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溝鎮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下轄鎮
草溝鎮,安徽省宿州市泗縣下轄鎮,位於泗縣西南,北靠新汴河,東鄰泗縣丁湖鎮,西與靈璧縣接壤,南隔南沱河與五河縣相望。轄18個行政村,屬省級中心鎮。
2020年,草溝鎮行政區域面積16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05萬人 。
1949年設沱東區,1958年為草溝公社,1980年改區。1992年撤區並鄉,分屬草溝鎮、瓦韓鄉。1996年,草溝鎮面積131.7平方千米,人口4.8萬人,轄孫巷、唐圩、趙代、王樓、草溝、朱梁、楊台、侍圩、官王、楊彥、於韓、官塘、黃庄、張圩、溝陳、周廟、李圩、小顧、前王、周許、大安、高安、張代、劉鋪、許圩、張集、君趙、石圩、汪尚、大梁30個行政村;瓦韓鄉面積71.6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於圩、趙莊、夏廟、郝巷、於城、大張、寧庄、大王、瓦韓、周王、秦橋、新莊、大翟、高圩、張時、梁鋪16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瓦韓鄉,併入草溝鎮。
![草溝鎮街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3/m6317cbb99cc94a382e442ca31cbcfe27.jpg)
草溝鎮街道
泗縣草溝鎮位於安徽省泗縣西南部,泗縣、五河、靈璧三縣交界地帶,是省級中心鎮、新農村建設示範鎮、擴權強鎮試點鎮。
草溝人文薈萃。草溝始建於北宋時期,這裡有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址佘家台,有充滿傳奇色彩的秦橋關,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故事,有明朝開國名將胡大海的墓地。革命戰爭年代彭雪楓、張愛萍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征戰南北,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革命遺產。這裡民情安康,民風淳樸,是令人嚮往的好地方。
草溝資源豐富。22萬畝耕地土質肥沃,2萬名農村勞動力等待流轉。唐河、沱河交匯,鎮域範圍內溝渠縱橫,水網發達。40萬株林木存量、20餘萬頭牲畜存欄,為地方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草溝交通便利。329省道橫穿而過,鎮內35公里縣道與180公里鎮村道路縱橫交錯,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向東可上104國道,向西可上合徐高速。汴河大橋與303省道相連、南沱河大橋與五河相通、徐明高速在境內預留有出入口,古老唐河縱貫南北,與沱河交匯后,注入淮河,通向大海。
草溝物產富饒。這裡南有大安巨蚌聞名泗州,北有瓦韓紅瓜籽享譽省內外,中有草溝燒餅更是香飄全國。土地肥沃,四季分明,種植條件優越,年產糧食15萬噸,油料2.5萬噸;唐河、南北沱河、新汴河四河交織,飼草資源豐富,是宿州畜牧水產養殖十強鄉鎮。
草溝商貿繁榮。歷史上是有名的商貿重鎮,素有“小南京”之稱,曾是水陸交通便利、經濟繁榮、商賈雲集的大商埠,現在是泗縣南部的重要物資集散地。目前有店鋪480家,臨時攤位850個,大型超市12個,農產品交易場所6個,年成交額4.8億元。
草溝宜業宜居。城鎮建設規劃逐步落實,公共服務日益完善,形成了集市貿易區、工業經濟區、休閑娛樂綜合區三區聯動的建設格局,福源商貿、中心商城、府前商貿、建材市場開始營運,新招商項目新沱花園、黃金水岸、西菜園農貿大市場正在實施。草溝鄉村工業園基礎設施完善,500畝核心區已經實現“四通一平”,天翔制衣、華寶紙業、方正型材、瑞豐麵粉等一批工業企業購銷兩旺。
目前,草溝鎮黨委政府正緊緊抓住“創先爭優”和“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的良好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草溝”為主線,圍繞“工業擴張、城鎮增容、農業提升、民生改善”四大目標,堅持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三化”同步,大力實施“工業強鎮、項目立鎮、農業興鎮、商貿富鎮”四大戰略,圍繞工業擴張,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推進鎮域經濟快速發展;圍繞城鎮增容,加快城鎮建設步伐,著力提升草溝城鎮品位;圍繞農業提升,加快現代農業發展,著力促進農民增收;圍繞民生改善,大力實施民生工程,著力推進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建設協調發展,努力構建文明和諧、宜業宜居的新草溝。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代碼 | 村名 |
341324103(18村):~200121 | 草溝村 |
341324103(18村):~201122 | 街西村 |
341324103(18村):~202220 | 侍圩村 |
341324103(18村):~203220 | 汪尚村 |
341324103(18村):~204220 | 官塘村 |
341324103(18村):~205220 | 於韓村 |
341324103(18村):~206220 | 秦橋村 |
341324103(18村):~207122 | 王樓村 |
341324103(18村):~208220 | 瓦韓村 |
341324103(18村):~209220 | 於城村 |
341324103(18村):~210220 | 大梁村 |
341324103(18村):~211220 | 李圩村 |
341324103(18村):~212220 | 大安村 |
341324103(18村):~213220 | 大張村 |
341324103(18村):~214220 | 孫巷村 |
341324103(18村):~215220 | 橋東村 |
341324103(18村):~216122 | 街南村 |
341324103(18村):~217220 | 夏廟村 |
【2006年代碼】
代碼 | 村名 |
341324103(46村):~200 | 草溝村 |
341324103(46村):~201 | 孫巷村 |
341324103(46村):~202 | 楊台村 |
341324103(46村):~203 | 唐圩村 |
341324103(46村):~204 | 王樓村 |
341324103(46村):~205 | 趙戴村 |
341324103(46村):~206 | 朱梁村 |
341324103(46村):~207 | 黃庄村 |
341324103(46村):~208 | 張圩村 |
341324103(46村):~209 | 楊彥村 |
341324103(46村):~210 | 於韓村 |
341324103(46村):~211 | 官塘村 |
341324103(46村):~212 | 溝陳村 |
341324103(46村):~213 | 周廟村 |
341324103(46村):~214 | 官王村 |
341324103(46村):~215 | 侍圩村 |
341324103(46村):~216 | 大梁村 |
341324103(46村):~217 | 許圩村 |
341324103(46村):~218 | 君趙村 |
341324103(46村):~219 | 石圩村 |
341324103(46村):~220 | 張集村 |
341324103(46村):~221 | 汪尚村 |
341324103(46村):~222 | 小顧村 |
341324103(46村):~223 | 李圩村 |
341324103(46村):~224 | 周許村 |
341324103(46村):~225 | 高安村 |
341324103(46村):~226 | 大安村 |
341324103(46村):~227 | 前王村 |
341324103(46村):~228 | 劉鋪村 |
341324103(46村):~229 | 張戴村 |
341324103(46村):~230 | 瓦韓村 |
341324103(46村):~231 | 寧庄村 |
341324103(46村):~232 | 周王村 |
341324103(46村):~233 | 郝巷村 |
341324103(46村):~234 | 趙莊村 |
341324103(46村):~235 | 張時村 |
341324103(46村):~236 | 夏廟村 |
341324103(46村):~237 | 於圩村 |
341324103(46村):~238 | 於城村 |
341324103(46村):~239 | 大翟村 |
341324103(46村):~240 | 秦橋村 |
341324103(46村):~241 | 梁鋪村 |
341324103(46村):~242 | 大王村 |
341324103(46村):~243 | 大張村 |
341324103(46村):~244 | 高圩村 |
341324103(46村):~245 | 新莊村 |
草溝鎮下轄18個行政村分別為;草溝村、街西村、侍圩村、汪尚村、官唐村、於韓村 、秦橋村、王樓村、 瓦韓村、於城村、大梁村、李圩村 、大安村、大張村、孫巷村、橋東村、街南村、夏廟村等。
2020年,草溝鎮常住人口9.05萬人
2011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9.3億元,實現財政收入463.3萬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630元。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了翻番增長,鎮域經濟綜合實力明顯提升。
草溝鎮是農業大鎮,種植業以小麥、玉米、水稻、花生、大豆等大宗作物為主,養殖業以豬、牛、羊、禽為主。農業總產值4.8億元;草溝鎮是勞務輸出大鎮,每年外出務工人員在3.5萬人左右,勞務經濟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3800元,存款總額居全縣第一;目前,草溝鎮正向工業強鎮邁進,08年經縣政府批准規劃建設了一個新型工業試驗區,引進中小型企業項目8個,總投資2.5億元,年可實現產值3.8億元。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招商引資力度逐年加大,一大批上規模、無污染、拉動力強的工業項目將逐漸入駐工業試驗區,草溝鎮也將由農業大鎮向工業強鎮邁進。
2008年以來,鎮黨委政府乘著科學發展的東風,抓住“擴權強鎮”的歷史機遇,依靠自身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勞動力優勢,規劃建設了草溝鎮新型工業園區,開發區位於鎮東1公里處,S329、環縣西路以及建設中的徐明高速在此交匯,東行18公里與104國道303省道相通;西行40公里,抵達京浦線;距徐州觀音機場僅100公里;貨運船隻由新汴河經洪澤湖進入江,交通十分便利,總面積2000畝。經過兩年的努力,目前已投資1000多萬元完成了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路、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現已成功入駐華寶紙業、天祥制衣等14個項目,2011年實現產值2.2億元,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1300餘人,園區職工人均年收入18000餘元。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1300餘人.
![草溝中學教學大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2/m42e745dfda9f047b189474c4dccae396.jpg)
草溝中學教學大樓
草溝中心學校是在2005年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撤去鎮教育辦公室時成立的。校本部始建於1914年,原名草溝小學,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目前,學校坐落在草溝街中段,泗固路南側,佔地20000平方米;有教學樓三棟;含教室25間、專任教師47人,在校學生1153人,是全縣鄉鎮中心學校中規模最大的一所完全學校。現為省一類電教達標學校、宿州市農村示範小學、宿州市綠色學校、宿州市校園文化藝術建設優秀學校。
草溝鎮交通極為便捷,329省道橫穿東西,東行18公里與104國道303省道相通;西行40公里,抵達京浦線;距徐州觀音機場僅100公里;貨運船隻可由新汴河經洪澤湖進入長江。古老唐河縱貫南北,並與沱河交匯。在建的汴河大橋與303省道相連、南沱河大橋與五河縣相通、徐明高速在境內留有出入口,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街道東沱河上有古橋連接兩岸,橋東為我鎮重點經濟開發區,08年09年共引進外來資金5000多個億,使我鎮得到快速發展,2010年被省里劃為省重點直轄鎮.
草溝鎮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城鎮建設規劃逐步落實,3500米寬敞街道已硬化、亮化、凈化,4.5萬平方米雜亂舊宅已變成美觀、潔凈的住宅新區。完成農村道路水泥硬化68公里,夏廟、瓦韓、大張、孫巷、於韓、大安等村的新農村建設已全面實施,並逐步推開,三個文明建設顯著加強,一個嶄新的草溝鎮將呈現在人們面前。草溝鎮連續不斷地投入資金用於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2008年以來完成危舊房拆遷6800平方米,打通了兩條新街,新建商住房3萬平方米。籌資80多萬元完成了長1000餘米寬20米的北大街的硬化亮化工作,拓寬了西大街,修鋪下水道1800餘米。目前已初步構築了小城鎮的發展框架。
草溝鎮衛生院位於鎮政府所在地,始建於1952年,原院部(位於街中心)相對較陳舊,2008年底遷至新址。新院部佔地8645平方米,目前有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業務用房使用面積3000平方米。醫院配備小型救護車1輛,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泌尿科、骨科、肛腸科、放射科、B超、彩超、心電圖等12個科室,有病床100張,全院醫護人員51名,其中中級以上職稱11人。是一所服務功能較為齊全的一級甲等中心衛生院,是草溝鎮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2007年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來,醫院強化公共衛生服務理念,大力落實包片責任制和巡迴醫療制,為轄區群眾提供了便捷、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這裡有大翟、秦橋關、佘家台、楊家台、胡大海墓等人文古迹,南有大安巨蚌、螃蟹聞名泗州,北有瓦韓紅瓜籽享譽省內外,中有草溝燒餅更是香飄全國。
![草溝燒餅](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8/m48304ec4f402cddbe5641a3712102cc4.jpg)
草溝燒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