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轉盼如波眼

南歌子·轉盼如波眼

《南歌子·轉盼如波眼》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詞作。此詞抒寫主人公對舊日幽情的深深追思。開頭三句寫主人公對昔日幸福歡會的追憶,為下文突出思憶之苦作鋪墊;后二句直抒主人公春宵難遣的相思情懷,生動地突顯了主人公為情所苦的形象。全詞雖然用語普通,但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有今昔對比,有敘事有抒情,堪稱跌宕多姿,別具特色。

作品原文


轉盼如波眼⑵ ,娉婷似柳腰⑶ 。花里暗相招⑷ ,憶君腸欲斷,恨春宵⑸ 。

註釋譯文


註釋

⑴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金奩集》入“仙呂宮”。有單調、雙調之分。此詞單調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韻。此詞詞牌,清吳綺編《選聲集》作“春宵曲”,實為同調異名。
⑵轉盼:目光左右地掃視。盼,一作“眄”。
⑶娉(pīng)婷(tíng):形容姿態秀美。原來形容男子,如辛延年《羽林郎》:“不意金吾子,娉婷過我廬。”後來多用於婦女。
⑷暗相招:偷偷地相互打招呼邀約。此處指幽會。
⑸恨春宵:恨春宵難過。

譯文

轉動的明眸,流盼著清澈的秋波;纖秀的腰肢,如翠柳般婀娜。花叢里的幽會已成往事,深情的回憶只增添了相思的凄惻,更恨這春宵孤獨漫漫難過。

創作背景


溫庭筠與古代絕大多數文人士子一樣,也曾懷著強烈的功名之心,從軍出塞,遊歷大江南北。但因為恃才不羈,觸怒了上層社會,為其所不容,造成了他仕途不順,屢遭失敗。他常常與放蕩子弟一同出入酒肆青樓,冶遊於花間柳畔。在群艷眾芳的簇擁下,他對女性的外在與內在有了深刻、細緻的理解與把握,於是以那個時代各階層女性為題材創作了大量作品。此詞即為其中之一,表現的是男子對女子的相思,也有人認為是寫女子對男子的相思。其具體創作時間未得確證。

作品鑒賞


賞析

此詞寫男主人公對女子的深深思念,從男子的視角展示女子的形象,突出其思憶之苦。
起拍二句是寫男子憶念中女子動人美麗的形象:秋波如媚,柳腰娉婷。“轉盼如波眼”,寫眼光流盼如秋波般清澈、閃耀;“娉婷似柳腰”,表現女子的美妙身段:這兩句都運用了比喻手法。那次幸福的歡會女子給男主人公留下難忘的印象,為思憶之苦先墊上一筆。接著“花里暗相招”一句是寫當時的幽會,歡樂的幽會也給男主人公留下難忘的記憶,再為思憶之苦墊上一筆。這三句純是以女方的倩影襯托男子的情思。有了前面三句的鋪墊,後面寫男主人公的思憶之苦就很自然了。后二句“憶君腸欲斷,恨春宵”,直抒相思情深,春宵難遣。尤其是“腸欲斷”“恨春宵”六字,生動地把主人公為情所苦的形象突顯出來。
此詞雖然用語普通,甚至有些俚俗,但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有今昔對比,有敘事有抒情,跌宕多姿,別具特色。

評價

清代陳廷焯:“‘恨春宵’三字,有多少宛折。”(《雲韶集》卷二十四)
近人李冰若:“末二句率致無餘味。”(《花間集評註·栩庄漫記》)

作者簡介


溫庭筠像
溫庭筠像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並稱“溫韋”。現存詩三百多首,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箋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