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趙家樓衚衕

前趙家樓衚衕

前趙家樓衚衕位於東城區東南部,其北有後趙家樓衚衕。《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和《京師坊巷志稿》兩書中均無此衚衕名,疑為命名較晚的普通衚衕。命名意義不詳。東起北總布衚衕,西至寶珠子衚衕,南鄰小羊宜賓衚衕,北靠後趙家樓衚衕,屬建國門街道辦事處管轄。前趙家樓衚衕,清朝屬鑲白旗,據《京師坊巷志稿》記載,因衚衕內有一趙家三層小樓而得名。因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的“火燒趙家樓”而聞名。

曹宅早已蕩然無存,但前趙家樓衚衕,依然存在。曹宅舊址另築新房。奉軍人關后,其宅為張作霖所有,後由張學良轉贈給其師長劉多荃。現為某單位招待所。

歷史沿革


前趙家樓衚衕,傳說明隆慶朝文淵閣大學士趙貞吉在此居住。清代與後趙家樓衚衕統稱趙家樓衚衕。光緒時稱趙家樓。
民國八年(1919年)五月四日,三千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廣場集會,要求取消賣國的“二十一條”,示威群眾一致要求懲辦賣國賊曹汝霖(訂“二十一條”時任外交次長)、陸宗輿(訂“二十一條”時任駐日公使)、章宗祥(繼陸宗輿任駐日公使)。集會以後,憤怒的學生決定到趙家樓衚衕找曹汝霖算賬。。學生衝進院內,找不到曹汝霖,憤怒之下有人點火燒了曹卧室內的羅帳,還有的學生把從汽車房內找到的汽油潑在小火爐上,高喊“放火”。躲在鍋爐房的章宗祥聽到“放火”,慌忙出逃,最終被抓。而曹汝霖則嚇得始終不敢出來。痛打章宗祥、火燒曹宅,成為“五四”運動的最高潮,人稱“火燒趙家樓”。曹宅被燒后,曹汝霖就搬到佟福夾道,其後曹宅幾易其主。先為莫德惠居住,後為張學良所有,張學良將此院送給其部下劉多荃。
解放后,原曹宅與周圍的房子歸某單位所有,大興土木,蓋起高樓。

衚衕特色


前趙家樓衚衕
前趙家樓衚衕
前趙家樓衚衕之北還有後趙家樓衚衕,兩條衚衕很蒼老。前趙家樓衚衕1號院是賣國賊曹汝霖的住宅,1919年5月4日,憤怒的北京學生為抗議簽訂《巴黎和約》,在天安門前集會,要求懲辦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集會以後,學生們來到了趙家樓衚衕,並在這裡火燒了曹宅,痛打躲藏在裡面的章宗祥,這就是著名的“火燒趙家樓”事件,並由此拉開了“五四運動”的序幕。

衚衕文化


火燒趙家樓
徠火燒趙家樓的匡互生
徠火燒趙家樓的匡互生
趙家樓是條小衚衕名,因明代隆慶朝的文淵閣大學士趙文清宅院里有一 座非常醒目的樓閣而稱作趙家樓,位置在東城趙堂子衚衕以東。這條名不見經傳的小衚衕因“五四”運動的“火燒趙家樓”而聞名。
1919 年,外國列強們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二十一條”首先激起了北京愛國學生的義憤,5 月4 日,3000名大學生高喊著“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二十一條”等口號,在天安門前集會。會後遊行隊伍到了趙家樓,痛打了章宗祥,火燒曹汝林的家,這次行動就是“五四”運動中有名的“火燒趙家樓”事件。事發當日上午,已卸掉外交次長職、又任交通總長兼交通銀行總理兼財政總長的曹汝霖已經得知學生要“鬧事”的消息,早早地從任上回到了家。為了對付學生,警察總監吳炳湘、章宗祥和一個叫中江丑吉的日本人一起彙集到曹家,幾人正在商量對策時,如潮水般的學生們就湧進趙家樓衚衕,圍住了曹宅。
昊炳湘當時就要打電話調軍警鎮壓,還是曹汝霖說:“就讓他們鬧一鬧吧,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但到底還是畏懼學生鬧事,曹汝霖三十六計走為上,他拋下三人進了廚房,不顧骯髒,把打雜的灰大褂套在身上,撿了一頂骯髒不堪的帽子扣在頭上,壓住眉毛,從旁門逃出自己家,開著小汽車跑到東交民巷的法國醫院躲起來。
火燒趙家樓的匡互生
火燒趙家樓的匡互生
家裡另三人不知曹氏已施展金蟬脫殼計溜之大吉也,還在傻等曹汝霖回來呢。這時學生已砸開窗戶進了院,學生不認得曹汝霖,以為章宗祥是曹汝霖,把他痛打一頓。日本人中江丑吉忙用自己身子“護駕”,這才保住了章氏的性命。
學生們怒不可遏,砸了曹家並且放了一把火,燒了七八間房。這就是火燒趙家樓的大致過程。
兩副貶斥賣國賊的對聯:一、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在天安門集會時,會場上豎一大白旗,旗上墨書對聯:賣國求榮,早知曹瞞遺種碑無字;傾心媚外,不期章悖餘孽死有頭。上聯說曹汝霖是曹操(阿瞞)的後代,死後因缺德而碑無字。下聯是說宋代和蔡京勾結作壞事的章悖不料又在他的後代章宗祥身上出現了。二、“五四”期間,上海商人罷市,支持學生運動,一個賣動物的小商店,上前貼一副對聯:三鳥害人,鴉、鴿、鴇;一群賣國,鹿、獐、螬。鹿、獐、螬是用諧音指陸宗輿、章宗祥、曹汝霖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