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庄鎮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下轄鎮

送庄鎮,隸屬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地處孟津區東南部。

歷史沿革


晉代時期,屬河南縣和洛陽縣管。
唐代時期,屬洛陽縣邙塬清風鄉。
宋代時期,屬洛陽縣賢柏鄉。
元代時期,屬洛陽縣躍店堡。
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歸洛陽縣鳳凰堡。
清代時期,屬洛陽縣正北路。
民國十六年(1927年),區劃為小鄉,送庄村、白鹿村屬得鹿鄉,負圖、朱寨、十里村屬九圖鄉,西山頭、護庄、卅里村屬新嶺鄉,鳳台、營庄村屬金橋鄉。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小鄉合併為清風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各村都歸平樂區,即老三區。
1953年,洛陽縣十一區成立,送庄各村除護庄、卅里村仍歸三區管外,其餘都屬十一區管轄。
1954年,送庄鄉成立,屬十一區管。
1955年,由洛陽縣劃歸孟津縣屬平樂區。
1958年,公社成立,屬平樂公社。
1961年9月,平樂公社分成小公社,十里、梁凹村歸七里公社,鳳台、營庄、權嶺村歸劉坡公社,其餘各村都歸送庄公社。
1984年,改送庄公社為送庄鄉。
1998年2月,撤鄉建送庄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送庄鎮轄17個行政村:送庄、護庄、三十里、裴坡、東山頭、后溝、西山頭、白鹿、負圖、清河、營庄、莫溝、鳳台、權嶺、梁凹、朱寨、十里;下設13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送庄鎮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送庄社區、護庄村、三十里鋪村、裴坡村、西山頭村、后溝村、營庄村、莫家溝村、鳳凰台村、東山頭村、白鹿庄村、負圖村、權家嶺村、朱家寨村、梁凹村、十裡頭村、清河口村,鎮人民政府駐送庄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送庄鎮地處孟津區東南部,東、南與平樂鎮接壤,東北與會盟鎮相連,西與朝陽鎮毗鄰,西北與城關鎮相依,北與白鶴鎮相接,行政區域面積46.4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送庄鎮地處黃土高原,屬崤山余脈,地勢平坦。最高峰位於三十村南部的皇帝塚上,最低點位於裴坡村溝底。

氣候

送庄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為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3.7℃,年平均降水量480毫米。

水文

送庄鎮境內河道屬伊洛河流域。主要河道有圖河、金水河等2條。河流總長度15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圖河,從負圖至裴坡流經境內負圖、朱寨、白鹿、送庄、裴坡、梁凹,長15千米,流域面積8.1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送庄鎮主要自然災害有連陰雨、風災、雪災等。連陰雨災害一般為5年一遇,主要發生在6—9月,最嚴重的一次連陰雨發生在2011年9月,累計降雨380毫米,達到全年降雨量的50%,設施蔬菜日光溫室大棚447座自然棚(摺合標準棚751座)不同程度受損,經濟損失摺合人民幣2328.1萬元。風災一般為3年一遇,主要發生在7—10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9月4日,造成2萬餘畝玉米出現倒伏。雪災一般為10年一遇,主要發生在11—2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9年11月11日,造成鎮域蔬菜日光溫室、大棚坍塌193座,大拱棚壓塌86座,韭菜小拱棚受損360畝;畜牧業方面豬舍、雞舍等壓塌574個,面積達5540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摺合人民幣1032.37萬元。

自然資源


送庄鎮境內地下礦藏較為匱乏,林業資源有楊樹、桐樹、雜木等,經濟林有核桃樹、桃樹、梨樹、櫻桃樹、蘋果樹。野生動物有狐狸、野兔、黃鼠狼、刺蝟等。境內地質為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地基濕陷等級為一(輕微)級。地下水位深1.18米—10.5米,水位標高307.3米—319.8米,屬上層滯水,受大氣降水及農田灌溉水補給,水量頗豐。其水質對建築材料不具腐蝕性。孟津縣開採深度以內地下水總容積儲量為41.6億噸,可開採量為7157.28萬噸。送庄鎮處於西南部主流帶,在300米深度內含有水層10—15層,累積厚100—200米,地下水埋藏較深,水質好,對無公害蔬菜灌溉極為有利。耕地面積5.4萬畝。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送庄鎮總人口3.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000人,城鎮化率19.4%。總人口中,男性16494人,佔53.2%;女性14506人,佔46.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0900人,佔99.7%;有回、壯2個少數民族,共100人,佔0.3%。2011年,人口出生率11.11‰,人口死亡率3.43‰,人口自然增長率7.6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50.6人。
2017年末,送庄鎮常住人口為26573人。
截至2018年末,送庄鎮戶籍人口為3072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送庄鎮完成財政總收入3605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76萬元,增值稅733.5萬元,企業所得稅826.4萬元,個人所得稅4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524元。
2018年,送庄鎮有工業企業43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農業

送庄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58萬噸,人均1.15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瓜果等。日光溫棚、大拱棚2500餘座,蔬菜瓜果種植1.5萬畝,產量35450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青椒、豆角、茄子等。2011年,西瓜產量15噸,草莓產量30噸。
送庄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35萬頭,年末存欄2.02萬頭;羊飼養量960隻,年末存欄910隻;牛飼養量4500頭,年末存欄2833頭。2011年,生產肉類2340噸,其中豬肉1658噸,牛肉52噸,羊肉12噸;禽蛋680噸;畜牧業總產值1205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2.3%。
截至2011年末,送庄鎮累計造林1.1萬畝,其中防護林4000畝,經濟林6000畝,苗木花卉1000畝。2011年,大中型農業機械2028台(輛)。

工業

送庄鎮初步形成了以冶金建材、耐火材料、玻璃生產、機械加工、資源再生為支撐的工業集聚區,是孟津區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
2011年,送庄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9.8億元,比上年增長26.2%,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4.1%。2011年,企業55家,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的企業17家,投資上億元的企業9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0.2億元,比上年增長1.1%。

金融業

2011年末,送庄鎮有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在鎮區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送庄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685人,專任教師25人;小學5所,在校生1506人,專任教師13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生702人,專任教師7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167.5萬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送庄鎮有文化藝術團體20個,會員1100個,各類藝術表演團體20個,演職人員1100個,鎮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4個,建築面積420平方米,藏書1.9萬冊;村級文化活動廣場17處,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50人。
送庄鎮
送庄鎮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送庄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個;公立衛生機構病床2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5人。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4/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7769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送庄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戶,人數27人,支出5萬元,月人均145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39戶,人數870人,支出80萬元,比上年增長25%,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2人,支出8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2人,支出10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74人次,支出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4.8萬元。敬老院1家。自然受災人口2000人,緊急轉移安置26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000畝,倒塌房屋439間,直接經濟損失1900萬元,救災支出36萬元,比上年增長260%。新增就業人員5000人,有34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6人,全年共幫助70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參加新型社會養老保險1.8萬人,參保率80%。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送庄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39千米,投遞點32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3.1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7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2萬件,征訂報紙2.17萬份、期刊0.56萬冊。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萬門,固定電話用戶3750戶,與上年基本持平,電話用戶普及率35%;行動電話用戶1萬戶,比上年增加1700戶,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為100%;網際網路埠總數2500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1800個,寬頻接入用戶1800戶。

基礎設施

● 供電
2011年末,送庄鎮擁有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1座,主變壓器280台,總容量19600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5條,總長度91.3千米,用電負荷12000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31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3%,供電可靠率98%。

交通


送庄鎮境內有314省道經過。
送庄鎮
送庄鎮

文化


地名由來

唐王李世民在此遇險受驚,當地百姓救駕有功而賜名。古時稱送駕庄,后漸演變成送庄得名。

文物古迹

送庄鎮境內文物古迹有漢明帝陵、漢恆帝陵、後唐明宗陵,附近有老君堂、白鹿寺院、慧林寺、裴度午橋庄等遺址。

旅遊


送庄鎮境內歷史文化豐厚,古迹文物眾多,有漢明帝陵、漢恆帝陵、後唐明宗陵,附近有老君堂、白鹿寺院、慧林寺、裴度午橋庄等遺址,原圖河故道橫貫全境,氣勢磅礴。

代表人物


現代人物

朱萬燦,孟津縣送庄鎮負圖村人,2007年已經63歲,可身板和精神送庄鎮頭兒卻一點不比年輕人差。這個鼓隊是他一手組建起來的,鼓譜也是他自己編的,鼓隊里的80面盤鼓和80套表演服也是他自己置辦的。然而你可能想不到,他卻是一個行醫36年的"赤腳醫生"。提起朱萬燦,方圓幾十里的群眾都會豎起大拇指,叫他"大能人"。說他能,他真能。年輕時,他酷愛民間樂器,二胡拉得悠揚動聽,一根嗩吶吹得震八方,帶出了一支支民間樂隊,活躍在窮鄉僻壤。論行醫,他不但醫技高超,還有一副古道熱腸。可他幹嘛不專職給人看病抓藥,卻成立鼓隊呢?朱萬燦老人說:"動員大家打鼓,既豐富文化生活,又鍛煉身體,大家都健健康康少生病才是最大的願望。"
說起到如何走上這條路的,朱萬燦老人回憶起1997年自己去醫院體檢:"一檢查,查出患有血壓高和腦血管病,當時就想,年紀輕輕的這還了得!得想辦法鍛煉身體才行。接下來準備了3年,才譜出了這套鼓譜。"
老人所說的這套鼓譜,跟一般的譜子不一樣,是結合太極拳術和中醫理論編成的,利用運動疏通全身經絡,改善和促進全身循環系統,增強五臟六腑的功能,使打鼓者不斷增強體質。由於節拍跟老鼓譜不太一樣,朱萬燦的鼓隊贏得鄉親們的認可還花了一段時間,但最終大家都被他們的精彩表演折服了。孟津縣每年正月十五都有"踩街"活動,朱萬燦的大鼓隊代表全鎮參加,連著好幾年都得了獎。
賣果、借債置辦"裝備"朱萬燦的大鼓隊已發展到200多人,成員來自6個村,並且還不斷地有新人加入。但最初成立時,這支隊伍只有20多人。
朱萬燦老人說,那時候用的都是村裡公有的排鼓。排鼓個大、氣派,但是行動起來卻很不方便,由於鼓少,一次參加的人數也有限,朱萬燦想吸納更多的鄉親參與到這項活動中。動員鄉親們打鼓的工作好做,但是要讓大家買鼓買衣服,大家就不一定同意參加了,於是,朱萬燦開始自己置辦"裝備"。
朱萬燦自己有個診所,有幾畝果樹,還有幾畝地。為了把鼓隊辦大辦好,他就賣桃、賣蘋果、賣種子攢錢,不夠了還找親戚、朋友借。家裡人籌錢幫不上忙,就在精神上和行動上給老人以支持。大兒子打鑔,大兒媳錘鼓,小兒子開三輪車運"裝備",老伴和女兒管"後勤"。朱萬燦已經有了80套鼓,他很樂意把這些工具交給願意打鼓的群眾。他說,打鼓越來越深入民心,有的人已經願意自己買鼓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