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運銷
農產品運銷
商品經濟條件下,農產品自離開生產領域以後在到達消費領域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經濟活動。包括農產品的收集、檢驗、分級與標準化、包裝、,以及與此相關的市場信息、資金供應、信用、保險等業務。農產品運銷是實現農產品價值的必要條件,是農業再生產過程的組成部分,其中一部分活動如運輸、包裝、貯藏等則是農業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里的繼續。其職能按性質可分為3類:
①價值實現職能,又稱交易職能。主要包括收購和銷售。通過交易,農產品的所有權轉移,價值才得以實現。②價值增值職能。指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能引起價值增值的一切經濟活動,主要包括運輸、貯藏和加工等。③輔助職能。指為實現上述兩種職能所必需的輔助性活動。如產品的分級與標準化、資金供應、風險負擔、市場信息傳送等。農產品運銷對於發展商品生產、促進商品流通、滿足社會對於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等具有重要意義。
農產品運銷的特點取決於農業生產、農產品及其消費方面的特點。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制約大,生產的季節性、年度和地區差異性十分明顯;同時生產單位比較分散,因此不論在生產的時間、地區上或生產規模上,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不及工業。農產品中一部分為鮮活商品,具有易腐性,且一般體積較大,價值偏低,因此單位容量產品的運銷費用高於工業品。農產品除少數種類可隨消費者收入水平和喜愛的變化而相互替代或具有一定需求彈性外,大多直接用於滿足人類的基本生活需要,其消費需求普遍、大量而且連續不可間斷,需求彈性一般較小。凡此,都決定了農產品運銷的特殊性和複雜性。
根據以上特點,一個有效的農產品運銷系統一般要求具備:
①合理的價格體系。以便發揮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使農產品的生產能符合市場的需求和社會的消費需要。②適當的運銷渠道。運銷渠道包括批發、零售等中間商業環節。農產品在到達消費者手中以前,流經環節的多少、渠道的長短,要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產品特點等確定。
③相應的運輸、貯存和加工能力。運輸可以在空間上克服農產品的地區性生產與全國性以至世界性需求之間的不一致;貯存可以在時間上克服農產品的季節性生產與日常連續不斷的消費需要之間的不一致;而加工則可以使初級農產品或半成品成為適合消費者需要的最終產品,並有利於運輸和貯存
④高效率的農產品運銷組織。關鍵是充分發揮運銷過程中各有關組織的職能,儘可能減少一切不起作用的環節,使市場信息敏捷,交易職能運用靈活,對市場變化有較高應付能力。
農產品運銷是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而發展的。長時期以來,除絲、茶以及咖啡、可可、橡膠、香料等少數產品外,一般農產品如穀物、油料、棉、麻、水果、蔬菜等的商品銷售,均局限於較小範圍的地方市場。直到18世紀工業革命后,由於近代工業發展,大城市興起,交通運輸事業發達,加以冷藏技術等的進步,才為大量農產品的長途販運提供了條件。同時,農業生產的地區專業化也有力地促進了農產品國內和國際貿易的發展。但從世界範圍看,各國農業生產商品化的進程並不平衡。如美國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它提供了銷售農產品的巨大歐洲市場,戰後一躍而成為農產品的主要輸出國之一。而有些發展中的國家和地區,則農業生產迄今還處於自給或半自給狀態。1929年發生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是從農產品跌價開始的,它使農產品市場問題受到廣泛重視。國際聯盟所屬國際農業組織從事的有關農產品市場情報的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聯合國所屬的糧農組織所繼續。由於農產品貿易的發展,農產品市場已發生如來源市場、銷納市場、中轉市場等的分工,彼此之間又通過貿易聯繫,形成各種農產品的運銷路線與運銷區。同時,為農產品運銷服務的銀行、倉庫、運輸、保險及市場情報等獨立業務組織也獲得更大發展。
近代以來,除絲、茶和畜、禽的商品生產和運銷發展較早外,穀物生產長期處於自給或半自給狀態,僅稻穀和小麥的商品率稍高。19世紀70年代,安徽、湖南、江西、四川等省稻穀已大量向省外販運,東北及華北的大豆、雜糧也由海道南運。20世紀以後至抗日戰爭前,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巢湖平原和太湖平原的商品糧食生產有較大發展,曾形成長沙、九江、蕪湖、無錫四大米市。30年代以後,由於上海、天津、武漢、廣州,南京等大城市消費需要激增、全國範圍的商品糧販運又進一步有所發展。50年代以後,通過對農產品運銷機構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國營商業、供銷合作社和個體經營3種性質的商業組織形式,而以國營商業為主體,加強了農產品流通的計劃性。80年代以後,適應農村商品生產發展的需要,農村商品流通體制也逐步進行了改革。除統購、派購已改為合同定購和市場收購外,價格體系的改革正在進行,農產品的購銷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國家計劃指導下的市場調節作用正得到進一步發揮,農產品運銷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