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孝子祠

吳氏孝子祠

吳氏孝子祠位於湖北省羅田縣河鋪鎮古仁村,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吳季益長子大中,字時夫,號愛山,在父墓側建廬,為父守墓及侍奉母親終老,共十七年。其孝心遠近聞名,鄉里人皆頌。皇慶元年壬子(公元1312年)為表彰其孝道,翰林院待制徠奉儀大夫兼國史編修官彭寅亮舉孝奉旨旌表吳大中為“吳氏孝子”,並建孝子牌坊、立碑紀念,碑文由彭寅亮撰文、集賢學士朝列大夫行國子監祭酒鄧文原書、翰林院學士資德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曹郁篆刻。孝子祠、孝子牌坊、孝子碑至今尚存。

基本介紹


清乾隆年間族人在原基礎上增加了孝子祠,1985年5月24日羅田縣人民政府將吳氏孝子碑、祠、牌坊列為羅田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3月2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將吳氏節孝祠列為湖北省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5月30日羅田縣人民政府將吳大中墓列為羅田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9月由羅田縣委宣傳部牽頭籌資對孝子牌、坊進行了保護性建設,增修圍牆100米以及硬化內外場地660平方米等。
吳季益長子大中,字時夫,號愛山,在父墓側建廬,為父守墓及侍奉母親終老,共十七年。其孝心遠近聞名,鄉里人皆頌,元皇慶元年壬子(公元1312年)翰林院待制奉儀大夫兼國史編修官彭寅亮舉孝奉旨旌表吳大中為“吳氏孝子”,並建孝子牌坊、立碑紀念,碑文由彭寅亮撰文、集賢學士朝列大夫行國子監祭酒鄧文原書、翰林院學士資德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曹郁篆刻。牌坊孝子碑至今尚存。大中八十二歲終,朝廷賜諭葬於獨尊山麓之花形地。後世稱“孝子墳”。其事迹明史及一統通志有載,墓載郡邑志。大中之後稱“孝子墳吳氏”。
一世季益生大中、大貴、大材;大中生廷樞、廷模二子;三世廷樞生三子長景、次榮、幼鼎;四世鼎生容顏、容端、容言、容理;五世容顏生聖謨、聖訓、聖誥、聖諭,容端生聖崇、聖哲;六世聖謨生光璧,聖哲生光昇;七世光璧生斌、用,光昇生融、鬴。第八世斌、祖、融、鬴為孝子墳吳氏四大支祖。
訪謁古仁墩吳氏孝子祠
南宋舊臣吳季益,氣節堅貞不仕元。
箴言徠百善孝為先,精忠報國即聖賢。
吳氏孝子祠
吳氏孝子祠
獨尊山下古仁墩,吳氏孝子美名傳。
仿效東籬隱山林,田園耕種且賦閑。
知書達理吳大中,精心服侍解父煩。
高堂仙逝盡孝道,搭蓋草廬守墓間。
沐雨櫛風十七載,孝心感動日月天。
九旬老母壽終寢,同樣守孝又三年。
鄉民傳揚口碑贊,上達朝廷悅龍顏。
元朝仁宗頒聖旨,敕封孝子廣彰宣。
大中謝世功德滿,朝廷撥款建祠壇。
名動江淮孝子祠,風雨飄搖七百年。
地方倡導孝文化,河鋪鎮領風氣先。
和諧社會須行孝,家庭和睦國平安。
訪謁勝跡多感慨,惟願忠孝世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