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擺手舞

土家擺手舞

擺手舞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在土家人聚居的地方,有專門跳擺手舞的“廊場”,土家人叫“擺手堂”。位於酉水河畔的來鳳縣舍米湖是擺手舞的故鄉。“擺手堂”的地坪用條石鑲嵌,平坦光滑。正中間栽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樹或松柏樹。“擺手堂”又叫“神堂”,是供奉祖先神位的地方。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間,人們都要到這裡舉行祭祀活動,擺手舞是祭禮活動中的主要內容。

手舞概述


“紅燈萬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土王宮裡人如海,共慶新年擺手歌。”這是清代詩人對土家族擺手舞的真實寫照。
發源於鄂、湘、渝交界酉水流域的土家擺手舞,既是土家族最大的民俗文化活動,也是土家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顯著文化標誌之一。
擺手舞所承載的豐厚的歷史文化信息和廣闊的文化空間,表明其具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特質,在中華民族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價值和意義。

手舞傳說


相傳古代覃氏在東門關伐一異木,沿酉水流至漫水生根復活,其子孫常舞於樹下,形成以後的擺手舞。據考證,擺手舞是在土家山民打獵歸來、豐收之後、打仗凱旋歸家時,以舞蹈慶祝豐收和勝利,經逐步演化而形成的。
很早以前,跳擺手舞的時間、地點不固定,凡有喜慶之事,就地蹈之。清順治8年,在酉水河東舍米湖修建擺手堂后,才有固定的跳舞地點和時間。從此,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就成為擺手舞節,在舍米湖舉行盛大的擺手舞會。土家族山民聚集在擺手堂前,在“梯瑪”(土家語,即土老師)主持祭祀儀式(即向土王拜年,祈禱平安和豐收)后,無論男女老幼、尊卑貴賤,都伴隨著陣陣鑼鼓聲圍圈而跳。舞蹈時,由一人習鼓兼鳴鑼,眾人隨鼓點進退而舞。舞者手與腳成順向同時動作,兩人相對,踢踏擺手,扭腰旋轉,剛健有力。舞蹈的基本動作有“單擺”、“雙擺”、“旋轉擺”、“三步半小擺”、“叉擺”、“望月擺”、“橫小擺”等,有“大擺”和“小擺”之分。每舞一周或數周交換一套程式,把許多動作連貫起來,構成具有完整情節的段落,套套相連,環環緊扣。如“生產舞”的動作包括耕田趕牛、播撒谷種、扯秧拔苗、薅秧鋤草、打穀挑擔、揚谷篩米等動作,將整個生產過程表現得淋漓盡致。擺手舞的內容豐富,除反映積肥、挖土、下種、薅草、插秧、割谷以及紡棉花、織土布等內容的“生產舞”外,還有表現古代打仗凱旋的“馬前舞”、表現在宮廷朝拜土王的“飲宴舞”、表現狩獵生活的“趕仗舞”、表現日常生活的“打蚊子”、表現動物活動的“水牛打架”、“公雞打架”、“犀牛望月”、“鶴鷹閃翅”、“跳蛤蟆”等。
如今,恩施州來鳳縣河東還保留著地道、原汁原味的跳擺手舞的習俗,每逢擺手舞節,身穿土布長衫、頭纏青色絲帕的男子和身著土布服飾的女子,彙集於擺手堂前,盡情地歡舞。來鳳縣城也修建有“神州第一擺手堂”,每年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大的擺手舞節日盛會。

手舞起源


起源於勞動和社會實踐
擺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傳統舞蹈,它集舞蹈藝術與體育健身於一體,有“東方迪斯科”之稱。擺手舞主要流傳在鄂、湘、渝交界的酉水流域,以湖北恩施自治州的來鳳、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龍山、永順為主要傳承地。
同治本《來鳳縣誌》卷三十二轉載《湖廣通志》記載說:五代時,“施州漫水寨有木名普舍樹,普舍者華言風流也。昔覃氏祖於東門關伐一異木,隨流至那車,復生根而活,四時開百種花。覃氏子孫歌舞其下,花乃自落。取而簪之。他姓往歌,花不復落,尤為異也。”這段文字,生動地記述了一千多年前,漫水土家人圍著普舍樹擺手的情景。它是來鳳土家族擺手舞最早見於史書的記載。
一說擺手舞起源於宗教祭祀活動。土家人尊敬祖先、熱愛自己的領袖人物,為不忘祖先的功績,便創造了紀念他們的擺手舞。這在來鳳等擺手舞流傳區域仍保存著擺手祭祀的習俗,祭祀對象除個別地方祭八大神外,大部分祭土司王,如彭公爵主、田好漢、向老官人,這都是五代至宋朝時期土家族歷史有名有姓的人物,“生而為英,死而為靈”來鳳縣河東鄉中寨廟堡擺手堂碑刻,嘉慶五年(1800)。《蠻書校注》卷十載:“巴氏祭祖,擊鼓而祭。”以此認為擺手舞是土家人祭祀祖先的一種舞蹈。
二說由白虎舞、巴渝舞演變發展而來。《華陽國志?巴志》載:“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仰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后舞也。”專家考證,這武主伐紂的歌舞即巴渝舞,而白虎舞乃是巴渝舞的前身。擺手舞“甩同邊手”的特點是出於對“龍行虎步”的摩擬,其基本動作是表現白虎的。又說杜佑《通典》所載巴渝舞曲中的“矛渝”、“弩渝”,與擺手舞中的“披甲”、“列隊”、“拉弓射箭”等軍事舞蹈如出一轍,故推斷擺手舞與巴渝舞同源異支,當起源於周代。
三說起源於戰爭。這在民間有多種傳說,大體是說彭公爵主率部征戰,為振奮軍威,激勵士氣,遂令部下以歌舞誘惑敵人,或以擺手唱歌驅趕思鄉之情。戰鬥凱旋后,這種擺手舞就流傳到了民間。
四說土家人生性喜愛唱歌跳舞,擺手舞純粹是土家人自我娛樂的一種藝術活動。
五說是古代土家先民為了征服自然,抵抗外族入侵,便用一種“擺手”來健身壯骨,逐漸演變成後來的擺手舞。
六說恩施州鶴峰縣鐵爐坪宋代墓葬中,出土一陶缸的口沿上,塑有十二個舞佣,有的屈蹲,有的左右搖擺,有的舞動長衫大袖。舞姿與現存的擺手舞的單擺、雙擺、迴旋擺、同邊擺十分相似。說明在宋代,土家的擺手舞已十分成熟,並且是群舞。沿襲到清代,鄂西的《來鳳縣誌》,湘西的《龍山縣誌》、《永順縣誌》及文人詩詞,都有對土家跳擺手舞的詳細記錄和實況描敘。
凡以上種種說法,都足以說明擺手舞的歷史相當悠久,但又都不足以說明是它的真正起源。我們從擺手舞的內容和特徵上看,擺手舞應起源於勞動和社會實踐。這是古今中外的藝術共同遵從的規律。

表現形式

土家擺手舞
土家擺手舞
擺手舞土家語叫“舍巴”或“舍巴巴”,它分大擺手和小擺手兩種。流行在來鳳舍米湖的屬小擺手,一般在農曆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間舉行。
舍米湖擺手舞的動作主要有單擺、雙擺和迴旋擺。其動作特點是順拐、屈膝、顫動、下沉,甩同邊手,走同邊腳,以身體的扭動帶動手的甩動,雙臂擺動的幅度不超過雙肩,有“龍行虎步”的風采。
擺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產生活。如狩獵舞表現狩獵活動和摹擬禽獸活動姿態。包括“趕猴子”、“拖野雞尾巴”、“犀牛望月”、“磨鷹閃翅”、“跳蛤蟆”等十多個動作。
農事舞。主要表現土家人農事活動,有“挖土”、“撒種”、“紡棉花”、“砍火渣”、“燒灰積肥”、“織布”、“挽麻蛇”、“插秧”、“種包穀”等。
生活舞主要有“掃地”、“打蚊子”、“打粑粑”、“水牛打架”、“抖虼蚤”、“比腳”、“擦背”等十多種。
以前還有軍前舞和宴會舞,現在其動作已經失傳。
來鳳擺手舞具有娛樂功能、祭祀功能、交際功能、教育功能。其動作剛勁質樸、粗獷有力,擺動的姿勢流暢,自如大方,變化無窮,多而不亂,渾然一體,給人以無盡的美感。
舉行擺手活動時,人們扛著龍鳳大旗,打著燈籠火把,吹起牛角號、嗩吶、咚咚喹,點燃鞭炮,放起三眼銃;抬著牛頭、粑粑、刀頭(即大塊的熟肉)、米酒等供品,浩浩蕩蕩湧進擺手堂。
先舉行祭祀儀式,由一位有聲望的土老師帶領眾人行過叩拜禮后,便在供奉的神像下面邊跳邊唱神歌。唱的內容多是頌揚土王及祖先的恩德和業績,表達土家人的無限懷念之情。還要象徵性地恭請土王和祖先前來參加擺手盛會,與民同樂。
祭祀完畢,土老師則帶領眾人來到堂外的坪壩,在一棵掛滿五顏六色小燈籠的大樹下依次圍繞,隨著鑼鼓的節奏起舞,“男女相攜,蹁躚進退”。

打擊樂

土家擺手舞
土家擺手舞
擺手舞以打擊樂伴奏,打擊樂器有大鼓、大鑼各一面。牛皮大鼓一個,鼓槌一對,大鑼一面,鑼槌一根。鼓的直徑0.6-0.85米左右不等,高0.65-0.85米左右。大鑼直徑0.65-0.85米不等,凹凸深度0.04米左右,鼓槌、鑼槌視鼓鑼大小相應配置。
演奏時,一人或兩人在擺手堂中央擊鼓鳴鑼以指揮全場。常用的曲牌有單擺、雙擺、磨鷹閃翅、撒種等。節奏平穩,強弱分明,雄渾深沉。
擺手舞是歌舞渾然一體的綜合藝術,其歌叫《擺手歌》。來鳳土家現在跳擺手舞時,一般不唱,但傳說很早以前有擺手唱歌,現流傳保留下來的擺手歌有兩首,一首為擺手時穿唱的山歌《要吃飯就要挖土》,二首為《點兵歌》,歌詞雖然簡單,但卻透出了樸實的生活哲理和英雄崇拜的理念。從而使我們領悟到:土家人那勤勞、勇敢的民族性格,不是通過說教而是通過藝術的展現來世代傳承的。

手舞地域


土家擺手舞-別緻的土家吊腳樓
土家擺手舞-別緻的土家吊腳樓
流傳在沅水、酉水流域
擺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舞蹈,流傳在鄂、湘、渝、黔四省市交界的沅水、酉水流域一帶,尤以酉水流域為甚。
現在擺手舞的分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有來鳳縣的大部分區域和宣恩鶴峰兩縣的小部分區域;在湘西自治州的有龍山、永順兩縣的大部分區域及其鄰縣的小部分區域;在重慶市的有酉陽、黔江兩縣的小部分區域,形成了以酉水河為紐帶的土家擺手舞文化圈。
擺手舞在來鳳縣的分佈,主要集中在百福司鎮和漫水鄉,尤以百福司鎮河東片的舍米糊村,傳承較為完整且具有原始特色。
舍米湖擺手堂僅存石碑兩塊,為清道光二十七年和光緒二年進行維修時所立,可見其歷史的久遠。擺手堂內供奉著彭公爵主、田好漢、向老官人三位神像。解放前,來鳳縣境凡土家人聚居的村寨,都建有“擺手堂”,目前保存得比較完整的擺手堂有四處,已發現的遺址還有五處。

手舞傳承


土家擺手舞-擺手舞“老師傅”
土家擺手舞-擺手舞“老師傅”
以家庭與村落形式傳承
跳擺手舞者,除了土老師外,都不是職業藝人,沒有嚴格的師承關係,而是以家庭與村落的形式傳承,有傳承的代表人物和代表群體。對此,來鳳縣人民政府撥專款對縣城內跳擺手舞的鄉鎮和村寨,就其分佈情況和優秀傳承藝人進行深入實地普查,登記造冊,建立藝術檔案。調查情況表明,縣內跳擺手舞主要集中在百福司鎮河東片舍米糊村。
1957年,恩施地區和湖北省舉行文藝調演,由彭祖求老人帶領彭昌義、彭昌松、賈光美、彭芝花、曾銀香、曾令翠等七人到恩施和武漢演出,來鳳的擺手舞受到地區和省領導的高度重視,省文化局把它作為優秀節目到湖北劇場公演。從那以後,擺手舞開始從來鳳河東的大山中走向山外。
自擺手舞在武漢登上大雅之堂后,很多專業文藝工作者才知道恩施不僅有土家族,還有擺手舞,於是紛紛前來來鳳採風。
1958年,武漢人民藝術劇院派編導演員到舍米湖學習擺手舞;隨後,省歌舞劇團以擺手舞為素材,創作出聞名全國的舞蹈《土家喜送愛國糧》。
1959年,來鳳的擺手舞隊在湖北劇場演出,受到王任重、張體學等領導的親切接見。
1980年5月21日,來鳳成立土家族自治縣,縣城舉行了規模空前的擺手舞表演。
1983年12月1日成立恩施自治州,來鳳文化部門抽調專人到州直輔導擺手舞,組成千人擺手舞隊,形成盛況空前的擺手舞大遊行,也通過各級媒體,使擺手舞享譽全國。從那以後,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重慶酉陽土家族自治縣等紛紛派人到來鳳學習擺手舞,擺手舞成為土家族的標誌。
在傳承擺手舞的過程中,湧現出一批代表人物,如彭榮子、彭昌義、彭大釗、彭承金。現在舍米湖全村男女老少,人人都會跳擺手,最小的才8歲。

手舞文化


龐大的文化活動空間
擺手舞不僅包含了土家族傳統的擺手舞藝術,而且保存了土家族古老的宗教、戲劇、軍事、體育等傳統文化藝術。
擺手活動是一個龐大的文化活動空間,在跳擺手舞的同時有的還唱擺手歌、山民情歌,間有梯瑪舉行祭祀儀式和“毛古斯”表演土家族原始生活,有的還表演聲勢浩大的軍事活動。發展到後來,逐步融合了民間文藝、武術、雜耍等,構成了土家族地區一種群眾性的文藝盛會,進而演變成土家族特有的民俗節日活動。
擺手舞已成為土家傳統文化的大彙集,透過其內容與形式,可以了解土家族社會、歷史、民俗、民族特徵以及文化藝術發展軌跡。
擺手活動是以歡樂的歌舞來祭祀祖先,祈求人壽年豐,是一種藝術化的風俗或風俗性的藝術。它從古到今世代傳承,在鄂、湘、渝、黔邊區土家民眾中有很大影響。其社會功能是顯而易見的:在擺手的現場,人人競相參與,觀者如潮,頻繁交替,把擺手堂變成了賽歌的擂台和民間傳播文化藝術的學堂。
它不僅是民族文化傳襲的空間,優秀藝術繼承的載體,還能體現村寨間乃至族群間的和諧交往,當然也是土家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廊場”。尤其是他表現出的樂觀、開朗的、積極的人生態度,純樸健康的民族心理,以及所承載的豐厚的歷史文化信息和廣闊的文化空間,都表明土家擺手舞具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特質,在中華民族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價值和意義。
擺手舞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伴隨著土家族這一民族共同體的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質形成的。因此,它的作用不是一般的藝術形式所能代替的,它在土家族的社會與歷史發展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社會價值。
擺手舞是為祭祀功能服務的,這是其消極的一面,可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它強化了土家族這個共同體的凝聚力,起到了民族凝聚作用。擺手舞在藝術地再現民族發展史的同時,顯示了全體人民不屈不撓,樂觀向上、活潑開朗的性格,這對於培養民族性格,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品質,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教育作用。

手舞保護


跳擺手舞有它所賦存的特定環境――天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先前鄂、湘、渝、黔邊區的土家也是跳擺手舞的,可是現在已經很難見到了,這與民族融合、土家逐步漢化的人文環境有關。先前清江流域的土家也是跳擺手舞的,可是現在已基本不跳了,這就與地理環境以及人文環境的差異都有關。
如今,只有沿酉水流域的來鳳、宣恩、龍山、永順、保靖及周邊地帶還在跳擺手舞,在來鳳原有的“大擺手”,現已失傳,僅百福司鎮舍米糊村還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小擺手”。從歷史的情況看,流行的範圍在縮小,因此急需加強保護。
特別是近些年來,外來文化逐步滲入土家地區,年輕人對多種文化形式的嚮往,對本土文化缺乏認識,對傳統藝術的繼承興趣有減弱的趨勢,土家的鄉民們越來越多地走出大山讀書、務工,留在家中的人減少,且非老即小,傳承的人群自然降低,等等,也急需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增強對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重視。
為了保護髮展土家擺手舞,來鳳縣作出了5年保護髮展規劃。從2006年開始,在縣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分別建立“湖北來鳳土家擺手舞”等民族民間文化文獻檔案室、實物陳列室、研究室和電子資源庫。
實施“來鳳土家擺手舞”傳承計劃。對高齡民間藝人給予一定的傳承補貼;建立重點保護鄉(鎮)、村;在縣內各學校地方教材中,開設《土家擺手舞》等民族民間文化課程。
實施“湖北來鳳土家擺手舞”傳播計劃。編印《湖北來鳳土家擺手舞》等民族民間文藝叢書並公開出版發行。製作和出版《湖北來鳳土家擺手舞》資料光碟。
興建擺手堂計劃,計劃在百福司、漫水、大河、革勒、三胡、舊司等鄉鎮興建六座擺手堂,每處600-800平方米。
制定《湖北來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對來鳳土家擺手舞等民族民間文化予以保護。
召開“湖北來鳳土家擺手舞”理論研討會,並出版理論研究文集。編寫出版《湖北來鳳土家擺手舞傳承人傳記集》一書。組織編印《湖北來鳳土家擺手舞》畫冊。命名表彰以擺手舞藝人為主的全縣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承人。組織全縣擺手舞等民族民間文藝傳承人師徒大賽。
為實施這一計劃,來鳳擬投入400多萬元,我們相信,一系列保護措施的實施,土家擺手舞一定會更加弘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