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堌鄉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轄鄉

桑堌鄉,隸屬於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地處夏邑縣西南部,東與何營鄉相鄰,南與濟陽鎮接壤,西與虞城縣相連,北與李集鎮毗鄰,行政區域面積69.99平方千米。

1949年10月,為夏邑縣第四區;1983年12月,改公社為桑堌鄉。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為54496人。截至2020年6月,桑堌鄉轄3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桑東村。

2011年,財政總收入468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6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96.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30元。2018年,有工業企業30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3個。

歷史沿革


桑堌鄉
桑堌鄉
1949年10月,為夏邑縣第四區。
1950年6月—1956年8月,分設桑堌堰、郭樓、小代樓、何營4鄉。
1958年9月,成立桑堌公社。
1983年12月,改公社為桑堌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桑堌鄉地處夏邑縣西南部,東與何營鄉相鄰,南與濟陽鎮接壤,西與虞城縣相連,北與李集鎮毗鄰,行政區域面積69.99平方千米。

水文

桑堌鄉境內河流有四級河響河,境內長83千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桑堌鄉有耕地面積6.2萬畝。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桑堌鄉轄33個行政村,下設308個村民小組。
行政村桑東桑西大李庄李院大劉庄司古同大代樓小代樓韓庄代各許樓苗樓郭套樓吳庄張樓楊庄郭各
戚庄李口牛集呂崗樓王樓郭樓段庄高樓閆各龔庄楊半樓王口大司庄徐集盛庄王營
截至2020年6月,桑堌鄉轄3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桑東村。
桑堌鄉區劃詳情
許樓村前楊庄村司古同村桑西村楊半截樓村
吳庄村大張樓村大劉庄村后王營村龔庄村
代閣村李口村李院村前王口村高樓村
苗樓村呂崗樓村小代樓村徐集村閻閣村
郭套樓村王樓村大代樓村盛庄村段庄村
郭閣村牛集村大韓庄村大司庄村/
戚庄村大李庄村桑東村郭樓村/

人口民族


桑堌鄉
桑堌鄉
2011年末,桑堌鄉總人口485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800人,城鎮化率18.1%。另有流動人口312人。總人口中,男性24300人,佔50.1%;女性24200人,佔49.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8300人,佔99%;回族176人,佔0.4%。2011年,人口出生率9.8‰,人口死亡率2.6‰,人口自然增長率7.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94人。
2017年末,桑堌鄉常住人口為39710人。
截至2018年末,桑堌鄉戶籍人口為5449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桑堌鄉完成財政總收入468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6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96.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30元。
2018年,桑堌鄉有工業企業30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3個。

農業

2011年,桑堌鄉實現農業總產值4.7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5%。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萬噸,人均1238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棉花、花生。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7000畝,產量1.3萬噸;棉花種植面積120畝,產量12噸;花生種植面積3780畝,產量950噸。
桑堌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9.1萬頭,岀欄7.6萬頭;羊飼養量8.8萬隻,出欄6.2萬隻;家禽飼養量167.9萬羽,上市家禽128.9萬羽。
桑堌鄉漁業以鰱魚養殖為主,2011年,可養殖水面150畝,產量170噸,產值170萬元。

工業

桑堌鄉
桑堌鄉
桑堌鄉以服裝加工、板材、抽紗刺繡為主導產業。
2011年,桑堌鄉工業總產值達到3.2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213萬元,比上年增長12.5%,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8.2%。2011年,工業企業14家,職工1750人。

商業

2011年末,桑堌鄉有商業網點210個,職工43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05萬元;城鄉集貿市場4個,年成交額1600萬元。

金融業

2011年末,桑堌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9億元,各項貸款餘額4700萬元。

文化


地名由來

桑堌鄉因鄉人民政府駐桑堌村得名。

交通


桑堌鄉境內有連霍高速公路、326省道經過。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桑堌鄉有幼兒園4所,小學19所,中學2所,中小學在校生5000人,專任教師224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科學技術

2011年末,桑堌鄉有村級科普宣傳站33個,農技推廣站1個,科技人員20人,其中農村實用人才17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桑堌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室26個。文化專業戶30個,文化娛樂團體有舞龍隊、嗩吶、琴書等9個。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5200戶,入戶率76%。
2011年末,桑堌鄉有體育場4個(含學校體育場2個),3個村安裝了體育健身器材。

醫療衛生

2011年,桑堌鄉有鄉鎮衛生院1個,村衛生所37個;病床80張。專業衛生人員110人,其中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37人,註冊護士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0%。

社會保障

2011年,桑堌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6戶,人數53人,支出10.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62戶,人數1965人,支出160.8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8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73人。敬老院1家,床位88張。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83人,支出18.3萬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98%。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桑堌鄉有郵政儲蓄所1個,投遞點33個,累計發行報紙、期刊560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2000戶,行動電話用戶4000戶,寬頻接入用戶800戶。

旅遊


風景名勝

吳家寺遺址
吳家寺遺址在桑堌鄉人民政府南800米處,該遺址屬河南龍山文化中晚期堆積,上層為漢代墓葬群,原為興福壽(俗稱吳家寺)廢墟,原高出地表面5—8米的固土堆;下層為商代灰坑打破龍山文化層,曾出土大量陶、石、骨、蚌及鹿角等遺物。
桑林社遺址
桑林社即稱商王城“禱雨處”。相傳商王成湯在壇上堆滿柴薪,自扮為祭天犧牲,登上祭位,走上熱火熊熊的柴堆,向天祈雨。這時突然狂風驟起,濃雲密布,大雨傾盆而至,旱象迅速解除。《淮南子主術訓》說:“湯之時七年旱,以身禱於桑林之祭”即此。此後,殷商及後裔春秋宋國奉為聖地,之神祭之,“相奉商林”,舊時有禱雨台,今僅有遺址。
楊氏壽坊
桑堌鄉
桑堌鄉
楊氏壽坊位於夏邑縣桑堌鄉吳寨村南100米,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清康熙10年(1713年),現存石牌坊一座,石牌一座,青石質,牌坊是朝廷旌表康熙武進士福建詔安營守備劉超鳳之妻,庚戌科武進士西安副都使劉官統之母。一品夫人楊氏壽坊,高約5米,闊7.54米,現闊5.66米三闕門,左門闊塌落正門闕橫額正面書“北堂眉壽”、“誥贈榮祿大夫人劉超鳳妻誥封一品夫人楊氏坊“康熙癸已年四月”背面橫額亦為“北堂眉壽”“誥贈榮祿大夫陝西西安府副都統劉官統之母誥封一品夫人楊氏百歲壽坊雍正六年(1728年)東吉旦”正門樓正面兩中柱刻有對聯一副:“鶴算松齡四海共仰壽母,龍章鳳篆九重特賜子綸”橫額雙面高浮雕圖案畫面生動,內容有:車馬出騎,八仙拱壽,雙龍戲珠、鳳、麒麟、鹿、鶴等瑞禽瑞獸及祥雲、蓮花、蘭、菊牡丹等圖案,坊額雕刻圖案細膩,內容豐富,技法嫻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豫東地區包村為數不多的清代石牌坊之一。
清朝的楊氏牌坊也是位於桑固鄉的吳庄村,可惜的是楊氏牌坊被2010年夏天的一場龍捲風刮到。

代表人物


洪先禮1966年出生,河南商丘市夏邑縣桑堌鄉郭各村人,著名豫劇演員,豫東調八大紅臉王之一。
劉佑全1952-2000年,留美歸國博士后、河南開普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邑縣科技副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