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鄱陽湖城市群

世界重要城市圈

環鄱陽湖城市群,是以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為核心,由環繞鄱陽湖的城市組成。包括南昌、九江、上饒、撫州、景德鎮、鷹潭。環鄱陽湖城市群是江西省最發達的區域、長江中游城市群之一、中國經濟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區之一,是全國城市群建設的先行者,致力打造成為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長極。

規劃發展


建立背景

自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以來,中部幾個省份不約而同地將發展的目光瞄準了城市群,謀求以城市群的發展帶動全省經濟的迅猛提升,進而在中部地區實現率先崛起。湖北的“武漢城市圈”、河南的“中原城市群”、湖南的“長株潭城市群”、安徽的“皖江城市帶”猶如四顆熠熠生輝的明珠,扮亮了中部地區崛起的藍圖,廣袤的中部大地也因此顯得生機勃發。
中部四大城市群紛紛確立自己的發展目標與思路的大背景下,江西省不失時機地提出了國家戰略——環鄱陽湖城市群的發展戰略,希望通過逐步建立高度完善的城市網路體系,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對外發揮連接東西、貫通南北(毗鄰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經濟發達地區)連接內陸地區的巨大作用,打造世界級都會圈,將江西省經濟更好地融入世界經濟之中;對內促進區域經濟分工,有效整合資源,帶動全省經濟繁榮。

城市發展

南昌城市景色
南昌城市景色
特大中心城市是江西崛起的脊樑,江西省在構建城市群的戰略中把做大做強中心城市擺到突出位置,以中心城市的崛起帶動全省崛起。為此,江西將大力支持省會南昌加快發展,全面提高產業、人口、資源的集聚和輻射能力,強化核心增長極的作用,建成世界級重要的先進位造業基地和區域物流商貿中心、金融中心。
九江、上饒、撫州要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加快產業發展,加大建設力度,分別建成對接珠三角、長三角、閩東南三角區的“橋頭堡”和具有較強輻射帶動功能的區域中心城市。
景德鎮、鷹潭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明確城市定位,加快人口和生產要素集聚,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使大多數設區市城區人口達到或超過50萬,形成以更多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增長板塊。

優勢


城鎮空間結構
城鎮空間結構
鄱陽湖經濟區雄踞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三大經濟發達地區的核心位置,是連接沿海與內陸溝通的樞紐,直接面向東亞和迅速崛起的亞太經濟圈,置身於世界經濟的整體之中,擁有無限的發展機遇。是國內外公認的發展現代化工業的理想區域。
環鄱陽湖城市圈致力於打造世界重要城市圈,其優勢明顯:
城市數量上:由“一條線”上的南昌、九江2個地級市,變為完整的“一個圈”上的南昌、九江、景德鎮、上饒、鷹潭、撫州6個地級市,佔全省地級市的七成以上,人口佔全省的66.3%,城市的規模和人口的數量都具備“城市群”的要求和條件。在經濟總量上,6個城市的GDP佔全省的72.2%,財政收入佔全省的66.9%。如果把鄱陽湖比作月亮,那麼6個城市就好比8座衛星城,形成“眾星捧月”之勢,就像一個巨大的繞月經濟圈,對全省經濟的輻射力和拉動力都將明顯增強。
產業結構上:江西省支柱產業大多集中在這6個城市。6個城市的產業結構各具特色,經濟外向度較高,產業分工與合作更加緊密,經濟互補性較強。除了6個地級市外,還有8個縣級城市:樟樹豐城高安貴溪、德興等,縣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后發優勢強勁,將會成為“環鄱陽湖城市圈”戰略的梯次城市群。這些都有利於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必將成為江西省規模最大,經濟活力、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最為突出的經濟核心區。在旅遊資源上,6個城市旅遊資源都十分豐富,可以形成綠色生態、宗教文化、紅色旅遊經濟圈,有利於推進“線路互通、客源互送、資源互享”,打造“環鄱陽湖城市圈”旅遊品牌和精品線路,實現旅遊經濟的快速發展。
交通條件上:隨著景鷹(撫)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可形成以高速公路交通網路為基礎,構築以南昌、九江為中心的可通江達海的4小時“環鄱陽湖城市圈”。這樣,可以上接“武漢城市圈”,下連“皖江城市帶”,進而承接“長三角”的輻射,從而提升“環鄱陽湖城市圈”在長江中下游的經濟紐帶作用。
2018年7月20日,南鐵開行南昌至南昌環鄱陽湖動車,全程運行約6小時,途經南昌、九江、鄱陽、景德鎮、婺源、上饒、鷹潭、撫州等地停靠沿途16個市縣,進一步方便了環鄱陽湖城市群間的人員往來,是全國範圍內首次開行的“環湖”動車也是滬昆高鐵南昌至上饒區段首次開行“D”字頭動車。

釋義


南昌
南昌
廣義的環鄱陽湖城市群(簡稱“大環鄱”):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鎮3市,以及鷹潭、新余、撫州、宜春、上饒、吉安峽江、安徽省池州、黃山、宣城的部分縣(市、區),共50個縣(市、區)。
狹義的環鄱陽湖城市群(簡稱“小環鄱”):主要包括江西省5個城市環鄱陽湖城市,分別是南昌、九江、景德鎮、鷹潭、上饒,共30個縣(市、區)。

城市群


環鄱陽湖城市群,作為輻射華中地區、華東地區重要的區域,致力於建設世界著名都市圈。該省轄區內的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為核心,環繞湖區有景德鎮、九江、南昌、鷹潭、上饒共5個設區市,具有構建世界級城市群的多項有利條件。
南昌
南昌
環鄱陽湖生態城市群空間範圍以南昌為核心,昌九工業走廊為重點,以環湖設區市九江、景德鎮、鷹潭為主要支點,環湖高速公路和鐵路為軸線,輻射周圍50公里左右範圍。以縣域為單位,大體包括南昌市9縣區,九江市10縣區,景德鎮市4縣區,鷹潭3縣區,上饒市的鄱陽、余干、萬年3縣,撫州市的東鄉縣共30個縣市區。這是環鄱陽湖生態城市群的基本區域。
從長遠發展角度看,可以擴大輻射到上饒、撫州、宜春市的其他部分縣市。但近期範圍不宜擴大過多,以保證中心城市有足夠的經濟密度和輻射力。

涉及城市


南昌市
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東湖區西湖區新建區、青雲譜區、青山湖區、灣里區
九江市
潯陽區、濂溪區、瑞昌市、廬山市、共青城市、九江縣、湖口縣、彭澤縣、都昌縣、德安縣、永修縣、武
廣義的環鄱陽湖城市群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鎮3市,以及鷹潭、新余、撫州、宜春、上饒、吉安、安徽省池州、黃山、宣城市的部分縣(市、區),共38個縣(市、區)和鄱陽湖全部湖體在內,國土面積為5.12萬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國土面積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經濟總量占江西省60%。
鄱陽湖區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功能保護區,經濟發達,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還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峽西岸經濟區等重要經濟板塊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區正在加速形成的最重要增長極,具有發展生態經濟、促進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良好條件。
涉及城市
南昌市
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東湖區、西湖區、青雲譜區、青山湖區、灣里區、新建區(9個)
九江市
潯陽區、濂溪區、瑞昌市、廬山市、共青城市、九江縣、湖口縣、彭澤縣、都昌縣、德安縣、永修縣、武寧縣、修水縣(13個)
景德鎮市
珠山區、昌江區、樂平市、浮梁縣(4個)
鷹潭市
九江
九江
月湖區、貴溪市、余江縣(3個)
上饒市
鄱陽縣、余干縣、萬年縣(3個)
撫州市
臨川區
東鄉區(2個)
新余市
渝水區(1個)
吉安市
峽江縣、新干縣(1個)
宜春市
高安市
樟樹市
豐城市(3個)
註:大環鄱陽湖城市群共38個縣市區

競爭力


先天

該城市群具有面向鄱陽湖,依託長江、內陸交通發達的區位優勢,山水優美度居於所有城市群之首;城市勞動力數量同樣令其他城市群難以望其項背。此外,在城市水資源供給、交通通訊等方面的優勢也使該城市群成為投資熱點。該城市群商品經濟發達,農副產品豐富,工業基礎雄厚,外向型經濟發達。

現實

隨著外資、傳統製造業和地方特色產業集群等城鎮群發展機制的推進,南昌的國際性城市職能日益凸顯,九江和贛州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代表的現代中心城市職能日益加強,上饒、新余、萍鄉、宜春等以先進位造業為主,撫州、景德鎮、吉安、鷹潭等以傳統製造業和地方特色產品加工工業為主的製造業基地基本形成。儘管如此,該城市群分工程度上還略顯不足。
隨著外向型經濟發展,通過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該城市群以全球製造業基地為特徵的全球區域正在形成。鄱陽湖城市群國際地位由此得到極大的強化。南昌國際性城市的帶動,使得鄱陽湖城鎮群積極融入全球城市分工體系,全球化巨型城市網路雛形已經顯現。常住人口增長與移民人口增長優勢不明顯,GDP增長率逐漸放緩,但在科技水平、醫療質量、文化設施、環境治理、港口交通等方面排名位列前列,該城市群正逐漸轉向內部發展環境的優化。

推動因素


環鄱陽湖城市群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政策機遇

世界動感都會南昌之夜
世界動感都會南昌之夜
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發展出現了新的契機,尤其是崛起中的江西省,更是從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經濟和政策優勢,對鄱陽湖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這種經濟體制的改革與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極大的吸引了全國的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在這裡聚集,為鄱陽湖城市群的形成鋪平道路。

行政優勢

鄱陽湖同屬一個省管轄,在資源整合協調上明顯優於長三角或京津唐地區,后二者由三省市管轄,整合協調相對較難。這一因素可以使得環鄱陽湖地區能夠更好的在統一的規劃與安排下整合各城市的資源,發揮各個城市的優勢,相互分工合作,這能夠使城市群進行良性循環。

地緣優勢

鄱陽湖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鄱陽湖比鄰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三大重要經濟區,正逢沿海產業結構升級換代,需要依託內陸地區轉移其成本日漸高昂的輕型產品加工製造業,於是大量資金流入環鄱陽湖城市;面臨長江,與整個中國連結在一起。贛文化具備極大包容性的文化,毫不排斥的接受來自五湖四海的投資者、企業家和各方面的人才,也填補了本土很多資源的不足。

同城效應


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跨江大橋……近年來,隨著鄱陽湖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日趨完善,城市群空間布局結構已基本形成,“同城效應”日漸凸顯。
到2010年,江西極其發達的高速公路網路,已形成3小時快速交通圈,串聯起鄱陽湖區域的3個中心城市——南昌、九江、贛州,而昌九城際鐵路、昌贛城際鐵路、浙贛高速鐵路、環鄱陽湖城際高速鐵路,則將使鄱陽湖城市群崛起為1小時都市群,“同城效應”更加明顯。
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推進,加速了鄱陽湖城市群一體化步伐,並且由單一的經濟一體化向社會、文化、科技、生態等綜合性要素的全面一體化發展。

發展坐標


南昌之夜
南昌之夜
南昌:全面提升中心城區的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創新、文化引領和綜合服務功能。強化昌北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出口加工區的引領作用,重點發展汽車、航空、醫藥食品、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等產業,全面提升先進位造業基地水平;加快發展金融、商貿、物流、會展、旅遊、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建設區域性商貿物流、金融、旅遊集散中心,全國重要的服務外包示範基地。加快形成南昌一小時經濟圈,聯動發展新建、安義、進賢、余干、南昌縣城和豐城、樟樹、高安市區。
九江:進一步發揮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加快臨港產業開發,積極發展商貿旅遊業,九江是昌九一體化雙核城市、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城市、長江中游區域中心港口城市、沿江對外開放城市、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新引擎、中部地區先進位造業基地、長江中游航運樞紐之一、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江西省區域合作創新示範區、國際旅遊城市、區域性物流樞紐和長江沿岸重要工業基地。以九江城區為中心,聯動發展瑞昌、沙河湖口、彭澤沿江城鎮板塊以及德安共青城、永修、廬山、都昌南部城鎮板塊。
景德鎮:依託千年瓷都的產業基礎和品牌優勢,積極推進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大力發展功能陶瓷、結構陶瓷、生物陶瓷、工藝陶瓷和精品建築陶瓷,培育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建設世界瓷都、贛東北工業重鎮和文化生態旅遊城市。以景德鎮城區為中心,聯動發展浮梁、鄱陽、萬年縣城和樂平市區,形成以景德鎮為中心的贛東北城鎮群。
鷹潭:發揮銅產業基礎、交通樞紐、旅遊資源優勢,建設世界銅都、贛東北物流中心和道教文化旅遊城市;依託中心城區,向東逐步與貴溪城區連接成片,向南逐步建成寶山片區,進一步建設余江縣城。
新余:著力發展光伏、鋼鐵和旅遊產業,建設光伏產業基地、特種鋼材製造基地和贛西區域中心城市;以主城區為依託,重點建設下村、羅坊工業基地。
撫州: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醫藥輕紡和文化產業,創建工業新城和文化生態旅遊名城;以新城區為依託,聯動建設東鄉縣城,加快融入南昌一小時經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