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山羊
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動物
藏山羊體型矮小,全身被毛可分兩層。外層為長而直的粗毛,內層為細軟的絨毛。主要生長在高寒地區,在我國青海、西藏地區有分佈。
甘孜和阿壩自治州位於四川西北部,屬康藏高原東部,地處北緯 28°30′-34°19′;東經 97°30′-104°27′,藏山羊廣泛分佈在甘孜和阿壩州的廣大牧區、半農半牧區和農區。1980年底存欄數124.3萬隻,其中甘孜州藏山羊以牧區數量最多,約佔40%,半農半牧區約佔35%,農區最少,約佔25%。主要分佈在德格、巴塘、康定、丹巴、雅江、新龍、色達、理塘等縣。阿壩州藏山羊多分佈在農區和半農半牧區,占該州總數約88.0%。以小金、金川、茂汶、理縣、松潘、黑水等縣數量最多。
富有光澤,顏色較雜,除白色和黑色較多外,還有青色、褐色等。純白和體軀白色的佔35.6%,黑色佔33.2%,各種雜色佔30.2%。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粗大,向後方和外側彎曲扭轉,母羊角稍細小,角尖向兩側彎曲或向上直立略扭轉;公、母均有鬍鬚,頭部大小適中,眼大有神,耳長而靈活,額部微突,鼻樑平直,公、母羊均有較長的額毛;頸較細長,髻甲略低,背腰平直,前胸發達,胸部深廣,肋骨弓張良好,腹圍稍大,但不下垂,尻較斜,體軀呈長方形;四肢結實,筋腱發達,蹄小而堅實。成年公羊體高平均55.3厘米,母羊平均50.9厘米;周歲公羊體高平均50.3 厘米,母羊平均45.4厘米。由於產區不同體格大小有較大差異,如純牧區的石渠縣,成年公羊體高平均可達57.7厘米,母羊可達57.3厘米。而在農區的丹巴縣,成年公羊體高平均只有47.2厘米,母羊平均48.5厘米。藏山羊初生體重,公羔平均1.63公斤,母羔平均1.56公斤;雙月斷奶重,公羔平均6.04公斤,母羔平均5.71公斤;周歲體重,公羊平均17.3公斤,母羊平均14.7公斤;成年體重,公羊平均28.1公斤,母羊平均25.6公斤。從初生到二月齡平均日增重,公羔為73.5克,母羔為69.2克;二月齡到周歲平均日增重,公羔為43.2克,母羔為 29.9克。藏山羊生長發育較慢,成熟遲,周歲公、母羊分別相當於成年公、母羊體重的67.6%和57.4%。
產區群眾一般無專門肥育山羊的習慣。為了剝製成褂子或做吹火的火筒子,一般於每年11月屠宰。據甘孜州屠宰測定,成年閹羊平均體重21.9-27.2公斤,胴體重10.2-12.8公斤,內臟脂肪重0.9-2.0公斤。屠宰率為50.9-54.5%。凈肉率為28.0-37.2%。阿壩州於8-9月測量中等膘情的閹羊,屠宰率為44.6%,凈肉率為28.0%。
藏山羊板皮厚實,價格低廉。產區群眾喜歡用以製作皮褂子,保暖耐穿,是必不可少的衣著原料。由於纖維粗,毛孔大,皮板不夠緻密,用以製革,皮面較粗糙,花紋欠美觀。
藏山羊被毛分為兩層,外層為長的粗毛,內層為細的絨毛。每年剪毛一次,當地農牧民用土法加工,搓毛繩、織毛布,滿足自己生產與生活需要,無單獨抓取絨毛的習慣。據阿壩州測量,公羊平均剪毛量(絨毛、粗毛)0.5±0.15公斤,母羊0.25±0.08公斤。甘孜州對牧區藏山羊產絨量抽測結果,公羊平均127.6±53克,母羊平均117.3±39.3克。個體之間差異很大,公羊最高可達250克,最低僅21.2克;母羊最高可達200克,最低52克。凈絨率為69.3%。藏山羊羊毛品質經分析,絨毛纖細,細度均勻,纖維較短,彎曲多而不規則。粗毛纖維長而直,基本上無彎曲。
產區有的群眾過去有擠山羊奶的習慣,如丹巴、德格等縣,一般於每年6 月份開始,9月份停止。德格縣於7、8、9份對31隻母羊擠乳量抽測結果,平均日產乳量0.2公斤,最高0.6公斤,以7月份產奶量最高(平均0.3公斤),9月份最低(平均0.1公斤)。
藏山羊的性成熟期因產區各地氣候和飼養管理條件不同有較大差異。在氣候溫和的農區、半農半牧區,公、母羊在4-6月齡時可出現性行為,8-10月齡即可配種繁殖。而在較寒冷的高原純牧區,一般要一歲左右才能達到性成熟,多數在1-1.5歲配種。母羊常年均可發情,多集中在氣候較溫暖的春秋兩季,而以秋季最多,發情周期15-23天,發情持續期48-72小時,懷孕期136-157天。每年多產一胎,少數兩胎,每胎多產單羔,少數產雙羔,個別可產三羔。據44胎產羔統計,產單羔的35胎,佔79.6%,產雙羔的8胎,佔18.2%,產三羔的一胎,佔2.3%。據黑水縣調查,在較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產羔率為135.5%,繁殖成活率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