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三冢
歷史遺跡
陝西省武功縣河道鄉位處廣袤的北莽原上,這方川平地脈厚的風水寶地,曾因埋葬唐將劉文靜而被人們稱為“三冢”,河道鄉政府就設在三冢古鎮的原址上。
邰封錄》記載,“東晉元帝年間,武功莽原以東一條古河斷流,露出寬闊河道,後人們居其上,形成河道村。村東北五里台原上,有唐劉文靜三冢,冢高六丈有餘,樓亭石雕均被元軍所毀”。文革動亂中,整個墓冢被夷為平地,令人嘆惋。
貞觀三年(629),太宗李世民追念文靜功勞,給予平反昭雪,恢復官爵。又令文靜改蘇姓的次子樹義復劉姓,承襲其父魯國公爵位,加以重用。並在李家營部隊以北擇地,重新厚葬劉文靜。李世民仿照漢朝故例,將墓築成三座山的形狀,向後人昭示文靜一生“陳策反隋,舌戰突厥,奪取關中”的顯赫戰功。浩闊的北莽原上才出現了“巍巍三冢秀,朝朝碑樓森”的壯麗景觀。
幾年後,劉文靜的舊部段志玄和常遇春告老還鄉,舉家遷至三冢旁居住,和劉家族人一道為其主子守墓。他們除了晚上在墓地輪流巡邏外,白天在三冢以北開墾荒地,培植奇花異卉。並協助縣府積極推行輕徭薄賦,興修水利的政策,很快使這裡的經濟得到復甦,外地居民也大量遷入。
貞觀十六年(642),李世民巡幸三冢,祭祀已經去世二十三年的開國故臣,被這裡爭奇鬥豔,香氣怡人的花草樹木吸引得難捨難分。他在重獎了兩位老臣后,遂將這裡的花卉苗木定為皇家苗圃基地。打這以後,這裡的花草生意就非常火爆,慢慢地人們就把這裡叫成皇甫村。
元世祖至正二十二年(1362),元將李思齊率騎兵上乾州路經三冢鎮,將鎮上沒有來得及逃離的老弱病殘和守墓人屠戳一空,又放火把陵園的闕樓、殿堂、廊亭、牌坊、石雕等全數燒毀。明《武功縣誌》云:“劉文靜墓園遭劫后,碑記為今河道劉氏所秘篋。”
據《武功地名志》曰:“樹義為激勵劉氏族人不忘先祖,把先父劉文靜當年被捆綁的地方,起名綁王村。而劉文靜落馬被殺的地方,舊部段志玄等人則叫它落馬栽,後來人諧音叫成樂馬寨。原先羈押劉文靜的李家營,現在也叫成李家窯。而當年馬燧隊伍駐紮的地方也留下了東馬、西馬、三馬村和馬嵬鎮。”
河道三冢這個曾在二十里地都能清晰看到它的恢宏與壯觀,並讓武功人為之榮耀的唐墓冢遺存在文革期間被周圍村莊的人們,當作垃圾糞土挖取上地。在漫長的七年裡,硬是將三座高大的冢體,一點點蠶食殆盡,直至夷為平地。現在每當人看到這些能夠見證三冢興衰的村莊時,不由讓人發出對滄桑歲月的感嘆。
武功縣歷史文化遺跡一覽表 | |||
陝西省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 | 古遺址 | ◆香堯遺址◆王燒台遺址◆史家遺址 | |
古墓葬 | ◆姜嫄墓◆蘇武墓◆隋煬帝墓 | ||
古建築 | ◆教稼台◆武功城隍廟◆武功關帝廟 ◆望仙宮◆報本寺塔◆寺背後塔 | ||
陝西省非物質文化 保護遺產 | 民俗 | ◆蘇慧織迴文與武功民間送手絹風俗 | |
民間文學 | ◆農業始祖后稷傳說 | ||
傳統手藝工藝 | ◆普集燒雞 ◆武功土織布技藝 | ||
市、縣級文物 保護單位 及其它 | 古遺址 | 新石器時代 | ◆滸西庄遺址◆趙家崖遺址◆浮沱子遺址 ◆三合村遺址◆牛家台遺址◆張家台遺址 ◆蘇坊村遺址◆黃家河遺址◆二水寺 |
周 代 | ◆鄭尚坡遺址◆焦陽遺址◆小寨村遺址 ◆北灣遺址◆南店子遺址◆任曲(渠)遺址 | ||
其 他 | ◆青龍關◆后稷祠◆閻家遺址 ◆邰封里◆六門堰◆三江口◆慶善宮 ◆長寧邑◆普濟渡口◆楊虎城城址 | ||
墓、祠 | ◆商鞅墓◆安祿山墓◆車光倩墓◆蘇建墓 ◆蘇蕙墓◆靳孝謨墓◆游師雄墓◆蘇瑰墓 ◆康海墓◆孫景烈墓◆司馬裔墓◆馬如墓 ◆河道三冢 ◆蘇武祠◆康海祠◆太白祠 | ||
建 築 | ◆小華山◆上閣寺◆龍王廟◆東嶽廟 ◆鴻禧觀◆毗盧寺◆三清殿◆廣元寺(顯靈宮) ◆武功金仙觀◆燒香台(庵皇閣、望仙宮) ◆綠野書院◆西麓山房◆東里書院◆有邰書院 ◆馬家都堂府◆楊虎城公館◆西農籌建處 ◆新民高等小學◆龍王溝風景區 | ||
亭、驛 | ◆高望亭◆綠野亭◆申明亭◆旌善亭 ◆邰城驛◆長寧驛◆五里鋪◆可曾鋪 | ||
寺、廟 | ◆客山寺◆睡佛寺◆清涼寺◆印台寺 ◆觀音寺◆天花堂◆海潮院◆香山寺 ◆白兔寺◆甘皇殿◆石佛寺◆釋化寺 ◆洪教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