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鐵佛鎮的結果 展開

鐵佛鎮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下轄鎮

鐵佛鎮隸屬於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地處濉溪縣西南部,東距宿州市45千米,西距永城市15千米,西連永城市候嶺鄉,北連劉橋鎮,東連百善鎮,南連臨渙鎮。

鐵佛鎮轄區總面積223.14平方千米,下轄26個行政村,總人口128339人(2017)。2014年,該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5個。014年),其中非農業人口2873人。2014年,該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5個。

鐵佛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境內為平原,地勢平坦,盛產無籽西瓜,境內的古城漢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鐵佛鎮北原有一唐代古寺,寺內“大雄寶殿”有3尊佛像,中間最大的1尊用鐵鑄成,寺以鐵佛像得名“鐵佛寺”,寺南村莊因以“鐵佛”記名。
1950年7月建濉溪縣,設鐵佛區;同年8月,按數字排列,鐵佛為第六區。
1954年區轄張井鄉划屬河南省永城市,1955年12月,原岳集區劃屬鐵佛區。
鐵佛鎮
鐵佛鎮
1958年3月,鐵佛併入百善區,鐵佛鄉併入卧龍鄉。
1961年12月,恢復鐵佛區。鐵佛區轄7個公社。
1969年3月,撤鐵佛區,改設鐵佛公社。
1980年12月,重設鐵佛區,轄個公社。
1992年2月,撤區並鄉,撤鐵佛區改划鐵佛鎮。
2006年,撤銷岳集鄉,併入鐵佛鎮,同時將鐵佛鎮的2個村划入劉橋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鐵佛鎮地處安徽省濉溪縣西南部23千米處,東距宿州市45千米,西距永城市15千米。西連永城市候嶺鄉,北連劉橋鎮,東連百善鎮,南連臨渙鎮。轄區總面積223.14平方千米,介於東經116°35'—116°56',北緯33°42'—33°53'之間。

地形地貌

鐵佛鎮境內為平原,地勢平坦。地層走向由東西轉北偏東,向北傾斜,傾角平緩。以橫穿平原中部的古隋堤(今宿永公路)為界,北部為黃泛沖積平原區,南部為古老河湖相沉積平原區。隋堤南有較多的封閉型湖窪地,全系耕地,為鎮特有的地貌類型,其成因與隋運河有關。原運河北堤寬40米,高出地面5米,高大完整;南堤寬20米,高出地面4米,殘缺不全。汛期大水猛漲時,南堤多決口,泥沙被水沖向決口兩邊,自北向南形成土嶺。由於長期積水,便形成封閉型湖窪地,近似方形。湖窪地有卧龍湖、尹湖、油榨湖等。特點為湖底滯水性大,四周保水差。

氣候特徵

鐵佛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熱充足;1月為全年最冷月,7月為全年最熱月。夏季常受東南季風影響吹偏南風;冬天常受西北季風影響,吹偏北風。

水文特徵

鐵佛鎮屬古河床邊緣中等富水區,沱河從西到東穿境而過,新建溝、青溝、隋堤溝等6條主幹大溝橫穿東西。隋唐大運河遺址(當地人稱為隋堤)自西北向東南(店孜村、鐵佛村、道口村均位於隋堤上)穿過鎮境。

自然資源


林木資源
截至2005年,鐵佛鎮森林覆蓋率達14.65%,林木綠化率17.58%,木材蓄積量11.7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鐵佛鎮礦產資源以煤炭、鐵礦資源為主。截至2014年,該鎮已探明煤炭儲量4億噸,煤種為低灰低硫優質無煙煤,多分佈在張黃庄村、卧龍村及其附近區域,鐵礦石儲量達700萬噸。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鐵佛鎮下轄道口村、周圩村、劉樓村、北張樓村、店孜村、卧龍村、和諧村、黃集村、趙集村、鐵佛村、張庄村、七口村、張黃庄村、岳集村、茂卜村、油榨村、朱廟村、大王村、古城村、孟樓村、崔樓村、梁樓村、朱暗樓村、南張樓村、梁庄村、鄒樓村等26個行政村,政府駐地鐵佛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鐵佛鎮轄區總人口13337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873人。
性別構成:總人口中,男性69932人,佔52.43%;女性63447人,佔47.57%。
年齡構成:18歲以下32847人,佔24.63%;18~35歲40792人,佔30.58%;35~60歲41222人,佔30.91%;60歲以上18518人,佔13.88%。
現人口數量為128339人(2017)。
民族
鐵佛鎮民族以漢族為主,另有苗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數民族。

經濟


綜述

2014年,鐵佛鎮規模工業總產值8.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5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億元,較2013年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955元,較2013年增長8%。

第一產業

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
2014年,鐵佛鎮耕地面積23.4萬畝,全鎮農業總產值達5.8億元。種 植業主要作物為玉米、大豆、小麥、蔬菜;生產糧食15.36萬噸,較2013年增加0.81萬噸。其中小麥11.8萬噸,大豆2.3萬噸,玉米1.26萬噸,分別較2013年增加0.42萬噸、0.12萬噸、0.27萬噸。出欄各類家禽牲畜 550 萬隻(頭)。養殖業年產值達到2.67億元。生豬飼養量12.4萬頭,年末存欄3.8萬頭;羊飼養量7.8萬隻,年末存欄2.9萬隻;家禽年飼養量628萬隻,分別較2013年增加0.8萬頭、1.2萬隻、86萬隻。擁有養殖業大戶194家,規模以上養殖場3家,百頭以上養羊戶10家。

第二產業

2014年,鐵佛鎮工業主要以農產品加工、麵粉加工、飼料加工等為主,全年規模工業總產值8.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個,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企業有4家。年產值超過億元以上的企業有2家。擁有全國馳名商標1個,省優質產品2個。

第三產業

2014年,鐵佛鎮共有商業網點3177個,職工10312人。其中企業戶21家、個體戶3156家;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2億元,較2013年增長7%;擁有城鄉集貿市場14個,年成交額18億元;鎮內有金融機構4家,各類存款餘額9.03億元,較2013年增長21.7%。

交通


鐵佛鎮境內有宿永公路、濉岳公路、白鐵公路交叉貫穿,泗許高速公路橫穿鎮南部。平均每天經過鎮境的班車40班次,日客流量達2000人次。

社會


教育

鐵佛鎮學校
鐵佛鎮學校
2014年,鐵佛鎮有幼兒園30所,在園幼兒2727人,專任教師307人。小學27所,在校學生5837人,專任教師30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學生1762人,專任教師167人。小學升初中升學率100%。預算內教育經費499.44萬元,較2013年增長1%。
濉溪縣慧康學校
濉溪縣慧康學校坐落於鐵佛鎮徐溝崖自然村,是一所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學校佔地12000多平方米,擁有兩棟教學樓,一棟宿舍樓,66間平房,總建築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

文化事業

2014年,鐵佛鎮有鎮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處,有村級文化中心27處,各類文化專業戶60戶,各類圖書室29個,藏書10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業餘創作團隊達750人。文藝演出團體60家,演員520人。

醫療衛生

2014年,鐵佛鎮有鎮、村醫療單位32個,有床位100張,其中村衛生室30個;固定資產總額為760萬元。專業醫護人員115人,其中執業醫生69人,註冊護士34人,其他工作人員12人。2014年完成診療7萬餘次。參加新型農業合作醫療115549人,較2013年增加1251人,籌集醫保資金808萬元。
鐵佛鎮衛生院
鐵佛鎮衛生院成立於1956年,是一所“一級甲等”醫院,佔地面積65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設有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中醫科、防保站、藥劑科、護理科等十餘個科室;配備有X光機、DR、B超機、生化分析儀、血細胞計數儀、血流變檢測儀、尿液分析儀等檢測檢驗設備。

社會保障

2014年,鐵佛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86戶,125人,支出468480元,比2013年增加6225元,月人均300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共支出46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1408戶,3014人,支出53610元。撫恤事業費用支出400萬元。現有敬老院1家,床位10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8人。社區服務中心1個。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61941人。

基礎設施

2014年,鐵佛鎮有郵政分局1處,代辦所1處,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000門,固定電話用戶900戶;網際網路用戶3000戶;建有自來水廠1家,有油榨村、店孜村、鐵佛村、岳集村、古城村等村供用自來水,有深水井2眼及成套凈化設備,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排水管道2800米;有10KV供電線路9條,長度391.8千米。鎮駐地有花壇及樹木綠化10處,全鎮綠化面積1.1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10.65%,林木綠化率17.58%;鎮駐地有老鐵佛街、鐵佛北街、鐵佛新街、省道203沿路街道4條,總長320米,為水泥路面,有路燈180盞。

旅遊


景點

古城漢墓
古城漢墓
古城漢墓
古城漢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濉溪縣岳集鄉古城。199 2年由省考古所主持發掘,出土文物數百件,有銅印、石器、鐵器、陶器和瓷器等文物。漢墓的一號墓頂高達3.8米,二號墓共有12室14個單元,結構複雜,保存完好。二號墓畫像石雕刻手法為浮雕、線刻等,內容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三足鳥、象、豬、魚、開明獸、天祿、辟邪等珍禽異獸。一號墓室內的磚壁上發現有“元和五年”,乃東漢章帝年號。二號墓未發現紀年磚。
千年銀杏
千年銀杏
千年銀杏
鐵佛鎮曹樓村西小學校前的古銀杏,高32米,胸圍6.3米,枝下高 2米。七大主枝支撐托起30×26米的傘狀樹冠,初步鑒定,屬東漢時期古樹,迄今已有1800年之久,是淮北市古銀杏樹中最為壯觀的一株。據曹氏大型墓碑載:“公祖居河南,惠王之裔,明初時遷於渙北白果樹左,由來九世矣……”明代初年曹氏祖先遷於“白果樹左”,可見在當時此株銀杏已是成年樹。此樹被《安徽古樹名木》一書收錄。

榮譽記錄


2020年6月30日,入選安徽省省級鄉村治理試點示範鄉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