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武樓石橋
閱武樓石橋
閱武樓城有南北二門,北門上石門額“志喻金湯”,門外泄洪溝橫跨一座石橋,屬閱武樓城建築的一部分,稱為閱武樓石橋。
閱武樓石橋跨河與城門相對。橋為花崗岩石建造,長17米,橋面寬4米,橋堍外寬約7米,三方橋孔,橋底鋪條石,兩橋墩前尖後方呈船形,橋面由七塊一組的大條石分三組鋪成,橋上矮護欄由刻素回紋條石組成,橋側牆及護岸全由花崗岩石砌成。石橋上水方修了馬路,有效阻擋了雨季夾帶山石的洪水衝擊。因閱武樓多年被廢棄,石橋使用率很低,所以石橋至今保存完好。
相傳閱武樓石橋本為弔橋,明朝在元朝的基礎上,加以擴充和修葺,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年間,為了方便交通,役使工匠三千餘人,花費白銀二十萬兩,在東岸建起了“凝和殿”,在西岸建起了“迎翠殿”,改閱武樓兩面的弔橋為石橋。
閱武樓外護城河上的閱武樓石橋原有兩座,今僅存北側漢白玉石橋。閱武樓石橋橋的兩端原有兩座牌坊,西叫“金鰲”,東稱“玉蝀”,是中國古老提棧式石拱橋的典型。解放后,車輛過往頻繁,橋面過窄阻塞交通。1954年,保留團城,把中南海國務院的圍牆南移,使馬路往南展寬。
金水橋 | 龍泉寺金龍橋 | 大覺寺功德橋 | 白家疃石橋 | ||
天壇丹陛橋 | 德勝橋 | 釣魚台國賓館石橋 | 攝政王府廊橋 | ||
萬寧橋 | 高粱橋 | 雙泉寺前萬善橋 | 醇親王墓石橋 | ||
玉泉山東石橋 | 北海大橋 | 西北糧橋 | 萬壽寺石橋 | ||
卧佛寺石橋 | 瀨春園石橋 | 閱武樓石橋 | 櫻桃溝石橋 | ||
寶勝仙橋 | 孚郡王墓石橋 | 暢觀樓磚石橋 | 白雲觀窩風橋 | ||
廣源閘橋 |
[1]首都建設報http://epaper.bjd.com.cn/sdjsb/20070117/200701/t20070117_155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