社。
1985年,恢復哈拉道口鄉。
1995年,撤鄉建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哈拉道口鎮地處建平縣最北端

地形地貌

哈拉道口鎮地處努魯爾虎山與老哈河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地勢南高北低,梯次遞降。地形分兩部分:南部丘陵山區,北部屬沖積平原地帶。境內最高山平頂山,海拔1083米;最低點海拔高度為451米。

氣候

哈拉道口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7.5℃,春季平均氣溫為7.4℃,夏季平均氣溫21℃,秋季平均氣溫15℃,冬季平均氣溫-8.2℃,1月份最低溫度-36.92℃。無霜期年平均125天,最長達130天。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8月。年平均風速為4.6米/秒。

水文

哈拉道口鎮境內有劉漢朝、朝陽溝、崔杖子三個流域及大馬圈流域。三個流域乾枯無水,如遇山洪,洪水流入老哈河。劉漢朝流域流經劉漢朝村、嘎岔村,入老哈河,全長為11千米;朝陽溝流域流經上新井村、雙豐村、三合號村,入老哈河,河道長度為13千米;崔杖子流域流經哈拉道口村,全長9千米。

自然災害

哈拉道口鎮主要自然災害以風災、雹災、水災、旱災、蟲災、霜冰等為主。旱災多發生於春季,也有春旱連伏旱加“秋吊”(秋旱,正在糧食灌漿時天旱,農民稱之為“秋吊");1961年、1962年、1963年連續3年乾旱,大部分糧田絕收;1988年7月19日,遭大風天氣,有40棵樹被大風刮斷,50多棵樹被大風連根拔起,受災農田2.1萬畝。

自然資源


哈拉道口鎮已查明的地下礦藏有玄武岩、花崗岩、集塊岩、英岩、石灰石、礦泉水、陶土、黃金等金屬礦藏和鉛粉等。尤以玄武岩儲存最多,總量有4000萬立方米,現已開採3000萬立方米;花崗岩與集塊岩儲量在8000萬立方米左右,主要儲存於上新井村西部;探明在大馬圈流域有一山泉,屬優質礦泉水;陶土質量上乘,儲量可觀且易開發;金礦主要分佈在崔杖子、劉尺營子南山和上新井村;石灰石、英岩主要分佈於嘎岔村、哈拉道口村和上新井;陶土主要分佈於四家村南山;境內地下還有煤炭和石油等礦。有林面積9萬畝,草地3萬畝;特產甘草藥材,屬全國八大甘草保護地之一,有甘草面積2萬畝。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哈拉道口鎮轄哈拉道口、三合號、四家、雙豐、上新井、劉尺營子、嘎岔7個行政村;下設5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哈拉道口鎮下轄7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復興路159號。
哈拉道口村上新井村
三合號村嘎岔村
四家村劉尺營子村
雙豐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哈拉道口鎮轄區總人口1382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34人,城鎮化率6.8%。總人口中,男性7254人,佔52.45%;女性6574人,佔47.5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岀生率12‰,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長率5.8‰。
2017年,哈拉道口鎮常住人口12655人。
截至2018年,哈拉道口鎮戶籍人口1364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哈拉道口鎮財政總收入1410萬元,比上年增長9.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8萬元,比上年增長55%。農民人均收入8072元。

農業

2011年,哈拉道口鎮農業總產值1.9億元,比上年增長20%,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0%。糧食作物以玉米、谷
哈拉道口鎮
哈拉道口鎮
子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7876噸,其中玉米23300噸,雜糧3046噸。主要經濟作物有向日葵、綠豆、養麥、打瓜等。
哈拉道口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獺兔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7500頭,年末存欄4800頭;羊飼養量75300隻,年末存欄38500隻;蛋雞飼養量15.9萬羽,年末存欄10.4萬羽;獺兔飼養量0.5萬隻,年末存欄0.3萬隻。2011年,畜牧業總產值7600萬元。
截至2011年底,哈拉道口鎮累計造林9萬畝,其中防護林3萬畝,經濟林1萬畝,商品林5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0萬株,林木覆蓋率39%。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210台。

工業

2011年,哈拉道口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95億元,比上年增長20%。
2018年,哈拉道口鎮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

商業

2011年,哈拉道口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8000萬元,比上年增長9%。
2018年,哈拉道口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金融

2011年末,哈拉道口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9993萬元,比上年增長10.5%;各項貸款餘額5896萬元,比上年增長12.6%。

交通


哈拉道口鎮境內有兩條縣級公路葉哈線、小葉線公路通過哈拉道口鎮,其中小葉線貫通境內上新井村、雙豐村、三合號村、哈拉道口村;葉哈線貫通境內四家村、三合號村、哈拉道口村、嘎岔村;總長度為34公里。有通往內蒙敖漢旗的客車一輛、通往黑水的客車一輛、通往縣城葉柏壽鎮的客車四輛、通往赤峰的客車兩輛、通往朝陽市的客車一輛、通往瀋陽的客車一輛,年客流量達50萬人次。全鎮7個行政村實現“村村通”工程,全部硬化。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哈拉道口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220人,專任教師9人;小學5所,在校生983人,專任教師7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35人,專任教師4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哈拉道口鎮教育經費達55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25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7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加7.8%、6.5%。

文體事業

2005年,哈拉道口鎮與建平縣網通公司合作在全鎮7個行政村開通了有線電視,建有廣播電視站,從業人員4人,鎮到村架設有線光纜30千米;2011年重新開設調頻高音喇叭,全鎮7個村26個自然村做到了全覆蓋;有線電視普及率達到50%,可收看50多套高清晰的數字電視節目。
2011年末,哈拉道口鎮有綜合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藏書3000冊;流動電影放映隊1個,年放映100場以上;業餘演出隊1個,演藝人員10人左右,年演出100多場;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7個,文化活動廣場3個;每年定期舉辦歌詠比賽、詩歌朗誦、秧歌會演、戲劇演出等文化活動。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剪紙、高蹺秧歌、二人轉等。
2011年末,哈拉道口鎮有體育場地1處。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廣場健身舞、籃球賽、乒乓球賽,每五年一次全民運動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哈拉道口鎮有各類科技人才95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哈拉道口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個,其中鄉鎮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9個。
2011年,哈拉道口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19萬人,參合率86.2%;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哈拉道口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9戶,人數114人,支出18.48萬元;城市醫療救助5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66戶,人數667人,支出61萬元,比上年增長9%;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2人,支岀12萬元,比上年增長4%;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8人,支出13.97萬元,比上年增長8%;農村醫療救助29人次,支出6.5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0人,支出0.6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800人,用於春荒夏糧的社會救濟費19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7.1萬元。
2011年,哈拉道口鎮新增就業人員121人,有69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305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3516人,年發放養老保險金91萬元;參加生育保險3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