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閣

歙縣

安徽歙縣文昌閣位於歙縣溪頭鄉藍田村外。該文昌閣為兩層亭台式,石砌基腳高約3米,周徑約11米,偏長方形。亭閣主體為6.6米正方,四周為迴廊,高12米,葫蘆頂直刺蒼穹。亭住相對,閣梁描金,蓮花檐托,美輪美奐。八隻鱷魚尾翹角上下呼應,鐵馬叮噹,氣勢恢宏.閣內半是粉牆半是窗扉,畫棟朱梁,陽光閃射。登斜梯,到二層如凌山頂。遠峰近水,一覽無餘。除此之外,提到文昌閣,還有天津文昌閣、懷集文昌閣、貴陽文昌閣等文昌閣較為著名。

目錄

簡介


文昌閣[歙縣]
文昌閣[歙縣]
歙縣文昌閣位於歙縣溪頭鄉藍田村外。該閣為兩層亭台式,石砌基腳高約3米,周徑約11米,偏長方形。亭閣主體為6.6米正方,四周為迴廊,高12米,葫蘆頂直刺蒼穹。亭住相對,閣梁描金,蓮花檐托,美輪美奐。八隻鱷魚尾翹角上下呼應,鐵馬叮噹,氣勢恢宏.閣內半是粉牆半是窗扉,畫棟朱梁,陽光閃射。登斜梯,到二層如凌山頂。遠峰近水,一覽無餘。
歙縣文昌閣是載入《中國人名大字典》的著名鹽商葉天賜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倡首集資建造,資助貧寒子弟在此念書。據傳,葉天賜為遺腹所生,母子二人,家貧如洗。他六歲那年,看著夥伴進了蒙童館,便在家裡發獃。一天母親把書包遞給他,他哭了。“娘,俺家出不起束修,別念書了。”母親說:“家再貧,娘也要供你念書。”為了那束修,母親為人作佣,夜夜漿洗縫補到五更,二十幾歲的人瘦得象四、五十歲的老太婆。作兒子的好心痛,便爬樹摸鳥蛋給母親補養,不料被族長公看見,用那塊刻有“遊手好閒不用功念書者,罰”的督學竹板狠打了一頓屁股,還連累母親擔個“教子不嚴”的罪名,罰在祠堂門外跪了一天。葉天賜哭了,在村口松谷事包起一包家鄉土,連夜跟人下了揚州他後來經商致富,不忘自己過去的身世和經歷,同情讀不起書的窮孩子。這是他倡建文昌閣的緣起。
文昌閣曾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復修。首倡者也是一位以商助學的雅士。也姓葉,名德欽,二十歲考中秀才后,便接受祖業從商,以善經營而富甲一鄉。宣統元年(1909年),他獨資在藍田創辦正誼學堂,招收貧家子弟入學。他還是抗戰時期歙縣中學倡辦者之一。曾主持過歙杭公路建設與民國縣誌編修,掩護過共產黨人杜維佑,終其一生,政績、著述皆豐。文昌閣因此更受人們的崇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