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白坦村的結果 展開
- 浙江省金華市巍山鎮下轄村
- 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白坦村
白坦村
浙江省金華市巍山鎮下轄村
白坦村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東陽白溪江下游平原,巍山鎮西南端,距城區20公里。古代屬永寧鄉十二都;1932年設白坦鎮;1950年5月屬白坦鄉,為鄉公所所在地;1956年歸屬巍屏鄉。現屬巍山鎮。1992年,全村1206戶、3733人。耕地2049畝,田1473畝,地574畝。
2016年11月9日根據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名單在住房城鄉建設部網站公示,浙江省金華市東陽白溪江白坦村落擬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吳氏宗譜
大學章句
白坦村古稱梅里,又稱松樹矮。後有縣令白甫謂村名不雅,遂取村處白溪江畔平坦灘地之意,更名白坦。獅山雄踞村南,練溪自北向西南繞村而流,與吳良村隔溪相望。溪塍水竹翠密。據《吳氏宗譜》載,源自殷商後期西伯侯姬太王兩子泰伯、仲雍。有八十四世祖,字德彰,南宋紹定四年(1231)訪朱子所著《大學章句》遺稿自諸暨來東陽,道經石潭,為俞翁留館於鹿山書院,招為婿,號鹿山公。子效澄卜居永寧鄉,子孫營新居於羅帶門堂(今吳良後半村)。後世發族於後石、吳良、白坦、湖心塘等27個村莊,成為東陽的大姓之一。九十三世祖吳大?居白坦,九十四祖吳仕?(1445-1526)有兩子仁涯、仁氵雲,兄弟始分白坦上、下村。今傳至敦字輩,約歷113世。
中國音樂史
白坦建築群有太和堂、義和堂、雍和堂、介錫堂、誠一堂、福輿堂、敬修堂、慎余堂、勤慎堂、貽翼堂、成樂堂、紹成廳、藝蘭廳、承恩堂、承德堂、仁德堂、惠迪堂、太源堂、集慶堂、永錫堂、永信堂、種德堂、百善堂、承本堂、樹德堂、立本堂、齊政堂、居易堂、爐善廳、夢善廳、惜福堂、廉讓堂、棣園堂、敦厚堂、敦本堂、敦善堂、敦和堂、讓善堂、中和堂、蔚善堂、永和堂、承仁堂、慎修堂、東田堂、大和堂、怡和堂、亦政堂、九思堂、鋤金堂、務本堂、承順堂、三立堂、菊壯堂等53處,現存40多處。尤以融東陽木雕、石雕、磚雕為一體的清代及民國的雕飾藝術建築最具代表性。
務本堂建築群
建於清道光年間,進士吳品珩和貢生吳品王禹兄弟的居宅。主軸線由門樓、正廳、後堂組成,兩邊分別為菊壯廳、三立堂。正廳和後堂前廊的軒、梁、檁、枋、斗拱,雕刻精緻,牛腿雕戲劇人物,山牆前廊各開青石洞門,門框石雕,花草動物栩栩如生。正廳三開間七架前軒后雙步,左右各有廂房5間,明間抬梁式,次間穿斗式。後堂明間的藻井,木雕極精細。藻井後設有神龕。正廳有林則徐題贈的務本堂匾額。
福余堂建築群
清嘉慶年間東陽木雕藝術建築,由主軸線及另一分支組成。主軸線分前後兩部分,前一部分由門樓、照廳、正廳、後堂組成,后一部分由照壁、後堂組成,左右兩邊為通道和廂房。正廳三開間,七架前軒后雙步廊,明間抬梁式,次間穿斗式,五架及三架樑上置伏斗。軒部分雕刻精緻,前檐飾獅子戲球牛腿,斗拱上溜部分的牛腿成象鼻狀。磚雕花脊。前照壁由水磨磚斜向砌成。
雍和堂建築群
又名七台,建於清康熙年間。前後三進,左、中、右三條縱軸線組成。三開間,七架前軒后雙步廊,明間抬梁式,次間穿斗式,柱頭有卷殺,瓜楞柱礎,腹部雕雲頭花。軒部分均精雕細飾。每年元宵及農曆十月初一燈節,懸掛春、夏、秋、冬四季彩燈。
敬修堂建築群
由敬修堂、勤慎堂、貽翼堂、成樂堂組成。共100間。四座建築敬修堂居中,勤慎堂、貽翼堂居前,成樂堂居后,形成品字形結構。貽翼堂前檐飾百魚、百鳥、百鹿等雕刻。
承恩堂和太和堂。始建於明,清初重修。均為三開間。明間抬梁式,次建穿斗式,樑上置伏斗,扇形雀替飾動物和人物雕刻。
大台門。清光緒末年木雕藝術建築,歇山頂,翼角起翹。明間兩縫前後四柱,抬梁式。每根金柱同角柱間分別置角梁,梁北置浮蓮童柱,支托采步金。前廊之檁、枋,均飾花草和如意紋雕刻。
河瀆廿四間頭建築。清代木雕藝術建築。由前廳、後堂及廂房組成,結構緊湊、完整,舒適寬敞,雕刻工藝精細。五代時吳越王錢?曾來白坦獅山駐足,白坦村民遂敬之為獅山太祖,農曆十月初一爭相登山祭祀。東陽縣境流傳著盧宅有牌坊,白坦有佛堂之說。白坦下佛堂重建於清初,前殿後堂有穿堂相連。後堂九間,由三個三開間自成一體,用磚牆相融,僅前廊相隔。中三間塑本祿文昌、關帝等九尊神像。左三間塑佛祖、觀音、彌勒、佑聖、送子常等十七尊;右三間為太祖、胡公等九尊。前殿塑許遜真君斬蛟、北極真武帝鎮龜蛇故事。每年農曆六月初六祭祀保護人民的駱將軍,十月初一掛燈結綵迎百子燈祭祀吳越王。白坦百子燈,俗稱子燈蓬,各式彩燈懸於竹枝上,少則十來盞,多則二三十盞,全村數十百棵子燈蓬聚匯迎展,大有東風夜放花千樹的盛況美景。
村人尊師重教相沿成俗。舊時置養賢學田,按學歷發養賢租谷。村有私塾十餘處。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辦私立小學,宣統三年(1911)辦公立兩等小學堂。時有金、衢、嚴省視學吏調查報告稱白坦小學甲級生程度優者居多數,教授功課頗為認真。1968年建初中。1989年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100%。中、小學校舍均由村集資改造。
白坦村舊時有木排水運通至村口,又有鵝卵石鋪設陸路通巍山、歌山,常有寧波、溫州、天台客商光顧。《百年近代史》載清末廣告一則:吳恆泰號,本號開張東邑白坦西後街,坐西朝東。自運兩洋海味、南北果品、閩廣糖鯗、細芯堅燭、京廣雜貨、蘇松布匹、顏料紙札,一應俱全。凡仕商賜顧者,請認明招牌,庶不致誤。清咸豐年間,白坦村開設商市,每逢農曆四、七、十為市日,沿習至今。1941年,東陽縣17家肥料商店以白坦吳恆火店資本最大。50年代,白坦村設供銷分社。現有水泥公路入村。村莊水利條件好,上有水庫節流,水患得以控制。白溪江、橫錦水庫北乾渠均可引水入田,自流灌溉。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土沃田平,歷年是六三雜交水稻的配種基地。
70年代社辦企業興起,利用本地水竹資源辦起9個竹編廠,產品遠銷海內外。后又有木雕業、服裝業、戲劇服裝的金銀絲業興起。1981年,吳寶玉辦勞保用品廠,3年後產值超過100萬元。1983年吳懷萍創辦針織內衣廠,3個月產值15萬元,第二年產值超50萬元。1984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居全縣之首。80年代末金銀絲紡織業進一步發展,由生產戲劇服裝絲髮展至生產時裝被面絲。10%的農戶從業,1991年改用電機操作,1992年機器發展至200餘台,每台日產絲20公斤,日均產值10萬元,年產值逾3000萬元。產品行銷全國各地,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金銀絲加工專業村。1989年,吳德孝辦東陽市第一羊毛衫廠,1992年產值100萬元。吳壽慶創辦電子玩具廠,現與外商合資,資產和規模為村中之最。1993年上下兩村集體投資30萬元更換供電設施,以促使個體工業經濟有更大的發展。
1951年建立白坦村農民業餘劇團,1979年2月成為東陽縣重點農村劇團,在東陽北鄉頗有名氣。1981年村民集資19.5萬元建成電影院,佔地900平方米,1000個座位。1983年3月建成獅山農民公園,由村民自發籌資集力,融遊覽、園林綠化、息憩、宗教於一體。是全國第一個農民公園。1984年村文化中心形成。文化活動場所有棋室、茶室、圖書室、電視室、羽毛球場等。
白坦村歷年被評為東陽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多次受到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人民政府的表彰。各級電視台來村採訪報導,前來參觀、考察者亦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