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桓國
烏桓國
烏桓國,得名於烏桓山,史上也稱作“烏丸國”、“古丸國”、“烏延國”等,是東胡部落聯盟中的部族之一。《後漢書·烏桓傳》中有記載:“烏桓者,本東胡也。
公元207年,在曹操征討烏桓時,先鋒主將張遼率軍大破烏桓主力。烏桓國於是被滅。《登長城賦》中的“張遼闢土”,說的正是這段往事。
漢初,匈奴冒頓滅其國,余類保烏桓山,因以為號焉。”烏桓人精騎善射,馬上戰鬥力極強。烏桓人特地挑選出精銳騎兵編成隊,組建烏桓突騎,由州、郡統領,為東漢戰事立下了汗馬功勞,烏桓突騎也由此博得“天下名騎”之美譽。
烏桓國戰士
烏桓國人的生活習性、社會風俗與東胡、鮮卑大體相同。“俗喜騎射,弋獵禽獸為事。隨水草放牧,居無常處。以穹廬為舍,東開向日。食肉飲酪,以毛毳為衣”。這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輔以弋獵、農耕的古代民族。烏桓人擅長飼養馬、牛、羊等畜類,他們不僅以此為衣食來源,婚喪嫁娶時亦作為“出幣”或“葬品”。在向匈奴、漢魏朝貢時,常以畜類及虎、豹、貂皮等作為貢稅之物,拜祭鬼神、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先人時,他們則用牛、羊來作為祭祀之禮。
烏桓國人懂得以布穀鳥鳴叫來確定耕種時節,他們會種植兩種耐寒作物:青穄與東牆。穄即糜子,東牆也叫沙蓬,植株作飼料,果實用來榨油、作白酒或食用。烏桓人還常握了鑄銅、冶鐵、制陶、紡織等技術,在現今一些烏桓古墓的挖掘中,就發現有大量的馬具、箭簇、劍、刀、矛、斧以及繪有馬、牛、羊等牲畜圖案的飾具。當時的烏桓“男子能作弓矢鞍勒、婦人能刺韋作文綉,織氀毷”,烏桓婦女常用毛皮等製作日常生活用品,她們出嫁時也必須佩戴自己製作的各類首飾。
烏桓國人自小便為髡頭,女子到出嫁時才能蓄髮為髻,並戴一種被稱為句決的樺皮製高帽,男子娶妻時,先行將女子搶去私通,過得半年百日後,方才回送馬、羊、牛等聘禮。烏桓人還保留了不少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痕迹:除戰爭以 外,部落內一切大小事宜皆由女性決斷,同時,他們實行收繼婚和抱嫂婚,即父親和兄長死後,兒子和兄弟可以娶其繼母和嫂子,伯叔母與倒子、叔父與侄媳之間也可以通婚。
一般的烏桓成員沒有姓氏,常以“大人”或部落中英雄的名字作為姓氏。“大人”是烏桓各部落的最高領袖,由部落成員公選產生,常為“有通健能理決鬥訟者”,“大人”初時“無世業相繼”,後裔不能世襲。到東漢末時,逐漸變為世襲制。“大人”在烏桓人中享有絕對權威,他發布命令以刻木為信,雖然木上沒有文字,但部下卻絲毫不敢違犯,若有違犯,會被處以死刑。被“大人”通緝的罪犯,任何部落都不敢接納,若有接納,便會被“大人”興兵討伐。
原始社會末期,烏桓人開始蓄養奴隸。公元25年時,烏桓人劫掠了赤眉起義軍,將他們全部變為奴隸。又在各地佔事中,擄掠大批畜類、百姓及士兵,將他們或販賣或進貢。有的奴隸從事家務勞動,有的拾糞草、牧幼畜等。烏桓人正式進入了奴隸社會。然而,正當烏桓著手準備建立起一個相對完事的奴隸制國家政權時,一系列軍事戰爭即讓它終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天下名騎
仇視匈奴的烏桓在匈奴敗退之後,索性挖了匈奴人的祖墳,這一次惹怒了匈奴單於,他派出5000騎直襲烏桓。西漢得到消息后立即集結了2萬人馬殺向匈奴,已被西漢嚇破了膽的匈奴人聞風而逃,西漢大軍轉而攻擊了烏桓。烏桓根本無力招架漢軍的兇猛來勢,接連遭受重創。經此一役后,烏桓與漢之間再度結怨。
到了東漢時期,烏桓人屢屢輕裝快馬突襲東漢與匈奴,竟將匈奴人殺得北遷千里,烏桓鐵騎的威名漸漸傳播開來。公元49年時,具有遠見的東漢光武帝,見烏桓鐵騎如此勇猛,便以金銀絲綢等巨額財富誘使烏桓徹底為已所用,作為交換條件,81位烏桓部落領袖被東漢分封王侯爵位,允許居住在東漢沿邊諸郡,自此以後便與東漢一起反對匈奴與鮮卑,保衛邊境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烏桓與漢修好后,挑選來自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的烏桓人,以及來自科爾沁草原腹地遼西、遼東郡的上好戰馬,編製成一支戰鬥力極強的精銳騎兵突擊隊——烏桓突騎。烏桓突騎由州、郡直接統領,常常作為東漢的先頭部隊,在大小戰事中衝鋒陷陣,驍勇異常,贏得了“天下名騎”的美稱。
2世紀中葉,也就是東漢中後期,烏桓部族融入了大量匈奴、鮮卑、漢、林胡、羯等不同民族,各自發展著,其中最強盛的是遼西烏桓。到2世紀末,東漢末期時,群雄並起,各方反叛,遼西烏桓與當時反叛的較大割據勢力張純聯盟,與騎都尉公孫瓚展開激戰,這一戰的直接後果是線純兵敗,公孫瓚雖然險勝張純卻被遼西烏桓丘力居率領“烏桓突騎”圍困了200多天。公孫瓚是東漢名將,自號“白馬將軍”首次與烏桓交戰,便被“天下名騎”圍困達半年之久。
對“烏桓突騎”心有餘悸的公孫瓚一心想除之為快,但遼西、遼東、右北平的烏桓三郡又與袁紹聯兵10萬,借袁紹之手先行將其除去。袁紹遂封三郡大人為單於,賜予印、車、華蓋、羽旄、黃屋、左纛,幫助烏桓人建立起正規軍隊,“天下名騎”烏桓的軍事實力達到巔峰。
白狼山
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準備經濱海道進攻遼西烏桓蹋頓的統治中心柳城,正當曹軍欲從無終(今天的天津薊縣)啟程時,一場大雨不期而至,濱海道根本不能通行,無奈之下,曹操在徐無山,今天河北玉田東北10千米處,請出了當地的“地理通”田疇。田疇言“尚有微徑可從”,這條“微徑”就是從今天的河北喜峰口到冷口一線,古時也稱“盧龍塞”的交通要道。
公元207年7月,曹操命人在濱海道上豎碑刻字,佯稱因道路不通曹軍已退,烏桓人見后信以為真,逐漸放鬆了警惕。而另一邊,曹操已率輕裝部隊從“盧龍塞”火速出關,一路急行軍直到白狼山附近,《三國志》中對此事曾有記載:“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引軍出盧龍塞……八月,登白狼山。”白狼山距離烏桓柳城尚不足100千米,剛剛得知消息倉促趕來的烏桓軍,正與曹軍在此處狹路相逢。
曹操手下有多員猛將和作戰經驗豐富的精銳騎兵虎豹騎,但經過十向天的長途跋涉,體力已大不如前,他們要面對的是為數眾多的“天下名騎”;再看烏桓騎兵,雖然單兵作戰能力強,但他們缺乏戰略與戰術配合。曹操抓住這一良機,先命猛將張遼帶兵沖入敵陣,將烏桓的騎兵隊形沖得七零八散,后又命七員大將率隊圍敵,幾萬騎兵混作一團,刀光劍影中,只見人數雖多卻不善於整體作戰的烏桓軍拚命抵擋。曹操見軍威大振,再命麾下虎豹騎直接“獲單於蹋頓”后當場斬首。群龍無首的烏桓部隊登時“虜眾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烏桓的主力騎兵在這場決戰中全面崩潰。曹軍乘勢長驅直入,佔據柳城。
曹操屠洗柳城后,袁紹之子繼續逃亡到遼東,曹操並未追擊,沒過多久,遼東太守公孫康就把袁紹之子的首級送來了。曹操在平定了烏桓各郡和袁氏殘餘勢力后,將烏桓“其餘眾萬餘落,悉徙居中國”,烏桓騎兵也被編入曹操的騎兵部隊,就是這支混合型精銳之師,在後來的征伐西羌之戰中,跟隨曹操打敗了同樣以騎射聞名的西羌騎兵——“由是三郡烏桓為天下名騎”再次得到見證。
遷入內地的烏桓人漸漸融入中原,隨同漢人編入戶籍,同時學習漢人從事農業耕種,逐漸被同化。少部分烏桓人雖然仍留故地,但不久后這裡即被強大起來的鮮卑佔領,烏桓部族先是同鮮卑融合,后又隨鮮卑漢化也同化於漢族。縱橫草原的烏桓部族就這樣淹沒於滾滾的歷史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