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鎮

山東省桓台縣轄鎮

周家鎮距縣城16公里,東鄰果里鎮,西連鄒平縣長山鎮,南靠張店區,西南接周村區,西北與新城鎮接壤,東北與唐山鎮連界,南北最大縱距9.5公里,東西最大橫距6.5公里,佔全縣面積的5.9%。

地理環境


地貌特徵南高北低,略呈紡錘形,屬山前洪水沖積平原。土壤分褐土、砂姜黑土兩類,褐土佔71.44%,砂姜黑土佔28.56%,大、小龍鬚溝縱貫南北,大寨溝橫枕北境。

自然資源


全鎮共有耕地面積31798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6.8%。濱州至博山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省道張店至田鎮公路斜穿鎮中心,縣、鎮、村路網相連。

行政區劃


周家鎮榮家村周家鎮孔家村周家鎮萬家村周家鎮辛興村
周家鎮永富村周家鎮周家村周家鎮閆家村周家鎮葦河村
周家鎮李王村周家鎮沈家村周家鎮景樓村周家鎮樓里村
周家鎮店子村周家鎮夏家村周家鎮楊樓村周家鎮郭家村
周家鎮郝園村周家鎮紅廟村周家鎮紹北村周家鎮紹南村
周家鎮麻家村周家鎮黃家村周家鎮康家村周家鎮太平村

人口民族


1994年6月,撤鄉建鎮,2002年,全鎮共有5985戶,19993人,比1988年增加537戶,減少798人。
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9721
9844
9877
家庭戶戶數6057
家庭戶總人口(總)19605
家庭戶男9742
家庭戶女9863
0-14歲(總)3773
0-14歲男1970
0-14歲女1803
15-64歲(總)14041
15-64歲男7072
15-64歲女6969
65歲及以上(總)1907
65歲及以上男802
65歲及以上女110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8688

經濟


農業
1988年,全鎮農業總產值3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30元,1993年,農業總產值達到3950萬元,人均純收入1380元。2002年,農業總產值達到12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45元,分別比1988年增長233.33%和220.73%。
糧食種植以小麥、玉米為主。1988年,全鎮小麥播種面積2.85萬畝,玉米播種面積2.25萬畝。小麥耕畝單產323公斤,總產920萬公斤;玉米耕畝單產365公斤,總產821萬公斤。全年糧食總產1741萬公斤。1991年,全鎮糧食總產達2315萬公斤,平均每畝單產1035公斤,其中小麥單產415公斤,玉米單產620公斤,整建制實現“噸糧鎮”。1997年,種植業結構調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減少,耕畝單產穩中有升,糧食總產保持在2000萬公斤以上。2002年,小麥播種面積1.6萬畝,耕畝單產468公斤,總產748.8萬公斤,玉米播種面積1.7萬畝,耕畝單產613公斤,總產1042.1萬公斤,全年糧食總產達1807.8萬公斤。
經濟作物以蔬菜、林果為主。蔬菜種植多為常見菜,有10餘個品種,以蘿蔔、白菜、菠菜、韭菜、韭苔、萵苣、辣椒最多。黃瓜、西紅柿以大棚種植為主,菠菜、萵苣以麥田間作為主。1988年全鎮經濟田面積3000畝,總產值225萬元。2002年,全鎮新調整經濟田面積4840畝,糧經比例達到6:4,經濟田面積達1.3萬畝,形成了以孔家、萬家、榮家為園區的北部葡萄生產基地;以太平、康家、黃家為園區的南部核果生產基地;以李王為園區的旱藕、銀杏生產基地;以樓里、葦河為園區的韭苔生產基地。2002年,全鎮經濟作物總產值達9842萬元。
特色農產品:蘋果,梨,銀杏,柿子
林業
1988年開始層層簽訂綠化護林合同,1990年,實現農田林網一體化,補植、新植林網72個,植樹8萬餘株,綠化河溝15公里,道路25公里,林網面積從1988年的9000畝增加到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3.5%。1997年,全鎮新植林木10萬株,其中農田林網植樹7.5萬株,面積2.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6.5%。2002年,發展速生林2360畝,新植林帶4條,補植8條,栽植各類觀賞樹種1.2萬株,森林覆蓋率達20%。果樹種類有蘋果、桃、凱特杏、葡萄、長把梨冬棗等。2002年,全鎮實有果樹面積11500畝。
畜牧業
主要飼養種類有牛、羊、豬、雞等。1988年,全鎮牛存欄量1200頭,生豬3200頭,羊3000隻,家禽20萬隻,產值414萬元。1990年,部分村引進養殖新品種,景樓和周家村奶牛養殖、麻家村小尾寒羊養殖,孔家村鹿養殖、紹南村的美蛙養殖等。雞、豬養殖由分散型農家小規模散養,發展為規模集約型。孔家、紹北等村養豬場存欄量分別在1000頭以上,李王、景樓村養雞場存欄量分別在5000隻以上。2002年,全鎮牛存欄量1680頭。生豬存欄量4500頭、羊5000隻、雞25萬隻,分別比1988年增長40%、40.6%、66.7%和25%,產值達500萬元。
漁業
2000年開始發展漁業生產,只有小面積的池養。主要放養種類有草魚、鰱魚、鯉魚、羅非等。2002年,全鎮漁業養殖面積165畝,水產品總量6.2萬公斤,產值50餘萬元。
工業
1988年,調整產品結構,理順各種關係,突出新項目開發,至1991年,村辦工業企業18家,鎮辦企業3家,工業總產值由1988年的820萬元增加到4145萬元,利稅由8.5萬元增加到420萬元。主要企業有李王村瑪鋼廠和起重機械廠、麻家村銅鋁型材廠、辛興瑪鋼廠、康家油漆化工廠,樓里、沈家村氯化鈣廠,楊樓、夏家村鑄造廠等。鎮屬企業主要有開關廠、木器廠、麵粉廠等。開關廠是山東省生產高低壓電器成套開關設備的骨幹企業,1991年全廠實現產值3419萬元,利稅33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0%和48%,固定資產950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創產值、利稅、資金利用率連續三年居全國同行業之首。1998年,村辦企業發展到72家,鎮屬企業改制,進行重組兼并。當年鎮村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5億元,利稅超過千萬元大關。2002年,全鎮共投入資金6500萬元,新上項目21個,其中淄博博瑞塑膠製品有限公司塑膠手套項目、淄博豪信金屬線材有限公司銅包鋼線項目和李王村pvc塑膠手套項目投資分別超過1000萬元;淄博達克羅塗復工業有限公司金屬表面處理項目、淄博東方電氣公司汽車半軸項目和淄博春都鋁塑門窗有限公司鋁塑門窗項目投資分別超過500萬元;辛興瑪鋼廠、夏家鑄造廠、沈家化工廠、黃家水泥製品廠、麻家銅鋁型材廠等村辦、個體企業投資均在100百萬元以上。其他個體、村辦、民營企業遍及全鎮各村,項目投資在2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2002年,全鎮有鎮辦企業2家,村辦企業50餘家,全鎮工業總產值5億元,實現利稅5000萬元。
建築業
1988年,全鎮建築隊伍從業人數850人,完成建安產值950萬元,勞務收入實現28萬元。1991年,全鎮從業人數達1650人,全年實現建安產值1800萬元,勞務收入410萬元。1993年,全鎮建築安裝隊伍30家,註冊建安公司3家,固定資產800萬元,從業人數5000餘人。年承攬工程50餘項,產值8000萬元,工程合格率100%,創優良工程率30%。建安施工隊伍發展到八大工區、38個工程隊,分佈在濟南、德州、東營、濱州、濰坊、淄博等地市。在濟南市中房地產開發公司建設的6000平方米住宅樓和在張店魯中房地產開發公司建設的4700平方米住宅樓獲省優工程。各村均有農民自發組織的個體民營建築安裝隊伍,從業人數超過2000人。1998年,全鎮建築、安裝業收入達1200萬元。2002年,全鎮民建隊伍48家,從業人數1500人。鎮建築公司工程隊6個,從業人數900人,全年建安產值3000萬元。
第三產業
1988年,鎮域內商業網點主要是供銷社和下設的榮家、周家、紹興、郝園和康家村五處基層供銷社門市部及各村的代購代銷點。飯店僅供銷社一家,集貿市場四處,舊曆逢一、六榮家集,二、七閆家集,四、九郝園集,五、十紹興集。上市總攤位6000餘個,集市日總成交額30餘萬元,集日人數平均8000人次以上,高峰時達15000人次。1995年,鎮供銷社投資200餘萬元,改建供銷社2000餘平方米大樓為供銷商場,集日用百貨、服裝、化妝品、五金、文具、家電、煙酒副食、農資、批發等項目於一體,年銷售額160萬元。2002年,縣百貨大樓喜樂佳超市、上海聯華商廈在周家落戶。鎮府駐地閆家村及沿張田路夏家至葦河段上宅下店式百貨商店、飯店、理髮、照相、建材、汽修、摩托車銷售與維修、機動車配件、電氣焊等商業網點200餘家。

社會


文化事業
1988年,全鎮有電影隊2個,月放映電影30餘場次。隨電視機普及,電影市場逐年蕭條。民間藝術種類:樂器演奏有京胡、二胡、墜琴、嗩吶、快書、剪紙、裱糊等。全鎮有圖書室、閱覽室5處,2002年底藏書6萬餘冊,訂閱各類報刊50餘種,有線電視入戶率59%。農村逢年過節,群眾自娛自樂。村辦高蹺隊、秧歌隊、鑼鼓隊在全鎮巡迴演出。
教育
1988年,全鎮有22處幼兒園,22個班。3—5周歲兒童入學率86%。2000年合併為5處,21個班,693人,入園率98%。2002年10月合併為3處,17個教學班,3—5周歲入園幼兒687人,入園率達100%。
1988年,全鎮小學18處,26個班,在校生1748人。1996年合併為2處,教學班27個,在校生1530人。鎮實驗小學、中心小學通過了市級規範化學校驗收,成為全縣第一個市級規範化學校鄉鎮。2002年教學班22個,學生961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100%,畢業率為99.2%。
1988年,全鎮有初級中學2處,24個教學班,在校生1212人。1989年,周家一中和周家二中合併為周家中學,18個班,在校生864人。1996年,周家中學創建成全市農村初級中學第一所省級規範化學校。2002年,初中在校生1133人,22個教學班。初中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100%。
1993年,建立成人教育學校,舉辦建築中專班2期,學員107名。至2002年,培訓兩屆幼師中專畢業生48人。為萬祥集團舉辦電氣班兩期,培訓97人,機械班兩期94人,短期基本技能班兩期106人。下崗職工培訓兩期101人。林果班一期14人,培訓農業技術員1000餘人次。1995年後轉入對初中畢業生實用技術培訓,實行雙證離校。
1988年,全鎮教職員工228人,中學教師學歷達標率15%,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81%,有中學一級教師10人,小學高級教師18人。2002年,全鎮共有中小學教師177人,教師學歷:本科21人,大專81人,中專65人。中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為89%、100%。其中高級職稱10人,中級職稱61人,初級職稱106人;幼兒教師38人,學歷達標率為100%。全鎮教職工獲計算機中級證書者140人。
醫療衛生
全鎮衛生院1處,共12處門診部。實行聘任制、工資制、退休制和黨務統一、政務統一、業務統一、財務統一、藥品統一、調撥人員統一調配管理體制。
1988年,鎮衛生院原址周家村,建築面積950平方米,30張床位。全鎮有24個衛生所。鎮衛生院1991年由周家村搬遷至鎮府駐地,佔地9.7畝,建築面積3456平方米,設22個床位。1997年,投資6萬元購置救護車一輛。1998年投資60萬元,建職工宿舍樓一幢,購置流動檢測車一輛,巡迴各村為病人做b超、心電、化驗等項檢查。2001年9月,購進價值30萬元的au3百勝b超機一台,設備總價值120萬元。2002年購置了國內先進牙科綜合治療機1台;美國產b超診斷儀;西班牙產半自動生化分析儀,半自動尿液分析儀,心電監護儀;日本產半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腦電地形圖儀,微波治療儀;北京300ma—x光機等大型設備。設有心腦血管、骨傷、五官、外科、不孕不育五個專科。輔助科室有化驗、心電、b超放射三個科室。後勤設有藥房、葯庫、財務、防保等科室。有職工54人,其中醫師3人。先後開展了痔瘡、闌尾、疝氣、胃大部、甲狀腺、糖尿病、不孕不育症、青光眼、耳鼻喉口腔等病治療,剖宮產手術等。
體育
全鎮有籃球場8個,排球場1個。乒乓球場室內7個,室外15個。學校體育每年各舉辦一次春季田徑運動會和冬季越野賽。每年組織參加全縣教育系統的秋季運動會和冬季田徑對抗賽及籃球、排球、乒乓球賽。1990年,鎮中學組建的摔跤隊,多次參加市級比賽,並取得了優異成績。2000年,鎮中心小學組建的小武術隊,填補了全縣小學武術活動空白,成為縣武術特色學校。鎮直各單位大多有乒乓球台,李王村建有適宜老年人活動門球場。清晨跑步,晚飯後散步人數較多,下象棋者隨處可見。
計劃生育一年3次為育齡婦女查體,掌握孕情。獎勵措施:獨生子女優先入學、就醫、招工,城鎮分配住房,農村劃撥宅基地優先照顧。獨生子女父母每年獎勵120元。退二胎指標,獎勵每對夫婦600元。全鎮歷年計劃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長率1988年6.1%,1992年5.86%,1997年5.76%,2002年5.65%。

文化


宗教信仰
樓里和孔家村有基督教活動場所各一處,下設9個活動小組,教徒300餘人。榮家村設天主教活動場所一處,教徒134人。
社會新風康家退休幹部王立忠,1982年開始,堅持為村民編寫黑板報,設“農家生活”、“生財之道”、“農業知識”等欄目,每星期更換一次,深受村民歡迎。
1995年7月,麻家村村民麻玉民等兄弟五人,向鎮教委捐贈價值1.2萬元接送學生專用客車一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