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籃

漆籃

漆籃是福建省傳統竹漆工藝品,產於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仙夾鄉,原材料是竹子,將竹子或切片或切統一細條,片可做柄,細條用來編織籃子。

特點


1.用細如琴弦的竹絲編籃,因而特別輕便。
2、用桐油和細如麵粉的泥土拌成油灰抹在竹籃的關鍵部位,因而特別堅固。
3、用髹也就是生漆漆籃,繪以圖畫、描金、堆雕等,因而特別貴。工藝相當繁複。

基本狀況


“巧手翩翩篾氣舞, 經線緯線入畫圖。竹籃提水水不漏,小可藏針大當櫥”。這是吟詠永春漆籃的一首詩。永春漆籃是福建省特色民間傳統竹漆工藝品, 始於明正德年間( 1506~ 1522), 至今已有500年的歷史。由於它的生產基地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仙夾鎮龍水村, 因此人們將這裡生產的漆籃也稱為“龍水漆籃”。漆籃作為副業是當地農民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 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漆籃。這種傳統手工技藝的發展與鄉村社會的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 形成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漆籃共有三大種類, 即扁籃、格籃和盛籃, 每類又分特級、甲級和光油等幾個級別, 規格大小達100多種。漆籃的製作主要有竹編、油灰、漆畫三大工序, 每大工序又分許多道小工序, 一個漆籃的製作完成需要50 多道工序, 周期達1個多月。漆籃的具體製作工序為:①工匠們用竹子製成不同長短寬窄的篾片和篾絲, 以篾片為經, 篾絲為緯, 從而編製成籃胚。那些篾絲既長又細, 最細的只比頭髮粗一些, 柔可繞指, 精細的竹絲使籃胚顯得特別緊密和輕巧。②工匠們在籃胚上抹上桐油灰, 裱上夏布, 蓋上生漆, 而後又在竹籃的提梁、籃蓋、籃體上精心繪飾各種金色圖案, 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漆籃。漆籃工藝把竹編技藝和漆畫堆雕技藝合二為一,不僅一舉顛覆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宿命, 而且使簡單的竹籃從此由單調變得異彩紛呈。
龍水村生產的漆籃不僅具有高雅古樸、端莊大方、精巧玲瓏的藝術風格, 而且還具有耐酸、耐鹼、耐用的特性, 曾被選送至義大利、日本、波蘭等30多個國家展覽, 並多次在國內展出, 受到好評。在民俗文化活動特別濃厚的閩南地區, 漆籃被廣泛用於結婚壽誕、走親訪友、迎神祭祖等場合中。漆籃在人們生活中可作為盛放物品的容器, 在藝術上可作為觀賞之物。隨著18~ 19世紀大量閩南人到台灣和東南亞等地區居住, 使用漆籃的習俗也被帶到了那裡, 現在在閩南的城鄉、台灣和東南亞等地區還保留著使用漆籃的傳統習俗, 那些也是如今漆籃的主要銷售地。在福建省博物館、泉州市博物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等均可看到永春漆籃的收藏。目前, 永春漆籃已被列入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當地村民和政府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發展歷程


發源於清中期的果盤盒
發源於清中期的果盤盒
在傳統的中國社會下,每一個物品或者是事件的出現基本上都帶有一定的傳奇色彩,做為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 技藝的漆藍,也有兩個關於它的傳說:
曾經有過一種傳說:在很久以前,龍水村有兩個聰明美麗的姐妹名聲在外,於是就有很多的好事者莫名而來,盡出難題來考她們:如何使風吹燭火不滅?如何使竹籃打水不漏?於是便出現了燈籠和漆藍。
還有另外的一種傳說:龍水村曾經有這麼一對夫婦,妻子善於編製竹籃,而丈夫卻精於漆藝。一日,妻子提著一個竹籃,裡面放有一碗粥和一碟菜,為在山那邊種地的丈夫送飯。不想在跨越一條小溪的時候,腳下不小心,就把竹籃子給打翻了,裡面的粥順著竹籃的細縫漏了出來,所剩無幾。晚上,漆匠回家之後,很是惋惜失去的粥,惋惜之餘的他突然來了靈感,於是他將桐油灰刷在竹籃上面,形成了最早的漆藍。
第一種傳說帶有很重的遊戲成份,而第二種傳說卻充滿了生活的氣息,漆藍的出現到底是出於遊戲還是生活呢?又或者是有其他的什麼原因呢?但是,在我看來實用的東西源於生活本身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不管漆藍的出現究竟是什麼因素的催促,但是根據當地人一代代的相傳下來的說法,漆藍至少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在《永春縣誌》,曾記載到如下文字:
“明正德年間(1506-1522),西向(由於仙鄉位於縣城桃源之西,故在行政名稱上有一度又名“西向”)龍水的油漆匠,把傳統產品竹籃和竹盤的胚件放在石灰水中煮后,晾乾抹上桐油灰,表以夏布,塗上生漆,製成漆籃,使之堅固耐用,以後逐漸改進,在漆籃的提柄、籃蓋、籃體上精心裝飾圖案,雕花繪畫,經過三十幾道工序製作,成為名貴的漆籃。”從時間上說,這和龍水村人的說法基本一致。也就是說,漆藍出現於明代這個論斷基本上是可以確認的,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
話說從18世紀起,閩南開始有大量人口下南洋,離開故土的人們,在走親訪友、迎神祭祖、女兒出嫁時,習慣用漆籃。因此,在回鄉時,他們就會特意買漆藍帶回家去。漸漸地,這種做法變成了當地獨特的一種風氣,市場對漆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因此漆藍走向海外便變成了一件必然的事情。
據《永春縣誌》記載,清乾隆年間(1736~1795),龍水郭孝養、郭榮保等人開始出外編製漆籃。這也是關於龍水村人將漆籃作為外出謀生手段的最早的記載。縣誌還記載到:“1801年,漆藍開始遠銷南陽各埠。同樣是縣誌記載,“至咸豐年間(1851~1861),其族人郭永盛、郭振裕、郭英玉等二十多家一百多人,分別在永春縣城、五里街、和泉州晉江安溪等地設鋪營業銷路遍及閩南城鄉。”這是關於龍水漆籃設鋪營銷的最早記載。這一現象的出現也就意味著,漆藍已經正式走到大多數人的生活中去了。在民國時期(抗日戰爭以前),龍水漆藍已經在福建省內開設了多家公司,其中主要有:泉州振美源漆籃公司、廈門振益漆籃公司、廈門永振興漆籃店、廈門福民漆籃店、永春縣城郭振盛漆籃鋪、永春縣城振裕漆籃店等。
縱觀民國時期的漆藍發展的主要特點有:
一、內外銷兼做,廈門以外銷為主。
二、家庭作坊式和股份合作式公司並存。
三、經營者只在經營地組織油灰和漆畫工序,所需籃胚則回鄉採購,由仙鄉的漆籃散戶提供。
四、大部分公司店鋪採用前店后廠式的結構
五、在漆畫階段,大部分生產者會在籃蓋上用生漆寫上店鋪的“字型大小”,類似商標。銷售時,買家可認“字型大小”而購買。
六、廈門的店鋪開張後主要做出口,一時之間名聲遠遠蓋過泉州等地,許多名師都從泉州轉到廈門。
七、這一時期,開始有外姓(相對於郭)人以資本投入經營漆籃,參與競爭,這是漆籃突破族姓局限、真正邁進市場的象徵。
日本侵華戰爭帶給我國人民的苦難是全方位的,龍水漆籃也難以獨善其身,1938年日本打進廈門,對外貿易全面中斷。廈門主要組織生產漆籃出口的幾個漆籃公司迅速倒閉。泉州、永春縣城的幾間店同樣受影響,紛紛關門。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漆籃生產以各家各戶做“散籃”為主,挑籃叫賣,勉強度日。抗日戰爭時期是漆藍發展史上的一段艱苦歷程。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進入了新中國建設時期,龍水漆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先是成立“龍水漆籃生產互助小組”,繼而成立“永春縣龍水漆籃生產供銷合作社”,一九五八年,改組為“地方國營永春工藝美術廠”。永春工藝廠開始成為漆籃在永春乃至整個閩南地區最大的生產中心,所生產的“迎春牌”漆籃暢銷海外,成為永春縣不可多得的創匯單位。在不知不覺中,“永春漆籃”開始代替“龍水漆籃”稱謂。“永春工藝廠”生產“永春漆籃”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文革”期間,漆籃“面向基層”回到龍水大隊,繼而搞“社隊聯辦”,成立“仙夾公社竹器漆籃廠”,搞“農副結合”,漆籃生產經營依舊紅火,對外出口有增無減。“文革”結束,永春工藝廠恢復,迎春牌漆籃名聲再起,並且有新的創造,漆籃新品屢屢在省級和全國獲獎。
七十年代末台海關係緩和兩岸互有經濟往來后,開始有台灣客前來永春甚至跋涉上山到龍水尋購漆籃,台灣再度成為漆籃又一區域市場,以至那種大號光油盛籃被龍水人叫做台灣籃。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擴大,旅遊業迅速升溫,來我國旅遊的海外遊客大量增加,永春工藝廠十分敏感地把握到時代脈搏,抓漆籃創新,設計製作出直徑六厘米、九厘米小巧玲瓏型漆籃,改實用性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收藏紀念品,把漆籃打進了旅遊市場。
進入到九十年代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工藝廠再一次把握到機會,創新設計製作出具有較高收藏價值的高檔次的漆線雕漆籃,於一九九六年陸續上市,受到國內外經濟條件好和喜愛工藝美術品人士的青睞,較大提高漆籃的附加值。
進入九十年代中期后,看似諸事順利的工藝廠已經開始在走向困局:人員流失。定單減少。特別是1997年,亞洲發生金融危機,“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漆籃對東南亞出口受到影響,在定單較大幅度減少的情形下,工廠更加一蹶不振。
後來,所謂的漆藍廠基本上可以說是名存實亡,直到2007年,郭金鏢老先生和一些當地的老人們創建了永春縣龍水漆藍工藝有限公司,漆藍消亡的邊際緊緊的抓住了最後的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