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白旗鎮的結果 展開

白旗鎮

遼寧省鳳城市白旗鎮

白旗鎮,隸屬於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地處鳳城市西南部。民國八年(1919年),設白旗堡村,屬於四區;1995年12月8日,撤鄉設白旗鎮。 截至2018年末,白旗鎮戶籍人口有13272人。 截至2020年6月,白旗鎮轄7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白旗街85號。 

歷史


白旗鎮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1687年(清聖祖康熙26年)設鳳凰城城守尉,轄黃、白、紅、藍8個旗署,隸屬奉天將軍,白旗鎮即是正白旗屯兵聚居區,也是滿族貴族瓜爾佳氏的發祥地,瓜爾佳氏的舊居王家村關家大瓦房以及牌坊至今仍保存良好。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白旗鎮地處鳳城市西南部,東與邊門鎮為鄰,南接紅旗鎮,西與沙里寨鎮接壤,北與寶山鎮、鳳山街道毗連, 行政區域面積191.98平方千米。 
白旗鎮
地形地貌
白旗鎮地處遼東半島東南部,地勢北高南低。地形主要為丘陵。主要山脈有老青背山、七頭砬子山和老頭砬子山等。境內最高點三層山位於白旗鎮黃旗村西,海拔516.1米。 
水文
白旗鎮主要河流有白旗河、民主河、莫家河,總長度13.5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白旗河,長7.5千米。 
自然災害
白旗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暴雨、冰雹、乾旱、大風、蟲害等。暴雨災害年均發生1次,最嚴重的一次暴雨災害發生在1985年7月20日。 
自然資源
白旗鎮境內礦藏資源有石灰石、硅礦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白旗鎮轄7個行政村:雕窩、黃旗、后營、吳家、民主、王家、莫家,下設9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白旗鎮轄7個行政村:后營子村、雕窩村、黃旗村、吳家村、民主村、王家村、莫家村, 鎮人民政府駐白旗街85號。

人口民族


全鎮共有3770戶,14000多口人,滿族佔77.4%,其他為蒙、回、朝鮮、錫伯、壯等6個民族。
2011年末,白旗鎮總人口13921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2人。 
截至2018年末,白旗鎮戶籍人口有13272人。

經濟發展


轄區農村各業興旺,現已形成幾村一品、一村一品或幾品的經濟格局。柞蠶以黃旗、民主、雕窩、王家、吳家較多,年產量達700噸左右;黃旗村、后營村五味子較多,面積達2500畝;吳家村寒富蘋果和刺五加較多,面積達2360畝;后營村綠色野山豬較多,年飼養量達1200頭;王家村、黃旗村板栗較多,面積達 5000畝,雕窩村、民主村甜瓜較多,達2000多畝,王家村正在建設山野菜基地。
鎮內工業發展較快,現已形成了以汽車零部件,木製品、有色金屬冶鍊、水泥製品、紡織、服裝為骨幹的工業體系,其主要產品:汽車半軸、汽車增壓器、化纖布、蓬布、棉麻布、柞蠶絲、不鏽鋼閥門、木製鍬把、鉛銅錠、水泥磚、裘皮服裝等,產品銷國內外,有的遠銷韓國、美國、俄羅斯。

資源優勢


• 豐富的山林資源和多樣化的物種資源。全鎮林地面積21.5萬畝,森林覆蓋率78.4%,林木蓄積量為24萬立方米。在綿延不斷的山林中,有柞樹、赤楊、核桃秋、落葉松紅松等喬木20多種,較名貴的有黃菠蘿、刺楸水曲柳等;有榛子、核桃、山裡紅、蕨菜、刺龍芽大葉芹等綠色土特產品20多種;有林蛙、野雞、野兔、獾子、狍子、狐狸等野生動物30多種;有天麻、細辛、五味子等中藥材50多種。
• 充足的土地資源。白旗鎮擁有耕地43000畝,人均土地3畝。而且土質優良,適應各種農作物的生長。除此之外白旗鎮還擁有大量的荒地、河灘地資源,面積近4000餘畝,交通方便,辦理土地手續簡便,費用低廉,是外地客商投資建廠的首選地塊,也是白旗鎮最搶手的土地資源之一。白旗鎮在鎮區西南部已規劃出30公頃的建設開發用地,用於建設工業園區。
• 待開發的旅遊資源。白旗鎮擁有鳳城市第二大水庫——自由水庫,距寶黃公路5公里,該水庫水域面積500多畝,水質清冽無污染,盛產鯉魚、鰱魚、鯽魚等,四面環山、地勢平緩、交通便利,非常適合垂釣和野外宿營。泛舟水上觀賞兩岸的山巒起伏,綠樹成陰、楊柳婀娜、槐花飄香。登上釣魚台,慢拋銀絲,體會願者上鉤之快意。冬季冰面平整如鏡,是天然的溜冰場,是人們溜冰、鍛煉身體的好地方。水庫下有良田6000畝,其中水田2000畝。利用水庫豐富的水源對下游的6000畝水地進行合理的綜合開發,形成綠色農產品基地,形成綠色生態游與自然風光游為一體的綜合旅遊體系。還有正在開發的雕窩村碾砣溝水庫,也是休閑、渡假的好去處。白旗鎮是滿族聚居區,豐富的滿族風情文化和完整的滿族禮儀風俗,此外鎮內保留完整的朝鮮族生產小隊的朝鮮族美食文化,適宜旅遊觀光。
• 豐富的水資源。白旗鎮水資源非常豐富,水質優良,可以滿足生活、畜牧和工業用水。較大的河流有白旗河、民主河、莫家河,白旗河流經3個村29個自然屯,經過多年治理,兩岸早已綠樹成蔭,楊柳依依、槐花飄香,成為人們享受自然的好去處。這條河共有4個灌區,灌溉面積2000多畝,河中魚類品種繁多,盛產河蟹。自由水庫猶如一塊巨大的翡翠鑲嵌在的群山之間,滋潤著下游數千畝阡陌縱橫的田野。白旗鎮地下水也及其豐富、水質為碳酸鈣型優質飲用水,總硬度、PH值、生物原生質和透明度都優於國家標準,是理想的農業、工業用水。
• 充足的勞動力資源。隨著白旗鎮的工農業發展,白旗鎮相繼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工農業專業技術人才和專業勞動者隊伍。現擁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180多人,中級職稱的600人左右,初級職稱1500多人,專業技術勞動力3000人左右。
• 充足的電力資源。白旗鎮2010年7月將新建6.6萬伏變電所一座,它的建成將解決白旗鎮企業用電瓶頸問題。白旗鎮供電所是鳳南地區中心變電所,鎮內企業用電比其它鄉鎮企業用電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優惠政策


1、鼓勵外來合作者在本鎮自主選擇合作方式、經營範圍和經營形式,並享受國家、省市規定的有關優惠政策。
2、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對外來投資的客商會同有關部門從立項審批、土地使用、營業執照、稅務登記、銀行開戶提供一條龍全部專人服務,所有手續二周內辦結。
3、在執行國家稅收法規的同時,地稅中屬於鎮政府預留部分,從投資之日起可享受二年的優惠,先徵收后核定,由鎮政府返還企業。
4、對客商投資企業,提供“四通”(水、電、路、通訊),優先安排子女入托、入學。
5、掛牌保護制度,各職能部門(稅務、消防、安監等部門除外),不準進入企業進行檢查、評比、驗收,國家規定的收費項目,由鎮政府統一組織收取。
6、在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的具體實施中,凡涉及的有關事宜可協商議定,實行一人一策,一事一策,一廠一策。
對外招商企業
1、丹東東亞蓄電池廠
位於黃旗村1組,始建於1976年,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29平方米,土地性質國有,水電齊全,有80千優安變壓器及其配電設施.
2、鳳城市有機化工廠
廠址位於后營村10組,始建於1986年,佔地面積3995平方米,建築面積1176平方米,土地性質國有,水電路齊全,有100千優安變壓器及其配電設施。
3、鳳城市有機化工分廠
廠地位於后營村3組,始建平1995年,佔地面積9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平方米,水電路齊全,有20千優安變壓器及其配電設施。
為做好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實現鎮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經過實地勘查,已規劃出八處項目建設用地,總面積115700平方米。

建置沿革


民國八年(1919年),設白旗堡村,屬於四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偽滿洲國設白旗村,鄉鎮級建制,屬鳳城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中共鳳城縣委改設白旗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國民黨軍進駐,設白旗鄉,改村設保。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中共鳳城縣委恢復白旗區建制。
1951年,改設三區。
1958年3月,撤區設白旗鄉;同年7月,撤洋河、寶山、白旗3個鄉組建紅衛星公社。
1961年,公社調整,從紅衛星公社析出原白旗鄉行政區劃(其中友好鄉所轄詩雅甸村、廣甸村劃出),組建紅衛星公社。
1983年9月,撤白旗(原紅衛星)公社,設白旗鄉。
1995年12月8日,撤鄉設白旗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白旗鎮財政總收入3653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624元。 
2018年,白旗鎮有工業企業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5個。 
農業
2011年,白旗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6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2%。 
2011年,白旗鎮生產糧食913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料作物、煙葉、藥材、蔬菜。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405畝,產量25噸;煙葉種植面積675畝,產量73噸;藥材種植面積5865畝;蔬菜種植面積1920畝,產量3688噸。 
2011年,白旗鎮生豬飼養量9560頭,年末存欄10049頭;牛飼養量1609頭,年末存欄1731頭;羊飼養量8222隻,年末存欄5077隻;家禽飼養量156.25萬羽,年末存欄36.36萬羽。 
白旗鎮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淡水面積0.04平方千米。2011年,漁業總產值280萬元。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210台。農民人均純收入9136元。 
工業
白旗鎮形成以輕紡加工業、機械加工業、礦產品加工業、食品加工業、高科技工業的五大工業園區為主的工業體系。
2011年,白旗鎮工業總產值達到41.56億元。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職工32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250萬元。 
商業
2011年末,白旗鎮有商業網點120個,職工35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6億元;鄉鎮集市貿易成交額800萬元。 
金融業
2011年,白旗鎮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830萬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8000萬元;人均儲蓄5700元;各項貸款餘額600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白旗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320人,專任教師12人;中小學1所,共有在校生932人,專任教師93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各級各類成人文化技術學校8所,招生2350人,在校生32人。2011年,教育經費達715.9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9.58%,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白旗鎮有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80場次;文化專業戶20個,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75平方米;公共圖書室7個,建築面積210平方米,藏書約20000多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5人,佔全鎮社會從業人員的1.3%。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驢皮影等。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242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59%。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白旗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個,其中綜合醫院1所,衛生院7所;病床24張。專業衛生人員17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註冊護士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2人。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6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1387人,參合率95.6%;孕產婦死亡率0。 
社會保障
2011年,白旗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62戶,人數395人,支出47.4萬元,月人均10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28人,支出82.1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0人,支出22.8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6人次,支出4.1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1人次,支出0.8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4萬元。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白旗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線路單程總長度66千米,投遞點7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000門,固定電話用戶26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85%。行動電話用戶6612戶,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65%。光纜線路總長達110千米,主幹電纜100對千米。已佔用的網際網路埠總數520個,寬頻接入用戶900戶。 
● 供電
2011年末,白旗鎮有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20.0兆伏安。高壓配電線路總長度130千米,變壓器容量9100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2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5%,供電可靠率98%。 

交通運輸


2011年,白旗鎮境內有道路6條,總長度41.6千米。鳳城直達白旗公共汽車16輛,日客運量平均950人次,年客運量34萬人次。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完顏氏(漢姓王)移此駐防,被編入正白旗下當差,遂以白旗名所居之地為白旗堡,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