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颱風菲特的結果 展開

颱風菲特

2013年第23號強颱風

強颱風菲特(英語:Typhoon Fitow,國際編號:1323,聯合颱風警報中心:22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Quedan)為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二十一個被命名的風暴。“菲特”一名由密克羅尼西亞提供,是一種美麗芬芳的花朵。

該颱風對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達623.3億人民幣,僅次於颱風赫拔(9609號)。

由於菲特形成的倒槽降水使浙江全境出現罕見洪澇災害,所以在第46次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年度會議上遭退役,隔年決定由木恩(Mun)取代。

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颱風菲特
颱風菲特

發展過程


2013年9月下旬,西北太平洋洋麵水溫異常高,在菲律賓以東洋麵和關島以東洋麵熱帶擾動頻繁。
2013年9月27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帛琉北部海面上生成。同日凌晨,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5W。上午6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給予“LOW”的評級。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低壓區。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發展機率升級為“MEDIUM”。
9月29日上午7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下午3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對其發出海上烈風警報。下午8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9月30日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編號22W。下午9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菲特”。
“菲特”於10月1日17時在西北太平洋洋麵上加強為強熱帶風暴。
“菲特”於10月3日凌晨加強為颱風。
“菲特”於10月4日下午加強為強颱風。但由於眼牆一直沒閉合,導致颱風發展停滯不前。
“菲特”於10月7日01時15分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鎮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55百帕。
“菲特”於10月7日03時減弱為颱風,04時減弱為強熱帶風暴,05時減弱為熱帶風暴,09時在福建省建甌市境內減弱為熱帶低壓。
由於“菲特”強度明顯減弱,已很難確定其環流中心,中央氣象台於10月7日11時對其停止編號。但其殘餘雲系仍將給江蘇、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福建等地造成強降雨。
“菲特”於10月7日凌晨1時15分以強颱風強度登陸福建福鼎市沙埕鎮,是自1949年以來在10月份登陸我國陸地的最強颱風。“菲特”具有登陸強度歷史罕見、強風暴雨極端性強、潮高浪大等特點。雖然“菲特”在福建登陸,但其外圍風、雨、潮對浙江的影響明顯重於福建。颱風預警發布后,有關部門應急聯動及時,各級政府防範有力,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及社會影響遠輕於以往同類颱風。 

防禦工作


中央氣象台

中央氣象台連續發布颱風預警。中央氣象台密切監視“菲特”動向,強化預報會商,提前4天發布準確預報預警信息,針對國慶假日後期,特別提醒節日出行人員和涉海旅遊單位提早採取防禦措施。中國氣象局、浙江、福建省氣象局分別啟動了重大氣象災害(颱風)Ⅱ級應急響應。中央氣象台共發布颱風預警15期(紅色預警6期)、暴雨預警7期;浙江、福建等省氣象部門發布颱風和暴雨預警共300餘期,向1億人次發送預警簡訊。中國氣象局向黨中央、國務院和相關部門報送決策服務信息12期,浙江、福建省氣象部門向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報送決策服務材料20餘期,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組織防禦贏得了時間、贏得了主動。 
應急聯動及時有效。氣象部門發布颱風預報預警后,水利、民政、交通、旅遊、海洋等部門和浙江、福建等省政府及時啟動應急響應,進行了周密安排部署,緊急採取措施。其中,5日,國家防總啟動了防汛防颱風Ⅱ級應急響應,6日浙江省防總和福建省防總也分別啟動了防颱風Ⅰ級應急響應。雖然“菲特”強度及風雨影響罕見,但由於防範措施有力、應急處置得當,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及社會影響遠輕於歷史同類颱風。 

農業部

一是及早安排防禦工作。各級農業部門務必高度重視,把防禦“菲特”作為當前農業生產最為緊迫的任務,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倖心理,加強組織領導,及早安排,廣泛動員,強化責任,把防禦強颱風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對強颱風登陸的重點區域,要組織機關幹部蹲點包片,幫助地方制定防控預案,推進防禦措施落實。 
二是及時發布預警預報。加強與氣象、海洋、水利等部門的溝通會商,密切關注“菲特”發展動向,適時發布預警信息。加強應急值守,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調度、上報災情和救災進展情況。漁業部門要進一步做好颱風預警信息通報,第一時間將災害預警信息通知到相關海域的漁船和人員。 
三是全力落實防禦措施。各地要立即動員相關海域作業漁船和養殖人員儘快回港或就近避風、避浪,及時加固維護漁港設施和堤壩,做好養殖設施防護等各項工作,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組織農民搶收成熟在田作物,做好果樹和大棚設施等防風處理,及時疏通田間溝渠,防止發生大面積內澇。抓緊畜禽圈舍排險加固,徹底清理疏浚畜禽場排水系統,避免人員和畜禽傷亡。指導農墾企業、學校、醫院和鄉鎮企業等單位做好相關防範工作。 
四是搞好災後生產恢復。及時組織 

預報預警


中央氣象台

全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10月2日下午6時,中央氣象台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10月4日上午10時,中央氣象台改發颱風黃色預警信號。下午6時,中央氣象台改發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10月5日上午6時,中央氣象台改發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10月7日上午6時,中央氣象台改發颱風藍色預警信號。上午10時,中央氣象台解除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浙江

全省最高颱風預警信號: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10月6日下午5時,浙江省氣象台改發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地方級最高預警: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海鹽、嘉興、海寧、嘉善、蘭溪、湖州、德清安吉桐鄉、衢州、長興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舟山、嵊泗、義烏、浦江、紹興、上虞、諸暨
颱風橙色預警信號:寧波、鄞州、鎮海
颱風紅色預警信號:蒼南、瑞安、文成、黃岩、洞頭、溫州市區、樂清、台州、椒江、臨海、三門

福建

全省最高颱風預警信號: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10月5日上午6時41分,福建省氣象台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信號。下午4時59分,福建省氣象台改發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10月6日上午8時50分,福建省氣象台改發颱風橙色預警信號。下午10時40分,福建省氣象台改發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地方級最高預警: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莆田、秀嶼、仙游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福州、羅源、周寧壽寧古田
颱風橙色預警信號:屏南
颱風紅色預警信號:霞浦、寧德、福安、福鼎

上海

全市最高颱風預警信號: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10月6日上午9時,上海市氣象台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江蘇

全省最高颱風預警信號: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10月6日下午1時22分,江蘇省氣象台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地方級最高預警: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南通、如皋、海安、如東、張家港、太倉、江陰、吳江

江西

全省最高颱風預警信號: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10月6日下午5時30分,江西省氣象台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地方級最高預警: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南昌、進賢上饒、新建、弋陽、德興、東鄉、九江、撫州、安義

安徽

全省最高颱風預警信號: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10月6日下午8時50分,安徽省氣象台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地方級最高預警: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合肥、居巢、滁州、明光

中國台灣

當地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台灣中央氣象局原本預測“菲特”不會影響台灣,10月2日由於太平洋高壓增強使菲特路徑偏西,台灣中央氣象局表示“菲特”有可能接近台灣。
10月4日下午11時30分,台灣中央氣象局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10月5日下午2時30分,台灣中央氣象局發布陸上颱風警報。陸上警戒範圍包括基隆、新北、台北及宜蘭地區,應嚴加戒備並防強風豪雨。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為超大豪雨,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南投縣則是大豪雨警戒範圍。 
10月7日上午2時30分,台灣中央氣象局解除台灣本島陸上颱風警報。
10月7日上午8時30分,台灣中央氣象局解除所有颱風警報。

災害影響


浙閩地區

受颱風影響,截至2013年10月6日12時,浙江的溫州、台州、寧波、舟山等沿海市在港避風船隻35607艘,船隻已全部回港或處於颱風影響範圍外;轉移人員28.9萬人,其中海上轉移人員16.6萬人,陸上轉移人員12.3萬人。
由於浙閩沿岸正值天文高潮期,預計浙南沿岸將出現超過當地警戒潮位80厘米以上的高潮位。國家海洋預報台將風暴潮警報級別提升為紅色。浙江舟山所有旅遊景區和島際航線均已關閉,而麗水市也已關停24個旅遊景點、237個農家樂,已停工202個在建涉水工程。
截至2013年10月6日12時,福建全省共安全轉移海上人員12.8萬人,其中漁船上人員8.8萬人、漁排上老弱婦幼人員0.7萬人、漁排上勞力3.3萬人。在閩中、閩東海域作業的29412艘漁船已全部回港避風。
颱風登陸正趕上國慶長假返程高峰,為確保鐵路旅客運輸安全,10月7日南京站將停運14列動車組列車,並調整5列管內動車組列車始發和終到車站。南昌鐵路局7日將停運35對動車組列車。上海鐵路局將停運10月7日經東南沿海鐵路運行的28對直通動車組列車。 
第23號強颱風“菲特”於10月7日凌晨1時15分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鎮登陸,受“菲特”暴雨大風的影響,對文成電網的供電線路造成了影響,累計文成縣內8條10千伏線路停電,停電用戶達15524戶。 
2013年10月07日,來自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數據,“菲特”給浙江帶來狂風、暴雨、高潮的同時,已有300萬人受災,帶來直接經濟損失22.8億元人民幣。
受“菲特”影響,據浙江省氣象台監測,該省沿海10級以上大風已持續近20小時,東南沿海風力普遍在12級以上,局部海島和山區觀測站瞬時極大風速達14-17級。 
“菲特”造成浙江、福建等地道路交通阻斷、動車停運、航班取消、供電通訊中斷、堤防損毀、農田受淹,對上述地區國慶假日後期旅遊造成嚴重影響。雖然“菲特”中心在福建登陸,但其外圍風、雨、潮強度大,對浙江的災害影響明顯重於福建。據不完全統計,浙江省11個市70個縣(市、區)631.4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人,失蹤4人,倒塌房屋0.4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53.4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3.68億元;福建省有5市、19個縣計41.56萬人受災,倒塌房屋0.04萬間,農作物受災34.1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4.55億元。 

杭州

2013年10月7日凌晨起,杭州持續降雨,與此同時杭州市氣象台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受強降雨影響,西湖出現罕見的水滿現象。7日下午15點左右,西湖水位上漲漫過了長橋及涼亭。為確保安全,當地旅遊部門已封閉了景點。截止至7日晚20點,西湖水位已漲至7.45米,超過警戒水位。 
圖冊“受'菲特‘影響的杭州來源: 
杭州市氣象台統計,從10月6日8時到8日14時,全市面雨量(整個區域單位面積上的平均降水量)186毫米,杭州市區299毫米,餘杭302毫米,蕭山314毫米,富陽211毫米,臨安131毫米,建德78毫米,桐廬164毫米,淳安50毫米,有82個站降水超過300毫米,暴雨主要集中在餘杭、蕭山和主城區,最大蕭山黨山達到了516.2毫米,主城區下沙399.6毫米。 
10月8日18時,颱風共造成寧波市直接經濟損失33.429億元(不包括餘姚),其中農林牧漁業損失19.5175億元,工業交通運輸業損失6.3015億元,水利設施損失3.21億元。為確保安全,8日、9日兩天,寧波全市的中小學和幼兒園停課,中心城區公交車免費乘坐。除事關民生和公共服務的單位以外,其他企事業單位全部停工。

退役

由於菲特在中國大陸至少5死4失蹤,對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623億人民幣,僅次於颱風赫拔。2014年1月29日至同年2月1日舉行的第46屆颱風委員會年度會議上,颱風委員會亦通過把“菲特”退役。

菲律賓

第23號颱風“菲特”於9月30日20時在菲律賓以東洋麵生成,10月4日17時加強為強颱風,7日凌晨1時15分在福建省福鼎市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達14級(42米/秒)。“菲特”登陸後於7日9時在福建省建甌市境內迅速減弱為熱帶低壓。 
登陸強度歷史罕見。“菲特”登陸時為強颱風強度,是自1949年以來在10月份登陸我國陸地(除台灣和海南兩大島嶼以外)的最強颱風。 

沿海地區

降雨強度破歷史紀錄。5日20時至8日8時,江蘇東南部、上海、浙江北部和東部、福建東北部等地降雨200~350毫米,浙江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400~600毫米,其中浙江安吉天荒坪累計降雨量達1014毫米、象山黃泥橋778毫米(見圖1)。7日浙江省日平均雨量達149毫米,為有記錄以來的最大日平均雨量;杭州、寧波、紹興、湖州、慈溪、餘姚、瑞安等地有13個縣(市、區)日雨量破歷史紀錄。 
強風持續時間長。浙江東南沿海12~14級大風持續11小時左右,海島和山區瞬時極大風速達15~17級(見圖2),蒼南石砰山和望洲山瞬時分別風速達76.1米/秒和73.1米/秒,突破浙江省歷史紀錄。 
與天文大潮疊加潮高浪大。“菲特”登陸時間恰逢天文大潮期,6日白天到夜間,上海、浙江、福建沿海出現60~220厘米的風暴增水,浙江鰲江、瑞安、溫州、坎門驗潮站的潮位均超過紅色警戒,其中鰲江站的實測水位最高達到5.22米,超歷史最高潮位0.42米;溫州外海出現9.6米的狂濤,釣魚島附近海域出現8.1米的狂浪。 

浙江

“菲特”造成浙江、福建等地道路交通阻斷、動車停運、航班取消、供電通訊中斷、堤防損毀、農田受淹,對上述地區國慶假日後期旅遊造成嚴重影響。雖然“菲特”中心在福建登陸,但其外圍風、雨、潮強度大,對浙江的災害影響明顯重於福建。據不完全統計,浙江省11個市70個縣(市、區)631.4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人,失蹤4人,倒塌房屋0.4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53.4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3.68億元;福建省有5市、19個縣計41.56萬人受災,倒塌房屋0.04萬間,農作物受災34.1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4.55億元。 

防禦

連續發布颱風預警。中央氣象台密切監視“菲特”動向,強化預報會商,提前4天發布準確預報預警信息,針對國慶假日後期,特別提醒節日出行人員和涉海旅遊單位提早採取防禦措施。中國氣象局、浙江、福建省氣象局分別啟動了重大氣象災害(颱風)Ⅱ級應急響應。中央氣象台共發布颱風預警15期(紅色預警6期)、暴雨預警7期;浙江、福建等省氣象部門發布颱風和暴雨預警共300餘期,向1億人次發送預警簡訊。中國氣象局向黨中央、國務院和相關部門報送決策服務信息12期,浙江、福建省氣象部門向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報送決策服務材料20餘期,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組織防禦贏得了時間、贏得了主動。 
應急聯動及時有效。氣象部門發布颱風預報預警后,水利、民政、交通、旅遊、海洋等部門和浙江、福建等省政府及時啟動應急響應,進行了周密安排部署,緊急採取措施。其中,5日,國家防總啟動了防汛防颱風Ⅱ級應急響應,6日浙江省防總和福建省防總也分別啟動了防颱風Ⅰ級應急響應。雖然“菲特”強度及風雨影響罕見,但由於防範措施有力、應急處置得當,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及社會影響遠輕於歷史同類颱風。 
及早安排防禦工作。各級農業部門務必高度重視,把防禦“菲特”作為當前農業生產最為緊迫的任務,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倖心理,加強組織領導,及早安排,廣泛動員,強化責任,把防禦強颱風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對強颱風登陸的重點區域,要組織機關幹部蹲點包片,幫助地方制定防控預案,推進防禦措施落實。 
連續發布颱風預警。中央氣象台密切監視“菲特”動向,強化預報會商,提前4天發布準確預報預警信息,針對國慶假日後期,特別提醒節日出行人員和涉海旅遊單位提早採取防禦措施。中國氣象局、浙江、福建省氣象局分別啟動了重大氣象災害(颱風)Ⅱ級應急響應。中央氣象台共發布颱風預警15期(紅色預警6期)、暴雨預警7期;浙江、福建等省氣象部門發布颱風和暴雨預警共300餘期,向1億人次發送預警簡訊。中國氣象局向黨中央、國務院和相關部門報送決策服務信息12期,浙江、福建省氣象部門向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報送決策服務材料20餘期,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組織防禦贏得了時間、贏得了主動。 

經濟損失

“菲特”造成浙江、福建等地道路交通阻斷、動車停運、航班取消、供電通訊中斷、堤防損毀、農田受淹,對上述地區國慶假日後期旅遊造成嚴重影響。雖然“菲特”中心在福建登陸,但其外圍風、雨、潮強度大,對浙江的災害影響明顯重於福建。據不完全統計,浙江省11個市70個縣(市、區)631.4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人,失蹤4人,倒塌房屋0.4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53.4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3.68億元;福建省有5市、19個縣計41.56萬人受災,倒塌房屋0.04萬間,農作物受災34.1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4.55億元。 

規模


降雨強度破歷史紀錄。5日20時至8日8時,江蘇東南部、上海、浙江北部和東部、福建東北部等地降雨200~350毫米,浙江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400~600毫米,其中浙江安吉天荒坪累計降雨量達1014毫米、象山黃泥橋778毫米(見圖1)。7日浙江省日平均雨量達149毫米,為有記錄以來的最大日平均雨量;杭州、寧波、紹興、湖州、慈溪、餘姚、瑞安等地有13個縣(市、區)日雨量破歷史紀錄。 
強風持續時間長。浙江東南沿海12~14級大風持續11小時左右,海島和山區瞬時極大風速達15~17級(見圖2),蒼南石砰山和望洲山瞬時分別風速達76.1米/秒和73.1米/秒,突破浙江省歷史紀錄。 
與天文大潮疊加潮高浪大。“菲特”登陸時間恰逢天文大潮期,6日白天到夜間,上海、浙江、福建沿海出現60~220厘米的風暴增水,浙江鰲江、瑞安、溫州、坎門驗潮站的潮位均超過紅色警戒,其中鰲江站的實測水位最高達到5.22米,超歷史最高潮位0.42米;溫州外海出現9.6米的狂濤,釣魚島附近海域出現8.1米的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