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家圖書館

法國最大的圖書館

法國國家圖書館是法國最大的圖書館,也是屈指可數的世界大型圖書館之一。它是由皇家圖書館發展起來的,其歷史可上溯至查理五世(1364-1380年)為收藏曆代王室藏書而建立的國王圖書館。后經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年)在楓丹白露重建,稱皇家圖書館。

2018年3月5日,法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敦煌遺書的數字資源正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開通的古籍數字化網站“中華古籍資源庫”中發布。本次發布的資源共計5300餘號3.1萬餘拍,標誌著流落海外的敦煌文獻通過數字化形式回歸中國。

圖書館簡介


法國國家圖書館
法國國家圖書館
法國國家圖書館
1720年路易十四時期該館遷入黎塞留(因原為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的府邸而得名)街,1786年館藏達15萬冊。除印本圖書外,還開始收集錢幣、徽章、浮雕等。1789年制憲會議頒布充公法令,將該館收歸國有,成為國家財產。1792年更名為國家圖書館,向國民開放,藏書30萬冊。那個時期接受了大量被充公的圖書,其中有當時被查封教會、流亡貴族和其他流亡國外者的圖書、法國修道院和貴族圖書館的藏書等。短短几年內館藏猛增到60多萬冊。隨著政府更迭圖書 館幾度更名。
1981年密特朗總統提出要建一座“世界第一圖書館”。他要求:“這座全新的圖書館將覆蓋人類知識的各個學科領域,供所有的人使用,應用國際上最先進的信息傳遞技術,能提供遠程查閱和檢索服務並與歐洲其它諸國建立網路關係。”經議會通過後,1988年7月14日法國國慶之際,密特朗總統親自宣布建立法蘭西圖書館的消息。1990年末奠基,1995年3月建成,密特朗總統參加了新館的落成典禮。1993年7月21日,法國部長會議決定,將原國立圖書館和新建的法蘭西圖書館合併,重新命名為法國國家圖書館。位於黎塞留街的原國立圖書館的館舍將作為分館,用於收藏國家圖書館的特殊藏品,成為國立藝術圖書館。
新的法國國家圖書館在希拉克總統的主持下於1996年12月20日正式開館,並被命名為密特朗圖書館。
法國國家圖書館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新樓收藏書籍、雜誌、視聽製品以及 專業資料等;老樓則珍藏著手稿、版畫、照片、地圖冊、錢幣、各類獎章、演出道具和音樂資料等。

組織機構


法國國家圖書館
法國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設總行政官(館長)1人和行政委員會和科學委員會。總行政官由大學或政界人士擔任,文化部長任命。他是國家館的法人代表,有權決定本館收支和人事任免。行政委員會負責審議本館重大事項,表決預決算。其成員有圖書閱覽局局長、財政部預算局局長或代表、圖書館、博物館及科技情報局局長、員工代表、文化經濟科技界知名人士、讀者協會代表等。
法國國家圖書館的管理體制十分健全,從行政人員到普通員工無不職責明確。以館長為首的行政委員會管轄典藏與流通、服務與網路、行政與人事三大系統及四個附屬機構:1)戰略決策;2)對外關係;3)文化傳播;4)通訊聯絡。
典藏與流通系統轄13個部:1)哲學、歷史、人文;2)法律、經濟、政治;3)科學技術;4)文學藝術;5)聲像;6)參考諮詢;7)善本;8)表演藝術;9)地圖;10) 版刻、照片;11)手稿;12)錢幣、證章、古董;13)音樂。
服務與網路系統轄5個部:1)國家書目;2)呈繳本;3)信息系統;4)數字圖書館;5)儲藏。
行政與人事系統轄4個部:1)人事;2)計劃與財會;3採購與管理;4)技術裝備。
國家圖書館是具有行政性質的國家公共設施,有法人資格,在人事和財務上自主。

隸屬關係


該館原歸教育部領導,1981年改由文化部領導,隸屬文化部圖書與閱覽局。

法律依據


1537年《蒙彼利埃敕令》於1992年進行了修訂;1793年7月19日頒布了《著作權法》;1957《文化藝術產權法》(相當於法國版權法);《信息科學、歸檔文件卡片與自由法》(第17號法令)。

職能


國家圖書館的主要職能是依照法律接受法國出版物的呈繳本,完整無缺地收藏出版物呈繳制度所規定的所有文獻,進行編目、永久保存並提供流通。館藏覆蓋一切知識領域和各種媒體文獻,使其處於完好狀態,向所有公眾開放,提供使用。同時還承擔著編製國家書目、圖書館網路中心和保護法蘭西文化遺產等諸項任務。

館藏數量


據2000年年底的統計

黎塞留圖書館

地圖與涉及圖、製圖學文獻及地球儀等89萬件;圖片及照片1200萬幅;手稿22.5萬卷;樂譜170萬件(套);古幣、證章、古董52萬件(套)。

密特朗圖書館

印本書及承襲的藏書1000萬卷,其中善本20萬卷,供開架使用的40萬卷;期刊總計35萬種,其中法文現刊3.2萬種,外文現刊8500種;縮微膠捲7.6萬卷,縮微平片95萬張;數字化圖片10萬幅;數字化文本作品10萬種;錄音90萬件;多媒體資料4.5萬件;錄像83000件。

阿斯納圖書館

圖書及期刊100萬卷;手稿、圖片地圖、樂譜12萬件;表演藝術招貼畫、照片、手稿、舞台設計等190萬種。

館藏建設


法國沒有頒布國家強制性的圖書館法。但有許多條例、標準和報告,均為非強制性的圖書館法,且是地區性的,各地方政府可以自行斟酌處理。法國通過強有力的中央領導機構文化部,確保圖書館事業的各項方針政策的執行和實施。法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出版物繳送制度的國家,肇始於1537年12月28日弗朗斯瓦一世在法國南方城市蒙彼利埃頒布的《蒙彼利埃敕令》,規定在法國出版或銷售的法國出版物必須向皇家圖書館繳送1本,由此開創了流傳下來的法國呈繳本制度,從而使法國出版物在該館完整地保存下來。
法國國家圖書館
法國國家圖書館
法國大革命后的1793年7月19日頒布了《著作權法》,該法規定作者向國家圖書館繳送樣本,這一做法取代了原來由出版社或印刷所繳送樣本的做法。1904年和1929年的法律規定,巴黎印幣廠製造的紀念章需向國家圖書館繳送1件。在1943年6月21日頒布的法律基礎上,法國通過了6次法令,規定以下出版物必須呈繳:圖書、小冊子、連續出版物、地圖、樂譜、繪畫、照片、廣告、有圖明信片、各種視聽資料、徽章、紀念章。並規定印刷出版物(連續出版物除外)於出版后48小時內,向國家圖書館繳送4冊,向政府內務部繳送1冊。另外,印刷者也必須向有關機構繳納2冊,在巴黎地區的,向國家圖書館繳送,巴黎地區以外的,則向所在地指定接受繳送本的市立圖書館呈繳。連續出版物的繳送與此基本相同。視聽資料的繳送,根據1975年7月30日的行政命令,製作者和發行者各要向國家圖書館呈繳1件。出版物繳送制度為國家圖書館依法接受呈繳本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在該館設有專門的機構負責有關繳送本的接收、登記和催繳事宜。
法國的出版物繳送制度按照1943年的法律執行了數十年。隨著新型媒體文獻的出現和大量增加,該法律的規定顯得不足,難以適應。由此,在1988年宣布建設法蘭西圖書館的同時,法國對出版物繳送制度重新進行了修正。1992年制定了新的法定繳送制度,1993年由法令確定。新的法律規定應呈繳的對象為:印刷品(圖書、期刊、小冊子、版畫、招貼畫、廣告、地圖、地球儀、地圖集、樂譜、舞譜)照片、音聲、視聽、多媒體資料以及以存儲媒體固定形式(網上的除外)進行銷售、出租、分發的(在特定團體內使用的除外)通用軟體、資料庫、專家系統及其它人工智慧製品。
向國家圖書館的繳送規定為:印刷品、畫冊、照片資料,出版社繳送4件,印刷所繳送2件。程序系統、資料庫、專家系統以及其它人工智慧製品繳送2件,錄音製品繳送2件,影像製品、多媒體資料繳送2件。
與以往不同的是,新的規定應呈繳的出版物範圍擴大,特別是對電子出版物等的繳送作出明確的要求。同時規定,接受呈繳本的機構除了國家圖書館和內務部外,還有國立電影中心、國立視聽研究所和其它機構(主要指具有接受印刷所繳送本資格的地方圖書館)。
1993年的法律,使法國的出版物繳送制度更加完善。當世界上其它國家還在探討電子出版物及多種媒體文獻的繳送問題時,法國領先一步,以法律形式作出規定。由此可見,法國的出版物繳送制度不僅以歷史悠久而負有盛名,而且在發展中力求與時代相同步。它是世界上建立了較為健全的出版物繳送制度的國家。
通過幾個世紀的廣泛收集,法國國家圖書館除了保存了法蘭西文化遺產,還積累了大量國內外資料。該館的館藏極為豐富。藏有1537年蒙彼利埃敕令頒布以來法國出版的幾乎全部印本圖書,收藏各種期刊、報紙和許多連環畫,是世界上第一個收集連環畫的圖書館。老館收集的國內外文獻主要是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領域,尤其是以文學和人類學為主(佔全部藏書的80%)。國外文獻重點收集有關法國的文獻、講法語國家的文獻、各種參考工具書等。新館的目標是館藏將覆蓋所有知識領域,包括各個學科的文獻。該館是法國政府出版物的保存館,收有本國政府和100多個國家的政府及國際組織出版物。輿圖資料包括地圖、海圖、圖集和地球儀等,許多藏品極為著名。
該館的館藏規模擴大,不僅在人文、社科方面,而且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各個方面使館藏囊括人類一切知識領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新館開館之前,1991年該館出資1千萬法郎用於補充館藏。同時投入百餘人力進行館藏的清點,到1994年完成了1千萬種印刷型文獻的清點工作,並對急需搶救的文獻進行修復和製成縮微膠捲。

讀者服務


對外開放

法國國家圖書館對公眾開放,儘管需要嚴格的安檢,但進入免費。第一次來館的讀者需持有效證件辦理閱覽卡。有普通讀者閱覽卡和研究室、博士或從事研究的讀者閱覽卡。研究閱覽室每個座位PC機與網際網路相連接,傳真複印一應俱全,取書送書優先。國家圖書館的藏書不外借,只供來館者閱覽。1980年設立的國家外借中心,主要任務是開展國內和國際互借。

性質

原國家圖書館具有研究圖書館性質,接待的讀者大多為研究人員。據1994年底的統計,每年讀者流量為40萬人次,文獻流通量為70萬冊。老館設有閱覽室14個,閱覽座位945個。新館的建成使該館接待讀者的能力大大提高,閱覽座位達到4125個。

設備

新館為讀者提供了最佳的閱覽環境和現代化的設備。閱覽區由一個巨大的長方形框構成,分上下兩個層次。下層向研究人員開放,有1850個閱覽座位,包括300個單間。50萬卷書供開架閱覽。閱覽室按學科劃分為:哲學、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政治、法律與經濟;自然科學與應用科學;藝術與文學;聲像資料五個部分。還有善本室和書目檢索室。上層向普通讀者開放,共有2275個閱覽座位。50萬卷書開架。有法國現刊及國外出版物的閱覽室、少年兒童閱覽室、參考室、聲像資料室等。
閱覽室設有計算機情報服務系統,配備有視聽文獻檢索系統,縮微文獻閱讀和複製設備,CD-ROM光碟閱讀設備,用於檢索數字化文獻的計算機轉換閱讀系統。
新館開館后,用於讀者服務的現代化系統逐步建立,分階段投入運行。在讀者服務方面該館開展多項業務活動,目標是可以進行遠程的讀者登記、讀者座位預訂、所需文獻預訂;提供先進的讀者檢索系統,檢索窗口自動顯示查詢過程;讓在電子全文資料庫上查詢的讀者,能夠快速檢索到正文、圖像或聲音。這些活動面向全體公眾,其文獻檢索方式簡便、快捷,大部分操作能夠一次性完成,使讀者享受到世界一流圖書館的優質服務。

數字圖書館


在數字圖書館及圖書館網路建設方面,該館制定了建立文獻資源聯合保障體系、法國全國聯合目錄資料庫、可用於遠程檢索的數字圖書館三項網路發展計劃。數字化文獻大部分為公共學科領域的文獻。主要以國家圖書館的館藏為主。該館在新館建成之際,就著手將館藏100萬冊圖書數字化,形成數字化目錄庫、數字化圖書和數字化圖像等。這個特殊型文獻書目資料庫,收錄包括地圖、版畫、照片、音像資料、法國出版的音樂文獻、縮微文獻及《法國國家書目(音樂、地圖部分)》,可檢索文獻數據已達34萬條;還可檢索法國國家書目,實現法國各圖書館的館藏文獻聯合編目是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另一項網路計劃。編製法國全國圖書館聯合目錄資料庫,使讀者在某處檢索到所需文獻,確認收藏單位后,就地可請求傳遞或複製。國家圖書館的書目系統是全國的書目數據中心,在法國圖書館聯合目錄網路系統中佔據主導地位。這項網路計劃1997年基本完成,聯合目錄可提供1300萬種圖書、期刊、視聽資料等文獻。還將建立一個電子全文資料庫。數字圖書館計劃的實施使圖書館的文獻資源能達到共享,面對世界各國圖書館,也是邁向國際文獻系統的極其重要的一步。
另外法國國家圖書館參加了歐洲多國合作的項目“歐洲電子圖書館圖像服務ELISE”計劃,該計劃受“歐洲委員會圖書館計劃”資助,開發一個模型系統,使歐洲的圖書館能聯機存取彩色圖像庫。
法國國家圖書館還是G7(西方七國集團)全球數字式圖書館集團的成員,它與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共同牽頭負責實施G7全球數字式圖書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