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9條詞條名為青衣的結果 展開
青衣
畢飛宇創作的中篇小說
《青衣》是畢飛宇的一部中篇小說。小說講述了女人的故事,月宮中凌雲而舞的嫦娥、舞台上光彩照人的青衣和大地上平凡瑣碎生活的筱燕秋,它們成為一種女性形象的隱喻包容了世間所有女子的命運,是千百年來女性生存的縮影,展示了以筱燕秋為代表的現代女性進退失據、無所適從的生存困境和她們困獸猶鬥、尋求自贖之路的心靈歷程。
2002年《青衣》的同名電視劇出品, 2008年《青衣》的英譯本入選了2008年英國獨立報外國小說獎的複評名單。 2013年由小說《青衣》改編的贛劇《青衣》獲中國戲劇節大獎。
小說《青衣》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戲劇演員的台上台下生活故事。小說中的主人公筱燕秋是革命就有兩根青衣的水袖,她是天生的青衣好料子。正因如此,老團長立馬讓她當了A檔嫦娥。筱燕秋演活奔月,《奔月》照亮筱燕秋。伴隨成功而來的是名利的增長,年輕氣盛的筱燕秋的心理開始自大起來,對於老師李雪芬在舞台上的成功也容納不下了,傲慢地和教師頂撞,終至於用開水燙傷了老師惹了眾怒。奔月由此熄火,筱燕秋的演戲生涯告一段落,她被調到學校教書去了。20年後遇見學生春來,她重燃藝術激情,並視春來為女兒。而煙廠老闆出資復排《奔月》,但學生春來最終取代了筱燕秋的位置。但是筱燕秋減肥墮胎想要把握最後的機會。她幾經掙扎還是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退出了戲台,她潛心培養的春來頂替她站在了戲台上。劇場外,筱燕秋舞著長長的水袖唱了起來,她唱得是那樣地美,舞得是那樣地動人。此時的十字街頭上沒有一個行人,只有筱燕秋一個演員和喬炳璋一個觀眾。
時代背景
20世紀80年代中期,受到先鋒思潮的影響,初入便通過對歷史故事的虛構和想象,表達對歷史規律、歷史本身的批判和解構,作者創作了《孤島》《是誰在深夜說話》等作品。但隨著先鋒浪潮的落潮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畢飛字因勢而動開始轉向現實主義寫作。
創作過程
《青衣》的靈感來自《揚子晚報》。1998年的12月,《揚子晚報》刊登了一則報道,報道說,一位身染沉痾的藝術家在北京演出時,救護車就停在人民大會堂西門外,《揚子晚報》用“德藝雙馨”總結了這位藝術家。畢飛宇沒有懷疑這位藝術家的藝德,他同時也從這則報道里看到了“別的”:“一個女人的內心往往比“德藝雙馨”要豐富得多、開闊得多。”正是在這篇報道的刺激下,他匆忙結束了手裡的一個短篇,立即開始了《青衣》的寫作。
筱燕秋
筱燕秋作為第2代青衣,她曾是李雪芬的徒弟,現在則是春來的老師,在她的身上雙重角色致使她有著複雜的雙重性格和極為矛盾的心理,對理想的不懈追求使得她異乎尋常的渴望重回到舞台上完成她未盡的藝術事業,現實的困境無疑打破了她的夢,她必須作出艱難的抉擇做一個盡職的教師角色,把她鍾愛一生的舞台機會讓給年輕的學生春來。年齡是演員的最大威脅,當30歲終於到來時,從不喝酒的筱燕秋又唱又鬧,是無盡的悲憤與不甘,無情的歲月試圖宣判她這個嫦娥的死亡。劇團的重新開張無疑是振奮人心的,給每一個演員都帶來了希望。
誠然,20年前她是紅了,可是花一般美好的舞台生涯還沒完全綻放就謝幕了。歲月的流逝消減了她再次成功的可能,對春來的妥協也就等於無形中放棄了自己幾十年的追求。筱燕秋無奈卻不甘心。首場公演的成功這無疑讓小燕球找回了自信喚回了她的夢。她要證明給眾人看,她就是嫦蛾。戲里的嫦娥是孤寂的,為了自己的私心偷吃了后弈的葯,孤單一個人留在月亮上後悔,而戲外的筱燕秋又何嘗不是如此的孤獨。丈夫面瓜不理解她,孩子不理解她,團里的戲友們也不理解她,公眾更是把她當作宣傳和崇拜的對象,沒有一個人理解她。她就那麼孤單地存在於她自己的心裡,存在於她的嫦娥之夢中。連續公演四場的筱燕秋雖然累卻覺得還沒盡興,她拚命的演出,似乎是想把她失去的成功挽留住,彌補曾經的遺憾。筱燕秋深深地知道這次的公演既是她的復出更是她舞台生涯的最後一幕。為此,突然的懷孕也沒能阻擋住她演出的腳步,剛剛流產沒有幾天的她一點也不顧惜身體,咬著牙興奮緊張地出現在公演的舞台上。
春來
春來的出現讓筱燕秋看到了希望,春來是嫦娥能夠活在這個世上最充分的理由。只要有春來,筱燕秋的香火終究可以續上了,她是老天爺對筱燕秋最後的一點補貼。最後一點安慰。春來的天賦極好,在筱燕秋的強烈要求下春來改學青衣,成了筱燕秋的弟子。筱燕秋在春來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過去,她是如此年輕,前途是如此不可限量。春來最有心計的地方是她的沉著與冷靜。與筱燕秋排練的那次尷尬場面后,筱燕秋內心是痛苦難堪的,而春來卻並沒有在老師面前流露什麼,戲還是和過去一樣地排。她永遠是那樣地氣定神閑。她深知年齡就是她的優勢,所以她不著急,悄無聲息地把退路選好了。拿到了電視台的錄用通知,然後這才穩穩噹噹地演了一出生動的戲,以要離開劇團為由,終於成功地獲得了演出的機會。
之所以敢如此以退為進大膽提要求,是因為春來知道,如果沒有她奔月也就無法順利演唱下去了,她是劇團的頂樑柱啊。春來是年輕而自信的,她的身上有著筱燕秋的影子,但她比筱燕秋更有心計更為大膽,很快她就跟上了舞台背後的煙廠大老闆,安心地成了他的俘虜。筱燕秋過去也曾和老師爭戲份,對比之下,筱燕秋顯然不如當年的李霞芬大度,而春來卻比筱燕秋更有膽量和魄力,她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自己的想法,所以筱燕秋怎能不敗在這個學生的手下。
李雪芬
李雪芬是這篇小說中最早出現的青衣形象。她是筱燕秋的老師,她對筱燕秋是真誠的,她願意毫無保留地把演技傳授給筱燕秋;她也是親切的,她不倦地耐心和彼燕秋探討演技的改進。筱燕秋的年輕氣盛破壞了良好的師生關係,但是李雪芬對她的這個學生還是比較寬容的,儘管被筱燕秋燙傷了,她還是原諒了筱燕秋,因為這關係到筱燕秋的一生,她不願毀掉這個年輕人的將來。
老闆
老闆,無名無姓的一個人物,在這部小說中戲份並不重,卻很關鍵。因為劇團的重新振起完全靠的是他的資金投入。老闆很懂得演戲,明明急不可待有所圖,卻又要裝出一幅救世主的姿態。筱燕秋對戲劇的追求是一種對藝術的熱愛,而老闆則是深印暗生活的演戲高手,他知道該如何控制火候。宴席一節可謂活畫出老闆的面目。他懂得該如何掩飾自己,所以與筱燕秋初次見面,他表現得很好。老闆沒有傲慢,相反,還有些謙恭,他耐心地與眾人交談著,試圖化解局促不安的飯局。他的關心、崇敬、親切都充滿了長者的意味,然而又是充滿活力的、男人式的、世俗化的、把自己放在民間與平民立場上的。
老闆舉止恰當,言談自如。是他給了筱燕秋回到舞台的機會,是他圓了二十年前筱燕秋不曾實現的夢,然而也正是他毀了筱燕秋的嫦蛾夢,他喚醒了筱燕秋的青春與活力,得到了筱燕秋的身體后,又轉而對春來打起了主意,毀了筱燕秋的登台夢。老闆贊助劇團並不是因為他對藝術的熱愛,他是一個商人,商人總是要追求最大化的利潤。他需要的是名,捧紅筱燕秋讓其成為自己的人,這是他的名利心使然,這樣會給他一種功成名就的虛榮感。而筱燕秋不過是他的一個棋子,當他達到佔有筱燕秋的目的之後,筱燕秋自然也就失去了價值。於是精明的他轉而投向年輕貌美的春來,他的言行無處不透露出商人的狡猾與奸詐。老闆從精神和肉體兩方面對筱燕秋的佔有摧毀了她的人生尊嚴,這是導致筱燕秋悲劇的原因之一。
橫亘千古的女性悲歌
“青衣”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戲劇行當,出一個好青衣是千難萬難的事情。“十九歲的燕秋天生就是一個古典的怨婦,她的運眼、行腔、吐字、歸音和甩動的水袖瀰漫著一股先天的悲劇性,對著上下五千年怨天尤人,除了青山隱隱,就是此恨悠悠”。冥冥之間,筱燕秋與“青衣”有了一種神秘的聯繫。
奔月的嫦娥則是一個標準的“青衣”角色,她是后羿的妻子,但由於射日英雄的光芒是如此璀璨,以至於迫使她僅成為與快刀寶馬等價的英雄身邊的點綴,而完全掩蓋和抹殺了一個美貌鮮活女子應該擁有的千般嫵媚、萬種風情。為了擺脫這種物化的附庸關係,為了從男性森嚴統治的縫隙中透漏出自己的光芒,獲得自身的獨立,嫦娥毅然選擇了悲壯地孤身離去。她完美地體現了一個“青衣”應該具有的風骨與神韻:哀婉、幽怨、纏綿悱惻又風情萬種,代表了一種不食人間煙火、超凡脫俗的生存境界。筱燕秋迷戀“青衣”表演、陶醉於舞台上與嫦娥一起飛升、如夢似幻的感覺,就是因為這是實現女性自由生存最藝術化的手段。於是,嫦娥、“青衣”、筱燕秋,這些處於不同時代卻預示著女性相似命運的意象和人物糾結在一起,演繹了一曲女性生存的悲歌。《青衣》的主人公筱燕秋在20年前曾紅極一時:她在舞台上眼波流轉、顧盼生姿,是令人艷羨的青衣新秀,眾星捧月的大牌和台柱,前程似錦。然而,戲演完了,帷幕落下之後,孤獨和凄清便來了,平凡和世俗也來了。她沒有羽化登仙,沒有飛升離去,更沒有在廣寒宮裡輕舒廣袖、瀏覽人間春色。她仍然是一個生活在真實人間的平常女人。這“真實”發展到後來甚至是殘酷的:她的老師李雪芬將嫦娥塑造得巾幗豪傑般鐵骨錚錚,這無異於玷污了筱燕秋心目中真正的嫦娥。為了捍衛自己的藝術信仰,她把開水澆在了李雪芬臉上。這一事件最終迫使她離開了舞台,也離開了她鍾愛的“青衣”與“嫦娥”。從此,筱燕秋便開始了血淚班駁的自贖之路。
被俯視的女性存在困境
筱燕秋表演“嫦娥奔月”的歷程可謂一波三折,其中兩次都與男性相關。1958年,在獻禮共和國十周歲生日的《奔月》公演前夕,一位將軍看了內部演出,憤然表示,“江山如此多嬌,我們的女青年為什麼要往月球上跑”。“將軍”在政治氛圍濃烈的時代無疑是政治權力的人格化身,是理所當然的時代“偉人”,它以不容置辯的姿態宣布了《奔月》演出的半途夭折。有趣的是,20年後,煙廠老闆又一手促成了《奔月》演出的起死回生,這不能不讓人嘆服歷史變遷那翻雲覆雨的能力。只是,政治風雲服膺於經濟發展,這時的“偉人”已由將軍一變為腰纏萬貫的老闆,他“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還是一個成熟的思想家兼政治家。如果戰爭爆發,他也許就是一個出色的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一句話,他是個偉人”。在揶揄意味濃烈的語氣下隱含著一個不爭的事實:無論哪個時代,女性總要處於這些“偉人”般男性的俯視之下,她們註定無處可逃。畢飛宇說,“我們的身上一直有一個鬼,這個鬼就叫做‘人在人上’。對我們來說,不把‘人在人上這個鬼打死’,一切都是輪迴,一切都是命運”。對於女性而言,這些高高在上的“偉人”就是那個“鬼”,在這個“鬼”的俯視之下,女性存在的困境愈顯猙獰。煙廠老闆在20年前曾暗戀舞台上大紅大紫的筱燕秋,把她當女神一樣供奉在心裡。
20年後,因握有經濟大權,上天給了他重續舊夢的機會,他終於可以將可望而不可及的女神還原為實實在在的凡人,並玩弄於股掌之間。與其說他覬覦的是筱燕秋的美貌,不如說他要征服舞台上那個曾經桀驁難馴的嫦娥。他要把曾在嫦娥那裡丟失的男性權威搶奪回來。因此,煙廠老闆在對筱燕秋肉體的征服中,得到的不是獵艷后的肉體歡娛,而是重獲男性權威的快感。這時的筱燕秋“認定了今晚是被人嫖了。被嫖的卻又不是身體。到底是什麼被嫖了,筱燕秋實在又說不出來”。正是這“說不出來”的東西滿足了煙廠老闆的征服欲。它表明:經濟上的強力可以無限擴張,延伸到生活的任意領域———甚至包括對女性身體與精神的佔有與征服。它撕碎了蒙在溫情世界上最後一層薄莎,將最慘烈的真相呈現出來,女性生存的困境就在這裡。除卻“偉人”般的男性,與筱燕秋息息相關的另外兩個男人一個是丈夫面瓜,一個是劇團團長喬炳璋。由於筱燕秋的“青衣”情結是一種女性的自我迷戀,它排斥一切與此情結無關的人與事,所以“表演自戀這幕喜劇只能以犧牲現實為代價,想象中的角色要有想象中的觀眾來崇拜。一個迷戀於自我的女人完全失去了對真實世界的控制,她不關心與他人建立任何真實的關係”。面瓜與筱燕秋的婚姻因為後者的極端顧我而顯得虛無飄渺,面瓜則因無法真正走入筱燕秋的精神世界而變得無足輕重。喬炳璋的處境與面瓜一樣,作為無力掌控時代走向的邊緣人,他們是“去勢”的男人。在某種意義上,他們與筱燕秋一樣,都處於“偉人”權力話語的俯視下,共同感受著生存的困惑與艱難。
“葯”———女性身體的秘密
在美好的傳說中,嫦娥因一顆靈藥而脫離肉身飛升得救,然而歷史和現實卻並沒有為女性的自由生存提供任何一劑靈丹妙藥,凡人也終究無法逃離沉重的肉體凡胎而飄然成仙。更令人氣餒是,千古而下,女性不僅沒有獲得超脫的能力,反而承接了自“嫦娥”就開始與“葯”結下的不解之緣。患有身體或精神上的病痛,不是受到了外在與內里的傷害的人才服藥。如果不於是,“葯”成為一種隱喻,它有效地指涉著女性身體和這身體所隱藏的一切秘密,揭示了她們長久以來被損害被侮辱的悲劇宿命。
《青衣》主人公筱燕秋就不得不面對這樣的身體規訓。在告別舞台20年後,為了留駐青春,重返舞台,筱燕秋開始對身體進行自覺、不自覺的塑造。她首先從醫院拿回大包小包、形色各異的減肥藥,希望藉助藥物可以讓時光倒轉。然而,面對無情的時間之流對女性的摧折,她又不得不接受青春年華一去不返的現實,“說到底時光對女人太殘酷,對女人心太硬,手太恨”“時光的流逝真的象水往低處流,無論你怎樣努力,它都會把覆水難收的殘敗局面呈現給你。讓你竭盡全力地拽住牛的尾巴,再緩緩地被牛拖下水去”。一具臃腫陳舊的肉體承載不了高飛的靈魂,筱燕秋與春來在排練廳中度過的那個難於啟齒的下午就是她對過去時光的精神反芻。她撫摸著春來年輕的身體就像觸摸到20年前的自己。她對春來的喜愛與依戀就是對年輕自己的追懷與哀悼。接著,筱燕秋終於等來了舞台表演的時刻,但這一刻的獲得卻以犧牲腹中生命為代價。因為一次偶然的性慾放縱使筱燕秋珠胎暗結,性成為對筱燕秋這一女性身體進行規訓的權力之一。福柯認為,“性是在權力為了控制身體及其質料、力量、能量、感覺和快感而組織的性經驗機制中最思辨的、最理想和最內存的要素”。面對煙廠老闆,筱燕秋為了實現青衣表演之夢刻意奉迎;面對丈夫,她表現出難得一見的熱情,性似乎成為女性追求理想與表達情感的有效手段。直到後來,因擔心懷孕影響表演,筱燕秋果斷做了人流,性的權力機制才真正浮出水面。受孕這一獨特身體質素使女性區別於男性,也成為女性備受折磨的來由。而墮胎無疑是對女性身體最慘痛的折磨,在青衣表演與墮胎之間,筱燕秋別無選擇,在男權網羅的覆蓋之下,女性更是無從選擇。
“黑色窟窿”———女性虛妄的救贖
筱燕秋一生執迷於青衣表演,當所有努力都付諸東流,她不能不陷入瘋狂,“筱燕秋穿著一身薄薄的戲裝走進了風雪。她唱的依舊是二簧慢板轉原板轉流水轉高腔。筱燕秋旁若無人,這時候有人發現了一些異樣,他們從筱燕秋的褲管上看到了液滴往下淌。液滴在燈光下面是黑色的,它們落在雪地上,變成一個又一個黑色窟窿”。這些觸目驚心的“黑色窟窿”就像女性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無望掙扎,醜陋而空洞。《青衣》除塑造了悲劇主人公筱燕秋之外還設計了另兩個不可忽視的人物:李雪芬和春來。如果說20年前的李雪芬是一個永遠也沒有希望飛升的嫦娥,那麼20年後的春來卻是一個獨具風韻的“青衣”。“她天生就是一個女人,一個風姿綽約的女人,一個風情萬種的女人,一個風月無邊的女人,一個你看她一眼就讓你百結愁腸的女人”。遺憾的是春來追求的不是嫦娥的飛升,也不是至高無上的藝術境界,她需要的僅僅是切實的現世利益。李雪芬在那個狂熱的年代,扮演了一個代表著剛強、勇敢時代精神的嫦娥,春來則是商品經濟大潮洗禮下的新一代青衣。她耍手腕,用青春的活力與美麗同煙廠老闆做交易以換得登台演出機會。她將“青衣”要堅守的藝術精髓置換成金錢社會應遵守的等價交換原則。經濟社會的生存準則最終戰勝了崇高的藝術信仰。
其實,無論是李雪芬還是春來,她們同筱燕秋一樣都是女性悲劇命運的承載者。不同的是,筱燕秋不甘臣服,不接受歷史賦予的性別角色,反抗的表現便是對“青衣”的鐘愛和對嫦娥的迷戀。可悲的是她的抗爭失敗了,最終還是落入了生活和命運的圈套。李雪芬和春來則自覺認同了外在社會對女性的定位。她們不僅以男性的審美眼光塑造自己,以父權制的規範約束自己,還以此去壓抑其他女性。波伏娃認為,“女人一開始就存在著自主生存與客觀自我———‘做他者’的衝突。人們教導她說,為了討人喜歡,她必須儘力去討好,必須把自己變成客體;所以,她應當放棄自主的權利”。當外在壓力被內化為女性自身的精神準則時,她們不戰而敗的結局便命中注定了。如果“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嫦娥的一種生存狀態,她的寂寞孤獨是因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那麼李雪芬和春來所面對的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是塵世的紛擾和污濁。而筱燕秋卻是一個在半空中沉浮不定的女人,她的失重攙雜了更多的痛苦和無奈。也惟其如此,筱燕秋的失敗和自贖才更加悲壯和耐人尋味。
視角轉移
在《青衣》的整部作品里,敘述者的語言風格一直是有些調侃的,有意與小說情節和作品中人物拉開了距離的。但是一旦敘述者的視角在局部轉移為主人公的視角,語言風格就變成了一種帶有詩意色彩的主觀性語言,帶有很強的感染力。兩種語言風格的反差在文本中形成一種內在的對話,更加突出了聚焦人物的性格特徵。
同時,雖然第三人稱敘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他有權透視任何人物的內心,但敘述者從自己視角看到的人物內心與人物自己在敘述中表現的內心情感帶給讀者的感情認同度是不同的。如筱燕秋對青衣這一角色的個人看法,小說用了長長的一段對其進行描述。段落一開始就用她對舊時藝人的反駁作為從敘述者向焦點人物視角轉移的標識:“筱燕秋從一開始就不能同意這句話。那怕你是一個七尺鬚眉,只要你投了青衣的胎,你的骨頭就再也不能是泥捏的,只能是水做的,飄到任何一碼頭你都是一朵雨做的雲。這樣的話是詩意而個性的,只能是從筱燕秋的嘴裡才能聽到的。筱燕秋的不諳世故、痴迷入戲只有通過筱燕秋自己的視角才能更好地表達出來並得到讀者更充分地認同。再來看。《青衣》是如何通過敘述視角由敘述者向其他人轉移來塑造人物形象的。當人們提起因為兩位青衣爭演嫦娥而導致《奔月》下馬的往事時,老藝人所謂,否則劇組怎麼會出那麼大的亂子,筱燕秋做那樣的事疑是一種典型的公共眼光下的道德評價。
事實上,在對於筱燕秋年輕時主演《奔月》的風波的描述中,敘述者的評價似乎也是和這種公共眼光合流的。毀掉燕秋的前程就是一句帶有道德評價意味的對一段往事的引導語。這就給讀者造成了一種懸念,想知道這一風波中的焦點人物的真實想法,是不是跟公共眼光的評價一致,以下的敘述視角從敘述者轉移到焦點人物時,自然會引起讀者的格外關注。同時,隨著故事的漸次展開,讀者會了解到筱燕秋的所作所為並非出於單純的嫉妒,而是由她不同凡俗的個性所致。這樣,讀者對焦點人物的評價與其他人物甚至敘述者的部分態度就產生了差距,作品也由此而獲得了一種文本之外的張力。
敘事結構
《青衣》的故事性較強,採用比較傳統的外結構敘事當是一種合理的選擇。無論是用倒敘在文本開頭引入過去,還是在中間用插敘使過去、現在兩相對照,作品都是在線性因果的結構中展開敘述。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外結構。之下隱藏著很強的內結構因素。首先,筱燕秋的過去和現在雖然同屬一個序列,但它們的重複性和重複背後蘊含的不同意味,這些卻有著潛在的為揭示命題服務的作用。簡單地看,筱燕秋似乎是在重複同樣的錯誤和同樣的悲劇,但是如果細加體會,讀者就會發現不同。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筱燕秋對於嫦娥這一角色的執著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這種執著受挫的原因。年輕時的筱燕秋無法容忍一點點對於嫦娥這一角色的不正確理解。另一青衣名角李雪芬因扮演《杜鵑山》的柯湘而成名,筱燕秋無法容忍她用演繹柯湘的高亢的嗓音和奔放的激情來同樣處理嫦娥這一角色,這種旁人看來無足輕重的事情在筱燕秋看來卻無異於對角色的一種褻瀆。基於此,筱燕秋才會對李雪芬冷言相加乃至動手傷人。這是筱燕秋對於藝術執著的必然表現,也是她不懂人情世故的表現,活在現實世界中的筱燕秋最終卻不得不向李雪芬道歉。由此可以看出,筱燕秋在此時的痛苦源於她在世俗世界和藝術世界的分裂。
而在《奔月》。的現在的排練和演出中,筱燕秋對於藝術的執著已經使她在藝術世界里也不得不痛苦地分裂。一方面,面對因韶華已逝而遠不如前的身體和嗓音,她不得不心甘情願地把自己的年輕學生春來推上前台;另一方面,她又無法抑制自己幾乎是用生命對嫦娥這一角色的熱愛。這時,筱燕秋的悲劇就具有了用藝術同時間相抗衡的形而上學的悲劇意味。正是這兩方面、兩時期內涵不盡相同的悲劇共同組成了筱燕秋執著藝術的悲劇故事。另外,在《青衣》,還有一個不能不提及的潛在的內結構因素,那就是劇中之劇《奔月》,這是故事之所以發生和展開的核心。雖然由於(嫦娥奔月)的故事一般的中國讀者都耳熟能詳,作品無從也不必賦予這齣劇中之劇以結構上的特殊意義而予以展開(如果是那樣的話,這種潛在的內結構因素就成為顯然的內結構敘述了)。但讀者在閱讀文本時,自然會把嫦娥在月宮的那種與世隔絕的寂寞同筱燕秋因執著於角色而形成的與世俗格格不入的寂寞聯繫起來,由此,《奔月》這個在小說中貫穿始終的意象就成了一個巨大的隱喻。意象可以作為一種描述。的存在,或者也可以作為一種隱喻存在。這個隱喻不僅使讀者更易於理解小說中的人物性格,而且使小說在不動聲色之中獲得了詩意和美感。
畢飛宇的小說《青衣》借一個京劇女演員事業、愛情上坎坷的經歷,傳達了藝術在當代社會中遭遇的困境。小說表述人物困境的殊途同歸,即在藝術大悲劇背景下呈現個人藝術生涯小悲劇;是在社會整體悲劇中描述個人生命的悲劇。《青衣》向人們說明:人生悲劇形成的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時間,因為人在時間面前永遠都是渺小的、無法擺脫和超越的。
——鄭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中文系教師謝磊
女性的世界因內斂而神秘,因憂傷而美麗。性格與命運交織演繹的生命歷程在厚重帷幕的遮蔽下愈顯神奇,不可測知。《青衣》無疑是一部女性的悲歌。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管理系講師裴軍
畢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