祓禊
古代中國民俗
祓禊,古代中國民俗,每年於春季上巳日在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源於古代“除惡之祭”。或濯於水濱(薛君《韓詩章句》),或秉火求福(杜篤《祓(fú)禊(xì)賦》)。三國魏以前多在三月上巳,魏以後固定在三月三日。然亦有延至秋季者(劉楨《魯都賦》)。
祓:古代為除災求福而舉行的一種儀式,禊: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
古時漢族 民間於春秋兩季,有至水濱舉行祓除不祥的祭禮習俗。源於上古。春季常在三月上旬的巳日,並有沐浴、采蘭、嬉遊、飲酒等活動。三國魏以後定為三月初三日,稱為祓禊。
每年於春季上巳日在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源於古代“除惡之祭”。
漢·劉楨《魯都賦》:“及其素秋二七,天漢指隅,民胥祓禊,國於水嬉。”
《後漢書·禮儀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南朝梁劉昭註:“蔡邕曰:《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自上及下,古有此禮。今三月上巳,祓禊於水濱,蓋出於此。”
唐·張志和《上巳日憶江南禊事》詩:“黃河西繞郡城流,上巳應無祓禊游。”
《遼史·王鼎傳》:“適上巳,與同志祓禊水濱,酌酒賦詩。”清龔自珍《百字令》詞:“珂佩晨閑,文章秋橫,祓禊西山雨。”
《周禮.春官.女巫》:“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熏草藥沐浴。”漢應劭《風俗通》:“禊者,潔也,故於水上盥潔之也。”
漢至唐代,賦詠極多,如東漢篤、《祓禊賦》、晉張協《洛禊賦》、隋盧思道《上巳禊飲詩》、唐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皆寫此事。
袚禊祈福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