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漢復
賈漢復
注重教育漢復尤崇教育,多處修辦書院,培育人才。巡撫陝西時,重修被破壞朐關中書院。賈漢復就是這樣的人傑,奠定了關中書院復興的基礎。
賈漢復(1605-1677)清初名臣、名將。字膠侯,號靜庵,山西曲沃安吉人。
明末歸清
少年時豁達不羈。明末為淮安副將,清順治二年(1645)歸清,隸正藍旗漢軍。順治十年佐領,十二年遣都察院理事官,掌京畿道,十三年擢工部右侍郎,十四年改部左侍郎,巡撫河南,十五年授職雲騎尉加兵部尚書銜,十六年加太子太保。
穩定時局
賈漢復在明季曾從陝西總督孫傳庭幕下,與李自成戰郟鄏(在今河南洛陽西),保潼關。后多鐸南征,以淮安副將降清。順治十六年八月鄭成功陷鎮江、瓜州等地,漢復時為河南巡撫,令總兵張應祥赴宛南進擊,敗之。鄭余部走光州、商城,與當地義軍楊玉環會合聲勢復大,賈漢復又遣參將苗成龍、蘇養元等鎮壓之。
悉心實事
漢復為官能悉心吏治,為民興利。順治十四年巡撫河南,鼓勵農民墾荒1.8萬餘頃。康熙元年(1662)巡撫陝西時,免除宜川、延安、分州、白土關等貧困地區的部分錢糧。在曲沃置社倉田數百畝,為縣人備荒。
漢復注重文事。在河南,最早設局纂修《河南通志》;在陝西,又組織宿。儒重修《陝西通志》;在西安還補刻《孟子》石經。
注重教育
漢復尤崇教育,多處修辦書院,培育人才。巡撫河南時,在開封創建貢院,便利鄉試。
巡撫陝西時,重修被破壞朐關中書院。在曲沃,以私資修建文昌閣,請名儒衛絳山講學其間。捐500畝灘地,以租金助學。后又將自己所建的“雨翠庄”捐贈,創建喬山書院。並刻碑:“請與後人約,我子孫不得視為私有,他人亦不得以勢力攘奪,倘有睥睨竊據,許合邑之人聲大義而共擊之,庶世世為公物”他還將私產出租,租金專供文武生員鄉試使用。在北京建曲沃會館,為曲沃赴京的儒生提供世俗方便。
有一女賈佳氏嫁岳樂第八子護國統領、輔國將軍塞楞額為嫡妻。
隨著明朝滅亡歷史又揭開了新的一頁。順治二年正月十六日,好名聲、壞名聲一樣沒落下的“荒唐王爺”——清豫親王多鐸,督大軍自潼關僅14天即師至西安,擊潰李自成留守部將田見秀(李自成早從商洛跑湖北去了),入西安城。當時號稱“五千馬甲進西安”。虎虎生氣的新朝必定造就新人新氣象。大浪淘砂“淘”出了一顆背負“二臣”惡名的“金砂”——賈漢復。
善行很多好事的是好人,在此之上能糾合同道開一代好風氣的是人傑。賈漢復就是這樣的人傑,奠定了關中書院復興的基礎。雖然他與洪承疇、尚可喜、祖大壽……等被同列《貳臣傳·甲卷·第七十八》,算得上是頭等大“漢奸”。但他的確是個人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在家鄉把自家園林捐出作書院,還要刻碑:“請與後人約,我子孫不得視為私有,他人亦不得以勢力攘奪,倘有睥睨竊據,許合邑之人聲大義而共擊之,庶世世為公物”順治二年身為明朝江蘇省軍區副司令員(淮安副將)的賈漢復像甩掉一雙臭襪子一樣脫離了苟延殘喘仍內訌激烈的南明政權,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崇楨死後的南明小朝廷。腐爛,齷齪得像一窩兒“蛆”,沒一點兒指望了。
17年後的康熙元年被委任陝西省長(陝西巡撫),此前他是連任四年的河南巡撫,史書評價他:“為官能悉心吏治,為民興利。注重文事。”
在河南時他聘請進士沈荃領銜修好了《河南通志》,這是清代最早修成的省志。來陝西又聘請朝邑籍進士李楷主持編《陝西通志》,於康熙六年書成付印,共32卷首3卷。這些花費可不是公款,都是賈氏本人的錢。康熙十一年(1672年)詔令各省“纂輯通志”,這兩本通志一起被康熙皇帝樹立為全國地方志樣板——“頒諸天下以為式”。
賈漢復是個勤奮干實事的人,到西安后幹了許多與民有利的工程:修龍首渠、修褒斜棧道、免除宜川、延安、分州、白土關等貧困地區的部分錢糧、彈劾庸吏……
在文事方面除組織宿儒重修《陝西通志》;補刻《孟子》石經外,還重修關中書院,並將學政衙門設在其中。這是清朝第一次較大規模的修建,時在康熙三年。承建工程的是西安知府葉承祧,督學是田厥茂(順治三年第9名進士),這倆人將原在正學書院的名臣祠移建到關中書院,其中包括元朝中丞張養浩的牌位。(膽兒夠肥的!不怕落個“借古諷今,妄圖復辟”的罪名。而今連中學生都知道張氏赴任關中途中所寫的那曲《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天歷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張養浩出任陝西行台中丞,辦理賑災。臨行前,他散盡家產,沿途看到饑民便賑之糧食,遇到死者便賜以棺木。到任后即刻開倉放糧,對違令者堅決處刑,令貪官污吏不敢作梗。到任4個月未曾回家食宿,白天則賑濟災民,晚上便籌略賑災計劃,終日不休。終於心力交瘁,染疾不休,卒於任所,終年60歲。關中百姓聞知噩耗,悲痛欲絕,“哀之如失父母”。死後朝廷追封濱國公,謚文忠。)
賈漢復、田厥茂、葉承祧給學子們立好了作人榜樣:作事要作這樣的事;作人要作這樣的人!
這次整修不僅恢復了書院舊觀,而且加強了對關中書院的控制,使這所書院直接受陝西巡撫管轄,經費來源首先不成問題,師資聘任和學生錄取也都盡善擇優。這個武將非常重視文教,尊重知識分子,激發其活力。他於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主持將明初秦王朱樉的“蓮花池”。疏浚池泥,改名為“放生池”,“非貴客騷人不得游賞”,作為知識分子的休憩地,算是一種禮遇。這也就是如今西安城裡有名的蓮湖公園。
(“較詳細介紹”節選自網友老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