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峽

作曲家

關峽,男,滿族,1957年6月生,河南開封人,1985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國家一級作曲。中國文聯授予關峽為“中國當代百名優秀文藝家”之一。

1985年,畢業進入中國歌劇舞劇院工作。1991年,為《戰爭子午線》創作的電影音樂獲得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提名;同年,為電視劇《圍城》創作的音樂獲得全國電影製片廠第二屆電視劇評選最佳音樂獎。1992年,擔任兒童劇《小龍人》的作曲。1993年,為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作曲。1999年,為“希望工程”十周年創作《第二交響曲“希望”》。2001年,調入中國東方歌舞團;同年,由其作曲的歌曲《公僕贊》獲得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銀獎;同年,由其作曲的民族歌劇《悲愴的黎明》在北京首演。2002年,擔任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作曲。

2004年,調任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團長;同年,由其作曲的民族歌劇《木蘭詩篇》首演。2006年,創作交響幻想曲《霸王別姬》;同年,擔任電視劇《士兵突擊》作曲。2009年,為紀念汶川大地震創作的樂曲《大地安魂曲》首演。2010年,獲得第7屆中國金唱片獎音樂創作特別獎。2015年,當選為中國音樂家協會第八屆副主席。2018年,當選為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委員;同年,卸任中國交響樂團團長職務。2019年,為電影《桂香街》創作的音樂獲得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提名。2020年,創作反映抗擊新冠疫情歷程的交響曲《浴火重生》的第一樂章。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關峽曾任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團長、中國東方歌舞團副團長。現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委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第八屆副主席、理事及創作委員會副主任和青年音樂家分會副會長、國家大劇院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音樂協會特邀理事。
1957年6月,關峽出生在河南開封。他自幼接觸過京胡、二胡、板胡和河南地方戲曲,還在家人的支持下學習過小提琴和鋼琴。
1981年,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期間,關峽創作了器樂作品《大提琴狂想曲》,該作於1982年獲美國齊爾品作曲比賽二等獎。1983年,他創作了第一弦樂四重奏《仿徨、吶喊、野草》,該作於1985年獲全國第4屆音樂作品評獎比賽二等獎。1985年,關峽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進入中國歌劇舞劇院創作室工作。
1990年,在馮小寧執導的電影《戰爭子午線》中擔任作曲,並以此獲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提名;同年,又擔任了根據錢鍾書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圍城》的作曲,該劇音樂於1991年12月獲得全國電影製片廠第二屆電視劇評選最佳音樂獎。
1992年,擔任兒童劇《小龍人》的作曲,並與詞作家黃奇石、諸葛怡合作了主題歌《我是一條小青龍》。1993年,與詞作家甲丁、陳濤合作,為情景喜劇《我愛我家》創作了《會飛的心》《諾言》等主題歌及劇中插曲,並擔任配樂作曲。
1998年,由劉麟作詞、關峽作曲的美聲花腔歌曲《為祖國乾杯》和《走進春天》同獲文化部“全國新人新作”美聲和民族聲樂作品一等獎。1999年,關峽為“希望工程”十周年創作了《第二交響曲“希望”》。
2001年,調入中國東方歌舞團,在環球風情晚會《蔚藍色的浪漫》中出任演出總監;5月,作為“北京申奧藝術團”的音樂總監到莫斯科參加申奧演出;5月19日,由高占祥作詞、關峽作曲的歌曲《公僕贊》獲得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銀獎;8月,在世界大學生運動開幕式上式《Hello 21》大型文藝演出中出任音樂總監及作曲;9月,由孔遠編劇、關峽作曲的民族歌劇《悲愴的黎明》在北京公演,該劇又於2003年由中央電視台影視頻道拍攝為舞台藝術片。
2002年4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相約北京》開幕式中出任策劃及音樂總監;5月23日,在為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60周年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的《走進新時代》大型合唱音樂會中出任策劃及音樂總監;10月,在紀念建國53周年舉行的大型音樂會中出任策劃及音樂總監;同年,擔任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的作曲的作曲。
2003年1月,在東方歌舞團中國音樂舞蹈晚會《華彩唱風流》中任總策劃、演出總監;9月,出任第7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鳳鳴塞上》音樂總監。
2004年4月,出任《歡迎金正日訪華》文藝晚會的音樂總監;5月,出任共青團中央、中央電視台主辦的紀念“五四”運動55周年大型文藝晚會《青春》的策劃及音樂總監;10月,在為紀念建國55周年舉行的大型文藝晚會《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中出任策劃及音樂總監;10月16日,由關峽作曲、劉麟編劇的民族歌劇《木蘭詩篇》在北京首演;同年,調任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團長。
2005年9月18日,為慶祝聯合國成立60周年,《木蘭詩篇》在美國林肯藝術中心上演,成為20世紀30年代之後首部在該中心上演的中國作品。
2006年,關峽創作了交響幻想曲《霸王別姬》,於當年5月巡演美國,又於11月在日本上演;同年,擔任電視劇《士兵突擊》作曲。
2007年11月6日,《霸王別姬》在克里姆林宮劇院舉行的俄羅斯“中國年”閉幕式上進行了莫斯科首演。
2008年5月15日,斯洛維尼亞國家廣播交響樂團在邵恩的指揮下演奏了《霸王別姬》,並由歐洲廣播聯盟向全歐洲現場直播;8月30日,《木蘭詩篇》應邀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2008-2009演出季開幕演出中上演,進行了歐洲首演;演出結束后,奧地利國家劇院聯盟主席施普林格代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向作曲家關峽、歌唱家彭麗媛頒發了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榮譽證書。
2009年5月12日,關峽為紀念“5·12”汶川大地震而創作的樂曲《大地安魂曲》在國家大劇院首演;11月,關峽應邀帶領中國交響樂團赴日本演出《木蘭詩篇》,共在東京、札幌舉行了四場演出。
2010年1月23日,在北京奧體中心舉行的第7屆中國金唱片獎頒獎典禮上,關峽獲得音樂創作特別獎。
2013年1月,關峽率中國交響樂團赴美國,進行了為期53天、共30場音樂會的國際巡演。2015年6月18日,當選為中國音樂家協會第八屆副主席。2016年,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18年3月,關峽當選為全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委員;5月25日,首場個人作品專場音樂會《希望》在北京音樂廳上演,由湯沐海執棒指揮、周曉琳、薛皓垠張英席等歌唱家參演,演出了關峽的歌劇選段和器樂作品;同年,關峽卸任中國交響樂團團長職務。
2019年10月17日晚,“新時代的榮光”關峽作品交響音樂會在開封市博物館上演,指揮家邵恩執棒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樂派交響樂團演奏了7部關峽譜寫的作品,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數字化平台技術團隊現場錄製並向52個國家直播了這場音樂會;11月23日,關峽與楊帆合作作曲的電影《桂香街》獲得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提名。
2020年,與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邵恩及來自中國交響樂團的作曲家楊帆、黃凱然合作了反映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歷程的交響曲《浴火重生》,關峽負責第一樂章的創作;該作於8月15日在武漢琴台音樂廳首演。
2021年7月01日,擔任音樂總監的《偉大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在中國大陸上映。

晚會活動


作為國家大型文藝晚會的策劃人之一兼音樂總監,參與創作,製作了數十台晚會。
《回歸頌》(1997年迎接香港回歸人民大會堂文藝晚會)。
《歡迎柯林頓訪華》文藝晚會(1998年人民大會堂)。
《天地浪漫曲》(雲南昆明99世博會開幕式大型文藝晚會)。
《春潮頌》(為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20周年人民大會堂大型音樂會)。
《祖國頌》(慶祝建國50周年人民大會堂文藝晚會,由於成績突出榮立了二等功)。
《江山賦》(迎接澳門回歸人民大會堂文藝晚會)。
《愛我澳門、愛我中華》(澳門特區政府成立文藝晚會)
文化部97、98、99、2004年《七彩虹》、《春光譜》、《春天暢想曲》及《春光這邊獨好》春節電視晚會。
2001年5月作為“北京申奧藝術團”的音樂總監到莫斯科參加申奧演出。
2001年8月“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Hello21》大型文藝演出中出任音樂總監及作曲。
2001年調任中國東方歌舞團,在環球風情晚會《蔚藍色的浪漫》中出任演出總監。
2002年4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相約北京》開幕式中出任策劃及音樂總監。
2002年5月23日為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60周年在工體舉行的《走進新時代》大型合唱音樂會中出任策劃及音樂總監。
2002年10月為紀念建國53周年舉行的大型音樂會中出任策劃及音樂總監。
2003年1月在東方歌舞團中國音樂舞蹈晚會《華彩唱風流》任總策劃、演出總監。
2003年9月出任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鳳鳴塞上》音樂總監。
2004年4月出任《歡迎金正日訪華》文藝晚會的音樂總監。
2004年5月出任團中央、中央電視台主辦的紀念“五四”運動55周年大型文藝晚會《青春》的策劃及音樂總監。
2004年10月為紀念建國55周年舉行的大型文藝晚會《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中出任策劃及音樂總監。
2021年5月23日至30日,擔任作曲的中央芭蕾舞團首部大型原創交響芭蕾作品《世紀》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

主要作品


大提琴狂想曲(1981)1982年獲美國“齊爾品”作曲比賽二等獎
第一弦樂四重奏(1983)1985年獲全國第四屆音樂作品評獎比賽二等獎
第一交響曲《呼喚》(1985)
大型民族歌劇《悲愴的黎明》(1987——2001)
《公僕贊》(1995)被評為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和“歌唱孔繁森聲樂作品比賽”優秀創作獎,2001年全國文聯首屆“金鐘獎”的銀獎。
歌曲《為祖國乾杯》和《走進春天》雙獲文化部1998年“全國新人新作比賽”美聲和民族聲樂作品一等獎。
第二交響曲《希望》(1999)為“希望工程”10周年委約而作
交響舞曲《江山美人》(2003)
交響樂《節日序曲》(2003)
交響敘事曲《悲愴的黎明》(2004)
為30多部電影作曲,其中《戰爭子午線》獲第十一屆“金雞獎”最佳作曲獎。
為《圍城》、《小龍人》、《我愛我家》、《激情燃燒的歲月》《士兵突擊》等600多部集電視劇作曲,其中《圍城》的音樂獲1991年電視劇最佳音樂獎。

器樂作品

時間作品名稱體裁
1982年《大提琴狂想曲》狂想曲
1983年《仿徨、吶喊、野草》弦樂四重奏
1984年《彝歌》小提琴曲
1985年《第一交響曲“呼喚”》交響曲
1999年《第二交響曲“希望”》交響曲
2003年《江山美人》交響舞曲
《節日序曲》交響樂
2004年《悲愴的黎明》交響敘事曲
《第一交響序曲》交響曲
2006年《霸王別姬》交響幻想曲
2008年《木蘭花》雙箏與樂隊協奏曲
2009年《大地安魂曲》交響樂
2020年《浴火重生》(第一樂章)交響曲

歌劇

時間作品名稱
2001年《悲愴的黎明》
2004年《木蘭詩篇》

音樂專輯

《小龍人》電視劇原聲帶1992-4-14
《我愛我家》全部主題曲、插曲1994
大地安魂曲2013-5-20

聲樂作品

時間作品名稱備註
1991年《我們上路》宏甲作詞,電視報告文學片《無極之路》主題歌
《將軍戰術傳千古》魏明倫作詞,電視劇《淮陰侯韓信》片尾主題歌
《尋覓》王健作詞
1993年《零點起飛》郭軍作詞
《遙遠的故鄉》都曉作詞,張宏聲演唱,電視劇《潁河故事》片頭曲
《大平原》都曉作詞,韋唯演唱,電視劇《穎河故事》片尾曲
《東方有一個夢》黃奇石作詞
1994年《留給你》陳濤作詞,電視劇《鄉里故事》片尾曲
1995年《夢醒淚千行》汪小青作詞,孫小梅演唱,電視劇《子夜》主題曲
《走出自己的生活》徐安利作詞,電視劇《起步停車》片頭曲
《公僕贊》高占祥作詞,萬山紅演唱
1997年《相約在月圓時節》任志萍作詞,宋祖英演唱
《為了你什麼都可以》陳濤作詞,電視劇《平平常常的故事》片尾曲
《擦亮你的心》陳濤作詞,電視劇《平平常常的故事》主題曲
《重逢》陳濤作詞,電視劇《走入歐洲》片頭歌
1998年《走進春天》劉麟作詞,孫麗英演唱
《相逢一笑》劉麟作詞,電視劇《老軍堂》片尾曲
《為祖國乾杯》劉麟作詞,么紅等演唱
2000年《我和我的工人師傅》任志萍作詞,彭麗媛演唱
2001年《西出陽關》劉麟作詞
2005年《大家一起來》閻肅作詞,電視劇《張伯苓》片尾曲
2008年《我們唱》合唱歌曲,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創作

影視音樂

時間作品名稱作品類型
1990年《戰爭子午線》電影
《圍城》電視劇
1991年《淮陰侯韓信》電視劇
1992年《小龍人》電視劇
1993年《我愛我家》電視劇
1997年《走入歐洲》電視劇
1998年《中國餐館》電視劇
1998年《澳門雨》電視劇
2002年《激情燃燒的歲月》電視劇
2005年《張伯苓》電視劇
《任長霞》電影
2006年《士兵突擊》電視劇
2019年《桂香街》電影

文藝演出

時間演出名稱擔任職務
1997年《七彩虹》(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策劃人、音樂總監
《回歸頌》(迎接香港回歸人民大會堂文藝晚會)
1998年《春光譜》(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
《歡迎柯林頓訪華》文藝晚會
《春潮頌》(為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20周年人民大會堂大型音樂會)
1999年《春天暢想曲》(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
《天地浪漫曲》(雲南昆明世博會開幕式大型文藝晚會)
《祖國頌》(慶祝建國50周年人民大會堂文藝晚會)
《江山賦》(迎接澳門回歸人民大會堂文藝晚會)
《愛我澳門、愛我中華》(澳門特區政府成立文藝晚會)
2001年《Hello 21》(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文藝演出)
《蔚藍色的浪漫》(環球風情晚會)演出總監
2002年《相約北京》開幕式策劃人、音樂總監
《走進新時代》(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60周年合唱音樂會)
紀念建國53周年音樂會
2003年《華彩唱風流》(東方歌舞團中國音樂舞蹈晚會)總策劃、演出總監
《鳳鳴塞上》(第7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文藝演出)音樂總監
2004年《春光這邊獨好》(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策劃人、音樂總監
《歡迎金正日訪華》文藝晚會音樂總監
《青春》(紀念“五四”運動55周年文藝晚會)策劃人、音樂總監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紀念建國55周年文藝晚會)

創作特徵


早期風格
關峽早期的主要大型作品有第一交響曲《呼喚》、第二交響曲《希望》、第一弦樂四重奏《仿徨、吶喊、野草》、《大提琴狂想曲》等,不僅學術探索技法突出,個性鮮明,而且具有影響深遠的流傳之態。
中期風格
在關峽的創作生涯中期,他主要創作了一些大眾化、普適性的影視音樂和歌曲,如《戰爭子午線》、《圍城》、《小龍人》、《我愛我家》的音樂及歌曲《公僕贊》、《為祖國乾杯》、《走進春天》等,這些多產、質高的聲樂引起了大眾的共鳴,在社會上產生了反響。注重旋律線條及其藝術形象的簡單質樸的藝術化塑造,是這些作品獲得發展的重要因素。如《炎熱的風》口語化主歌和在此基礎上略微起伏的副歌,尤其是其非規整律動、在起音上的無拘無束,使得音樂有別於當時的西北風或民謠風,與電視劇的質樸無華的生活情境一起走進千家萬戶。《我是一條小青龍》以兒童的口吻,爽朗、陽光的音調,打破以往旋律構成的傳統,似說又似唱,音樂跳躍,起伏較大,符合於孩子的審美特點,所以一經推出就受到傳唱。
《為祖國乾杯》也是一種歡快爽朗的音調,所不同的是,它的律動是規整性節奏,常以呼應性的對答來表現寓意所指,即以太陽與月亮的口吻來表達民族的自豪感,而三拍子的圓舞曲的特點,也是當時頌歌體裁中少見寫法;中間加入的花腔手法,凸顯出作曲家對聲樂技術發展的眷顧;適合於各個聲部的技術技巧,既是這一時期關峽歌曲創作藝術性的特點之一,也是它們廣受歡迎的因素。
二十一世紀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關峽的創作選題更為宏大,他常以國家、民族的命運為其作品構思的專題,這不僅反映在影視音樂上,如《激情燃燒的歲月》、《士兵突擊》等,也反映在大型音樂作品上,如歌劇《悲愴的黎明》《木蘭詩篇》、清唱劇《大地安魂曲》等。從《第一交響序曲》、民族歌劇《悲愴的黎明》開始,關峽就特別注重人物形象的標識性特徵塑造。如為歌劇《悲愴的黎明》創作、後來成為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主題曲的《第一交響序曲》,結構為帶引子的復三部曲式,引子為bE大調,充滿希望與力量;呈示部A段調性為D大調,旋律具有歌唱性,恢弘昂揚;B段由鋼琴領奏,抒情平緩,簡約委婉;展開部A段緊張激烈,躁動不安;B段F大調,溫婉柔美,抒情歌唱;再現部A’又回到了那個恢弘磅礴感人至深的旋律。作曲家充分地利用了各種樂器的特點,恰當地加以使用和編排,賦予其象徵性,可以象徵一個人、物、場景、心情、狀態,甚至是一種精神。

獲獎記錄


時間獎項獲獎作品獲獎情況
2019-11-23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桂香街提名
1991-12-5全國電影製片廠第二屆電視劇評選最佳音樂獎圍城獲獎
1991 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戰爭子午線提名
2010-1-23第7屆中國金唱片獎音樂創作特別獎獲獎

人物評價


關峽被譽為民族交響樂的開拓者,在創演實踐中追求著用交響樂表述中國文化,以一己之力而推動中國交響樂走向世界;他也以“推動以中國交響音樂為代表的主流音樂文化建設”為己任,創作人民需要的高雅音樂,在兩會上獻計獻策,“供糧草”“養人才”等樸實無華的語詞表達了他為促進藝術院團可持續發展所做的思考。(《音樂天地》王安潮評)
關峽開拓了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可稱之為“五聲音階浪漫主義”,從他的音樂中能聽到普契尼的表現力和瓦格納的戲劇性配器。(格萊美獎音樂評選委員會委員喬什·奇克評)
關峽的優雅創作和樂隊極為出色的演奏指向的是兩種藝術的不同,而不是它們的融合。(《紐約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