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腳隼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紅腳隼(學名:Falco amurensis):為隼形目隼科、隼屬動物,又叫青燕子、青鷹、紅腿鷂子、螞蚱鷹 等,是小型猛禽。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俄羅斯。它是遷徙旅程最遠的猛禽,單程為13 000-16 000公里

外形特徵


紅腳隼
紅腳隼
體長26-30厘米,體重124-190克。雄鳥、雌鳥及幼鳥體色有差異。雄鳥上體大都為石板黑色;頦、喉、頸、側、胸、腹部淡石板灰色,胸具橇細的黑褐色羽干紋;肛周、尾下覆羽、覆腿羽棕紅色。雌鳥上體大致為石板灰色,具黑褐色羽干紋,下背、肩具黑褐色橫斑;頦、喉、頸側乳白色,其餘下體淡黃白色或棕白色,胸部具黑褐色縱紋,腹中部具點狀或矢狀斑,腹兩側和兩脅具黑色橫斑。幼鳥和雌鳥相似,但上體較褐,具寬的淡棕褐色端緣和顯著的黑褐色橫斑;初級和閃級飛羽黑褐色,具沾棕的白色緣,下體棕白色,胸和腹縱紋茂為明顯;肛周、尾下覆羽、覆腿羽淡皮黃色。虹膜暗褐;嘴黃,先端石板灰;跗和趾橙黃色,爪淡白黃色。
虹膜-褐色;嘴-灰色,蠟膜橙紅;腳-橙紅。
叫聲:高音的叫聲ki-ki-ki;也有尖厲的keewi-keewi聲。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山疏林、林緣、山腳平原、丘陵地區的沼澤、草地、河流、山谷和農田耕地等開闊地區,尤其喜歡具有稀疏樹木的平原、低山和丘陵地區。

生活習性


多白天單獨活動,飛翔時兩翅快速煽動,間或進行一陣滑翔,也能通過兩翅的快速煽動在空中作短暫的停留。主要以蝗蟲、蚱蜢螻蛄、蠡斯、金龜子、蟋蟀、叩頭蟲等昆蟲為食,有時也捕食小型鳥類、蜥蜴、石龍子、蛙、鼠類等小型脊椎動物,其中害蟲占其食物的90%以上,在消滅害蟲方面功績卓著。

分佈範圍


分佈於安哥拉、孟加拉共和國、不丹、波札那、蒲隆地、中國、衣索比亞、印度、肯亞、朝鮮、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賴索托、馬拉維、馬爾地夫、蒙古、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卡達、俄羅斯、盧安達、索馬利亞、南非、史瓦濟蘭、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越南、葉門、尚比亞、辛巴威。
旅鳥:剛果民主共和國、香港、義大利、日本、北馬里亞納群島、聖海倫娜,提升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沙烏地阿拉伯、塞席爾、斯里蘭卡、烏干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在中國幾乎遍及全國各地, 其中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甘肅、寧夏、陝西、四川等地為夏候鳥,上海、浙江、貴州為旅鳥,雲南為冬候鳥。

生長繁殖


每年5-7月份繁殖。經常強佔喜鵲的巢,我國古代《詩經》中有“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的詩句,這種“鵲巢鳩占”現象中所指的“鳩”就是紅腳隼。有時也自己營巢,通常營巢於疏林中高大喬木樹的頂枝上。巢近似球形,有頂蓋,側面有兩個出口,口徑為17毫米,有的巢不呈球形。巢距地面的高度為6-20米,主要由落葉松柞樹刺槐等樹木的干樹枝構成。每窩產卵4-5枚,但以4枚居多。卵橢圓形,白色,密布以紅褐色斑點,看起來像紅褐色。卵呈橢圓形,白色,密布紅褐色的斑點。卵的大小為37×30毫米,卵重為14-19克。孵卵由親鳥輪流進行,孵化期為22-23天。雛鳥為晚成性,孵出後由親鳥共同撫養大約27-30天後離巢。在中國春季遷到北方繁殖地的時間大多在4月末至5月初,秋季離開繁殖地的時間大多在10月末至11月初。
紅腳隼
紅腳隼

亞種分化


在《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中將紅腳隼的不同亞種分為紅腳隼(拉丁名:Falco vespertinus;英文名:Red-footed Falcon)和阿穆爾隼(拉丁名:Falco amurebsis;英文名:Amur Falcon)兩種。
紅腳隼普通亞種(學名:Falco vespertinus amurensis)。在中國大陸,分佈於內蒙古、東北、河北、山東、江蘇、向西至寧夏、甘肅、湖南、貴州、四川、雲南、福建、河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中國黑龍江中部。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非常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註:紅腳隼圖冊網址
2021年2月,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