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腔

河北省民間的地方劇種

哈哈腔又被稱為柳子調、喝喝腔,是產生於河北省民間的地方劇種,由冀東南和魯西北一帶所流行的民間弦索小曲演變面形成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山東省德州地區、河北省保定地區有關文化部門的考察資料,遠在明代,哈哈腔已在魯西北各縣和河北滄州地區各縣流行,延至清乾隆期間,又進一步流傳到河北保定地區各縣農村。由此看來,哈哈腔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地方小戲。哈哈腔在清末民初達到鼎盛,其發展經歷了當地的民間歌舞、民間小戲兩個階段,最後定型為以弦索小曲“柳子”為唱腔曲調的小戲。在不同地方語言和民間藝術的影響下,哈哈腔逐漸形成了具有不同藝術風格和音樂特點的“中路”、”東路“、“西路”三路流派。

2006年5月20日,哈哈腔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72。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保定市清苑區哈哈腔劇團、青縣哈哈腔戲劇協會獲得“哈哈腔”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劇種簡史


哈哈腔
哈哈腔
中國是主要流傳於河北地區的傳統地方戲曲之一,哈哈腔在流傳過程中,由於不同的地方語言特點和民間藝術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具有不同藝術風格和音樂特點的東、中、西三路。東路流行於山東省的無棣、樂陵、寧津一帶,中路流行於河北省滄州、衡水地區,西路流行於保定地區和廊坊的部分地區。
哈哈腔,又名柳子調,藝人口語呼之為合合腔,它是由冀東南和魯西北一帶所流行的民間弦索小曲衍變而成。產生該劇種的確切年代待考。然而,根據山東省德州地區、河北省保定地區有關文化部門的考察資料,說明遠在明代。

歷史沿革


作為古典藝術的哈哈腔,大約形成在明末清初,由民間秧歌發展而成。哈哈腔是河北省影響較大的地方劇種,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中期,其流布區域曾經覆蓋了河北省的保定、滄州、衡水、石家莊、廊坊以及山東的惠民、德州等地區。21世紀主要流行在河北省的保定、滄州、衡水、廊坊、石家莊,仍然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

表演風格


土生土長的哈哈腔,在表演行當方面,雖生旦凈丑各行皆有,但小生、小旦仍不失其為主要行當。整個劇種的表演特點以細緻、逼真、輕鬆、幽默見長。像汲水、紡線、梳頭、縫補、做鞋等動作,表演者極善於通過藝術手段細膩地表現出來;在戲中,各種行當常常出現一些引人發笑的表演動作和詼諧風趣的唱念。因此,哈哈腔也是一個具有喜劇表演風格的劇種。

藝術價值


哈哈腔
哈哈腔
哈哈腔積澱了中國戲曲和清苑文化許多歷史層面的藝術創造,凝聚了歷代藝人和知識分子的智慧和創造才能,以獨有的藝術形式記錄了近、現代清苑社會的歷史變遷,充分體現了近代清苑社會的人文精神、藝術品格、生存狀態和社會風貌,這是其它任何一種文化藝術形式所不能替代的。比如,清苑的歷史變遷、民風民俗在哈哈腔傳統劇目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在清苑社會變革中發生的所有重大歷史事件如唐知縣審誥命、冉庄地道戰等幾乎無一例外地都被搬上了哈哈腔舞台。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精神和社會歷史變革的藝術見證,在哈哈腔劇目中從來都沒有中斷過。哈哈腔是清苑傳統文化藝術最突出的代表,這一獨特的歷史地位至今仍沒有任何其它文化藝術形式可以取代。它在文學、歷史學、社會學、藝術學等方面所蘊涵的清苑文化的豐富內容,就其綜合性、系統性、完整性程度以及形象性、生動性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近五十年來,在清苑縣與外省、市的文化交流中,哈哈腔多次作為地方文化的代表進行演出,這種在清苑文化中的代表性地位至今不可動搖。
哈哈腔是迄今為止最能體現清苑文化特質、最能展現清苑人精神風貌的一種傳統文化藝術表現形式。哈哈腔的形成、發展是與明末清初以來清苑社會變遷的歷史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由土生土長的秧歌到發展為哈哈腔劇種的過程,從一個方面體現了清苑在社會變遷中的思想、民風民俗的形成演變過程,具有重要的歷史學、社會學研究價值。
數百年來,哈哈腔在清苑民眾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如民俗節日、行業會期、生養死葬、自娛自樂均要演唱哈哈腔。作為一種文化資源和創作靈感的源泉,哈哈腔曾為許多姊妹藝術接納吸收。今天,哈哈腔仍然具有其清苑文化代表的特殊價值。如深受觀眾歡迎的經典電影《地道戰》,其出色的音樂就直接取材於哈哈腔的唱腔及伴奏。
作為凝聚社區民眾的一種文化方式,哈哈腔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多年在外的清苑人,幾乎都保存著哈哈腔的光碟或盒帶,時常還聚會演唱哈哈腔來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
雖然哈哈腔在當今清苑社會文化中的影響有所削弱,但作為一種根植於民間的鄉土文化藝術,哈哈腔與清苑當前任何一種文化藝術形式相比較,其參與社會活動、民眾生活的程度仍然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在傳承民族傳統道德觀念和優良習俗、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和歷史文化知識、頌揚尊老愛幼、扶弱濟困的社會公德、宣傳科學知識、反對邪教迷信、豐富年節公眾遊樂活動、活躍中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仍在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
哈哈腔是河北古老的地方劇種之一,它作為中國戲曲與清苑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有深厚的文化積澱。數百年來,根植於民間的哈哈腔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滲透到清苑人民社會生活的諸多領域,同民眾的文化、教育、宗教、習俗等精神和物質生活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哈哈腔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是貢獻給全人類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對哈哈腔藝術的保護,不僅對中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發掘與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對於中華民族人文精神和清苑人民藝術智慧的保護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傳統劇目


哈哈腔的傳統劇目,以民間生活故事為題材者較多,代表性的劇目有《王小打鳥》《三拜花堂》《皂袍記》《鬧花園》《賣水》《賣畫》《趕考》《化緣》《搬窯》《跑坡》《控監》《罵書房》《打機房》《盤道》等。優秀的現代劇有《接閨女》《高山流水》等。

主要曲牌


哈哈腔的曲牌,約有百餘支,主要用於烘托舞台氣氛、伴奏人物動作,多是從京劇、河北梆子和冀魯民間音樂吸取來的。打擊樂器,原曾用高腔鑼鼓,后改用河北梆子鑼鼓。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哈哈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4年以來,文體局按滄州市的要求向河北省文化廳申報了清苑縣第一批非物質文化《哈哈腔》《盤古文化》,經過兩年的搜集、整理、編撰、錄音、後期合成等手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哈哈腔》、《盤古文化》聲像資料,同時報送河北省及文化部,並順利的通過省級專家的評審。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了文化部確定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共518項,其中河北31項。清苑縣申報的《哈哈腔》作為傳統戲劇的第6項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現文體局就《哈哈腔教育》的傳統劇目、劇本整理、傳唱及普及正在積極努力中。由於21世紀初,造詣較深的老藝人大多年事已高,後繼乏人,哈哈腔處於瀕危境地,急需弘揚和保護。景和哈哈腔,景和大眾劇團席寶台劉汝山《白毛女》《小女婿》《王小打鳥》《楊二舍化緣》《賣水》《賣車》《白袍記》《鬧花燈》《小過年》等等。河間哈哈腔屬於中部哈哈腔,起源於清乾隆-嘉慶年間。

唱腔


哈哈腔
哈哈腔
哈哈腔的唱腔,屬於板腔體,分十餘種基本板式。哈哈腔的器樂,包括文場和武場。文場的主奏樂器,是笙、板胡竹笛。常用的傳統曲牌,有一百餘支。演出時,觀眾常為樂隊的精彩演奏鼓掌叫好。哈哈腔的武場,一般使用四大件(板鼓大鑼、京鈸、小鑼)。“花板花鼓”的演奏技法,是唱腔打擊樂套的鮮明特點。哈哈腔的行當,分生、旦、凈、丑四個門類,各門類均有系統地表現程式。哈哈腔的唱詞,一般是以七、十言上、下對偶句為其基本單位。有時也採用長短句式,時常還加襯字。哈哈腔劇目近二百個,其中傳統劇目(指1949年以前的演齣劇目)一百餘個,並且有一批鄉土特色濃郁、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獨創劇目。這些獨創劇目,有多出不僅由省級以上電台、電視台錄製、播放,而且還在省級以上匯演、評獎中獲獎。哈哈腔是中國戲曲和清苑文化的逐漸融合中形成的地方劇種。清苑縣自然氣候條件優越,農業發達、物產豐富,加之地處畿輔重地、交通發達,培育了清苑人真誠樂觀、勤勞勇敢的性格稟賦,也形成了哈哈腔藝術通俗易懂、詼諧活潑的風格特徵。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中期,哈哈腔流布區域曾經覆蓋了河北省的保定、滄州、衡水、石家莊、廊坊以及山東省的惠民、德州等地區。根據自然地域的劃分,哈哈腔的藝術流派主要分為“兩路”,習稱“東路”、“西路”。“東路”流行於河北省的滄州、衡水、石家莊以及山東省的惠民、德州,“西路”流行於河北省的保定、廊坊。“兩路”的唱腔,各自受當地方言的影響;“兩路”的主奏樂器雖都以板胡為主,但“西路”的笛子更為突出。
哈哈腔
哈哈腔
哈哈腔的唱腔,用清苑方言演唱。其上下句尾音均落“1”音,上句落於眼上,下句落於板上。哈哈腔文場主奏樂器的組合,是三層疊置的織體。在伴奏上,具有“拙笙、巧弦、浪蕩笛”的特點。最富特色的托腔手法,是吸收民間吹歌藝術的音型化伴奏,俗稱“小抬杠”。哈哈腔各行當均有系統的表現程式,尤以小生、小旦、小丑的表演最具特色。哈哈腔善演喜劇,擁有一批在河北很有影響的劇目如《王小打鳥》《三拜花堂》《影誤重圓》等,在劇種風格上還擅長悲劇喜演,大喜大悲,獨樹一幟。哈哈腔的唱腔,通俗易懂、清新健朗。其上下句均落主音“1”的特點,在河北戲曲劇種中堪稱絕無僅有。哈哈腔的器樂,伴奏方法獨特、演奏技巧性強。如文場的笛子、板胡,以各自傑出的技巧來渲染劇種的風格,被稱道為河北劇壇的一絕。主奏樂器組合織體的“三層疊置”、“拙笙、巧弦、浪蕩笛”的伴奏特點以及“小抬杠”托腔手法的創造性運用,也均為哈哈腔所獨有。哈哈腔有本劇種自成體系的表演程式和技藝技法,哈哈腔擁有一批具有深厚歷史內涵和地域特色鮮明的獨有劇目。

有關藝人


哈哈腔
哈哈腔
由於哈哈腔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歷代都出現過一些為廣大群眾稱道的藝人,如清嘉慶、道光年間的常老進、七十兒、常槐和“梆子老響”;同治、光緒年間的馬老合(南瓜旦)、孫芝蘭、徐清文;民國以來的郭立冬、郝玉春、雷振躍、張雪明、全運西(鐵蟈蟈)等。新中國建立以來,也先後湧現出不少優秀演員,如王壽田、秦振國、蔡志英、商煥文、鍾愛珍、唐榮仙、劉喜榮、宋艷玲等。最富有特色的是哈哈的唱腔及其伴奏音樂。唱腔屬於板腔體。主要板式有頭板、二板、流水板、三板、撥子和哭板等。唱詞亦系七字、十字的上下句式。上句唱腔通常是板上起唱,尾字落在眼上的“1”音;下句一般也是板上起,尾字卻必須落在板上的“1”音。由於上下句尾音均為“1”,因此上句落眼,下句落板,是區分上下句的主要標誌。各種板式相交,以流水音板在戲中使用最多,故此,它是哈哈腔的核心板式。哈哈腔文場的主奏樂器,東路是四胡、長頸月琴;中路是板胡、四胡;西路則是板胡、笙和竹笛。其中以西路伴奏最有特點,伴奏風格講究“拙笙、巧弦、浪蕩笛”。演員演唱時,這三大件樂器並不完全隨著唱腔走,在一定的時間內,伴奏的旋律和節奏常常遊離於唱腔之外,以一種固定的節奏音型,不變化的連續使用,形成一種特殊的伴奏效果,老藝人們稱這種伴奏方法為“小抬杠”。這是東路和中路所沒有的。
著名劇團清苑縣哈哈腔劇團
哈哈腔
哈哈腔
地方劇種哈哈腔是國務院於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1世紀,河北省清苑縣哈哈腔劇團是全國唯一的哈哈腔專業表演團體。清苑縣設置於北魏太和元年,迄今已有一千五百三十餘年的歷史。清苑人歷來崇尚文化,元代賈輔在故城營造了歷史上藏書最豐富的萬卷樓,縣籍元雜劇作家李好古創作的《張生煮海》被譽為傳世之作。明清以來,清苑縣地處畿輔重地,交通比較發達。清康熙年間,清苑故城形勢穩定,呈昇平景象。在故城設立的蓮池書院,集全國學者名流,成為燕趙第一高等學府。由於這樣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狀況,民間藝術得以在清苑迅速流播,並隨著地方劇種在全國的蓬勃興起,哈哈腔便由土生土長的秧歌發展而成。它的演出場所起初是城鄉廟會,至二十世紀初開始進入平、津等大城市的茶樓、劇場。哈哈腔一直是清苑影響最大的民間藝術,它不僅是清苑人藝術欣賞的主要對象,而且還滲透到民眾的生活之中。豐富多彩的哈哈腔劇目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普及,傳統道德觀念的傳播,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倡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哈哈腔被公認為清苑文化的代表,是清苑人文精神的象徵。
哈哈腔
哈哈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清苑縣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對哈哈腔藝術進行搶救和保護,尤其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對哈哈腔進行“改人、改戲、改制”的基礎上,所實施的發掘、整理、改編、上演等配套工程,以及八十年代以來,在“搶救、繼承、改革、發展”的八字方針下實施的振興哈哈腔的戰略,為哈哈腔遺產的搶救和保護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在哈哈腔傳統劇目的發掘及整理上,通過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兩次普查,搜集到哈哈腔傳統劇目一百餘個。在哈哈腔表演藝術的搶救與保護上,八十年代以來,有計劃地把一些藝術造詣較深的名、老藝人加以集中,採取錄音和文字記錄等辦法,將他們的拿手唱段保留下來。在積累和保護哈哈腔藝術資料上,曾安排專業音樂工作者多次深入到河北省的保定、滄州、衡水、石家莊、廊坊以及山東省的德州、惠民等處的哈哈腔流行地區,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傳統音樂資料;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間,還相繼完成了國家藝術學科重點科研項目《中國戲曲志》和《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中有關哈哈腔劇種、哈哈腔劇目、哈哈腔表演、哈哈腔音樂的記述,音樂集成還選錄了哈哈腔的代表性唱段和演奏曲譜。清苑縣哈哈腔劇團,於1955年正式建立。1958年,陸續從省、市專業藝術團體中抽調了編劇、導演、作曲、舞台美術創作和多名優秀青年演員充實該團隊伍。1959年9月25日,毛澤東主席在南方視察工作回途路過保定,由當時的省委書記林鐵陪同,在河北禮堂觀看了清苑哈哈腔劇團演出的《小王打鳥》。1958年至1960年,在天津市河北梆子劇院學員隊中組建哈哈腔班,為清苑縣哈哈腔劇團培養出一批優秀人才。後來,河北省戲曲學校、保定地區戲校、清苑縣戲校,又都不斷地向該團輸送青年演員,使這個縣劇團的陣容更強、行當更齊全。
哈哈腔
哈哈腔
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清苑縣哈哈腔劇團整理、演出了傳統劇目《王小打鳥》《花牆對詩》《搬窯》《三拜花堂》《皂袍記》《下陳州》《武當山》、《白雲山》《白馬告狀》《唐知縣審誥命》等。其中《王小打鳥》《花牆對詩》《搬窯》和《三拜花堂》,曾先後參加了省、地戲劇匯演。《王小打鳥》一劇曾在中央電台錄音、河北電視台錄像。此外,該團還創作、演出了《闖關》《地道戰歌》等大型現代戲,自編的小戲《接閨女》《看瓜》《女隊長》《席場風波》等都先後參加了省、地匯演。《接閨女》一劇,中央電台曾多次播放。1963年,該團應邀去中國戲曲研究院演出《扈家莊》和《五當山》,去北京電視台演出《皂袍記》,受到了專家和觀眾的讚揚。1961年、1963年,中宣部周揚等領導同志曾先後在天津和北京兩次接見該團的全體演員。1964年,該團被評為河北省“三好”劇團,其演出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十年動亂期間,哈哈腔劇種曾一度面臨夭折,粉碎“四人幫”后,文藝的春天又使植根於民間的哈哈腔吐放新芽。1979年,該團根據傳統劇目《鬧花園》整理、演出的《影誤重圓》,在河北電台、電視台錄音、錄像,並由中央電視台播放,擴大了哈哈腔劇種的影響。1981年,該團根據傳統劇目《白雲山》改編、演出的《白雲仙子》,也由河北電視台錄製播放,並由河北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1983年後,該團還先後創作、演出了大型現代戲《風雨紅杏》和《奇冤赤子》;改編、演出了歷史故事劇《亡國恨》《詩文緣》《潞州壯別》以及傳統劇目《楊二舍化緣》《孫繼皋賣水》《小尹賣瓦房》等。《風雨紅杏》一劇,曾在河北省戲劇匯演中獲獎。1983年,該團被評為保定地區“四好”劇團;1985年,被保定地區文化局授予“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團”的稱號。1995年,該團創作、演出的大型古裝戲《御酒埋香》,獲第四屆河北省戲劇節主演、配角、音樂唱腔設計一等獎等多項獎項。1999年,該團創作、演出的大型現代戲《希望的田野》,獲保定市“五個一工程獎”。2000年,該團創作、演出的古裝戲《花木蘭選婿》,由河北電視台錄製播放。2001年,該團創作、演出的現代戲《鐘聲》,獲文化部頒發的全國“群星獎”銀獎。2005年,該團創作、演出的現代戲《地道戰》唱腔選段,由中央電視台錄製播放。2009年,該團重新編排的改編傳統劇目《影誤重圓》,獲第八屆河北省戲劇節劇目獎、優秀音樂唱腔設計獎、優秀表演獎、優秀伴奏獎等多項獎項。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1956年,樂陵縣哈哈腔劇團的《夜宿花亭》參加河北省第二屆會演。 
1962年,清苑縣哈哈腔劇團應中央電的邀請,赴京演出《皂袍記》,受到中央文化部長周揚等人的接見。 
1997年,清苑縣哈哈腔劇團以“河北古慰問團保定分團”的名義赴軍隊和唐山演出。 

榮譽表彰

1978年,清苑縣哈哈腔劇團演出的《接倒女》在保定地區文藝調演中獲舞美設計獎,樂隊伴奏獎,文化藝術獎演員表演一等獎和等獎。 
1984 年,清苑縣哈哈腔劇團被列為保定地區重點劇團。 
1986年, 清苑縣哈哈腔劇團共有演職員65 名陣容整齊,成為全國唯一保留的哈哈腔專業藝術表演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