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合鎮

雲南省楚雄市轄鎮

呂合鎮距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鹿城25公里,東鄰東瓜鎮紫溪鎮,西與南華縣毗鄰,北與牟定縣接壤。國土面積185.533平方公里。呂合鎮古為滇西主要驛站,現有楚(雄)牟(定)公路、廣(通)大(理)鐵路、楚(雄)大(理)高等級公路和320國道橫穿境內,交通極為便利;境內有楚雄州最大的九龍甸水庫和中型西靜河水庫,是楚雄市城市供水主渠道。呂合鎮氣候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乾濕分明,全鎮土壤以水稻土、沖積土為主,其次是紫色土和紅壤土。呂合鎮轄呂合、中屯、白土、回龍、紅武、乾田、新莊、斗閣、錢糧9個村民委員會,148個村民小組。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呂合鎮人口數為15615人。

地理環境


基本概況

呂合鎮地處楚雄市西北方,轄區面積185.533平方公 里。轄呂合等9個村民委員會,106個自然村,148村民小組。距彝州首府鹿城22公里。2008年末,全鎮有農戶672
3戶,28692人,其中農業人口27557人,佔96.2%,人口自然增長率8‰。居住著漢、彝、回、白、苗、佤、傈全鎮耕地面積24533.38畝,其中:水田18320.76畝 ,佔74.7%,旱地6212.62畝,佔25.3%。2008年末,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5541.93萬元;農業總產值5057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2860萬元 ;烤煙總產量49.5萬公斤,煙葉收購總值619.7萬元;糧食總產量產1325萬公斤;地方財政總收入769.3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25元。僳、傣、滿等9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5394人,佔18.9%,人均佔有耕地0.9畝。最高海拔2450米,最低海拔1800.2米,鎮人民政府駐地海拔1842米,是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行政區劃


呂合鎮距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鹿城25千米,地處東經101′23°,北緯25′09°,東鄰東瓜鎮和紫溪鎮,西與南華縣毗鄰,北與牟定縣接壤。國土面積185?53平方千米。呂合
鎮古為滇西主要驛站,現有楚(雄)牟(定)公路、廣(通)大(理)鐵路、楚(雄)大(理)高速公路和320國道橫穿境內,交通極為便利。境內平均海拔1842米,有楚雄州內最大的九龍甸水庫和西靜河中型水庫。2006年呂合鎮轄呂合、中屯、白土、回龍、紅武、乾田、新莊、斗閣、錢糧9個村民委員會,148個村民小組。全鎮年末耕地面積24533畝,其中:水田18322畝,佔74?7%,旱地6211畝,佔25?3%,農民人均耕地面積0?9畝。

人口民族


人口

彝族主要分佈在新莊、乾田、紅武3個村民委員會,回族分佈在錢糧、中屯、呂合3個村民委員會,其餘6個少數民族分佈在錢糧、中屯、呂合村民委員會。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呂合鎮人口數為15615人。

經濟


第一產業

有利條件:交通極為便利,加之回族聚居地方,民間有大牲畜交易的傳說,農民商品意識增強,養殖戶逐年增多,畜牧業不斷發展和流通。呂合是州內最大的畜牧交易市場,佔地6000多平方米,滿足了市場交易的需要,現每到街天,前來交易的除本地人外,還有四川、玉溪、貴州、昭通、紅河、大理等20多個外省、州市的客商,有的街天,牛成交量達千多頭,還有豬、羊等。2002年該鎮生豬存欄17190頭,出欄肉豬24366頭,比上年增3.5%。肉牛存欄8241頭,出欄肉牛6050頭,比上年增0.75%。黑山羊存欄2238隻,出欄肉羊1666隻,比上年增0.2%。畜牧業逐年不斷發展,需要有一定的產業化才能加快發展。

文化


呂合,這個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是歷史悠久,也曾文採風流。
呂合文化,也是中華文化其中之一脈。呂合文化,象紫甸河一樣,源遠流長,其色清亮,其彩斑斕,清涼甘甜,沁人心脾。
呂合文化,象呂仙酒一樣,豐富多彩,神秘多樣,聞之清香,回味綿長,
飲之醉人,愰若人間天上。
呂合文化,如呂合煤一樣,儲量豐富,底蘊深厚,采之不竭,燒之火旺,熊熊烈火,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力量。
呂合文化,也如呂合人一樣,熱情友善,包容謙讓:佛、儒、道各流派,漢、回、彝各民族相處和睦,包容謙讓。
雖然,歷史曾創造了許多燦爛輝煌。但,風雨如晦,歲月無情。“歷史總被歲月所消磨。”往事如煙,我們不能讓那歷史的烽煙煙消雲散,我們要記下它,讓它在歷史的記錄上定格。
往事如詩,志士仁人反封建反壓迫的壯舉;黎民百姓為追求幸福的虔誠祈禱;善男信女為信念獻上的馨香;更有為實現夢想付出的努力和犧牲;九龍甸水庫壩埂上的辛苦和豪邁的號子;修建滇緬公路的一曲曲悲歌和“馬兒啊,你慢些走”的感悟歌章。
盛世如歌,讓我們追尋歷史,尋找昔日驛站縱橫的街坊;尋覓古驛道上青石板留下的足跡;復原消逝的樓閣殿宇;記錄下那如歌歲月跳動的樂章。

社會


教育

推進素質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教學規模逐步擴大。年內共投入教育資金45?34萬元,實施學校擴建、排危、運動場、食堂工程建設,完善內部設施。截至年末,全鎮共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4所,教職工243人,教學班107個,在校學生3361人,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

科技

科技工作一是以人工食用菌、蠶桑、亞麻、經濟林果等高產種植和肉牛養殖為重點,積極組織科技培訓,全年共舉辦各種科技培訓86期,培訓人員5897人次,印發各種科普資料4500餘份,開展科普諮詢4場次。廣大農民群眾的科技素質有了較大提高;二是搞好試驗示範及科技推廣,為產業結構調整建立示範陣地,對全鎮的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醫療衛生

衛生工作從提高醫療質量、改善醫療服務入手,著力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進一步完善鄉村衛生一體化,開展好計劃免疫、傳染病防治等各項常規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較去年提高11?5%,達到86%,門診及住院減免補償資金60?9萬元,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
社會生活
計劃生育工作一是認真貫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方針,繼續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進一步規範生育管理;二是認真做好計劃生育獎優免補工作,年內共辦理農業人口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35份,發放一次性獎金3?5萬元,獎學金4?53萬元,養老補助金5?18萬元。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順利開展。年內共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2705人,其中州內1770人,省內632人,省外298人,境外5人,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2650人的勞務輸出任務。
民政社會福利事業認真落實優撫優待政策,積極開展社會救濟救災、扶貧幫困、擁軍優屬工作,保障民政對象和困難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使人民群眾人心穩定,生產發展。年內發出救災救濟糧14噸,解決281戶706人特困戶和受災戶的基本口糧問題。發出寒被15床,寒衣25套,舊寒衣45箱;發放臨時救濟款1萬元,低保資金3?74萬元,撫恤金21?62萬元,義務兵家屬優待金3?83萬元;配合市殘聯為鎮31名患白內障的老人進行白內障復明手術,使老人們重見光明。民房火災保險投保5442戶,投保金額2?97萬元。
呂合鎮
呂合鎮

社會保障

1、做好社會事務服務工作:一是積極開展勞務輸出和再就業工作,2007年來,全鎮勞務輸出和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3012人,其中州內、市內789人,省內2004人,省外213人,境外6人;二是積極做好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醫療保險的申報、審核和費用扣繳工作;三是按要求開展勞動執法年審,登記審驗15個私營企業、1個集體企業、249戶個體工商戶,增強了企業法人的法制意識,維護了勞動關係的和和諧穩定主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2、醫療衛生工作不斷加強:一是衛生部門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儘力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努力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質量;確實加強食品衛生工作,加大對食品的監督檢查工作力度;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監督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二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實施切實解決了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和無錢看病的問題。2008年全鎮新型農村合AA作醫療參合農民23037人,參合率達到90%。從2007年1月1日起實施減免至2007年6月30日止,門診減免39556人次,減免資金18.32萬元;住院補償614人次,減免補償資金59.19萬元。共計減免補償40170人次,減免補償資金77.51萬元。
3、民政工作紮實有效發出救災救濟糧1批10噸,為216戶特困戶和受災戶542人解決了基本口糧問題;發放臨時救濟款1000元;撥付20000元專項資金為4戶因災倒房戶的住房進行了恢復重建;撥付5000元專項資金為1戶特困殘疾人的危房進行了改造;為9戶特困戶申報了醫療救助;為1--3月納入農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100戶、210人發放保障救助大米4239公斤,摺合金額12081.15元;發放撫恤金132人、12.8511萬元;發放低保資金13戶,1.87萬元;辦理農村養老保險到期領保102退保人,共發放金額3.7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