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村

廣東省興寧市刁坊鎮下轄村

黃沙村(原名皇華村)位於興寧、五華黃沙嶂區域,是刁坊鎮西部山區,四面環山,東鄰新坪塘、長段村、西與五華縣轉水鎮黃梅、新華村相接,南面是本鎮聯新村、五華黃梅八斗種,北面是五華縣轉水鎮新華村、伯公壇黃沙塘。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山村。早在1921年大革命時期,有興寧農會領導人盧驚濤,通信秘書劉會香等人,有東江、北江韓江等革命縱隊地下交通員劉振興等人,解放戰爭時期是邊三團、六團的活動據點。為解放興寧輸運了一批幹部、工作人員和大批財糧,是解放初期黨在農村工作的一面紅旗。全村居住有劉、張兩姓,長期和睦相處,沒有民憤民恨的地主老財。全村分上嶂、下嶂,轄上嶂、寨下、中心、杉排、老劉、革聯、紅光、老張、新興、紅星共10個自然村,面積為2平方公里,全村山多田少,山地3897畝,水田550畝,旱地110畝,總戶數278戶,總人口1187人,人均收入3250元。村委會位於村中心地段高樹窩,距刁坊鎮政府7.85公里。

歷史


1949年成立黃沙村,屬鄭江鄉。1954——1958年為黃沙小鄉(含坪塘、新建村),
1959年黃沙鄉一分為三,為黃沙、坪塘、新建大隊。
1961年至1967年合併為黃沙大隊。
1968—1984年又分為黃沙大隊,
1984年至1987年合併為黃沙鄉,
1988又為分黃沙管理區,
1999年4月依法由村民選舉產生了第一屆村委會
黃沙村屬純山區村,村民以林養農。解放前,農民在農忙時耕田種作,農閑時上山打些柴,割些蕃草去賣或挑擔外出做些小生意,過著朝不保夕的貧困生活。解放后,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農業發展


黃沙村習慣於種植水稻為主,冬種小麥、蠶豆、馬鈴薯等。旱畲地以種木薯為主,套種花生,煙葉、甘薯等。
解放后,通過改造山坑田,平整耕地、挖一坑三溝,推廣良種良法,科學種田,水稻畝產過去三、四百斤,增為現在一千多斤。

林業發展


解放前由於農業生產不景氣,農民大量砍伐樹木當燃料,致使青山變成光山,林少泉缺、堤潰,造成旱澇災害嚴重,
1980年以來國家重視山林綠化、水士保持工作,加強了山林管理,宣傳並實施農村改燃工作,已實現山青林茂,綠化覆蓋面積達80%以上。

工副業


村民在種植農作物的同時搞好家庭副業,養豬、牛、羊、雞、鴨等。解放前,靠賣魯草、竹、木補充生活來源,做生意的極少,改革開放后村中先後開設了十多間商貨店,經營村民日常生產生活所需物品,全村共有300多人出外打工,其收入成為農村家庭經濟收入的一大來源。黃沙紅粬享譽國內外,是興梅地區農家做酒、食用的最佳調料,是梅州出口名牌產品。頂盛時,全村有十多家粬廠,從業人員50多人,年產上好紅粬十多萬斤。同時全村村民有養母豬的傳統,最多時全村270多戶,飼養母豬達230多頭,是刁坊鎮豬苗基地。
同時也是養雞村,全村有養雞大戶10多戶,全年全村共養雞達50多萬隻,已成形了產供銷服務一條龍。
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隊辦起了粬廠8間,糧食加工廠、榨油廠、陶廠、茶場、油茶果園。粬廠年加工用糧80多萬斤,出產紅粬10多萬斤。
榨油廠是當時全興寧縣村級辦機榨第一間廠,服務區域興寧、五華二縣四個鄉鎮。榨油時間一天三班倒,長達三四個月。
同時還有茶葉,烤煙等也名盛一時。如今村級企業已被時代所淘汰。但全村已有一大批私營企業家、個體工商戶、種養大戶,全村外出經商務工人員佔總勞力的60%左右。

各項建設


1、住房:
解放前,村民居住的是傳統的土木結構磚瓦房,既破且爛,解放後有所改變,改革開放以來全村90%的人家都建紅磚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各式樓房。
2、水利:
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先後開闢了一坑三溝一塘,全村共建山塘24個,有效地改造了山坑冷田。70年代,開展了移河壢開機耕路,平整耕地方格化,大大地改善了耕作條件。
3、道路:
黃沙全村有主村道5.85公里和3公里小鄉道。70年代以前,是彎曲崎嶇的養腸小道,70年代至90年代初是彎多坡陡的機耕路,94年開通了7米大公路,但全是高低不平,晴天塵土飛揚,雨天一身泥漿。天一下雨,人不能走,車不能行,嚴重影響村民生產生活,制約經濟的發展。2006年在市、鎮黨委、政府的關心幫助下,廣大鄉賢、村民支持下,鋪築了從坪塘至黃沙上嶂長4.3公里寬4米水泥路,基本上解決了群眾行路難的問題。
4、學校:
范群小學(全名模範群眾學校)是解放前的農家小屋,到六七十年代坯瓦房、質量差,已成危房,嚴重影響師生的安全,1996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懷下,發動外出工作人員,投資興建了二層樓房,改善了學校讀書育人的環境
5、公益事業:
黃沙村興建了村委辦公樓,衛生醫療站,解決了村委辦公開會、學習的場地和村民看病難問題,建起了電信轉播塔,開通電話家家通,供電農網改造。全村建起了老人協會,全村老人在空餘時間有了休閑活動場所,尊老愛老傳統美德得到進一步弘揚。

計劃生育


貫徹基本國策,落實重心下移,堅持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