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興安嶺
重要的生物地理分界線
外興安嶺(又名斯塔諾夫山脈),位於黑龍江以北,今俄羅斯境內。自古以來中國領土,唐朝、遼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等中國朝代的領土包括外興安嶺。清朝前期,《中俄尼布楚條約》規定該山脈為中俄界山,外興安嶺北支一直綿延到北冰洋,南支到太平洋,南北支之間的區域為中俄待議區域,清朝後期,沙俄侵略大清帝國,沙俄逼迫清政府簽訂《璦琿條約》,外興安嶺以及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歸俄國。
從秦漢時起,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包括肅慎族、蒙古族、女真族、鄂倫春族、滿族、突厥族、鮮卑族、契丹族等,在這一帶生活。唐朝時便有漢族人遷居至此。
明朝時期
十七世紀沙俄的哥薩克在西伯利亞擴張,在外興安嶺黑龍江流域與清朝居民發生武裝衝突。康熙派遣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領清軍(第一次3000人,第二次2500人)成功驅逐沙俄哥薩克武裝探險隊(650人)對黑龍江流域的侵略(在中國東北與遠離後方的俄羅斯數百哥薩克作戰,然而久戰不下,最後以圍困戰術迫使沙皇同意和談,一定意義上顯示出了清朝在軍事科技上和士兵素質與西方的差距,埋下中國後來痛苦命運的伏筆),收復了雅克薩城(現俄羅斯聯邦斯科沃羅丁諾)。
俄、清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9月7日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規定:中俄兩國以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和石大興安嶺(外興安嶺)為界,嶺南屬中國,嶺北屬俄國。即,外興安嶺以南、格爾必齊河和額爾古納河以東至海的整個黑龍江流域,烏蘇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屬於中國;外興安嶺與烏第河之間的地區,暫行存放,留待以後再議。《尼布楚條約》的內容,曾用滿文、漢文、蒙文、俄文和拉丁文五種文字刻成了界碑。這個條約明確劃分了中俄兩國的東西邊界,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外興安嶺
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聯軍攻佔廣州。沙俄政府得知清政府已經焦頭爛額,於1858年1月5日召開“特別委員會”會議進行密謀。會議採納了穆拉維約夫關於繼續向黑龍江“移民”,並以武力為後盾,與滿清政府舉行的外交談判的意見。會後沙俄政府即通知清政府,穆拉維約夫已受命談判中俄邊界問題,如果大清政府希望了結“黑龍江問題”,可以與他會商。
簽訂中俄璦琿條約
第二次談判,清政府代表愛紳泰斷然拒絕俄方提出的無理要求,並將“條約草案”退給俄方代表彼羅夫斯基。由於俄方無理取鬧,談判無結果。穆拉維約夫急不可耐,再次親自出馬,以最後通牒的方式,提出條約的最後文本,強迫奕訢簽字,並恫嚇說:“同清國人不能用和平方式進行談判!”當夜俄國兵船鳴槍放炮。在沙俄的武力威脅之下,奕訢終於屈服,被迫於28日與穆拉維約夫簽訂了《璦琿城和約》,又稱《璦琿條約》。這是沙皇俄國迫使清政府簽訂的清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不過奕訢當時根本無權與沙俄簽訂條約。因此,清政府沒有批准此條約,並在事後對奕訢等人予以處分),但此條約依然有效,將中俄兩國邊界線由外興安嶺南移至黑龍江,使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和直至北冰洋的烏第河一帶、勒拿河未定界一併被俄國吞併,還將烏蘇里江以東至海40餘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定為中俄“共管”。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即外東北)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讓領土最多的條約。從此,外興安嶺的名字在中國疆域版圖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