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血耳的結果 展開
- 一種真菌
- 茶色銀耳
血耳
一種真菌
血耳,是一種真菌,鮮時暗赤褐色至黑褐色,硬膠質帶肉質,葉狀,大型,瓣片薄,邊全緣,波狀,下部連合,可食,營養豐富,又可作藥用,群眾用作婦科葯。主要分佈在湖北、安徽、廣西、海南等地。
血耳,自然生長環境
擔子果鮮時暗赤褐色至黑褐色,硬膠質帶肉質,葉狀,大型,瓣片薄,邊全緣,波狀,下部連合,上部分裂成瓣狀,皺卷,波曲,常可叢集生長成菊花狀一大團,半球形,長5-24cm,寬5-20cm,高5-8cm。色素水溶性,淋雨褪色,雨天採取時,以手摸之,滿手即沾上赤褐色醬油狀液體。瓣片脫色后變成茶褐色。瓣片切面厚250-560μm,干后黑色,表面有黑褐色色素薄層,不光滑,浸水有醬油狀色素滲出。菌絲粗細懸殊;粗菌絲深赤褐 色,直徑3-5μm;細菌絲直徑1-3μm,淺赤褐色至近無色,有鎖狀聯合。子實層居表面層,原擔子棒狀至長卵形;成熟下擔子卵形、球形、長橢圓形,十字形縱隔或只一縱隔至稍斜隔,稀有近橫隔,分成2-4細胞,長12-25μm,寬10-19.5μm,但大多為14-19.5×11.5-17μm,上擔子長12.5-25μm,直徑3-5μm,先端漸尖。擔孢子卵形至近球形,近軸側稍平直,7-9×5-7.8μm,有小尖,萌發產生再生孢子或萌發管。
湖南莽山(1143,主模式;3743,3727副模式;1436,3734,3735);湖北保康(2004,2005),房縣(2097),天門(1776);海南吊羅山(1341,1450),尖峰嶺(1377,1585);廣西大明山(1821)。
在闊葉林中櫟Quercus spp.等闊葉樹朽木上單生、群生。
栽培菌種主要來源於湖北省保康縣,血耳是婦科病良藥,產品供不應求,子實體鮮時暗赤褐色、干后黑色、表面有赤褐色素薄層、浸水有醬油狀色素滲出。
具有滋陰補陽和補血強身的功效,特別是婦女食用大有益處,是高級的純天然綠色葯食兩用滋補食品。
細木耳:漢耳16:出耳溫度15-30℃雜交種,朵大肉厚、開片快、色深褐,有光澤,抗霉力強,容易管理,產量高,品質好。
毛木耳特大木耳A系:出耳溫度12-35℃,朵形完整緊湊,外觀色澤呈紫紅色,少有單片,干制后淺褐色,耳質介於毛木耳之間,特大耳A系屬大朵形品種,適合鮮銷或干制,袋栽百公斤乾料收木耳15-22kg。
⑴:先將血耳用水浸泡發軟后,用冰糖。蓮子等燉湯,滋陰養顏;或先用水浸洗乾淨,然後配枸杞等泡茶均可。
血耳
⑶:血耳10克,紅棗10枚,紅砂糖25克,共燉服,治白帶過多,產後虛弱。
⑷:血耳12克,鹿角膠0.3克(烊化)。血耳燉爛,兌入鹿角膠,分2次溫服。治痢疾,河南平頂山醫院用此方有良效。
⑸:血耳15克,黑芝麻25克(炒)。水煎,代茶飲。治小便尿血。《家用便方》。
⑹:血耳20克,鮮鳳尾草50克。鳳尾草水煎取汁,燉血耳食用,每日1劑,分3次服。治急性肝炎。
⑺:血耳:10克,紅棗10枚,豬瘦肉150克;血耳浸透至軟洗凈、紅棗去核洗凈、豬肉原塊,各物一齊放入湯煲里,加清水4碗武火燒開后改為文火慢熬,煲成約1碗調味即可服用;治女性月經過多,兼養氣血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