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司城

湖北恩施仿古土司城

恩施土司城。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土司路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屬全國唯一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

包括門樓、侗族風雨橋、廩君祠、校場、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宮--九進堂、城牆、鐘樓、鼓樓、百花園、白虎雕像、卧虎鐵橋、聽濤茶樓、民族藝苑等12個景區30餘個景點。經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題寫為"恩施土司城"。

歷史沿革


恩施土司城
恩施土司城
土家族歷史悠久,為遠古巴人的後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漢平原一帶,后楚人強大,巴楚相爭,巴人失敗。巴人退入現在叫清江古稱為夷水的一帶,沿夷水西進,勢力達到川東地區。在春秋時期建立了巴人第一個奴隸制諸侯國巴子國。公元前361年被強大的秦國所滅,部分巴人則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連的武陵地區,並與當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或"貝京卡"。宋代時則稱這一帶生活的巴人為"土人",以後土人稱外來漢人為"客家",稱自己為土家。
土司制度是歷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歸屬中央,權力自治的一種政治管理體制。土家族地區的土司制度,則起於元代止於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歸流",歷經元明清三朝,前後450餘年。土司與中央封建王朝的關係,就是土司對中央封建王朝納貢稱臣,中央王朝對土司實行冊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圖,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戶籍,生殺在掌、稱雄一方。土司王:實際就是一個地方的土皇帝。
恩施土家族地區的土司建制,歷朝都有變化,元代設立29個土司,明代設立31個土司,清代設立20個土司。土司管轄地區包括今天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區及現屬宜昌的長陽五峰的部分地區。
然而清代為加強中央統治而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故清朝改土歸流后至今已幾無痕迹,如今所見土司城是1998年恩施州民委策劃建設,2002年建成開放的。這座仿古土司莊園建築群,旨在再現土家族地區土司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反映土家族的歷史淵源,展示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風民俗。

主要景點


土司城門樓

走進恩施土司城,迎面一座赫然高聳的是土司城門樓。土司城門樓也稱土司朝門或看樓,是顯示土司威儀和功德的紀念性建築。極其注重外觀的莊重華麗,建築內容上則集中體現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間觀念和技術上的聰明才智。
門樓前面左右兩座神人牽著龍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表現的是土家人普遍存在"望子成龍"心理。右側牆上三幅壁畫,除中間一幅表現的是民族團結外,右邊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毛古斯"就是稱之為的稻穀神。民以食為天,稻穀便與人的生存息息相關。對稻穀神的崇拜,反映了土家先民在農耕初期對生命存在的強烈意識。左邊一幅的兩個彪形大漢,環眼突睛,虎視眈眈,像似瞄著每個過往行人,那是土家語稱作的"努里巴嘎"和"柯斗毛人",是土司城門樓的守護神。
土司城門樓高25米,寬12米,是棟純粹榫卯結構的木樓。高大壯觀、結構精良;布局精巧合理。兩邊走馬轉角樓梯可盤旋至頂,層層相通相連。門樓門窗由200扇門,189塊鏤空雕花圖案組成,內容多為戲文及民間傳奇故事。有趣的是,整座門樓還隱含著許多奇巧而又寓意雙關的數字,如門樓高4層、12根柱、24根梁。那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一年中的4季、12個月和24個節氣。還有門樓屋頂上數只蝙蝠拱托著一枚古錢的裝飾雕塑,它叫"福在眼前"。福就是借指蝙蝠,錢就是那枚銅錢了。真算是無字勝似有字,於無聲處說吉祥了。

風雨橋

這座仿古風雨橋,兩座橋亭聳立於橋廊之上,飛檐翹角,畫棟雕梁,十分精緻美觀。風雨橋多建於河流渡口之處,橋廊兩邊專設有欄桿和長坐板,以供肩挑背馱的商旅行人歇氣納涼、遮蔭避雨,因而稱"風雨橋。"這座風雨橋,雖無挑擔背力的行人過往,但卻是遊人歇息或休閑納涼、聊天、擺龍門陣或戀人幽會的絕好地方。
恩施土司城
恩施土司城

廩君廟

坐落在遊船碼頭對面山上的是土家族十分崇尚的先祖廩君廟,廩君廟為三層三進重檐廊柱式建築,坐西朝東,雄峙山腰,巍峨氣勢。緊傍廟宇,沿山壁繪有巨大長卷壁畫,壁畫記載了廩君一生的豪情壯舉,謂之"廩君開疆拓土勝跡圖"。
巴人及其後裔土家族崇尚的廩君,還有段十分神奇而動人的傳說。相傳廩君是生活在長陽武洛鍾離山的巴姓人之子,名叫巴務相。鍾離山上有赤黑二穴,分別住著巴、樊、覃、相、鄭五姓人氏。巴姓住在赤穴,其餘四姓住在黑穴。蠻荒之初,沒有頭領。於是五姓人氏商定以投劍於石穴,投中者尊為頭領。經比試,唯巴姓之子巴務相一劍投中,其餘四姓皆未投中。四姓不服氣,再次約定乘坐土船游於江中,土船不沉的立為頭領。比試結果,又是巴務相乘坐的土船不沉,其餘四姓的土船下水即沉。四姓至此認為這是天意,於是推舉巴務相作頭領,統領巴人。巴務相胸懷大志,嫌鍾離山狹小,決意要為巴人另創基業。便率領五姓巴人,沿古稱為夷水的清江而上,去開疆拓土。途中經過叫鹽陽地方,鹽陽有位專司熬鹽濟世的女神,愛慕巴務相超凡豪雄,以身相許要與巴務相結為夫妻,並勸巴務相留居鹽陽。巴務相雖感女神多情,但仍覺鹽陽不夠廣大。非巴人久留之地。堅持溯江而上繼續前進。女神無奈,便晚上前來陪宿,早上化成飛蟲與諸蟲同飛,遮天蔽日,令巴務相與眾巴人不辯南北西東,寸步難行。巴務相於焦慮中斷定是女神暗中阻撓,便乘女神陪宿之機割下自己一綹頭髮,作為信物贈與女神。女神即將頭髮繫於項間。待次日諸蟲再飛之時,巴務相瞄準系有頭髮的飛蟲,挽弓搭箭,將化為飛蟲的女神射落,天開明朗。巴務相便繼續率巴人前行,直到古稱夷城的恩施地方,巴務相覺得夷城地方廣闊,便留住下來,建立了巴國。巴人由此便從以漁獵為生的原始落後生活方式轉為了較先進的農耕生活。
巴務相心愿已了,便坐化升天,死後化為白虎。眾巴人為緬懷巴務相功德,建廩君祠立像祭祀,同時也感女神熬鹽濟世之恩,便也塑女神像陪於廩君之側,稱巴務相為廩君,稱女神為德濟娘娘,春秋餉祭,四時煙火不絕。從此,廩君即成了巴人及巴人後裔土家族世代尊奉的生命之神。

土司校場

土司校場,也稱射圃,是土司兵丁操防習武的地方,除置有一般刀槍劍戟外,還設有赤腳攀登的苗族刀梯、箭垛(靶)、桑木弓、爬竿和練習膂力的石磨、石鎖等。

土家族民居

這裡是典型的土家族民居建築--吊腳樓。吊腳樓多依山傍水而建,房前屋后多植果木與竹林。在綠樹掩遇中,一樓挑出,凸顯出"小橋流水人家"的優美。
這叫一開三間的單邊吊腳樓。左邊兩間落在實處,右邊一間懸空。左邊是火房、中間為堂屋,右邊即是廂房。廂房下面有柱無壁,即所謂吊腳樓了。樓上乾燥,用來住人或堆放糧食。這樣安排,既可避免毒蛇野獸對人傷害,樓下又可餵養牲口、安置粗重傢具、堆放柴草,可算是一舉幾得。

王府九進堂

九進堂是整個土司城的核心部分,由333根柱子、333個石柱礎、330道門、90餘個窗、數千塊雕花木窗、上千根檁子、上萬根椽木組合而成。進深99.99米、寬33米,總建築面積3999平方米,是目前國內罕見的純榫卯相接的木結構建築。舉目望去,亭台樓角、層檐飛爪,高低上下,錯落有致,顯出雄奇,巍峨和富麗堂皇。九進堂,也就是道地的一座土司皇城

土司城牆

土司城牆全長2320米,寬1.2米,依山取勢修造,逶逶延綿,雄偉壯觀。土司時期,各土司為發展壯大經濟實力,一方面廣泛開懇荒土,發展生產;另一方面又相互間爭田奪地,甚至劫掠百姓,擴充勞動力。造成土司間攻城掠寨的戰爭不斷發生。各土司修築城牆、寨牆進行戌守,就成了重要防護手段。在城牆上還廣設烽火台,實行狼煙報警。土司兵丁聞訊集聚,抵禦來犯之敵。游土司城牆,觀烽火台,難免讓人"發古之幽思。"雖然,昔年土家兵丁,扼關戌守,烽火狼煙、刀光劍影廝殺的戰鬥場面已成過去,但土司兵丁的驍勇善戰,那種凌凌威風,不能不令人敬畏景仰

鐘樓

鐘樓位於城牆最高處,為三層亭塔式建築,底層為城牆,中層為城樓,頂層為亭。四柱四檐,俯視東西南北四方。亭內懸一口重達3000餘斤的大銅鐘,叫土司朝典鍾,鐘上鑄有999字銘文,記述了土司城各景觀的壯麗和感賦遠古巴人及巴人後裔土家族慷慨悲壯的滄桑歷史。鑄土司朝典鍾,立於土司城最高處,是為著宣赫土司權柄的至高無上和土司王業的亘古宏昌。土司朝典鍾主要用於土家族神和歷代土司祭祀;用於朝庭冊封的新土司登位的朝賀;也用於每年歲時中祈禱上蒼免除水旱蟲災。凡此,每當鐘聲響起,土司便率領土司文武職官及王室宗親、兵丁土民一起梵香朝拜,十分隆重而神聖

鼓樓

鼓樓建於土司城牆之上,是為配合土司兵丁共同抗敵。每當峰火台狼煙升起,鼓樓便擂鼓報警,士卒土民即聞聲出動,荷槍持刀,以待來犯之敵

百花園

所謂百花園,實際就是土司皇城的"御花園"。各個土司不僅注重王府宅院恢宏氣勢的建設,顯示土司的尊貴和威儀,他們也注重亭園的設置,以滿足王室休閑和娛樂。各土司多有名稱不一的"花園"、"萬春園"、"芹香園"、"槿園"等、土司王室於園中賞花、賦詩、撫琴、吟詠以及猜謎鬥草,盡其賞心悅目。當然,這種雅興在當時也只是土司的專利,下人和雜役人員是做夢也享受不到的。
這座土司百花園,不用說玉階玲瓏,假山參差,碧水游魚點,曲欄幽徑,盡顯出王室花園的富貴。單就園中春有桃花櫻花、夏有牡丹芙蓉、秋有丹桂海棠、冬有梅花飄香,林林總總,奼紫嫣紅,加上古柏蒼松,茂林修行。真可以說不是圖畫,勝似圖畫,花香醉遊人,遊人在畫中啊!

百虎雕像

沿烽火台而下就到了白虎山,白虎山建有白虎雕像。白虎是土家族極為崇拜的廩君魂靈的化身。因而白虎也便是土家族的圖騰宗拜和土家族的族徽和標誌。所以有稱土家族為虎氏民族的。由於土家族崇虎敬虎,不僅許多地方立廟祭祀,更有許多土家人的神龕上供有白虎神位,許多地方還以"虎"字命名,如咸豐縣的"白虎山",來鳳縣的"白虎堂"。還有"老虎壟"、"老虎坡"等。就連土家族小孩穿的稱"虎頭鞋",戴的叫"虎頭帽",大人還常於小孩眉心間畫一"王"字,以期望長大后是有出息的虎的傳人。可見白虎已成了土家族的魂和根

卧虎鐵索橋

在白虎山下的深溝叫卧虎溝,卧虎溝上橫跨一座軟索鐵橋,稱為"卧虎橋"也稱作"卧伏橋"。是形容遊人過橋,橋身晃蕩利害,膽怯的人便感到害怕而止步不前,俯身卧伏於橋上,所以叫"卧伏橋"。其實是"卧虎橋",是因卧虎溝而得名。
卧虎橋橋高22米,橋長66米,橋寬2米。橋下流水淙淙,橋上白雲悠悠。舉步橋上,鐵索橋晃晃蕩盪,令人頭昏目眩。有恐高症或心力不濟的人是不敢貿然一試的

聽濤茶樓

聽濤茶樓位於卧虎溝僻靜處的泉水溪,是座造型樸實、自然、優雅又別緻的水上茶樓。人們通常說恩施是歌舞之鄉,其實恩施又何倘不是天然茶鄉呢!宣恩的伍家台茶,被皇帝誥封為"皇恩寵錫",成為享譽州內外有名的貢茶,還有利川的"雲霧茶",鶴峰的"白鶴茶",更還有恩施的"富硒茶",可謂許多名茶精品薈萃了。茶樓右側還有一株年逾300餘歲的"茶樹王",仍"童心"不老,每年春時便抽枝吐蕙,凸顯出茶樹王的精神

民族藝苑

民族藝苑是土司城內專設的藝術展館區。方圓15畝,4棟仿民居的建築,青磚青瓦,坐落其間。展館前場地,獨具匠心地按土家織錦西蘭卡普的幾何圖案"雙八鉤"進行布局,呈二方連續展開而組合成形,以"一串紅"和"女貞子"花木,按圖形栽植。紅綠相映相襯,亮麗奪目。其中心按仿根雕雕塑,設置作展區標誌。除此,花圃中還植有四時花草,以象徵藝術繁花似錦、爭妍鬥勝,四季常開不敗

傳說


在鄂西南的一個地方,有一條清江的河,河兩岸居住著二個少數民族。在河邊有一座很老的大房子,叫土司城;裡面有一木造樓閣曰九進宮,宮從山下一直連綿到山頂,山頂有仿長城。山下有戶人家,有名叫伊雅的女子.
(一)
苗家有女名伊雅,才情美貌絕無雙。巧手能織綿繡衣,山歌引來金鳳凰。
晨起梳妝清江口,半蹴身軀倚石頭。水戀秀髮打漩渦,雲迷姿容暫停留。
淚落江中魚兒出,口含明珠贈玉女。嬌妍輝輝山林亮,天地無人有此姝。
(二)
伊雅從小失阿母,與父相依命孤苦。為治阿爸多年病,為采舉世珍稀葯。
不辭秦嶺越巴山,不怕水急趟深灘。一刀一簍獨前往,一步一跌痛並傷。
虎豹感其孝心長,踢斷藤蔓清路障。猢猻感其孝心艱,折來人蔘放路邊。
顴鶴感其孝心濃,銜來靈芝丟路中。採回下廚細煎藥,阿爸病情漸漸好。
(三)
春歸伊雅上南山,十指蔥蔥摘茶尖。夏至伊雅修茅屋,割草伐樹汗如雨。
秋到伊雅林間跑,楓葉臉紅醉亂搖。冬來伊雅繡鞋墊,一針一羞穿情線。
年年月月日復日,伊雅不覺滿二十。本擬山中余歲度,那料半途起劫波。
(四)
清江土司凶且惡,全倚祖先福不薄。上下錢財窮搜索,左右美色難逃脫。
各壩鄉鄰早埋怨,怒而忌憚不敢宣。聽聞伊雅天仙貌,嘴垂狼涎狗心跳。
帶奴坐轎訪伊處,戲言一同共載不?進出香車和寶馬,吃喝珍饈加瓊漿。
挺身正說君子語,眉間直寫小人像。耳後暗傳鄙夫言,欲把美娥做幾房?
(五)
伊雅雖曰弱女子,慧心明明比清江。怒訓土司獸面郎,呵斥鄙夫毒蛇腸。
伊心志兮學蘭花,傲立林間自馨香。伊心志兮學鳳凰,不俯草莽辱桂冠。
土司忿忿顏色改,奴才紛紛懼退開。陰狠險意焚伊雅,一把火炬燒南山。
(六)
烈火三月三日滅,風吹灰盡鳳凰現。熠熠金光疾青天,聲聲鳳鳴徹霄漢。
飛啄土司千個洞,吐火剷平九進宮。悲凄不絕泣血亡,化而為虹落清江。
清江水盈去悠悠,低訴伊雅綿綿愁。

開放信息


2020年8月7日,湖北省宣布,恩施土司城對全國遊客免門票,全國疫情低風險地區遊客,實名預約,測溫、掃健康碼後進入景區。此次活動從8月8日開始,一直持續到2020年年底,包括“十一”黃金周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