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福民村的結果 展開
- 黑龍江嘉蔭縣滬嘉鄉下轄村
- 廣東省興寧市新陂鎮下轄村
- 江蘇省張家港市下轄村
福民村
廣東省興寧市新陂鎮下轄村
福民徠村,隸屬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新陂鎮,位於新陂鎮西南,東鄰茶塘村,洋崗村,西鄰福慶村,南鄰茅塘村、先聲村,北鄰福豐村。村西南為山地,村東北為矮嶺平地。有龍頭崗為靠,朱和嶺、角弓嶺、藍田嶺、下長嶺延綿。由佛李坑、長坑裡、白石窩、南坑裡、神背坑組成山林地,有曾坑口、沙上、朱和嶺、藍田嶺、角弓嶺、李子嶺、下長嶺、鄒塘等組成居民聚居地。
解放前隸屬興寧縣福塘區福慶堡。新中國成立后同屬福慶鄉(包括福慶、福民、福豐、茶塘、洋崗等村)。鄉政府下設若干個農會,1954年在福民範圍內有光輝初級合作社和新華初級合作社,1956年並為高級合作社。1954年建立農村黨支部。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屬福慶大隊,1961年由福慶大隊分出為福民大隊,1963年合併為福慶大隊,1979年重新由福慶大隊分出福民大隊,1984年改為福民鄉人民政府,1987年稱為福民村民委員會,1989年稱為福民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改為福民村民委員會,實行村民自治,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由村民依法選舉產生。
轄區內有鄒屋、鄒一、鄒四、河唇、人大、朱和嶺、上宋、下宋、廠下、十二隊、老一、老二、老三、十隊、楊屋、新一、新二、新三、新四、下半、上廖、下廖二十二個村民小組,居住有陳、鄒、宋、廖、楊、李、何、賴八個姓氏。2005年末人口2375人,560戶。
村中道路四通八達,南有國道穿村而過,到興城4公里。鎮級長嶺公路橫貫村中,到新陂圩鎮3公里。還有國道至鄒屋,長嶺公路至朱和嶺、長嶺公路至福慶三條主要村道,均可行駛大車,與各自然村的村道緊緊相連。全村已有水泥村道為3.5公里。
全村有水田757畝,旱地70畝、魚塘20畝。有三條跨村水溝,每塅田都有一路兩溝,共有石砌三面光渠道8公里,全村範圍不旱不澇。
福民村歷來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小麥、蠶豆、花生、黃豆、甘薯、梅州金柚等農作物。解放前糧食產量低,不夠自給,解放后經過改良土壤,平整土地,修築水庫、興修水利,科學耕作,全面種植雜交水稻,採用塑盤拋秧,合理施肥,及時防治病蟲害,糧食產量大幅提高,單產千斤以上。
位於村中心角弓嶺的福民小學是本村唯一的小學,其前身是解放前陳姓族人學校,舊名敬揚小學,解放后取“造福於人民”之意而稱福民小學。歷年來,全村的適齡兒童及洋崗、茶塘的部分兒童在該校上學。在老師們的辛勤教育下,為國家輸送了大批人才。解放前廠下出過舉人,解放後有很多人考上大中專學校。
貫徹基本國策,落實重心下移,堅持做好人口與計生各項工作。1996年度被評為興寧市計劃生育合格村,1999年度被為興寧市計劃生育先進村。2006年度出生27人,出生率10.69‰,計劃生育率92.59%。
陳金慶(1874——1940)辛丑補庚子(1900年)科舉人,曾任廣西省平善縣知縣,民國時歷任興寧、五華、紫金、大埔縣府秘書、科長、法官、參議員等職。
楊立中,烈士,讀書時期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1年慘遭國民黨殺害,時年僅18歲。
廖立民,曾任廣東省總工會副主席,廣東省民政廳長。離休幹部。
鄒方子,曾任中共興寧縣委宣傳部長,黨校校長。離休幹部。
陳子歡,曾任興寧市信訪局長。
宋錦方,曾任新陂鎮黨委副書記,興寧市人大依法治市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現已退休。
廖秋明,曾任興寧市檔案局副局長。現已退休。
陳雄輝,曾任英德市副市長,現任華南師範大學思想教育系黨總支書記(正處級)
廖紅彬,現任興寧市安監局局長。
歷任支部書記、主任(鄉長、大隊長、管委、革委)
支部書記:
劉純英 1954年——1955年。
陳茂先 1958年——1961年。
鄒文良 1961年——1963年。
林仕泉 1963年——1968年(福慶)。
廖漢懷 1968年——1976年(福慶)。
陳子歡 1976年——1979年(福慶、福民)。
陳佛連 1979年——1984年。
陳慶英 1980年——1984年。
楊漢朋 1984年——1994年。
鄒灼文 1995年——1997年。
陳均平 1997年起任——
村主任(鄉長、大隊長、管委、革委)
鄒文良 1961年——1963年。
陳子歡 1976年——1979年。
楊漢朋 1983年——1987年。
陳徠子祥 1987年——1993年。
宋錦煌 1993年——1997年。
陳均平 1999年3月——
過去的福民村是出名的窮村,解放前有一首歌謠概括了當時的狀況:“有女不嫁長嶺上,日里擔石頭,夜裡補蚊帳”。因為人多地少,村民靠擔石頭來維持生活,有的還擔鹽上江西掙錢過日子。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村民大搞興修水利,修築水庫,改良土壤,科學種田,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現在的村民不愁吃不愁穿,大部分人住上了新樓房,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4000元。
在不斷豐富的物質生活基礎上,村民認真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從2004年起全村實行生活垃圾集中運載,全村衛生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呈現村容整潔,綠水青山的景象,村民的健康衛生環境得到提升。村民生活舒適,工作順心。2004年被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評為“衛生村”。2005年梅州市農村環境衛生工作現場會在我村廠下召開,與會領導對我村環境衛生讚嘆不已。
全村現有黨員64人,村幹部6人,陳均平任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卓群任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吳彩香任支部委員、村委會委員、陳育平、李美華任村委會委員,何國云為鎮聘村幹部。
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領導組織下,2004年成立了老年人協會,全村老年人踴躍入會。老年人協會的成立,得到了廣大在外鄉賢和有識之士的大力支持,他們紛紛捐款捐物,購置各種文體活動器材。村“兩委班子”積極籌集資金,於2006年建成了一座集村委會辦公和老年人活動中心於一體的兩層樓房。目前的村委會距鎮政府3公里。在新農村建設中,鄉賢楊慶堯、陳偉雄、李偉洪,陳展亮、陳梅珍等踴躍捐資,改造學校、鋪築村道、興修水利、美化環境,興建村址和老人活動中心,為福民村的靚麗增添了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