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永寧宮

江蘇泰州市的歷史遺跡

五代十國時期,由吳國國主楊行密所建的行宮,位於吳國海陵縣(今江蘇省泰州市),舊址位於今泰州鼓樓角處,后因朝代更替,毀於戰亂。在泰州歷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歷史


五代十國的早期,江淮江南一帶屬於吳國。吳國的創建者是太祖楊行密,安徽合肥人,唐昭宗初年任淮南節度使,戰火紛爭,臣強主弱,藩鎮割據在唐朝末年愈演愈烈,唐昭宗末年,楊行密進封吳王,都廣陵。自此形成了一個以揚州為中心,北抵徐淮、南達金陵的地方政權,列十國之一,史稱楊吳。
泰州時尚為海陵縣,但自古就有糧倉聲名,為江淮要地,況其地多有鹽場,所征賦稅是楊吳政權的一大重要經濟來源,國之根本,半繫於此。海陵又為廣陵近廓,所以楊行密受封吳王后沒有多久,就在海陵修建行宮,時來游幸,勸耕務農,視察鹽監。在楊吳政權的積極推動建設下,海陵的經濟文化日益進步發達,城市地位進一步提升。楊吳光化三年楊行密病死於廣陵后,其子楊渥登位。武義二年(920),海陵北境招遠場等五鎮因鹽糧稅收豐厚而予置興化縣。楊渥不久病崩,其弟丹陽王楊溥即兄位,於登位初年設置海陵制置院,海陵縣此時已實質上屬於州的範疇了。
泰州永寧宮
泰州永寧宮
而此時楊吳的朝政已基本把持在權臣徐知誥手裡了。徐知誥就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爺爺。他原是徐州人,祖籍海州,也就是今天的東海縣。六歲時徐知誥成為了孤兒,之後他避亂淮泗,混到了濠州開元寺里做了個小沙彌。唐乾寧二年,楊行密攻打濠州時,見其相貌奇特,掠之,想收作義子,時有人以亂王族血脈為由力加反對,楊行密就把他賜給了權臣徐溫為義子,取名徐知誥。徐溫因善事楊行密,深得龐愛,在楊行密死後慢慢掌握住了楊吳之大權。徐知誥又善事徐溫,在徐溫死後,掌都督中外諸軍事,輔政以後,即有受禪之志。楊吳天祚二年(937)冬十月,楊溥被迫遜位於徐知誥。徐知誥自稱本姓李,是唐憲宗第八子建王恪的玄孫,於是順國號為唐,改元為升元,建都金陵,史稱南唐。
徐知誥登基后數日後,即升海陵縣為泰州,取“國泰民安”之意,治海陵縣。采海陵之南五鄉設置泰興縣,割楚州之鹽城、江都之興化屬之;升海陵鹽官為海陵監,海陵監治東台場。次月,泰州刺史褚仁規擴建子城,並在子城外修築羅城。趙朴初在詞《踏莎行》中所首雲“州建南唐”,就是詠此史實了。
徐知誥受禪稱帝后,封楊溥為讓皇。升元二年五月,遷讓皇楊溥至潤州丹陽宮中。不久即遣人弒之。升元三年(939),徐知誥複姓李,更名李昪。隨即他又封讓皇子遙領平盧軍節度使,將楊氏其族遷到了昔日楊行密在泰州修建的行宮,並冠名為“永寧宮”,名義上稱是要報答楊氏禪讓的恩惠,使其子孫出居祖宗所建之宮,得以永遠安寧。實際上這裡就是作為囚禁楊氏子孫的處所。
資治通鑒》記載:“唐人遷讓皇之族於泰州,號永寧宮,防衛甚嚴。康化節度使兼中書令楊珙稱疾,罷歸永寧宮。”楊氏子孫們在先祖行游居住的舊宮何曾有過片刻寧靜,在這裡,他們受到了泰州刺史褚仁規的嚴密監視,不準出宮門半步,不準與宮外互通婚姻,僅允許宮內楊氏子孫互為婚配,前後歷十八年之久。到了李煜的父親李景在位,他更是採用宰相宋齊丘的“無少長盡殺之”之謀盡殺楊氏嫡系男丁。永寧宮裡婚配育產,如若為女孩任其生長,如生男達五歲時,李氏朝庭即遣中使來宮,封以官爵,授以冠服,然後賜死,葬於宮外荒地,邑人稱之為小兒冢。荒草漫漫,小墳接連,十幾年來“讓皇百口合何如?”宮牆之內,黃垣之外,多少蓬頭稚子的冤魂啊……
冥冥中,不知道是不是真有一種因緣,南唐很快也已走到了日薄西山的光景。李昪受禪建國何其風光,到其子李景手裡業已“芭蕉不展丁香結”了,在中原皇朝的強大軍事壓力下,很快地去國號,降皇帝為國主,對後周稱臣,只強撐了個保大(保存大國地位)年號在江南一隅自欺欺人了。李景保大十四年(956),後周世宗柴榮兵進淮南,下詔安撫楊氏子孫,李景聞之頗懼,立刻派園苑使尹延范來泰州,盡遷永寧宮中楊氏子孫去潤州,途中藉口道路已亂,將楊氏子孫六十餘男全部殺之,只以女二十餘人渡江。“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江水滔滔,愁千片,淚千行。
楊氏子孫遷走後的永寧宮很快地就芳草萋萋,狐宿鳥巢了。之後的若干年,南唐與後周在泰州進行了多次的拉鋸戰。戰火中,永寧宮斷壁殘垣,到北宋前期,已少有人聞了,之後的史書鄉志也少有提述。能窺到一點蛛絲馬跡的就是道光《泰州志》里的一段記載了,其言後來州城中的鼓樓就是原永寧宮的宮闕門。南唐保大十五年(957),泰州終入屬後周。第二年,後周世宗柴榮臨幸泰州,改州為團練州,升泰州刺使荊罕儒為團練使,將永寧宮殘存的宮闕門改稱為戟門,賜給鼓角和門戟安放在上面,以彰顯武德。戟門也就被州人們稱之為鼓角樓。后又在戟門左修宣詔亭,右葺頒春亭,北建御書手詔亭,多是在永寧宮舊址上或建或修的,南唐舊時風貌當時是依稀可見的。兩宋相交,金人牧馬長江,戰火之中,鼓角樓及諸亭館又遭毀敗殆盡。南宋紹興七年(1137)在鼓角樓舊址上予以重建,並直稱之鼓樓,又稱譙樓。淳熙十一年(1184),樓又殘壞,知州萬鍾興工重建,並在樓的東西兩邊增建垛牆。當時韓元吉所撰寫的《鼓樓記》碑文,說這座樓是“一郡杰特之觀”。宋元之亂世,名勝又毀。明洪武三年(1370)知州張遇林仍在故址重建鼓樓。次年知州史遇因為鼓樓偏於州治東南,復在州治西南興建鐘樓。二樓分峙州治前、東西相望,巍峨壯觀。鐘樓之上懸有一青銅大鐘,這倒確為永寧宮之遺物。大鐘頂部為一環形龍鈕,龍鈕遍身飾鱗紋,昂首瞪目,四爪直撐,頗具神態。肩部凸鑄一周蓮瓣花紋,下為八卦圖案,中段鑄方格紋。底足呈八個荷葉邊形,並鑄有蓮子圖案。鐘身呈青綠色,遍體氤氳著一種古幽的光澤,散發著那個時代的氣息,講述著那一段生離死別的宮廷往事。

現狀


永寧宮其他遺址,多已難尋,小兒冢早就是斜陽芳草不知去處,鐘樓庵、鼓樓也湮沒在了城市建設改造的大潮之中,古老的銅鐘於一九八二年被列為江蘇省重點保護文物,移駕到了古光孝寺天王殿前,還伴佛音,“楊家威令洪聲傳”,見證著這段塵封往事千百年的相延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