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鐵8號線

廣州地鐵建成運營的第八條線路

廣州地鐵8號線(Guangzhou Metro Line 8)是廣州地鐵建成運營的第八條線路,於2010年9月25日經拆分開通運營首通期工程(昌崗站萬勝圍站),2010年11月3日開通運營西延段工程(鳳凰新村站至昌崗站),2019年12月28日開通延長段工程(鳳凰新村站至文化公園站),標誌色為藍綠色。

廣州地鐵8號線,線路起於文化公園站,途經荔灣區、海珠區,貫穿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新港路沿線,止於萬勝圍站,大致呈“L字形”東西走向。

截至2019年12月,廣州地鐵8號線線路全長16.6千米,全部為地下線;共設置15座車站,全部為地下車站;列車採用6節編組A型列車。

2017年,廣州地鐵8號線日均客流64.57萬人次,2017年度客運總量為23568.05萬人次。2020年1月19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全部車站完成封頂。

建設歷程


• 建前規劃
1987年,廣州市政府準備進行地鐵建設,當時出現了四個方案,徵求市民意見后,最終形成了“十字線網”的規劃。當時“十字線網”中的廣州地鐵2號線規劃(新市至赤崗),就包括現有廣州地鐵8號線的曉港至赤崗段。而當時的廣州地鐵2號線規劃與之後出現的舊廣州地鐵2號線亦相差無幾。
1997年,《廣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研究(最終報告)》中已經確定拆分1987年方案中的地鐵2號線,出現了廣州地鐵8號線的雛型,但當時的方案A中,拆解后的東西向線路則稱為廣州地鐵5號線,繼續沿昌崗路向西過江至西塱,東段則在琶洲後分成兩支,一支沿現有廣州地鐵4號線的線路北上至奧體中心附近地區,另一支則繼續東進至新洲一帶。而現時工業大道至黃金圍一段則屬於當時的廣州地鐵4號線。
2003年,當時的廣州地鐵4號線、廣州地鐵5號線線路重組,芳村過江段以及工業大道中及南的路段成為現有廣佛地鐵廣州段的一部分,原廣州地鐵5號線被易名為廣州地鐵8號線,改為沿工業大道北上併到達黃金圍一帶,東邊北上的一支則獨立,成為現有廣州地鐵4號線一部分,形成一條“L”型的放射線,基本與2010年建設一致。
2008年,當時廣州市新一輪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方案曾經計劃使用廣州地鐵8號線成為環線,因而原廣州地鐵8號線被拆分重組,南北向路段以及琶洲至萬勝圍段改為與其它路線接合。
2010年,正式定下的方案中,廣州地鐵8號線得以恢復原有的“L”型走向,環線(廣州地鐵11號線)的所有路段改為完全新建。同時廣州地鐵8號線從新洲繼續延長至化龍,後來更延至規劃中的海傍。2010年廣州地鐵8號線規劃基本定型。
• 動工建設
2001年8月23日,客村站封頂。
2003年6月28日,曉港至琶洲段開通,舊廣州地鐵2號線長度為18.28千米。
2005年12月26日,舊廣州地鐵2號線調整工程琶洲至萬勝圍站段開通。
2006年6月6日,第1000輛地鐵車輛到達在赤沙車輛段。
2007年4月9日,廣州地鐵2號線、廣州地鐵8號線拆解工程全線動工。
2009年7月19日,廣州地鐵2號線及廣州地鐵8號線隧道貫通,標誌著廣州地鐵2號線及廣州地鐵8號線隧道全部洞通。
2010年1月18日,第一列廣州地鐵8號線增購列車投入使用;9月21日,從三元里站開往萬勝圍站的尾班車結束服務后,舊廣州地鐵2號線的服務正式告一段落;22日至24日,舊廣州地鐵2號線停運,進行軌道拆解、信號,供電割接工程以及聯合調試; 9月25日,三元里至江南西段正式和曉港至萬勝圍段分拆,後者各站正式改屬廣州地鐵8號線車站,與新建的“鳳凰新村—曉港”段連接,貫通成為廣州地鐵8號線獨立運營。原廣州地鐵2號線的赤沙車輛段也隨上述各站撥歸廣州地鐵8號線使用; 11月3日,鳳凰新村站、沙園站和寶崗大道站正式投入服務,廣州地鐵8號線西延段(昌崗站-鳳凰新村站)正式開通。
• 北延段
2016年2月3日,亭崗站成為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首座封頂的車站。
2017年10月30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石井-亭崗-白雲湖”區間實現了雙線貫通。
2018年1月25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盾構隧道下穿珠江; 5月15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過半車站封頂; 8月,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站名確定; 12月25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盾構機下穿廣州地鐵1號線。
2019年1月9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下穿北環高速; 1月28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白雲湖隧道貫通; 2月24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小坪至平沙區間左線盾構順利貫通,該區間成為該段第8個實現雙線貫通的隧道區間,這標誌著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過半區間實現雙線貫通。 8月9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鳳凰新村至滘心段全線隧道貫通,標誌著全線“洞通”。 12月28日,廣州地鐵8號線延長段(鳳凰新村站-文化公園站)開通。
廣州地鐵北延段施工現場
2020年1月19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全部車站完成封頂。3月21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白雲湖車輛段移交運營調試。4月15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實現了全線“電通”。 5月13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熱滑試驗完成。5月15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文化公園站至滘心站)軌行區“三權”移交。 7月6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小坪站7號出入口和聚龍站4號出入口順利完成頂板澆築,標誌著該段2020年年內開通時擬投入使用的車站出入口及風亭結構工程全部封頂。9月30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11座車站開始運營調試。10月15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文化公園站至滘心站)開始模擬開通的運作模式“跑圖”試運行。11月26日,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文化公園站至滘心站)開通。
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站點裝飾

線路站點


車站列表

車站名稱可換乘線路所在行政區啟用時間站台形式開門方向
滘心方向萬勝圍方向
滘心站白雲區2020年11月26日地下側式右側右側
亭崗站地下島式左側左側
石井站
小坪站
石潭站
聚龍站廣州地鐵12號線
上步站
同德站
鵝掌坦站
西村站廣州地鐵5號線荔灣區預計2021年
彩虹橋站
廣州地鐵11號線
廣州地鐵13號線
地下西班牙式兩側兩側
陳家祠站廣州地鐵1號線2020年11月26日地下島式左側左側
華林寺站地下分離島式
文化公園站廣州地鐵6號線2019年12月28日
同福西站海珠區
鳳凰新村站2010年11月3日
沙園站廣佛線地下疊落島式右側
寶崗大道站地下島式左側
昌崗站廣州地鐵2號線2010年9月25日
曉港站2002年12月29日
中大站廣州地鐵10號線2003年6月28日
鷺江站
客村站廣州地鐵3號線
赤崗站廣州地鐵12號線
磨碟沙站廣州地鐵18號線地下側式右側右側
新港東站
琶洲站廣州地鐵11號線
萬勝圍站
廣州地鐵4號線
廣州有軌電車
2005年12月26日
備註:
1、由於沙園冷站糾紛問題,寶崗大道至鳳凰新村三站無法趕及在2010年9月25日啟用,2010年11月3日前,列車以不載客形式途經此三站。
2、曉港至萬勝圍各站原屬廣州地鐵2號線,於2010年9月25日才撥歸地鐵8號線使用,故以其作為廣州地鐵2號線車站啟用時的日期為準。
3、以上信息據2020年11月廣州地鐵官網顯示,換乘線路斜體字為未開通路線。

車站命名

車站名站位命名原因
滘心站位於滘心社區內地名,滘心社區內
亭崗站位於亭石北路石沙路口,沿石沙公路南北走向未知
石井站位於石豐路石沙公路口,沿石沙公路東西走向地名,石井社區內
小坪站位於石槎路,沿石槎路呈南北走向地名,小坪社區內
石潭站位於石槎路,沿石槎路呈南北走向未知
聚龍站位於石槎路,沿石槎路呈南北走向地名,聚龍村旁 
上步站位於西槎路,沿西槎路呈南北走向地名,上步社區內
同德站位於西槎路,沿西槎路呈南北走向地名,同德街道內,原稱同德圍
鵝掌坦站位於西槎路,沿西槎路呈南北走向地名,鵝掌坦社區內
西村站位於西增路環市西路口,沿西增路呈南北走向地名,西村街道內
彩虹橋站位於荔灣北路東風西路口,沿荔灣北路呈南北走向未知
陳家祠站位於康王路中山七路口,沿康王路呈南北走向建築物名,陳氏書院的俗名,陳家祠旁
華林寺站位於康王路長壽路口,沿康王路呈南北走向建築物名,華林寺旁
文化公園站位於康華南路六二三路口,沿康華南路呈南北走向公園名,廣州文化公園旁
同福西站位於洪德路同福西路口,沿洪德路呈南北走向道路名,在同福西路下
鳳凰新村站位於工業大道北南田路口,沿工業大道北呈南北走向小區名,靠近鳳凰新村小區
沙園站位於工業大道北榕景路口,沿工業大道北呈東西走向街道名,沙園街道
寶崗大道站位於昌崗中路,沿昌崗中路呈東西走向道路名,靠近寶崗大道
昌崗站位於江南大道昌崗中路口,沿昌崗中路呈東西走向街道名,昌崗街道內
曉港站位於昌崗東路,沿昌崗東路呈東西走向公園名,靠近曉港公園
中大站位於新港西路,沿新港西路呈東西走向大學名,靠近中山大學
鷺江站位於新港西路下渡路口,沿新港西路呈東西走向村名,鷺江村內
客村站位於新港中路,沿新港中路呈南北走向村名,得名於客村
赤崗站位於新港中路北側,呈東西走向片區地名,赤崗地段內
磨碟沙站位於新港東路,沿新港東路呈東西走向片區地名,磨碟沙地段內
新港東站位於新港東路,沿新港東路呈東西走向道路名,新港東路地底
琶洲站位於新港東路會展南四路口,沿新港東路呈東西走向街道名,琶洲街道內
萬勝圍站位於新港東路新滘南路口,呈東西走向自創名,建站時無地標

線路走向

廣州地鐵8號線大致呈“L”型走向,起始於海珠區新港東路的萬勝圍站,然後向西穿過華南快速幹線、黃埔涌、新港中路,過客村立交進入新港西路,再穿曉港立交,沿昌崗東路向西延伸,然後路線繼續往西到達鶴洞大橋東側,隨後轉向西北進入工業大道,最終到達工業大道北與南田路交匯處的鳳凰新村站。

運營情況


運營時刻

方向首班車末班車
數字編碼車站往滘心往萬勝圍往滘心往萬勝圍
8|01滘心6:0023:00
8|02亭崗6:026:2723:0223:54
8|03石井6:246:0423:5123:04
8|04小坪6:226:0723:4823:07
8|05石潭6:196:0923:4623:09
8|06聚龍6:186:1123:4523:11
8|07上步6:136:1623:1323:43
8|08同德6:146:1523:4123:15
8|09鵝掌坦6:126:1623:3923:16
8|12陳家祠6:236:0623:2323:32
8|13華林寺6:046:2523:3023:25
8|14文化公園6:096:0323:2723:28
8|15同福西6:216:1123:2623:29
8|16鳳凰新村6:136:1923:3123:24
8|17沙園6:146:1723:3323:22
8|18寶崗大道6:166:1523:3523:20
8|19昌崗6:186:1323:3623:18
8|20曉港6:086:1123:3823:16
8|21中大6:096:1023:1423:40
8|22鷺江6:126:0623:4323:12
8|23客村6:046:1423:0923:45
8|24赤崗6:026:1723:0723:48
8|25磨碟沙6:166:1923:0623:49
8|26新港東6:146:2123:0323:52
8|27琶洲6:126:2323:0223:54
8|28萬勝圍6:1023:00
溫馨提示:僅供參考,實際情況以地鐵站告示為準。(以上信息據2020年11月廣州地鐵官網顯示) 
廣州地鐵8號線行車間隙
交路星期峰期時間段行車間隔
萬勝圍站至滘心站周一至周五高峰06:30至09:30、15:30至20:004分鐘
中峰06:00至06:30、09:30至15:304分30秒
低峰21:00至22:556分30秒
周六至周日高峰08:30至19:304分鐘
中峰07:30至08:30、19:30至21:004分30秒
低峰06:00至07:30、21:00至22:556分30秒
備註:僅供參考,實際情況以地鐵站告示為準。詳情可查看廣州地鐵官方網站。(截至2018年6月)

客運流量

據廣州地鐵官網統計,2015年,廣州地鐵8號線日均客流55.36萬人次,2017年度客運總量為20206.4萬人次;2016年,廣州地鐵8號線日均客流61.77萬人次,2017年度客運總量為22546.05萬人次。

設備設施


車輛設施

廣州地鐵8號線列車外型為“鼓形”結構,列車以香檳色為主色調,車體兩邊各有一條黃色的飾帶,車體和車頭設計為流線型,更加體現了現代列車的造型特點,車廂內牆面與天花板以白色調為主,使列車內顯得清爽淡雅。列車總長約140米,列車高3.8米,寬3米,每列車有48個座椅,每個座椅最多可座7人。在座位坐滿人下可坐336人,額定載荷下可座1860人,超員載荷下可座2592人。
廣州地鐵8號線
廣州地鐵8號線
廣州地鐵8號線列車上有司機室對客室廣播、運營控制中心對客室內部廣播、自動報站和司機室與司機室對講。當列車從站台出發后經過軌道特定位置,會自動觸發相應的廣播,讓乘客了解到站信息,以及地鐵站周邊的建築設施、旅遊景點等。與廣州地鐵1號線列車相比廣州地鐵8號線列車客室內兩端還設有兩個乘客信息顯示屏,顯示下一站到站信息,以提醒乘客到站下車。

運行設施

• 車輛段
廣州地鐵8號線的車輛基地為赤沙車輛段,位於磨碟沙站的東南側。

服務設施

在廣州地鐵8號線車站內有許多商鋪,全線支持移動支付、金融IC卡付費過閘。廣州地鐵8號線車站提供的便民雨傘租借、共享雨傘的服務。同時,車站外還停有共享單車。

主要工程


● 創新引用新技術攻克複雜施工難題
陳家祠站施工現場
陳家祠站施工現場
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13座車站中有9座位於溶土洞強烈發育的灰岩地區,個別區間溶土洞見洞率達80%以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專家組經過論證,認為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的建設風險和難度為國家級乃至世界級。
施工中,地鐵建設者們創新應用新工法、新工藝,充分完善和推廣衡盾泥在岩溶區富水砂層中輔助盾構開倉工法,使得該地層的盾構機換刀時間由傳統的約30天縮短至7天,不僅節約了工期,還大大降低了施工風險。同時,地鐵建設者們還豐富和強化了岩溶影響區處理的設計與施工方法,如通過總結應用大型溶洞灌注砂漿的成功經驗,有效降低了盾構通過大型歷史塌陷區的風險。此外,通過組織技術攻關,成功應用了灰岩區全斷面硬岩盾構掘進預防坍塌技術、土壓及泥水盾構在溶岩區掘進施工應急處置技術、盾構水下出洞輔助工法等,為廣州地鐵的後續盾構施工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各車站建設情況
陳家祠站為地下三層車站,主體基坑最大開挖深度約25米。由於該站靠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家祠,廣州地鐵採取多項措施:在施工前,對周邊建築物進行詳細調查,充分了解各建築物的結構型式、基礎型式、與基坑的關係等基礎數據,對文物、既有建築物進行隔離保護;在施工過程中,將原設計的沖錘式施工改為更先進的雙輪銑成槽施工工藝,嚴格控制同時作業的開挖機械數量,最大限度減小施工震動對周邊建構築物的影響,並加強對建築物的監測,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監測頻率。
彩虹橋站自2013年4月進場后就遇上120條各類管線遷改。各類管線的施工協調和遷改難度大,直到2017年3月才完成首期管線遷改。
西村站位於內環路與廣雅路交叉口南側,此處交通繁忙、道路狹小,為了儘可能減少對附近交通的影響,要分4期進行交通疏解,對工期影響很大。西村站周邊建(構)築物密集,距離車站最小距離僅約3米,施工難度極大。

建設規劃


• 北延段
廣州地鐵8號線會成為一條L形的放射線,北延線從北部的白雲湖站,亭崗站、石井站、小坪站、石潭站、聚龍站、上步站、同德站、鵝掌坦站、西村站、彩虹橋站、陳家祠站、華林寺站和文化公園站,文化公園至滘心段因工期滯后,已於2020年11月26日開通。
• 南延段
根據2015年2月規劃,廣州地鐵8號線南部到黃埔后,經琶洲南大街、長洲、化龍、蒙地、蓮花、礪江路、石樓,最終到達番禺海傍,在化龍站建立化龍-黃埔客運港支線。
• 北延段二期
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二期(白雲湖-廣州北站)全長約20千米,從白雲湖出發,連接到廣州北站。共設置9座車站,2座換乘站,全線均為地下線路。其中,廣州北站與廣州地鐵九號線、武廣客運專線、廣清城際軌道、京廣鐵路等線路換乘。江高站與廣清城際軌道換乘,平均站間距2.25千米,最大站間距3.06千米,最小站間距0.97千米。設停車場一座,位於花都區雅瑤附近。該段已獲批,具體建設時間為2019-2023年。
按照相關規劃,未來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二期在江府站拆解后,江府至廣州北站段成為24號線,沿廣花二路南下。

文化特色


廣州地鐵8號線車站在裝修的總體思路上是要做到16個車站風格統一,即一線一景。琶洲站為廣州地鐵所有站點裡面,唯一一個以黑色為主題色調的車站,且字體不是慣用的白色,而是黃色。
廣州地鐵8號線
廣州地鐵8號線
2015年6月28日,在廣州地鐵開通運營18周年之際,中國國內地鐵行業首個iBeacon藍牙智能感測器接入案例在廣州地鐵成功實現。廣州地鐵8號線全線(除萬勝圍站)開拓微信“搖一搖”功能,成為中國第一條全線覆蓋iBeacon信號的地鐵線路。

價值意義


廣州地鐵8號線貫穿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新港路沿線,緩解了沿線一路的交通。未來,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串接花都、白雲兩大組團,支持花都城市副中心、空港經濟區的發展建設。(南方都市報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