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碘地區
高碘地區
根據衛生部的2012年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水源性高碘地區已從12個省(區、市)的130個縣減少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江蘇、安徽、山東和河南9個省(區、市)中109個縣(市、區、旗)的735個鄉鎮。另外,2010年陝西省衛生廳確定轄區內富平縣劉集鎮 為高碘病區。碘攝入量過多易造成甲亢、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甲狀腺瘤、甲狀腺炎、甲狀腺囊腫、甲狀腺功能亢進 併發症等。
不論是缺碘地區,還是高碘地區,市場上往往供應著含碘鹽,卻難見無碘鹽供應。從1995年開始中國便強制施行“食鹽加碘”,但該制度原本要“區別對待”,在實行過程中卻變成“一刀切”。為了科學的防治碘缺乏病,進一步貫徹落實《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查清全國水源性高碘地區分佈十分必要。2005年,在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專項資金地方病防治項目內,列支188萬,集中開展全國水源性高碘調查,該項調查在既往有流行病學資料的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山西、天津、內蒙古、新疆、福建11個省(區、市)進行。
該項調查在135個縣(區、市)同時開展,各地以鄉為單位抽樣檢測飲用水碘含量,對水碘值150-300微克/升(中位數,下同)的鄉,抽樣調查8-10周歲兒童甲狀腺腫大率、檢測尿碘水平。調查結果以《水源性高碘地區和地方性高碘甲狀腺腫病區的劃定(BG/19830-2003)》國家標準進行評價。水碘150-300微克/升為水源性高碘地區,水碘超過300微克/升即是高碘地區,也是高碘病區,水碘150-300微克/升的鄉,兒童甲狀腺腫大率大於5%時即為地方性高碘病區。本次調查涉及1864個鄉,在15425個村,檢測水樣26838份,檢測尿碘36014份,檢查兒童甲狀腺70579人(同步B超14444)。
調查證實有758個鄉水碘在150微克/升以上,其中超過300微克/升的鄉有268個。威脅人口約3680萬人,其中超過百萬人的有山東、河北、河南、江蘇、安徽5省,調查結果還顯示,水源性高碘地區(含高碘病區)主要分佈於黃泛平原,黃河以南在山東、河南、江蘇、安徽4省交界處,黃河以北有山東、河北。這兩片區受威脅人口超過90%。本次調查全面地掌握了水源性高碘地區的分佈與流行病學特徵,為水源性高碘危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學依據。
高碘地區
國外關於高碘地甲狀腺病的報告較少,日本是碘攝入量很高的國家。在京都、北海道、東京、大阪與名古屋的大學生中,尿碘範圍為739~3286μg/L,學生甲狀腺腫大率為8.9%(935人)。瀰漫性甲狀腺腫為7.2%,結節性甲狀腺性腫為1.7%。碘的主要來源是海藻類食品,如一碗海帶鮮湯約含碘5mg,以海藻膠為原料製成之口香糖亦含碘不少。
由於甲狀腺疾病等疑因碘攝入量過多引發的疾病增多,消費者想吃無碘鹽卻很難買到,要求加大無碘鹽供應量的呼聲不斷,但無碘鹽難買的狀況卻一直得不到根本改觀。由於市場上沒有無碘鹽供應,有的村民貪圖便宜,便暗中購買“黑鹽”,這些所謂“非法鹽”難以保證其衛生安全,但有些村民想到不買“黑鹽”也只能買“含碘鹽”,長時間攝入量過多后,反而引發疾病。碘攝入量過多易造成甲亢、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甲狀腺瘤、甲狀腺炎、甲狀腺囊腫、甲狀腺功能亢進併發症等。此外,碘攝入量過多易產生牙結石,牙結石會進一步造成牙周炎。
由於水源性高碘地區呈片狀分佈,在有些縣內高碘地區和缺碘地區是混雜分佈的,這給缺碘地區供應碘鹽、高碘地區供應無碘鹽增加了難度。同時,隨著改水工程建設等客觀環境的變化,高碘地區的分佈也在發生變化。如北京、內蒙古實施改水工程建設后,原來的高碘鄉鎮水碘含量已經達不到高碘地區的判定標準,需要在這些地區加強監測,根據監測結果決定是否需要供應碘鹽,以保證人群碘營養處於適宜水平。
2009年,衛生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無碘食鹽供應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鹽業主管部門要在現有無碘食鹽銷售網點基礎上,結合人口分布和交通狀況,適度增設布局合理的銷售點。農村地區原則上選取中心衛生院所在地,就近設立無碘食鹽銷售點或委託中心衛生院代銷;城市地區原則上選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在地,就近設立無碘食鹽銷售點或委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代銷。
中國已在絕大多數的高碘地區停供了碘鹽。對有些媒體報道的“食鹽加碘不安全”,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有關負責人表示,1995年以來中國建立和完善了碘缺乏病監測系統,包括每年開展1—2次覆蓋所有縣的碘鹽監測,對碘鹽濃度、用戶水平碘鹽覆蓋率和非碘鹽進行動態監測;每2—3年開展一次以省級為單位的碘營養和病情監測,對碘鹽、尿碘水平、甲狀腺腫大率等進行動態評估;一年一度進行碘缺乏病高危地區調查評估工作。根據監測發現的問題,衛生部適時對防治策略進行了必要調整供應不佳碘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