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河

淮河左岸支流

沱河,古稱洨水,今稱南沱河,俗稱沱河,淮河左岸支流。發源於河南省商丘劉堤,流經夏邑縣和永城市,穿過安徽省濉溪縣、宿州、靈璧、泗縣,至江蘇泗洪注入洪澤湖。沱河全長275.13km,河流面積8500平方公里。

安徽境內沱河長112公里,水深1.5~2.0米,排澇能力5~160立方米每秒。50年代初,10噸以下木船可直達河南永城,1958年自永城以下興建8座節制閘,未建過船設施,攔斷河道。

地理位置


沱河古稱洨水,今稱南沱河,俗稱沱河,發源於河南省商丘劉官廟劉堤西南,流經虞城、夏邑、永城后入安徽省濉溪縣,向東至宿州陳橋與固鎮縣清涼鄉清涼村大韓家之間,始為蚌(埠)固(鎮)、靈(璧)固邊界,又於靈璧馬道庄與固鎮縣濠城鄉小程村小程家之間,東沿靈五(河)、泗(縣)五邊界,經五河城注入漴潼河。
全長243.1公里,其中流經我縣北部邊界42公里,流域面積125.0平方公里。
沱河彎曲不大,水面寬度常水期為35~40米,洪水期為160~200米;水深枯水期為0.5~1.5米,洪水期為5~6米;流速常水期為0.8~1.2米/秒。年結冰期為60天。
沱河是淮河的一條主要支流,發源於河南省商丘市李堤口西,流經虞城、夏邑、永城至王莊入安徽,續經濉溪、宿州、靈璧、泗縣,至江蘇泗洪注入洪澤湖。
沱河自宿州東,宿州地下涵(跨新汴河)起,東南流,經宿東閘、王橋閘、青龍閘、沱河集閘、濠城閘,至樊集進入沱湖,出沱湖后經新沱河東流,於北店子注入漴潼河。
河道全長113公里,其中樊集以上長99.5公里;流域面積2983平方公里,其中樊集以上1115平方公里(上游任井子溝來水面積及濉河引河以西、東新建溝以東、濉河以南、新汴河以北區域的新北沱河上游即老唐河來水面積206平方公里,通過宿縣地下涵進入沱河;右岸戚家溝來水面積引入沱河)。
地面高程:地下涵27.0米,宿東閘26.5米,王橋閘24.0米,青龍閘21.5米,沱河集閘19.7米,濠城閘18.5米,韓庄17.8米,北店子14.5米;河寬40~130米,河底寬15~55米,深度3.5~4.5米;比降濠城以上1/10000,濠城以下1/16000;排澇能力70~305㎥/s。
宿東閘發生最大的流量為384㎥/s(1965年7月15日),最小時河道斷流;沱河集為224㎥/s(1954年7月21日),枯季斷流。

幹流概況


沱河,是淮河流域漴潼河水系中的排水河道,經商丘、夏邑、永城各縣,由永城入安徽省濉溪縣境。安徽省內的流域面積為2895平方公里,耕地300多萬畝,其中沱河流域面積2315平方公里,王引河流域面積679平方公里。沱河幹流至省界長125.5公里,主要支流有龍溝、岐河、韓溝、宋溝等。王引河幹流長度(從源地到省界)38公里,主要支流有巴青河、老巴河、小王溝、小運河等。該區屬黃泛沖積平原,地形平坦,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面坡度1/4000~1/6000,由於黃泛的影響,排水溝河大部分偏淺,排水能力低,面上排水系統也不健全,歷史上澇鹼災害嚴重,旱災也同時並存。
沱河發源於商丘縣東北部劉口集西油坊庄,經虞城、夏邑在永城縣出河南省境進入安徽省。省內河長125.6公里,流域面積2358平方公里。虞城縣西關以上河長28.8公里,河床比降1/5033;至張板橋區間河長55.4公里,河床比降1/5200~1/6200;至張橋以上區間河長24.4公里,河床比降1/6500~1/10000;至省境以上區間河長17.1公里,河床比降1/11000。
沱河是淮河左岸支流。發源於河南省商丘劉堤,流經夏邑、永城兩縣,穿過安徽省濉溪縣、宿州市,至泗縣樊集入沱湖歸淮河。安徽境內沱河長112公里,水深1.5~2.0米,排澇能力5~160立方米每秒。20世紀50年代初,10噸以下木船可直達河南永城縣。1958年自永城縣以下興建8座節制閘,未建過船設施,攔斷河道。
沱河古稱洨水。原源於安徽省宿州市北,分蘄水(古汴河)東南流。后源於河南永城縣。今源於宿州西北土嶺子,東流經宿州城北,至宿東閘穿汴堤;向東南流后,成為靈璧縣與固鎮兩縣界河;又東南流至沱河集,有黑泥溝北來匯入;至周王莊有孫周溝北來匯入;至龍水東有葛溝北來匯入;又東南流至沙壩集,有朱河溝北來匯入;至城後庄西,有韋集溝(三八溝)北來匯入;又東南流經濠城集(古洨縣城址)北,折東北流,經龍崗,至老莊胡(垓下遺址)折向東南,入泗縣境。縣內長40.9公里,流域面積352.2平方公里。最高水位20.8米,發生於1954年7月21日;最大流量224立方米/秒,1954年7月21日發生於沱河集。
漴河潼河
漴河和潼河原為澮河和沱河的尾閭,分別於五河縣城關附近入淮河。1952年為治理五河縣城低洼地帶的洪澇災害,實行內外水分流,堵死漴潼兩河入淮口門,另開挖溝通漴潼兩河的新河,使漴潼兩河內水直接入洪澤湖。漴潼新河為人工河道,從五河縣西壩口經北店子節制閘、揚庵、雙溝,至下草灣入洪澤湖,長45公里,河面寬400米,水深在2.5米以上,可常年通航100噸級駁船。排澇能力為7~38立方米每秒。
沱湖
淮河北岸,五河縣境內。北納沱河、北沱河、唐河、馬路溝等來水,東出漴潼新河經窯河由雙溝和下草灣引河泄入洪澤湖。沱湖湖岸彎曲,湖底平坦,淤泥深厚,是一個河跡窪地型的淺水湖泊,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1~3公里。湖區歷年平均氣溫14℃,最冷為1月,平均氣溫0.5℃,極端最低溫度為-23.3℃,最熱月為7月,平均27.8℃,極端最高溫度為40℃,入湖河流均為雨源型河流,使湖水水位變化較大。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雨量多,水量補給大,湖水猛漲,最高水位高程為19.1米(1931年),水面近百萬畝;冬季雨量減少,水位低,水面小,最低水位只有11.35米(1978年),水面只有8000畝。自北店子建閘,特別是新汴河截流沱河后,減少了入湖水量,湖水位在人為控制下比較穩定。正常年份控制在13.0米,相應水面6萬畝。
南沱河是淮河支流,發源於河南省商丘縣劉官廟。流經虞城、夏邑、永城、濉溪、宿州、固鎮、靈璧,泗縣入五河縣大安集沱湖,再經潼河入洪澤湖,而後入淮河。商丘稱愛民溝,虞城稱響河,永城稱巴溝河,境內稱巴河,1952年方定名為南沱河。
沱河源出於河南省商丘附近,由永城縣經濉溪縣流入宿州市區,再流經宿州、固鎮、靈璧、五河。在五河縣城北3里處流入崇潼河,注入洪澤湖。沱河流經本市區段於建國初期加以整修改道,使其經北關外流向東南。河床比較規則,河口寬40~90米,河深3.5~4.5米,堤寬5~6米,自新汴河截取沱河上游的來水之後,沱河的水量明顯減少。沱河進水閘,使沱河與新汴河相溝通,可引水分洪,宿東節制閘可供給電廠、水廠用水,亦可調節環城河的水量。
沱河在安徽省宿州市城北,發源於河南省虞城縣西北,流域面積為1184平方公里。其中流經宿州境內的為38.1公里,流域面積為893平方公里。下游有沱湖,在五河縣匯澮河后稱崇潼河,流入洪澤湖。沱河在1966年以前,是宿州行洪排澇的主要河道。1966年開挖新汴河,上游從戚嶺子截流入新汴河,上游洪水從新汴河排出,而沱河專作排除內澇之用,使洪、澇分排。沱河還提供城市居民生活和工業生產用水。
沱河古稱洨水,今稱南沱河,俗稱沱河,發源於河南省商丘縣劉官廟劉堤西南,流經虞城、夏邑、永城后入安徽省濉溪縣,向東至宿州陳橋與濉溪縣清涼鄉清涼村大韓家之間,始為宿(州)固(鎮)、靈(璧)固邊界,又於靈璧馬道庄與我縣濠城鄉小程村小程家之間,東沿靈五(河)、泗(縣)五邊界,經五河城注入漴潼河。全長243.1公里,其中流經固鎮縣北部邊界42公里。
南沱河,是泗縣、五河兩縣界河,從沈庄向東南至樊集匯北沱河入沱湖,長17公里。

水文特徵


沱河永城水文站年平均流量為5.13立米/秒,年均天然徑流量為1.9億立米。由於該地區降雨集中、多暴雨,河川徑流年際變化特別大,年內分配格外不均,年最大徑流量為(1963年)10.6億立米,年最小徑流量(1966年)僅0.33億立米。汛期4個月的平均徑流量可佔全年徑流量的86%,徑流相當集中,易發生澇災,而枯水季節,長期斷流,旱情嚴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王引河及部分支流進行多次治理,除澇能力普遍提高,但由於標準還不夠高,澇鹼威脅仍然存在。現在流域內溝河坡窪基本順暢,所以汛期即使受災,影響較少。近20多年來,各地普遍打井,對解決灌溉和降低地下水位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主要支流


沱河主要支流王引河,發源於虞城縣花庄,經夏邑、永城縣出省境,全長112.2公里,河床比降上游為1/9000,中下游為1/6250~1/7460,流域面積為1020平方公里。另有流域面積100~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9條,最大的虯龍溝,流域面積710平方公里,均屬平原型排澇河道。
王引河,是南沱河支流,發源於碭山縣中許庄。上游支流有利民溝、大沙河、巴清河等,流經碭山、永城、蕭縣、濉溪等縣。境內過去稱溪河。明嘉靖以前,溪河經梁花園(今仲大庄北500米處)至口子集(濉溪鎮)匯入濉河。明代治理濉河時將溪河口堵死,改由帝子廟入巴河。1949年冬至1950年春,將溪河改道,從梁花園至帝子廟開挖一條新河,下游仍與巴河接通,取名為新溪河,長5.3公里,完成土方38萬立方米。1957年治淮委員會將帝子廟以上河段改名為王引河,帝子廟以下改稱新北沱河。1957年冬,又將該河從孟口改道,向南至王莊入南沱河。改道段長11.77公里,完成土方128.1萬立方米。老王引河在孟口堵死,以下河段納入新北沱河。這樣新北沱河翟橋至邱家溝口段來水面積234.2平方公里,王引河改道入南沱河處,來水面積為1045.9平方公里。
王引河改道后,影響改道段西岸250平方公里來水的出路,由國家水電部規劃,1963年7月在改道段的王堰與巴河交叉處建地下涵1座,但問題仍未能解決。1964年春,經豫、皖兩省協商,廢除王引河改道段及地下涵,堵死改道段北頭,在孟口築堤,扒開老王引河堵壩,河道復故。為安全渡過汛期,當年復堤,自孟口至東新建溝口長30.11公里,上民工1.5萬人,做土方110.39萬立方米。
巴河,又名唐河、南股河,是南沱河支流。經永城縣趙王莊東進入我縣,流經潘劉庄、翟橋到秦橋入宿州。1949年進行一次疏浚,上自趙王莊,下至秦橋,全長27.3公里。出工5200人,完成土方56.2萬立方米。1951年治理南沱河時,在縣境內的洪河頭將巴河堵死,把上游截入洪河,翟橋以下改稱新北沱河。現在的巴河,自洪河頭開始至翟橋長13.1公里。
唐河在濉溪縣境內叫巴河,發源於濉溪縣楊十樓北,長80.4公里,其中宿州境內16.9公里,流域面積203.7平方公里。宿州境內多年平均水位為11.6米(1952~1980年觀測)。最高水位19.58米,發生於1954年7月27日;最低水位16.25米,發生於1976年12月1日。唐河自解放後有過三次變遷,第一次是1949年,原河自蔡橋經老苻離、灰古、蒿溝南到觀音堂。第二次是1966年,從馬大庄截入沱河,改名為新北沱河。第三次是1976年新汴河開挖后,蕭濉新河引河截斷了唐河,使唐河上段河水可經地下涵道入沱河,唐河下段則流入濉河。過去唐河亦稱南股河,與濉河同為黃河分水道。
唐河上游是靈璧縣蒿溝,在時集西入境,向南穿新汴河地下涵,又南至草溝入北沱河,長26.5公里。
北沱河,源於宿州,在許圩子入境,向東南到草溝匯唐河折向南至樊集與南沱河匯流入沱湖,長19公里。
三八河,分為城西和城南兩段。城西的一段起自三八鄉,經西郊流入西部的環城河。城南的一段自五里園子附近起,向東流去,經宿州的蘆湖潮流入沱河。兩段均不能通航。
環城河,環繞宿州舊城池,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建國后,經過一系列水利工程的興建,可以引來沱河、三八河、新汴河河水。然後由運糧河排水。為了防止環境污染,環城河內岸逐步建成環城公園。
戚家溝居於新汴河南側,流入沱河,它承擔127平方公里的排水任務,主要也是用來排除濉溪縣境內的一部分客水。
馬拉溝相傳關公的馬跑了,馬鏈在平地上拉出一條溝,故名馬拉溝。該溝上起開封,於清涼鄉清涼村大韓家東北入我縣,向東南於董廟鄉邵橋村小田莊南至五河縣入沱湖,我縣境內長35.5公里,是沱、澮河分水界。據《安徽古代水利大事記》載:“公元一七三五年(清雍正十三年),五河縣疏浚縣西馬拉溝”。民國25年(1936),靈璧縣固鎮區組織一次疏浚。1954年靈璧縣宋店鄉再次組織民工疏浚。1974~1976年,由濠城公社出動民工拓寬、加深疏浚馬拉溝。此次工程西從泗固公路東200米處,東至邵橋村,長8.8公里。該段疏浚標準為口寬30米、底寬6米、深6.5米,共做土方120萬立方米,由社隊自籌資金16萬元,國家補助水利糧120萬公斤。1983年冬,由城北區組織沱河、宋店、張巷、溧澗4個鄉,動員民工3000人疏浚,西從丁圩,東至“三八”運河,長5.5公里。疏浚標準為口寬16米、底寬4米、深3米。共做土方16.5萬立方米。

自然資源


物產資源

沱河沿岸夏邑、永城、濉溪三縣煤炭儲量豐富。
沱河永城段
沱河永城段
永夏煤田永城礦區和濉溪地方礦煤炭儲量為43.5億噸,永城芒碭山、夫子山和濉溪十里長山等山區,有磁鐵礦儲量1307萬噸,花崗斑岩石635噸,水泥灰岩7375萬噸,白雲岩6835萬噸,澎潤土101.7萬噸,鐵礦9689.16萬噸,以及銅、金、銀、鈮、硫等礦藏資源。
有些礦藏已有小型開採,隨著經濟發展將陸續開發。

氣象水文

沱河腹地內包括虞城、夏邑、永城和濉溪四縣,氣候溫和,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水量812.6毫米。
工業以機制、麵粉加工、化肥等地方服務的工業為主,山區建有石料、水泥、石灰等建材工業。
農業發展很快,以產小麥、玉米、豆類、花生、芝麻、菜籽為主。林、牧、副業也有較好的發展。

河道治理


幹流治理

沱河1951年由治淮委員會統一規劃,對永城至安徽省五河縣沱河段(全長271公里)按河槽斷面通過保麥流量設計、汛期漫灘輔助泄洪分兩期進行治理。第一期1951年11月,由河南省永城、安徽省靈壁等4縣分段施工。永城(當時屬皖轄,1952年7月劃歸河南)施工段長48公里,其北關的設計除澇流量為89立方米/秒,防洪流量264立方米秒。完成土方411萬立方米。第二期1952年春由夏邑、虞城兩縣施工,上自商、虞邊界,下至夏、永邊界,長79公里,因農忙停工,只完成規劃的1/3,共做土方10.57萬立方米。
1956年冬,治理夏邑毛河口至永城閻橋長64.6公里河段,除澇按60年代3年一遇的50%,防洪按20年一遇標準設計,左堤頂超設計洪水位1.2米,右堤超1.5米,由永、夏兩縣出6.5萬人,於同年11月開工,12月底告竣,共完成土方377.8萬立方米,國家投資110.4萬元。
1968~1971年,自商丘、虞城邊界至省界全長105公里,按新汴河水文模數,除澇5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與皖境統一規劃治理。工程分3期施工:第一期出境治理省界至濉溪縣汪橋段,長23.7公里,1968年完成土方651.3萬立方米,投資391萬元;第二期治理毛河口至省界段,長62.62公里,1969年汛前完成,做土方1200萬立方米,用經費463萬元;第三期治理商、虞界至毛河口段,長36.95公里,於1971年完工,共做土方321.7萬立方米,用經費95.5萬元。其間還先後在幹流上建成流量100立方米秒以上攔河閘4座,有永城張橋閘、夏邑張板橋、金黃鄧閘、虞城湯樓閘,可蓄水1273萬立方米,修機電灌站39處,設計灌溉面積15萬畝。經此次治理后,配合面上工程,除澇效益有65萬畝。至1987年,7條幹支流共有堤防537.8公里,綠化堤防329公里。永城縣張橋除澇實際過水能力為350立方米/秒。1949~1987年間,還3次治理王引河和虯龍溝河道。
1951年夏,經測量規劃后,提出沱河疏浚工程,調整水系。沱河疏浚工程河線自潘劉口截引唐河上游巴河,循洪河東南流,繞宿縣北折入沱河,經沱湖入潼河。疏浚標準按安徽境潘劉口107立方米每秒麥作期流量確定。
1957年,對沱河下游沱河集至樊集以及沱湖出口的新沱河進行治理。自沱河集起,經后李庄裁彎取直至樊集全長44.05公里。設計沱河集至樊集5年一遇排澇流量290~340立方米每秒;排洪流量853~918立方米每秒。新沱河仍按原設計流量500立方米每秒完成1952年時未完部分。此項治理工程由宿州、靈璧、五河三地民工於1957年2月至5月完成。

支流治理

王引河是碭、夏、永、濉的邊界河道,源於虞城縣花庄,至省界湯廟長112.2公里,堤長74公里。
1949年以後3次治理:第一次,1952年對永城縣大王廟至孫廠段按保麥流量的低標準疏浚治理,長15.85公里,設計水深為2.9米,底寬16米,邊坡1∶2,完成土方50萬立方米;第二次,1958年對永城縣姚山至祁溝口30公里河段按5年一遇除澇、10年一遇防洪標準治理,共做疏浚土方37.8萬立方米,築堤硪方34萬立方米;第三次,1975年對安徽碭山縣顧口至大廟溝口河段治理,長43公里,除澇按70年代5年一遇的78%(流量203~298立方米/秒)、防洪20年一遇(流量395~472立方米/秒)標準治理,共做土方844.9萬立方米、設計除澇效益24萬畝。自80年代以後,先後建流量100立方米秒以上的攔河閘4座,其中河南省3座(夏邑楊樓、黑李庄、永城芒山),可蓄水515萬立方米,安徽省1座(碭山縣顧口)。
虯龍溝源於虞城縣許老家,在永城縣張河拉村入沱河,長78公里,堤長51公里,流域面積710平方公里。
1949年後3次治理:第一次,1952年對曹余庄至入沱河口河段治理,長69.5公里,其標準為入沱處設計流量12立方米秒,完成土方153.5萬立方米;第二次,1966年對楊巴集至入沱河口段治理,長75公里,按60年代3年一遇除澇、10年一遇防洪設計治理,共做土方5421萬立方米;第三次,1983年對三里河至入沱河口段治理,長70.55公里,按除澇3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設計,完成土方655.9萬立方米。本次治理工程由於設計先進、造價低、施工效率高和效益好等優點,1985年12月被評為河南省優質工程,省人民政府頒發了優質工程證書,1988年被評為國家級優質工程,獲國家銀質獎。1971年以後,先後修建了虞城姜樓、夏邑黃庄、黃樓3座攔河閘,總蓄水量527萬立方米。同時還對7條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治理,一般都達到了3年以上除澇標準。
王引河原屬新北沱河,50年代稱為唐河(或南股河)的上源。1957年治理王引河自孟口改道東南流於戴橋注入沱河。1964年河南、安徽兩省協議王引河恢復原來水系,孟口至戴橋改道段廢除。1965年安徽省決定,王引河復故后的新北沱河,自孟口經翟橋至大秦家閘上,由東新建溝引入沱河。疏浚河長30.0公里,完成土方215.48萬立方米。
新北沱河上游引入沱河后,使沱河增加了來水面積1447平方公里。1966年開挖新汴河時,將七嶺子以上沱河3936平方公裡面積來水全部截入新汴河,成為新汴河水系。
沱河上建有宿東、王橋、青龍集、沱河集和濠城閘,用來蓄水灌溉和其他用水。為從新汴河引水,在新汴河截沱河上游的新汴河南堤上建沱河進水閘,可相機為新汴河分洪180立方米每秒入沱河。
北沱河
北沱河原來在汴堤以南、草溝以上的流域面積269.6平方公里。1953年治理北沱河時,將唐河水系的新河、勝利溝、如意溝、小黃河上游部分面積來水,在大俞家穿古汴堤截引入北沱河,使流域面積增加到672.2平方公里。該工程於1953年3月底開工,5月底竣工。1956年濉、唐河治理中進行唐河截源引河工程。引河自蒿溝集西之馬家起,向東南穿過新河、入勝利溝,循勝利溝至溝口入小黃河,全長27公里,集水面積1354平方公里。1956年3月開工,5月20日完工,做土方311.1萬立方米。
唐河截入北沱河后,統稱新北沱河,流域面積從草溝以上672.2平方公里增至2026平方公里。1965年新北沱河上游1406平方公里來水(包括王引河上游調整納入的巴清河187平方公里),從大秦家閘以上截源,改經東新建溝入沱河,新北沱河流域面積為807平方公里。1966年開挖新汴河時,利用新北沱河蒿溝至蘆灣段河道長22公里,以北來水不再入新北沱河,故北沱河草溝以上的流域面積為556平方公里。新北沱河上建有大店閘、余橋閘和湯橋閘,控制蓄水灌溉。
唐河
1952年對唐河虞姬墓至塗家的25公里河段進行低標準疏浚。1953年治理北沱河時,將唐河水系的新河、如意溝、勝利溝和小黃河上游部分402.6平方公里的來水面積引入北沱河,對唐河流經的楊町湖、禪堂湖一帶窪地排水起到明顯作用。
1954年唐河按截源入北沱河方案,對馬家至草溝段85.5公里進行疏浚,流域面積1051平方公里。1960~1962年唐河受水災。1963年冬,對唐河按新3年一遇排澇標準,從牛攔溝口至斜溝口進行挖河結合清除攔河堵壩、清除水草,1964年春完工。共完成土方251.5萬立方米。
唐河上建有潘集閘、小余家閘及與新汴河相交的唐河地下涵3座建築物。潘集閘和小余家閘均為蓄水灌溉工程。唐河地下涵為唐河穿過新汴河向沱湖排水的交叉工程,排水面積733平方公里。設計排澇流量326立方米每秒,排洪流量510立方米每秒。
北沱河
北沱河源於宿州城東,上稱小黃河,靈璧縣境內稱北沱河。東流經婁庄北,有婁宗溝南來匯入;又東流於余橋閘,穿宿泗公路;又東流於晏路北高橋,穿靈固公路;又東南流過呂橋入泗縣境,於草溝集北注入唐河,靈璧縣內長35.4公里,流域面積273.8平方公里。最高水位...米,發生於1985年7月17日;最大流量246立方米/秒,發生於1965年7月17日。

涵閘工程


四鋪閘,位於秦樓鄉東劉庄南沱河上,建於1960年。石拱結構,10孔,孔寬4米,孔高5.5米,鋼筋混凝土平板閘門,人工啟閉,當時在以蓄為主的思想指導下建閘,上下水位差太大,閘門孔徑小,過水流量不足。1963年、1965年汛期,閘上壅水太高,客水和內水不能及時排除,沿岸內澇嚴重。又因開挖新汴河,王引河在閘上游匯入,增大了流量,故該閘於1968年擴建10孔,孔寬4米,孔高7米。新老閘合計20孔,總跨徑80米,統採用鋼絲網反向薄殼閘門,電動啟閉,防洪保護面積517平方公里。
徐樓閘,位於徐樓集西南400米南沱河上,建於1970年,鋼筋混凝土結構。16孔,自動開關木質閘門,又叫翻板閘門,水位超過時,閘門自動翻轉放水。建成后,經過幾年的汛期檢驗,閘門平面槽鋼強度差,高水位時,閘門翻轉,槽鋼顯著變形,底部懸空漏水。加之閘壁水磨石寬度不夠,經常與閘門兩側圓頭橡皮摩擦,閘墊破裂,漏水嚴重。原閘已不能適應排洪和蓄水的需要,遂於1975年把原翻板閘門改成鋼絲網弧形閘門,利用舊閘部分墩牆,建9.45米至12米不等徑閘門8孔,總跨度82.5米,電動啟閉,承擔410平方公里的排澇任務。
沱河閘橋 在宿州東關沱河上。原橋閘兩用(后又新建一公路橋於閘橋南側)。長39米,7孔,跨度3米,面寬6米,石拱橋,為宿州城區主要橋樑之一。也是宿泗公路上的主要橋樑之一。對沱河蓄水起很大作用。
沱河集閘 位於靈璧與固鎮縣界沱河上。始建於1958年3月,同年6月竣工,由縣水利局設計並施工,橋面寬5米,5孔,單孔寬4米。孔高6米,閘底高程15.5米,橋面高程21.5米。閘門為鋼筋混凝土平面板梁式,裝有手搖卷揚機5台。提升力為5噸,正常蓄水位19米,庫容量289萬立方米,控制面積為669.7平方公里。設計流量20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360立方米/秒。工程投資12萬元。

排灌工程


周庄電力排灌站

周庄電力排灌站位於洪河頭鄉周庄南沱河左岸,利用河水灌溉。1966年元月動工,同年7月竣工。建有機房、水池、排灌閘。裝30千伏安和750千伏安變壓器各1台、55千瓦電動機6台、水泵6台,完成土方2.4萬立方米、石方921立方米、鋼筋混凝土方35立方米,投資10.6萬元。排灌區面積12.5平方公里,設計灌溉面積0.6萬畝。1973年至1975年每年灌溉0.3萬畝,以後未曾灌溉。

岱橋電力排灌站

岱橋電力排灌站位於徐樓節制閘上游南沱河左岸,1966年1月動工,同年7月竣工,建有機房、水池、排灌閘,裝750千伏安和30千伏安變壓器各1台、55千瓦電動機5台、75千瓦電動機1台、水泵6台,完成土方2.4萬立方米、石方1047.7立方米、鋼筋混凝土方30立方米,投資14.3萬元。排灌面積12.5平方公里,設計灌溉面積1.5萬畝。1967年至1981年累計灌溉面積6.6萬畝,1981年以後未灌溉。

大楊家電力排灌站

大楊家電力排灌站位於趙集鄉大楊家西南沱河左岸。1965年11月動工,次年7月竣工。建有機房、水池、排灌閘。裝320千伏安變壓器1台、55千瓦電動機4台、水泵4台,完成土方0.7萬立方米、石方754立方米、鋼筋混凝土方56立方米,投資24.24萬元。排灌區面積8.4平方公里,設計灌溉面積0.57萬畝。1968年至1980年累計灌溉1.5萬畝,1981年至今未灌溉。

航道


1970年,新汴河竣工,濉溪縣境內的南沱河為其上游,南沱河四鋪閘以下可進行航運。1984年,濉溪縣曾組織船隊從四鋪閘起航,經新汴河進入淮河,再入長江直達上海。
1971年以前,宿城附近的河流能夠通行貨運船隻的有沱河、濉河,但河道較窄,枯水季節長。1971年,新汴河竣工,可通行小輪和駁船,由洪澤湖入長江水系或淮河水系,成為重要航道。建國初期,木帆船隻在濉河、沱河上航行,較大的船隻常年都在外河參加運輸。新汴河通航后,汛期船隻可全部回到市區碼頭,枯水季節大的船隻仍需流向外河。
沱河以運木材為主,碼頭設在宿州東關(解放后在沱河南岸建宿州港);沱河上的宿城渡口(在宿城東);
沱河流經固鎮縣42公里。建國前水深1.5~2米,10噸級以下木帆船從五河縣樊集直達永城縣。50年代初期,尚有部分河段通航,1958年後,水利部門在永城以下興建8座節制閘,且均無過船設施,航道被截斷,無法行船。

流域概況


沱河流域位於豫東沱河流域與渦河流域之間,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首尾平緩,中上段稍陡,地面比降,上游1/4000~1/5000,下游則1/7000~1/8000。流域微地形變化很大,上游多由沖刷遺留下來的小潭坑,表土以沙土及沙壤土居多,中下游主要是兩合土及淤土,地下水埋藏很淺。流域干支流,因黃泛淤墊,大部分屬於坡河性質,斷面淺小,排水困難,大水時漫坡下泄,一片汪洋,但在省界附近,斷面突然變深,平槽泄水能力較大,兩岸無堤,為地下河槽,這種特點對流域河道整治頗為有利。
垓下遺址,俗稱霸王城。為楚漢垓下決戰時項羽大本營和漢代交國、洨縣治所故地。《史記·集解》:垓下,“沛洨縣聚邑也”。《漢書》:“洨有垓下聚”;又“洨,侯國。垓下,高祖破項羽,莽曰育城。應劭曰:“‘洨水所出,南入於淮…’”。《後漢書·李賢注》:“垓下,高祖破項羽也。”《嘉靖宿州志》:“垓下在虹縣西五十里,本漢洨縣,后省入虹。”《文獻通考》:“在虹縣,今地屬靈璧,垓下……即濠城地也,項羽至垓下,兵少食盡,漢兵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即此。”清貢震《靈璧志略》:“垓下,今濠城集,即漢高祖敗項羽處。”虹縣即古之夏邱,已沉於洪澤湖。洨侯國治今濠城集,於北宋元年間划屬靈璧縣,民國37年(1948)划屬五河縣,次年划屬靈璧縣,1965年划屬我縣。垓下遺址北臨沱河(古洨水),與靈璧縣為鄰。
沱河從城址的西面向北陡然拐了一個彎,然後向東流去。城址呈不太規則的四方形,每個拐角都呈弧形。原先城牆高約三四米。西城牆微彎,長340米(中部被沱河古河道沖毀);其餘3面牆均為直線形,南牆240米,北牆240米,東牆260米。據61歲的垓下村民楊殿保講:抗日戰爭時期,為防止日本軍隊駐紮城內,當地群眾曾3次推平城牆。城牆基部微微隆起,呈斜坡狀,仍比城外平地高出2.2~2.5米。城外東、南、西三面與沱河相通、寬約10米的護城河已經淤淺為窪地。為保護文物古迹,1985年7月19日~22日,中共固鎮縣委、縣政府邀請省、市文物主管部門負責人和省內外專家、教授、學者,在固鎮召開垓下座談會。1986年7月3日,省政府以皖政字51號文件批准濠城集垓下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有關介紹


北沱河又稱新北沱河,俗稱小草溝。1953年治理時,在大俞家挖通隋堤公路(宿縣至泗洪縣公路),將唐、新河中游的小黃河402平方公里,划屬北沱河;1956年又將唐河中上游1354平方公里來水,於蒿溝附近截引入北沱河,並改名稱為新北沱河;1965年將上源王引河自翟橋經新北沱河(即原唐河)至大秦閘上,向南改經東新建溝入沱河,劃出來水面積1406平方公里;1968年開挖新汴河以後,新汴河以北大秦家閘至蒿溝區間屬北沱河的來水面積,分別導引入沱、入濉和仍入唐河。
北沱河的上源是小黃河,自宿縣躍進涵起,東南向流;經大店閘至小張家,進入靈壁縣境;經大俞家閘至許圩北,中間過湯橋閘,進入泗縣境,於草溝注入唐河,在樊集進沱湖。全長83.2公里,流域面積556平方公里。
地面高程:躍進涵26.3米,宿靈界23.6米,靈泗界19.6米,草溝17.0米;河寬20~60米,深4.0米,河底寬7~45米;排澇能力15~160㎥/s;比降宿縣境內較平緩,為1/14500~1/12500,出宿縣境后,大體為1/10000左右。
南沱河全長17.7公里,西與靈璧、南與五河為界,途經草溝鎮4個村。與北沱河在丁湖鎮樊集村交匯,流入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