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得勒支大學

歐洲荷蘭境內公立大學

烏得勒支大學(英語:Utrecht University;荷蘭語:Universiteit Utrecht),世界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是荷蘭最好的三所“U類大學”之一,世界大學聯盟成員,被U.S.News排名多次評為荷蘭第一;ARWU中已連續17年蟬聯荷蘭第一。校訓為"Sol Iustitiae Illustra Nos",意為“陽之正義,澤於萬眾”。烏得勒支大學建立於1636年3月26日,至今已擁有380年的歷史。該校位於荷蘭第四大城市烏得勒支,以其悠久的傳統而聞名於世。迄今為止,烏得勒支大學共培養出12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15位斯賓諾莎獎得主。烏得勒支大學擁有超過3萬學生,以及6700多名講師教授。

歷史沿革


烏得勒支大學
烏得勒支大學
烏得勒支大學(荷蘭語:UniversiteitUtrecht),坐落在荷蘭人文薈萃的重鎮烏特勒支市,創辦於1636年3月26日,是荷蘭最古老大學之一。2017年在校學生有31,142人,教職員工8,224人,其中有570正教授。每年大約有1500名國際學生到烏得勒支大學進行交換與獲取學位。烏得勒支大學是荷蘭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同時也是歐洲最好的研究型大學之一。烏得勒支大學一直以強大的研究實力,高質量的教育水準,和良好的學術聲譽而享譽歐洲。
學校的宗旨是:提供科學與其它各種領域的知識教育;開展科學及各種領域的研究;為社會提供服務。目前,烏得勒支大學共有七大學院。在荷蘭除了由專科大學開設的技術與農業工程學方面的課程外,烏大能開設幾乎所有知識領域的課程,是荷蘭規模最大的大學。目前共有45個學士課程,138個碩士課程與32個教師訓練課程,其中有6個學士和89個碩士是以英語授課,範圍幾乎包含了所有學科。同時各院還開展廣泛的科學研究工作。
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
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
阿姆斯特丹大學·劍橋大學·愛丁堡大學·弗萊堡大學·日內瓦大學·海德堡大學·赫爾辛基大學·卡羅琳學院·萊頓大學·魯汶大學·倫敦大學學院·隆德大學·米蘭大學·慕尼黑大學·牛津大學·巴黎第六大學·巴黎第十一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烏得勒支大學·蘇黎世大學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院系設置
烏得勒支大學共有七大學院,除了法學院、經濟學院以及下屬的UCU坐落在烏得勒支城市之內外,其餘學院包括圖書館全部坐落於城市東邊的Uithof區。七大學院又包括不同領域的系所,涵蓋所有知識領域的課程,是荷蘭課程設置最全面的大學。
地球科學學院(FacultyofGeosciences)
地球科學系、自然地理系、創新、環境與能源科學系、人文地理與城市規劃系
主要開設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地球化學、人文地理以及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等領域的課程。
理學院(FacultyofScience)
生物系、化學系、信息與計算機科學系、數學系、藥物科學系、物理與天文學系
主要開設分子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化學、政策、數學及計算機科學、免疫藥學、天文、氣象、物理和海洋學等相關領域的課程。
醫學院(FacultyofMedicine-UMCUtrecht)主要開設醫學和醫學生物學領域的課程,研究課題有神經肽、大腦功能和行為、免疫學和傳染、分子細胞生物學和膜,脫氧核糖核酸、發展生物學與遺傳失調,功能形態學和生物物理學診斷法以及生物學、流行病學和癌症治療。
獸醫學院(FacultyofVeterinaryMedicine)主要開設獸醫學領域的課程。
社會科學學院(FacultyofSocialSciences)主要開設一般社會科學、社會心理學、文化人類學、教育科學等領域的課程,研究課題主要有感知與認識研究、發展中國家研究、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研究、機構與政策研究、生活過程與境遇研究、公共衛生研究、教育研究以及解釋社會學等。
法律、經濟和管理學院(FacultyofLaw,EconomicsandGovernance)
法學系、經濟系、管理系
主要開設荷蘭法、公證法、國際法、管理法、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宏觀經濟等領域的課程,研究課題有:人權法、社會與經濟法、比較法、規劃法和環境法等。
人文學院(FacultyofHumanities)
藝術與語言系、哲學與宗教研究系、神學系
主要開設文科、一般語言學、一般文學和比較文學、語音學、荷蘭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德語、英語、印度及伊朗語言和文化、土耳其語言和文化、阿拉伯語言和文化、現代波斯語言和文化、歷史、藝術史、音樂研究、戲劇研究以及中世紀研究、哲學和認識人工智慧、神學及宗教等領域的課程,研究課題主要有:語言、言語和邏輯、中世紀研究,整體編史工作以及20世紀的文化體系、邏輯和哲學史、早期天主教的背景、新教史、哲學神學和古代猶太人文學等。
國內姐妹校
中國大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
中國台灣台灣中山大學、台灣大學
中國香港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哥白尼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哥白尼可持續發展研究所(Copernicus Institut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隸屬於烏得勒支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包括四個多學科研究團隊:能源與資源、環境治理、環境科學以及創新研究。主要從事於全球能源環境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包括能源科學、工業能效提升及技術變革、太陽能及生物質能源、創新科學、可持續發展、大氣污染物減排、水科學和管理等領域的研究,多次參與IPCC評估工作,為世界能源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此外哥白尼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與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IIAS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CM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eiden University),弗勞恩霍夫協會(Fraunhofer Institute)以及國際工業環境經濟學研究所(IIIEE)等國際著名研究機構保持交流合作,同時也承擔烏德勒支大學的教學工作。
德拜納米科學研究所
德拜納米科學研究所(Debye Institute for Nanomaterials Science) 隸屬於烏得勒支大學理學院物理天文系,以物理化學領域的先驅:荷蘭科學家和諾貝爾獎得主彼得·德拜(1884-1966)命名。包括六個研究團隊:凝聚態物質與界面、物理與膠體化學、無機化學與催化、有機化學與催化、納米光子學(複雜系統中的光物理)和軟凝聚態物質與分子生物物理。主要從事於催化、膠體科學和納米光子學領域的研究,主要涉及半導體納米結構的合成、膠體合成和軟物質的物理描述之間的相互作用、結構明確的固體催化劑的合成、表徵及性能和相關功能材料的氣體存儲和光化學轉換過程、均相催化及生物無機化學、納米材料、複雜系統中的光物理等領域的前沿研究。
弗賴登塔爾研究所
弗賴登塔尓研究所(Freudenthal Institute) 隸屬於烏得勒支大學理學院數學系,以國際上極負盛名的荷蘭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皇家科學院院士弗賴登塔爾(1905-1990)命名。FI致力於在科學教學實驗室的物理和虛擬環境中整合教育以及高質量的科學和數學教育,其數學教育的課程重點是使參與者更新數學教育領域的設計與研究理念,涉及課程開發,課堂實驗,建模及評估等。弗賴登塔爾研究所在開發和實施創新型及高質型數學和科學方面是國際先驅,同時也是中學和高等教育混合學習領域的先驅。

獲得榮譽


2020年,在QS世界大學排名2021中,烏得勒支大學排名第121位。
2020年8月15日,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烏得勒支大學排名第52位。
2020年11月3日,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2020年的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烏得勒支大學位列第91-100名。
2021年1月28日,在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國際化大學排名第46位。
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110位。 

諾獎得主

在所有學院開設的課程中,獸醫學、氣象學和物理海洋地質學、科學政策、一般社會科學和一般語言學、葡萄牙語、凱爾特語、現代土耳其和阿拉伯語等學科課程都是烏得勒支大學獨家開設的。另外,烏得勒支大學的戲劇研究系和羅曼語言教學計劃是荷蘭高校中最大的,而地球科學院和藥學院也各是荷蘭僅有的兩家之一。380多年來,烏得勒支大學的教師和學生中湧現許多著名人物,其中包括1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包括:
倫琴(William Conrad Rontgen),物理學家,因發現X射線而於1901年獲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范托夫(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德國物理化學家,因在反應速度、化學平衡和滲透壓力方面的研究工作而於1901年成為第一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埃因托芬(Willem Einthoven),荷蘭生理學家,因發明心電描記儀並用以發現了心臟的電特徵而獲1924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埃克曼(Christiaan Eijkman),荷蘭醫師和病理學家,研究證明腳氣病是由一種食物因素缺乏而引起的,這一論證導致營養缺乏性疾病概念的形成和維生素的發現,因而與F·霍普金斯共獲1929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盧齊卡(Leopold Ruzicka),瑞士化學家,因研究環狀分子和萜烯(多種植物油中的一類烴)而與德國的A布特南德共獲1929年諾貝爾化學獎。
德拜(Peter J.W. Debye),物理化學家,因對偶極矩、X射線和氣體中光散射的研究獲1936年諾貝爾化學獎。
布洛姆伯根(Nicolaas Bloembergen),荷蘭出生的美籍物理學家,他和美國的A.L.格拉肖和瑞典的K.M.B.西班格因革新了研究電磁輻射和物質相互作用的光譜學方法而共獲198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沃雷爾(Ernst Worrell),荷蘭能源環境學家,長期致力於工業能效提升和氣候環境變化問題,作為IPCC主要成員獲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
傑拉德·特·胡夫特(Gerard 't Hooft),荷蘭理論物理學家,1999年與韋爾特曼闡明物理學中弱電相互作用的量子結構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學校排名

綜合排名
2019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世界第49名,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75名,2020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120名,2020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55名。
2019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世界第76名。
2019萊頓世界大學排名(CWTS):世界第72名。
2020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世界第84名。
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世界第52名,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75名,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121名,2021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54名。
2021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50位。
專業排名
烏得勒支大學在自然科學領域頗負盛譽,涵蓋幾乎所有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幾乎所有相關學科都普遍位列世界top50的名次。
在藥理與毒理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地球科學及公共衛生領域尤其享有盛名。
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發布的2017排名中,烏得勒支大學地球科學院的自然地理學,位居世界第一。
專業全球排名
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Climate Change and Ecosystems)1
自然地理學(Physical Geography)1
藥理與毒理學(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9
地球科學(Geosciences)12
社會科學與公共衛生(Social Sciences and Public Health)28
精神病學/心理學(Psychiatry / Psychology)32
動植物學(Plant and Animal Science)35
藝術與人文學(Arts and Humanities)42
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s)46
神經科學與行為學(Neuroscience and Behavior)46
免疫學(Immunology)48
臨床醫學(Clinical Medicine)55
生物與生物化學(Biology and Biochemistry)62

大學生活


烏得勒支大學
烏得勒支大學
烏特勒支又名烏得勒支(Utrecht)是一個大小適中、美麗宜人的城市,全市人口大約33萬人,其中接近30%的人口在15~30歲左右,很大一部份的市民是學生。烏特勒支周邊有很多小鎮,都屬於烏特勒支省,比如說在東邊的一個小鎮叫Zeist,到烏特勒支市中心騎車要四到五十分鐘,騎車去學校也要半小時。烏得勒支大學坐落於烏特勒支東部。荷蘭市中心有集中的商業圈,一個小鎮上也是世界名牌到一般商品應有盡有。荷蘭的物價比中國高不少,但是他們店鋪很多,可選擇的商品的餘地也比較大,從蔬菜到金銀珠寶,各種價位都有。烏特勒支除了是著名的烏得勒支條約簽署地外,它貫穿城市的美麗運河、古老的市中心、著名地標鐘樓教堂(Dom Church)、米菲兔博物館以及眾多文化活動等都讓許多人難以忘懷。
荷蘭是一個傳統和現代並存的國家,他們的建築、傳統文化保存得很好,市中心大街上仍然少見高樓大廈,一些傳統建築居多,周邊的住房多是2層的小樓房。這裡的秩序很好,絕大多數人都能自覺遵守。
烏得勒支大學在歐洲擁有很高的聲望,這裡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烏得勒支大學的課程教學和中國的大學差別在於,他們的教學注重實用性,採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Lecture、Workshop、Project、Report、 Presentation等形式,目的同樣是讓學生對所學的課程理解深入一些。
有著語言翻譯機之稱的荷蘭人從小學就開始要選修外語,英語是必須的,所以大多數學生除了會英文,還會說法語、德語或者西班牙語等。

合作院校


中國大陸
南京大學
清華大學
武漢大學
廈門大學
香港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