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瑞和
史瑞和
史瑞和,土壤肥料學家。長期從事土壤、植物營養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對土壤磷素的化學形態等進行較多的研究。對發展我國土壤分析、植物營養和施肥學科作出了貢獻。
史瑞和,1917年5月24日生於江蘇省溧陽縣河口鄉。土壤學家。江蘇溧陽人。
1917年5月24日 出生於江蘇省溧陽縣。
1941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
1945-1946年 赴美實習。
1949年獲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土壤系理學碩士學位。
1952年獲美國俄勒岡大學土壤系哲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農業部北大平原試驗站從事土壤肥力與植物營養的研究。
1956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1982-1987年 當選為江蘇省土壤學會第五屆理事長。
《土壤農化分析》,編著《植物營養》。
史瑞和,1917年5月24日生於江蘇省溧陽縣河口鄉。1934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江蘇省立南通中學高中,並因英語、化學、體育成績特優而深受老師讚賞。1937年中學畢業時,七七事變爆發。在抗日救亡運動高潮中,他懷著“科學救國”的信念,背井離鄉,考入重慶中央大學攻讀農業化學,在戰時艱苦環境中刻苦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因此,畢業后被留校任助教。1945年,被重慶國民政府農業部選派赴美實習一年。回國后,任南京中央大學農業化學系講師。兩年後,再度出國深造。1948-1952年分別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土壤系和俄勒岡州立大學土壤系獲碩士和博士學位。
當時正值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美國政府千方百計阻撓中國留學生回歸大陸,史瑞和不得不在美國農業部北大平原試驗站工作了2年。由於成績卓著,被美國農業部授予“土壤化學家”稱號。他本可在美國繼續工作,也深知國內生活和工作條件艱難,可是為了振興祖國的土壤農化科學,實現“科學救國”的夙願,他毅然謝絕各方挽留,經過半年多的申請和交涉,終於在1954年9月踏上回歸祖國的旅程。
回國后,他一直在南京農學院(后改為南京農業大學)任教。他工作積極,教學認真,科研成果豐碩,並多次以中國農業專家身份赴國外講學或參加學術會議。他在1956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過江蘇省土壤學會理事長,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部副主任等職務,是我國首批博士生導師之一。他為祖國的土壤科學事業和農業教育事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做一個好教師,為國家培養人才,是史瑞和由來已久的信念。回國后他一直擔任土壤農化分析課程的教學工作。在教學中,他深感教材的缺乏和落後。於是自己動手編寫講義,並不斷地加以修訂。即使在極“左”思潮泛濫的時期,他仍然堅持不懈地查閱國外文獻。由他主編的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土壤農化分析》,一直受到同行的青睞,是大家公認的一本優秀教科書。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他已年屆花甲,但仍擔任植物營養的主講教師。他講課深入淺出,內容新穎,深受學生的歡迎,並多次去全國兄弟農業院校講授植物營養課程。1984 年起,他開設了給研究生講授的高級植物營養課程,眾多的參考文獻使研究生開闊了視野,受益匪淺。1989年,他專門為研究生編寫的《植物營養原理》一書,經多次試用、補充和修訂,終於問世。此書從論述植物營養原理到最新研究動態,並重點論述了植物營養領域內的幾個主要問題,是他十多年來從事植物營養教學和研究的總結。
進入80年代後期,他致力於綜述我國作物施肥領域內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動態。一本具有重要實用價值的《作物優質高產施肥技術》即將在90年代初與讀者見面。
《土壤農化分析》、《植物營養原理》和《作物優質高產施肥技術》是論述植物營養和施肥的三部姐妹篇,也是他從事教學、科研40年的結晶,為我國植物營養和施肥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除日常教學工作外,史瑞和還不辭辛勞地做好對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指導工作。1978年他開始招收碩士生,10多年來,每年都招收三四名。這使他要閱讀更多的文獻,修改更多的論文,長時期堅持超負荷地工作。他對研究生的指導,既嚴格要求,定期檢查,又讓研究生放開手腳,大膽設想,使研究生對問題反應敏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由他培養的第一位博士,在1991年被國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榮譽稱號。看到這些年輕人的成長,史瑞和感到他幾十年的辛勞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在植物營養與施肥學科的人才培養上,史瑞和也費了不少心血。如今他所在的農化教研室(植物營養研究室)氮、磷、鉀、微量元素和蔬菜營養分支明確,各線人才配備比較齊全,一些中青年教師已嶄露頭角,象徵著他開創的事業後繼有人。
除從事教學工作外,史瑞和還長期從事植物營養和施肥的研究工作。
回國后,他在條件十分簡陋的情況下繼續研究土壤磷的有效性。1962年發表了《江蘇省幾種主要土壤磷素供應狀況和磷肥效果》,首次報道了江蘇省農田土壤磷的形態與有效性之間的關係,為該地區以後的土壤磷素研究奠定了基礎。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他積極籌備成立植物營養研究室,在土壤氮、土壤磷、土壤鉀等元素的形態及其有效性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研究。80年代,他先後主持了“黃淮海平原土壤培肥與肥料的合理施用”、“石灰性土壤的培肥及合理施肥”、“不同作物的吸磷機理”、“不同作物對土壤層間鉀的利用及鉀對主要作物品質影響的研究”、“土壤——植物——動物系統中氮的轉移研究”、“不同作物對微量元素肥料的反應”等研究課題。
通過多年的科學研究工作,史瑞和的主要學術思想和成就可概括如下:
1.指出土壤生物態氮是土壤有效氮最活躍的部分,並提出測定土壤氮素礦化勢的方法。
2.提出研究土壤氮的有效性,要將氮在土壤中的化學形態與物理狀態二者結合起來研究,才能進一步闡明土壤氮的形態與有效性之間的關係。
3.有機和無機肥料配合施用是協調土壤養分供應的主要途徑,提出了不同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的定量指標。
5.石灰性土壤淹水后能提高磷的有效性。提出在石質性土壤上鐵磷形態淹水后對有效磷的貢獻問題。
6.施用有機肥時應注意肥料的C/P比,提出調節有機肥料的C/P比問題。
1史瑞和,邱嘉璋,陳幫本。江蘇省幾種主要土壤磷素供應狀況和磷肥效果。土壤學報,1962(4):374-379.
4 鮑士旦,史瑞和。江蘇省主要土類鉀素供應狀況和棉花鉀肥試驗。南京農學院學報,1980,(1):52-56.
5 史瑞和,鮑士旦。土壤農化分析(第1版).北京:農業出版社.1980.
7 鮑士旦,史瑞和。土壤鉀素供應狀況的研究Ⅱ.土壤鉀素狀況與水稻吸鉀之間的關係。南京農學院學報,1984(4):70-78.
8 史瑞和,韓逆舟。徐淮地區石灰性土壤供磷特性的研究。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6(3):46-55.
9 張建才,史瑞和,鮑士旦。江蘇省幾種不同土壤鉀的固定和釋放。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8(2):73-81.
11 尹金來,曹翠玉,史瑞和。徐淮地區石灰性土壤磷素固定的研究。土壤學報,1989(2):61-66.
12 史瑞和。植物營養原理(第1版).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1989.
14 沈其榮,史瑞和。不同土壤有機氮的化學組分及其有效性的研究。土壤通報,1990(2):54-57.
15 沈其榮,史瑞和。好氣培養研究土壤氮素釋放規律方法的改進。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0(2):82-85.
16 封克,史瑞和,鮑士旦。蘇南白士供鉀狀況的研究。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0(2):76-81.
17 沈其榮,史瑞和。粘土礦物對蛋白質氮礦化的影響。土壤學報,1990 (4):392-397.
18 沈其榮,史瑞和。有機肥氮素的礦化特徵及其對水稻生長發育的影響。江蘇農業科學,1990(6):34-36.
19 沈振國,史瑞和。水田土壤氮礦化勢的研究。土壤通報,1990(6):250-252.
20 沈其榮,史瑞和。土壤預處理對不同起源氮礦化的影響。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1(1):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