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糖
1946年在台灣成立的公司
台灣糖業公司,簡稱台糖(英語譯名:Taisugar),是台灣農產業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
台糖成立於1946年,由國民政府合併日據時代之所有製糖會社(大日本製糖、台灣製糖、明治製糖、鹽水港製糖)而來,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台糖因大量外銷糖產品,成為當時台灣最大的企業。台糖現在仍是台灣最大的地主,所擁有的土地(主要為農場)遍布全台各地。
台灣糖業可以追溯至四百多年前的荷西時期,目前已經屬於夕陽產業。為了應對製糖本業的營收衰退,台糖自1990年代開始進行多角化經營,如發展觀光產業、花卉養殖業、生物科技以及零售通路業(如便利商店、量販店)、連鎖加油站、冰品等。台糖同時也是台灣高鐵公司的股東。
由於台糖各事業部多位於南部,為活化資產及便於調配資源,2005年10月7日召開臨時股東會、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將總管理處(總公司)由台北市遷至台南市台糖研究所用地,並於同年12月19日起開始辦公。
目前,台糖共分為量販、生物科技、精緻農業、畜殖、商品行銷、油品、休閒遊憩、砂糖等八大事業部,並規劃將砂糖以外的其他事業部進行公司化,以控股公司型態為未來的經營方向。
三大總廠:虎尾總廠、新營總廠、屏東總廠。
高屏地區:高雄糖廠、小港糖廠、旗山糖廠、南州糖廠、恆春糖廠、山仔頂製糖所。
註:
1937年,在台灣共有42座製糖所(含三五公司源成農場製糖所,未含崁仔腳製糖所)。
各「糖廠」為台灣糖業公司於1946年接管后使用(或更名)之名稱。
蔗糖是台灣特產,早在十七世紀,台灣砂糖即已外銷。
20世紀以來,台灣省機械化製糖業發展較快。最早的機器製糖廠建立於1901年~1945年,全省已有42家機械化製糖廠。1934~1943年間,台灣糖業發展迅速,糖產量劇增,並有大量出口。1938~1939年製糖期,機製糖產量達到137萬噸。
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熱能。每克葡萄糖在人體內氧化產生4千卡能量,人體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此外,糖還是構成組織和保護肝臟功能的重要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