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閩南人的結果 展開

閩南人

閩南人

閩南人(英文名:Minnan people),亦稱閩南民系,以閩南語為母語為特徵,主要分佈在福建省東南部的廈門市、泉州市、漳州市、龍岩市、三明市大田縣、尤溪縣一部分以及台灣、海南島的大部分地區。

閩南人移居台灣開始於元代,但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他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徠胞一起開發台灣島,閩南語是台灣地區的主要交際工具。

一般而言,台灣閩南人也包含被閩南化的台灣古閩越族後裔平埔族。世界各地的閩南華人、華僑或是閩南語閩台片使用者:在東南亞、日本最多,新加坡甚至有半數以上的華人使用閩南語來溝通。

民系語言


閩南人
閩南人
閩南語是閩南人的母語,主要分佈在福建閩南地區,南宋以來,隨著閩籍先祖的幾次大規模對外遷徙,逐漸分佈於台灣、浙江、廣東、海南部分地區,以及東南亞一帶,閩南以外的閩南語則是後來閩南人向外遷徙形成的結果。
到了近代閩南語早已跨省跨國使用範圍遠遠超過了福建南部一隅。在中國國內,成片的較大的通行區域,就包括傳統上的福建閩南地區泉州、漳州大部分、廈門、龍岩市新羅區部分、漳平市部分地區、尤溪縣小部分地方和大田縣部分等地,以及台灣島大部分。還有江西、浙江、廣東、廣西、四川、江蘇等地均分佈有大小不等的閩南方言島。包含被閩南化的人。

歷史

閩南人
閩南人
北宋時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繼設立了掌管外貿的市舶司,使泉州發展成當時國際上的著名商港,對外海線交通十分方便。在這以後,閩南等地區便有不少人民,因為政治、經濟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台灣),也因此帶去了他們的母語 --- 閩南語。明末時,閩南發生大旱,鄭芝龍曾招數千人到台灣墾殖,他們大多數便在台灣定居從16世紀起,西歐各國開始進行各種殖民海外的計劃。西元1624年起,荷蘭、西班牙先後佔領南、北台灣,尤其荷蘭人統治台灣將近40年,實施王田制,召募福建沿海人前開墾台灣。來台漢人多出身漳州莆田泉州,在長期與平埔族雜處和荷蘭人的統治下,隨移民所帶來的閩南語也滲入了一些新的語言因素。明末鄭成功抗清失敗后,便率大軍攻佔台灣,趕走荷蘭人。鄭家出身福建南安,鄭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 --- 陳永華,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帶來的軍民也大多數是泉州人。因此,此時台灣的閩南語,是以泉州音佔大多數的。
1683年,施琅征台,鄭氏王朝復亡,清廷正式統治台灣。隔年,清廷為防鄭氏遺民,頒布渡台禁令,設下嚴格條件限制人民渡台,只能從三個口岸渡台,泉州莆田人從泉州港 渡台,漳州廈門人從廈門渡台,福州人從馬尾渡台,還有大量人從福建沿海直接到台灣,有登記的人數只佔福建人渡台總人數的很小比例,這在漳州莆田泉州廈門等地的自渡台灣的情況是相同的,大量的人不是通過官渡而是自己渡台,其中以粵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較晚來台灣,台灣的開發幾乎都由閩南人領先,而台灣的語言亦以閩南語為優勢。雍干之世,禁令漸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變,欽差大臣沈葆禎來台辦理防務,以“開山撫番”為名,招徠墾野,因而解除了長達近200年的渡台禁令。在清廷統治台灣的200餘年間,閩人來台人數激增,移民的語言隨其足跡而傳播到台灣各地。日後由於交通開始便利,人口逐漸增多,先後來台的泉州,漳州,廈門等地口音逐漸融合成一種不同以往的口音,民間將其稱之為“漳泉濫”(漳泉混合的意思),莆田話和台灣話不可以互通。台灣的閩南語特色是多種不同閩南地方口音融合,總而言之,台灣北部偏泉州腔,南部偏漳州腔。
中日甲午戰爭后,清廷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在日本佔據台灣期間,教育方面推行“國語”(日本語)政策,日本語在政治上佔盡優勢,在民間使用的閩南語難免受其影響,一直到今天,由於日本語是在中國南北朝時到清朝前期從中國帶到日本的,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中國國民政府收復台灣地區;戰後國民黨再次發動內戰,在經過共產黨人和正義人士的艱苦努力,國民黨政府戰敗,帶著幾十萬軍隊和人民從大陸“轉進”台灣,這是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動,再加上日後推行的“國語”(這次是北京語)運動,在其影響下,再度加入新的語料。由於古代越南、福建、廣東等地是越族的地方,所以古代北方漢族遷徙南下后使用的古漢語受到了很多越語的影響,古代越南從中國的西漢到唐朝是中國的領土,即使從中國分離出去后,還是和中國南方保持密切關係,越南還是中國的五代到清朝藩屬國,古代越南使用古漢語和古越語的融合的古越語時間有1000多年。侗閩南語系和閩南話有某些共同的古越語,侗閩南語系包括了中國境內的侗族、壯族、傣族,與及東南亞的泰國語、緬甸禪邦語,所以東南亞人有學習閩南語的優勢。更由於閩南人的遷徙傳統,閩南人與海外,特別是與東南亞的交流極為密切。相應的,閩南語中自然有相當多的東南亞借詞。從元朝開始,泉州成為為東方第一大港,元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泉州,從此閩南一帶和中東、西亞、東南亞的來往更加頻繁,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定居在泉州,出洋的華僑把外鄉的語言帶到閩南,時間久了,有的外來語的語詞進入閩南語,成為閩南語的一部分。例如sat-bûn(soap,雪文,閩南語本身叫作“茶箍”)、pa-sat(巴剎)、chi- ku-la?t(巧克力)、chu-lu?t(雪茄)、phia?t-á(碟子)、tōng-kat(拐杖)、si?p-pán-á(鐵板手)、ba?k-thâu(商標)、àu-sài(out side)(出界)、te?k-sî(計程車,台灣地區現多以閩南語發音稱“計程車”)、pa-sū(bus,巴士車,台灣地區對於日常代步的公用巴士有念“公共汽車”的趨勢)、má-tih(死亡)、gō?-kha-kī(騎樓過廊)、ka-po?k/ka-pò?-mî(木棉)、ko-pi(咖啡)。
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它分為幾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廈門、金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大部分。
龍岩話區:龍岩市新羅區部分、漳平市部分。
大田話區:大田縣部分、尤溪縣的小部分。
海陸豐區:廣東海陸豐(汕尾市、陸豐市、海豐縣
潮州話區:廣東潮汕(揭陽市、潮州市、汕頭市、豐順縣的湯南鎮、湯坑鎮留隍鎮
雷州話區:廣東雷州半島(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等)
海南話區:海南島東北沿海、東南沿海、西南沿海一帶。

學術爭議


台灣清華大學博士洪惟仁《台灣禮俗語典》“河洛二字,是種錯誤,實際上應對應貉獠”
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很早就對八姓入閩說法產生懷疑,通過仔細研究、考證,發表了《福建早期移民史實辯證》一文,他認為“八姓入閩”之說不過是後世人編造的謊言。福建人自稱晉江得名於永嘉之亂時期北方移民遷入,實際上晉江得名於晉安郡,而晉安郡在永嘉之亂前十幾年就已經設立了。沒有任何記載能證明永嘉之亂時有北方移民進入福建,實際上當時北方人到達長江南岸就已經可以脫離險境,根本沒必要進入經濟文化落後、氣候濕熱的福建。如果真有北方士族進入福建,《宋書》《陳書》不可能沒有記載,然而在這些史書中記載的人物,竟然沒有一個人涉及到福建。
“八姓入閩”說最早見於唐代林諝的《閩中記》林諝自稱祖先是永嘉時遷入,但是林諝是唐代中期人,如何知道永嘉之事?更何況在講究門第出身的唐代,附會之風盛行,林諝的話完全不可靠。
閩南人一般也把閩南語稱為“河洛語”,自詡傳承西晉或者唐代中原音韻,實際上,按照唐人、宋人的記載,閩方言可不是什麼中原音韻。中國現代方言大都與《切韻》音系存在著傳承關係,但閩南語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與《切韻》存在直接對應的方言,與中原古漢語之間缺乏傳承關係。而語言學家則指出閩南話也確實留有古越語的一些元素,不過已故的古漢語大師鄭張尚芳指出,溫州話保留的古越語元素要比福建話要多一些,但即便如此,說閩南話與古閩越語有關係,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梁啟超先生就曾經在《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特別指出“吾儕研究中華民族,最難解者無過福建人”梁啟超先生所說的難解,是指福建人在人種學上究竟來源於哪一種族搞不清楚。古代的福建人和北方各省的人差異是很明顯的,福建的方言,就十分獨特,在北方人看來是“佶屈聱牙”在體態容貌上古代福建人也與北方人有別,他們身材相對較矮,面形短而下尖,眼形較圓而多是雙眼皮,顴骨略突,膚色棕黃,雖然早已融入漢族大家庭,但語言和體貌上的這些差異,證明其在民族來源上是異於北方各省的。
今天的閩南語中也保留51%的閩越語辭彙,古籍亦指出越人善行舟捕魚,而拜瑪祖的閩南人的海洋文明也和中原的農耕文明格格不入,而為什麼說漳泉人是由閩越漢化而來,這看當時的人口數量就知道了。
因為漢武帝時福建已有超過百萬的人口,不然也不會令漢武帝在征閩越國的戰爭中吃力,而陳元光帶3600人開漳、五代初期王潮、王審知帶5000人進入福建時,福建納稅人口就有五十幾萬。謝重光先生髮表《唐代福建境內的土著種族人口》一文他認為“這是一個關係到對唐代福建社會髮狀況基本評價的大問題”其觀點認為“唐代福建境內的土著人口應超出漢族人口”唐代的泉州還有大量的閩越人是可信的。
唐代作家劉恂《嶺表錄異》“嶺表之俗,多食檳榔,日至數十”
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李尚、蘇飛、伍被等人《淮南子.齊俗訓》“胡人便於馬,越人便於舟”
東漢作家吳平《越絕書》“夫越性脆而愚,水行而山處,以船為車,以楫為馬,往若飄風,去則難從,銳兵任死,越之常性”
東漢史學家班固《漢書.嚴助傳》“閩越處溪谷之間,篁竹之中,習於水斗,便於用舟”
南宋理學家徠朱熹《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八“閩浙聲音尤不正”
唐代詩人陳陶《泉州刺桐花詠兼呈趙使君》“海曲春深滿郡霞,越人多種刺桐花”
唐代詩人劉長卿《送崔載華、張起之閩中》“不識閩中路,遙知別後心,猿聲入嶺切,鳥道問人深,旅食過夷落,方言會越音,西征開幕府,早晚用陳琳
唐代詩人駱賓王《晚憩田家》“龍章徒華表,閩俗本殊華”
唐代詩人劉禹錫《劉賓客文集》《唐故福建等州都團練觀察處置使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贈左散騎常侍薛公神道碑》“閩有負海之饒,其民悍而俗鬼,居洞寨、家浮筏者,與華語不通”
北宋史學家歐陽修《新唐書‧韓愈傳》“處遠惡,憂惶慚悸,死亡無曰,單立一身,居蠻夷之地,與魑魅為群”
唐代詩人韓愈《歐陽生辭》“歐陽世居閩越,自詹以上皆為閩越官”“閩越地肥行,有山泉禽魚之樂”“閩越之人舉進士由詹始”
唐代詩人包何《送泉州李使君之任》“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漢臣,雲山百越路,市井十州人”
唐代僧人智升《開元錄》“閩縣,越州地,即古東甌,今建州亦其地,皆夷種”
北宋文學家樂史《太平寰宇記》依然引用這段話,說明北宋人也根本不承認他們是中原移民。
南宋著名史學家鄭樵就表示閩人冒籍,同時期的擢監六部門,累遷右正言,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的方大琮亦表示同意鄭樵的觀點。
古今學者鄭樵、方大琮、陳振孫、洪受、陳支平、楊際平、謝重光、徐曉望等人對閩人的批評和質疑是正當而合理的。

分佈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類似於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閩南人移居台灣大規模遷移是在1 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它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鬥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台灣人民的口中。特別是今天,大陸與台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灣省以外,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超過4000萬,不少被閩南人同化的人也會使用閩南語,在東南亞的閩南人與馬來人聯姻的後代共計人數達1000餘萬人,不少馬來人也會使用閩南語。

分佈範圍


根據閩南人所處的省份,又分為福建閩南民系,廣東閩南民系,

廣義表述

包括狹義閩南人和 浙南溫州平陽、蒼南等地的一些居民:不少當地居民是在明清時由閩南遷入浙江,使用的語言是受吳語溫州話影響的浙南閩語。也包含被閩南化的客家人等地的人與台灣古閩越族後裔平埔族,被閩南化的客家人主要分佈在南靖、詔安、平和、雲霄等縣西部。還有數量龐大的被閩南化的馬來人:
峇峇娘惹(或稱土生華人/僑生)是指十五世紀初期開始定居在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和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後裔,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中南部。巴巴娘惹也包刮少數在唐宋時期定居此地的唐人,一般上巴巴娘惹都是指古代中國移民後裔。這些唐宋明後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的影響。男性稱為峇峇(巴巴),女性稱為娘惹。六十年代以前巴巴娘惹在馬來西亞是土著身份(Bumiputra),巴巴娘惹今天在馬來西亞憲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紀後期來的“新客”無分別。巴巴娘惹是馬來獨特的文化,專指中國人和馬來人的後裔。據說最早是由鄭和下西洋時的中國人和當地的馬來女子結合產生的一個特殊的族群。巴巴娘惹文化---傳統華人文化
這些巴巴人,主要是在中國明朝或以前移民到東南亞,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小部分是廣東和客家籍,很多都與馬來人混血。某些巴巴文化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對於華人的一些傳統節日,巴巴娘惹家庭非常重視,過春節,作為子孫或年幼的一輩,得跪著磕頭、敬茶及祝安。逢春節、清明、農曆七月及祖先忌日,都上供祭拜祖先,供品也有講究,要擺三牲及飯菜等,要擺放八碗或十二碗的菜肴上供。

海外

海外華人大約有3000萬,主要以東南亞為大宗,美加也有些,其餘則零星分佈數量不多,美加是傳統的粵語人口移民之地,但就東南亞來說即使以漳州泉州兩府移民人口數來說也遠較廣府人多,很多人常常以為廣府人多,實乃假象,不否認粵語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但助媒體的影響力)。粵語拜的香港所賜,而閩南語則靠廣泛分佈,印尼語(馬來語)中至少有511個漢語借詞,其中閩南方言借詞456個,佔89.5%。可見閩南方言影響之大,海外華人第一方言母語為閩南語。

閩南文化


閩南
閩南
閩南文化,系指生活在福建地區的人共同創造的(主要是閩南人),並一代代傳承、發展與創新的地區性文化,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個支系,其分佈範圍為我國改革開放以後被譽稱的“廈、漳、泉金三角”,即現轄的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區、市、縣(泉州原轄金門縣待統一)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們物質生活的第一需要。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和鮮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閩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飲用。廈門人稱茶葉為“茶米”,與米相提並論,稱飲茶為吃茶,與吃飯擺在同等地位,是以說明茶和米在人們生活中同樣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說的“茶為民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以無”。閩南的茶俗以飲功夫茶為首,由於所費的時間,功夫多於喝茶,故稱“功夫茶”,飲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飲功夫茶,濃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閩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種。俗話說“無酒不成宴”,逢年過節飲酒慶賀,如春節的迎春酒,端午節的雄黃酒,中秋節的的賞月酒等。
閩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為主食,早晚吃稀飯,中午吃午飯,閩南方言稱稀飯為糜。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兩種,稠的粥稱“烤頭糜”,“烤”的意思即“水干也”,稀的粥稱“安糜仔”。至於年節的食俗,則根據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節,除夕的圍爐吃年夜飯置辦各種雞鴨魚肉菜肴外,習慣要一道火鍋。舊時的銅火鍋中間燒炭火,象徵全家圍爐團圓。

服飾習俗

隨著思想,觀念的進步,人們的服飾也跟著發生了變化。其中,閩南服飾中獨具特色的是惠安女服飾,其最大特點是“衣短露臍,引人注目”。有首打油詩形象地勾畫出惠安女傳統服飾的牲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

建築習俗

建築與百姓安居緊密相連,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間風俗。如建房前擇定方向,選擇黃道吉日動土及上樑祭、落成祭等禮俗,如動土前要選黃道吉日,並設案擺豬頭三牲供品,焚香燃燭,燃放爆竹,拜神靈祭土地,俗稱動土祭或奠基祭。儀式后,用豐富的酒菜款待建房的師傅,此外,還有木門檻上釘竹板、擇地鑿井覓甘泉等習俗。

結婚習俗

閩南的婚姻禮俗,自古以來遵循漢族傳統的周禮“六禮”的基本程序進行,即納采(即求婚)、問名(即女姓氏)、納吉(定婚喪嫁娶)、納徵(婚成送禮物)、請期(通知婚期)、親迎(迎娶)。其中,特別注重“迎娶”這一道習俗。新娘一般在婚後第四日回娘家省親,稱“做客”、“歸字”。“做客”必須當日返回婆家,到家時又必須是天黑,俗話為“暗冥摸,生干埔”。意即這樣做就會生男孩。

壽誕禮俗

舊時由於生活和衛生環境等因素,人們能活到50歲就被認為是長壽了。所以閩南民俗從50周歲開始逢十做壽(有些地方從60周歲才開始做壽),也有提前一年或推遲一年做壽的(即逢9或11做壽的)。一般在壽堂上懸燈張彩,正中貼一金字“壽”字或壽星圖,兩旁掛壽聯,壽星著新衣或壽衣正坐高堂,接受兒孫的拜祝。壽宴是做壽的重要內容。一般在壽慶日的中午或晚上大宴賓客,在菜肴中必有一道“豬腳線面”的菜,這是取豬腳意強壯,線面壽長的吉利。

民間禁忌

禁忌是民間關於社會行為、信仰活動的某種約束限制觀念和做法,是一種傳統的風俗。閩南人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關於飲食、衣著、起居、交往、語言等方面的禁忌,如忌吃飯時以筷子敲碗,因為舊時只有乞丐才敲著空碗乞討。亦不可將筷子插在飯碗的米飯中,這與民俗中“拜腳尾飯”的喪俗有關。忌用掃帚打人,否則被打者會倒霉,因為人們把掃帚認為是有靈性之物。忌在庭院內種植香蕉樹榕樹,傳說因香蕉無籽,故不利生育。而榕樹被視為神樹(因它樹齡最長),種在家庭小院是對神的不敬,也不吉利。

飲食文化

閩南菜的發展與傳承也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它從泉州及周邊地區發源,流傳到漳州、台灣、廈門等閩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后,由於交往的頻繁,對外交流擴大,飲食文化的交流與磨合融會也更加密切,這樣,閩南菜的風味不但影響漳州、廈門、潮汕、台海等地區還輸出到廣大東南亞地區。許多到東南亞旅遊的人會驚訝地發現,吃的飯菜正是家鄉的味道,街頭的小吃攤也能吃到海蠣煎、花捲、肉粽。一些僑胞也回到故鄉開起了飲食店,閩南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緬甸菜、新加坡菜。

閩南民居

閩南民居是閩南民系的傳統建築。但就從民居而言,這種海外宗教及裝飾的影響,更多局限於寺廟等帶有宗教色彩的地方。我們認為閩南民居雖有多樣性文化的影響,但更多是本土文化,特別是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地理環境和氣候的特點及血統等諸多因素,使其崇仰中原文化的痕迹表露無遺,這從一些紋樣、一些隱喻符號以及一些建築樣式上得以證明。當然,其他民族文化影響的建築也同樣存在,諸如土樓、圓樓、吊腳樓、手巾寮等。但這不影響閩南民居特別是磚石牆的類型化的形式。

閩南商幫


作為中國五大新商幫之一,閩南商幫的起步主要是在廈門、泉州、漳州等地。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閩南人特有的“拼”勁不僅造就了閩南地區幾十個中國馳名商標和一大批知名企業家,而且這些閩南的企業和企業家也在地域上不斷擴張——在福建的周邊省份、華東地區,以及其他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閩南商幫在外來投資經商者中占著主導者的地位。在北京,在上海,以及許多邊陲小鎮,閩南商幫正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讓世人刮目相看。
閩南人
閩南人
“在北京,凡是大盤的房地產,大多數是閩南人在操作。”庄永章介紹說,曾文仲是沿海綠色家園集團董事局主席,近幾年來,該集團以國際化的戰略眼光和實力背景,在內地打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精品樓盤,現已具備每年上百萬平方米的地產開發能力。北京豐潤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陳水波兄弟,不僅在北京進行房地產開發行業,而且還介入裝飾裝修、物業管理等行業。北京英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英將“英才國際村”住宅項目選定在改革開放以來最早的富人區和北京房地產市場上消費、投資的熱點地區,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上海,閩南商幫群星燦爛,人才輩出,獲得快速發展,在造船、房產、食品、建材、鋼材、木材、醫療等行業湧現許多讓人刮目相看的風雲人物,成為一支了不起的生力軍。比如,提起水暖、大理石材和衛浴設施,業內人士都會想起南安商人,在上海各大建材市場,由南安人曾水獺創辦的金永裕建材有限公司的相關產品,佔有不小的市場份額。
在天津,蘇國川創辦了華北建材陶瓷批發市場,阮志雄所在的金雄集團則成為天津印刷行業的排頭兵。在東北黑土地上,儘管與閩南遠隔千山萬水,然而,遼、吉、黑三省卻處處出現閩南商人創業致富的身影;在華北地區,並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優勢;在內蒙古,也有不少閩南的有識之士抓住了南北經濟互補性這一有利商機,毅然前往從商。在新疆,庄永順任董事長的恆順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幾乎承接了當地主要重大項目的消防工程;在四川,陳揚水的成都清華紫光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成為第一批進入西部城市高科技領域的企業之一。

閩南人在海外


海外華人大約有3000萬,主要以東南亞為大宗,美加也有些,其餘則零星分佈數量不多,美加是傳統的粵語人口移民之地,但就東南亞來說即使以漳州泉州兩府移民人口數來說也遠較廣府人多,很多人常常以為廣府人多,實乃假象,不否認粵語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但助媒體的影響力),說難聽點 粵語無非拜的香港所賜,而閩南語則靠廣泛分佈,印尼語(馬來語)中至少有511個漢語借詞,其中閩南方言借詞456個,佔89.5%。可見閩南方言影響之大,海外華人第一方言母語為閩南語而非什麼粵語、客家話。
順便提下東南亞華人華僑多是民國前甚至清代的移民和近年來的偷渡移民不同。
菲律賓
200多萬華人
1、閩南語 85%
2、其他 15%
新加坡
新加坡人口400萬華人佔75%以上
1、閩語 75% (閩南漳泉 43%、閩語潮州 22%、海南話7%、福州話2%、興化1%)
3、粵語 20%
3、客家 5%
據1931年的統計數據,
馬來西亞
華人人口600萬左右
1、閩語54.54%(閩南話31.64%,潮州話13.9%,海南話6%,福州話1.8%,興化話0.7%,福清話0.5%)
2、粵語 24.6%
3、客家話 16.7%
4、其他 4.1%
印尼
華人大概有800-1000萬
1、閩南語 54%(漳泉話46.6%,潮州話7.4%)
2、客家話 16.9%
3、粵語 11.4%
4、其他 17.7%
據印尼華人1930人口調查
越南
華人人口 140萬以上
1、粵語 60%
2、閩語潮州話20%
3、客家話 6%
4、其他(含雲南、漳泉話、海南話等)
柬埔寨:
1、閩語70%(潮州話50%,閩南話10%,海南話10%)
2、粵語 20%
3、客家話 8%
泰國:
據估計,泰國華人約有450萬至600萬人
1、閩語80%(潮州話60%,閩南話10%,海南話10%)
2、客家話 10%
4、其他1%
汶萊
總人口25萬華人5萬
1、閩南語(主要是金門人,吳尊就是那滴)
2、其他(依次為客家、潮州、海南)
寮國:
華人約3萬
1、閩語75%(潮州話60%,閩南話+海南話15%)
2、粵語 20%
3、其他 5%
美國華人人口240萬
加拿大華人人口80萬
澳洲 華人人口70萬
以上 廣府人居多
有較明確的數據顯示福州人在美已有50至60萬
義大利華人2萬、瑞士華5千、荷蘭華人2萬
日本華人20萬、英國華人10萬、法國華人5萬德國華人8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