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江鎮

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下轄鎮

石牛江鎮,隸屬於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位於桃江縣城南部,桃花江東西兩岸,距縣城4公里。轄38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411個村民小組,有稻田31612畝,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有少量丘陵,是桃江的農業大鎮。

截至2020年11月1日,石牛江鎮常住人口為26869人。

行政區劃


石牛江鎮,位於桃江縣城南部、桃花江東西兩岸。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這裡溪流交錯、綠蔭環抱。這裡農耕文化厚重,楚南第一蠻橋“牛劍橋”清代初建,至今300多年的和公廟等古迹遺址是石牛江農耕文化中方便生產,祈福豐收的縮影。這裡是唐代大師僧齊己,當代山水畫大師胡念祖的故鄉,他們的作品,依稀展現了石牛江的綠水良田和農耕文明。這裡也是湖南隆平高科超級稻示範基地,益陽首批農村土地信託流轉示範鄉鎮,這裡有“國家級農民合作社”和“國家級蔬菜標準園,以及一大批特設種植養殖基地和家庭農場。 
石牛江鎮下轄村:
九家段村、大佛嶺村、白牛洞村、賀家塘村、徐家棚村、石牛江村、楊梅沖村、車沖村、桐油沖村、上七里村、保安村、南山村、增塘村、安陵坪村、潮灣村、竹金塘村、游伏沙村、梘塘坪村、雙陵坪村、小坡頭村、雙鳳村、牛劍橋村、青龍嘴村、花田村、石灰塘村、四方塘村、化字爐村、官廳山村、長沖村、黃泥田村、鴉雀塘村、茶谷沖村、檀樹嘴村、田莊灣村、屈家橋村、牧山沖村、蘇團村、毛家沖村。 

人口民族


2021年6月29日,桃江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石牛江鎮常住人口為26869人。

經濟


該鎮2003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1.8億元,農業總產值達到1.3億元,發展民營企業1132個,從業人員達4748人,民營企業遍地開花,蓬勃發展。
2003年產值1800萬元,從業人員1500多人的建材業群體。桃江縣特種水泥廠,1998年改製為股份制企業,新投資200萬元,狠抓內部改造挖潛,2007年產量由2006年的8.8萬噸增加到18.8萬噸,產品榮獲益陽市技術監督局授予的“產品信得過”榮譽證書。
該鄉2005年產值1700萬元,從業人員500多人的機械製造企業群體。2006年產值1500萬元,從業人員800多人的建築安裝企業群體。2007年產值3000多萬元,從業人員1000多人的竹木製品系列加工群體,投資300多萬元的安康竹木製品有限公司,廠房面積1000多平方米,職工近200人,創產值1000萬元,其產品銷往寧夏、山東、西安、太原及全國各地。
2006年至2008年由省、市、縣投資近1000萬元,實施了農田低改,開創了八大基地:優質高產水稻種植基地3000畝;蔬菜基地500畝;優質稻基地28000畝,已落實訂單農業計劃20000畝;丘陵開發,農科教培訓基地,發展了36個丘崗小水果專業村;楠竹基地400多畝;旱糧基地1000畝;瘦肉型豬養殖基地,有瘦肉型母豬1000多頭,2007年出欄商品豬30000頭以上。

社會


2007年該鎮投資60多萬元修建了一棟面積420平方米的衛生院門診大樓、投資90多萬元,修建了一棟4層的信用社
石牛江鎮
石牛江鎮
綜合辦公樓。30位五保戶喜遷新建的敬老院,又有60多戶人家用上了沼氣,在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實踐中,2007年黨的組織工作也得到發展,開辦的6期農民培訓班,使一大批農民增長了見識和知識。
2007年該鎮黨委、政府認真落實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統一認識,立足鎮情,調查研究,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堅持高昂一個發展主題,著眼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經濟突破三大目標,主攻高效農業、民營經濟、小城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隊伍建設五個方面,強化招商引資、項目強鎮觀念,加快推進“三化”進程,落實中央、國務院一號文件,促進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
2004年至2007年,該鎮計劃生育連續三年被評為省、市、縣先進。

基礎設施

該鎮1998年被列為湖南省農業綜合項目開發區。東有石南公路至赫山區的泥江口鎮,西有鸕清公路。1824省道從南至北直貫鎮內,交通十分方便。城鎮內硬化了街道路面,興建了自來水廠和700平方米的集貿市場,實現了村、組通電、通路、通程式控制,文化、教育、衛生等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安全工作

當前,校車安全工作已成為廣大群眾和家長關注的熱點問題。5月20日,桃江縣石牛江鎮人大及時切入校車安全這個熱點問題,組織政府安全生產辦公室、派出所和鄉中心學校負責人和部分縣、鄉人大代表通過聽取彙報、實地查看、走訪座談等形式,對鎮內8所學校(小學、幼兒園)的校車安全工作進行了視察調研。
視察調研后,石牛江鎮人大主席團召開了校車安全工作座談會,代表們認為,近年來,該鄉政府在校車安全工作上確定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統一管理”的工作原則,並明確了各個環節的責任,規範了執法管理和日常監督檢查,形成了良好的校車運營秩序。同時,代表們要求鄉政府,在校車安全規範管理工作中要進一步樹立“安全第一,警鐘長鳴”的意識,對全鄉校車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行徹底整治,把工作做的更深、更細、更好,確保學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