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霞街道

蒼霞街道

蒼霞街道位於台江區南部。東與后洲街道相接,西和幫洲街道為鄰,南臨閩江,北與雙杭街道毗鄰,土地面積0.47平方公里。辦事處成立於1955年5月,處址設在大公東路6號。至1990年,轄蒼霞、支前、大公、篷埕、三捷、一枝、正義、輪工、中平、后洋、安遠11個居民委員會,有居民7329戶、21512人。

街道概況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蒼霞街道位於台江區西南部。2004年4月蒼霞街道與幫洲街道合併后:東臨中亭街;西至白馬橋、北興橫路、健康街;南靠閩江;北接三捷河、下杭路直至紅旗村橋頭。轄9個社區:~003_中平社區、~004_新城社區、~006_青年會社區、~008_田壋社區、~009_萬侯社區、~010_同德社區、~011_長壽社區、~012_三保社區、~013_河下社區。面積1.07平方千米 人口4.45萬人(2004年)

歷史變遷


蒼霞由來

蒼霞街道
蒼霞街道
古代,蒼霞地區原為閩江水域,由於泥沙淤積,從宋朝開始逐步拓為沙洲,后與陸地相連。初系荒僻之地,以後漸有人煙,船民多至此棲息。其本名“倉下洲”,是因面對鹽倉前(今倉前山)而言。及至明朝,“蒼霞晚照”為南台十景之一,“蒼霞洲”名稱沿用至今。

商賈旺地

明末清初,台江地區商業繁榮,沿蒼霞洲之閩江,系通往閩江上下游重要航道。境內三捷河、新橋仔河縱橫其中,沿江一帶有美打道、恆昌埕道、篷埕道、南福道、娘奶廟道等道頭,舟楫來往方便,閩江上下游商品易於在此集散,街市漸趨繁榮,旅社、茶館、酒家、戲場應運而生,妓寮開始出現。
五口通商之後,閩西閩北的茶、筍、紙、木等土特產和農副產品多進入此地交易。蒼霞地區的茶行,最盛時達60~70家,多分佈在蒼霞洲、福全社、荔枝下一帶,其中洪怡和、洪茂春和洪春生為南幫洪家所開設,居蒼霞茶幫之魁,有“刀牌煙仔洪家茶”之說。經營土紙和筍乾商行多集中在白龍社,有新泰、福茂春、福順源等家。經營原木、棺木商行多在勝興社。經營毛竹、雜貨商行在安樂社。製鞋店、古董商店則集中於安遠頭、洲邊。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英商在蒼霞洲設立美打洋行,售賣鴉片,毒害人民。

剷除陋習

清朝晚期,蒼霞洲、中平路成為台江地區熱鬧地帶。民國期間,蒼霞地區最盛時有妓院46家,多集中於田壋(即中平路)、洲邊一帶,著名之妓院有鴻禧堂、新紫鑾、樂群芳、新玉記、桂英堂、貴寶堂、麗紅堂、賽月堂、花亭后、杏花天等;此外,土地廟、藍蔚石、眼鏡池等地,尚有眾多的低等妓院、館。設在中平路的嘉賓、西宴台、浣花庄、福聚樓菜館和明月、國際歌舞場以及蒼霞洲閩江邊的廣裕樓酒家,聞名於福州城。入夜,燈紅酒香,輕歌曼舞,是鉅賈大賈、遊人騷客、軍政官吏尋歡作樂場所。而聚居於一枝弄、糞倒樓、荔枝□下的從事搬運、削筷、掏糞勞動的貧民,則生活境況悲慘。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著力整頓社會秩序,取締賣淫嫖妓活動。1955年12月11日,福州市公安局組織統一行動,封閉所有妓院、館,逮捕法辦個別有罪惡民憤的台基主,組織妓女學習改造,安置就業。轄內勞動人民生活大有改善,社會風氣煥然一新。

航運興起

蒼霞洲沿江一帶歷來為閩江上、中遊船舶停泊處。民國25年(1936年),國民政府在蒼霞洲恆昌埕建成木質客、貨碼頭各1座,改變該處僅有石砌駁岸、船隻不便停靠的狀況,貨、客營運稱便。閩江輪船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電話公司設在中平路,福州平水輪船股份有限公司設在蒼霞洲。新中國成立后,蒼霞洲內河航運仍長盛不衰,保持閩江上、中游商品集散地之地位。福建省輪船總公司仍設中平路。

人文歷史


教育救國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陳璧、孫葆縉、林紓等人在今蒼霞洲46號林紓舊居創辦“蒼霞精舍”,為紳辦新式學堂,系宣統元年(1909年)官府在吉祥山創辦的福建官立中等工業學堂的前身。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美國基督教會在蒼霞洲創辦青年會書院,后改為青年會商業職業學校。
民國5年,由美國基督教衛理公會、美部會和英國基督教聖公會等共同籌資,在萬壽橋(今解放大橋)右側建成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矗立閩江之濱的4層洋樓,作為福州基督教青年會,內設電影院、健身房、桌球室、閱覽廳、西餐廳、游泳池、旅社、理髮室、淋浴室、乒乓球室等。解放戰爭時期,中共福建省委機關以“美國新聞處”名義,在青年會旅社租一包間,進行地下革命活動。
民國6年,福州群眾反日情緒高漲,日本人在蒼霞洲辦的東瀛學校部分學生要求退學,後由福建省長公署另設福州乙種商業學校,收容上述退學學生,其校址設在東瀛學校對面前銀元局舊址。不久東瀛學校他遷。
民國16年,英國聖公會籌建的蒼霞基督堂在倚霞橋落成,為主教座堂。民國22年,由外籍主教蘇瑪索購置茶行倉庫改建的蒼霞天主堂,也在勝興敬義弄建成,能容納1000多名教徒在堂內進行宗教活動。
民國26年,愛國僑領胡文虎應蒼霞洲地方人士之要求,捐資在藍蔚石(原是從三捷透通往平理橋的一條河流,兩岸有商行和人家,以後縮為河溝)原復興小學(今台江第一中心小學)校址修建1座2層木構教學樓,校名為文虎小學;並把校門外河溝填平,拓寬道路,當地群眾稱此路為文虎路。

興辦報紙

民國27年7月,《南方日報》社由城內道山路遷址中平路41號,民國33年10月,日軍第二次侵佔福州,《南方日報》暫時停刊。漢奸報紙《新東南日報》社址設在《南方日報》社內,至民國34年5月中旬停刊。抗戰勝利后,《南方日報》復刊。民國38年,遷往于山山甲尾,福州解放時停刊。
民國36年7月1日,愛國僑領胡文虎創辦《星閩日報》,社址設牛弓街19號。鄭書祥任總編輯,為民喉舌,主持正義,一直堅持到福州解放時,由福建省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改名《新閩日報》,於1949年9月21日恢復出版。1950年10月停刊。
民國38年2月,由中共地下黨員陳耀民等創辦的協記印刷所,在中平路擔水弄12號開業。在公開營業的掩護下,翻印大量的中共黨內文件、進步書刊、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和傳單等,並將布告、傳單廣為郵寄給福州市國民黨軍政人員,以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福州。當年5月底因怕暴露被迫停業。

書香新地

新中國成立后,蒼霞街道內教育、衛生事業仍在發展。至1990年,學校有省神學院、市財政金融學校、市十三中學、市商業高級職業中學、省航管高級職業中學、市糧食職業學校、市水運職業學校、台江第一中學、台江第一中心小學、洲邊小學等;醫院有省皮膚病防治院、省中醫專家醫院、蒼霞衛生院等。

宗教勝地


蒼霞教堂

民國22年,由外籍主教蘇瑪索,購置蒼霞勝興敬義弄8號茶行倉庫,改建成蒼霞天主堂,能容納1000多名教徒進行宗教活動,神父有楊神父(外籍)、盧星輝(外籍)、劉宗幫(中國籍)、賴蒙篤(外籍)、李吾綱(中國籍)。堂口管轄範圍有蒼霞洲、義洲、幫洲、三保、彬社等地區,教徒大多數都是船民。經常辦有學習要理回答和經文讀書班,由傳教先生和修女擔任老師,義務為教徒子女服務,頗受教友們的歡迎。寒暑假時學生人數,可達50~60人。
1951年,該堂積極響應教區號召,在“三自”革新運動中,成立天主教自立革新委員會蒼霞堂分會,動員教友積極參加抗美援朝、反帝愛國等運動。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該堂被福州市汽配七廠佔用。1981年福州市交通局將該堂產權交還教區。經過修復,於1986年耶穌復活節之日正式恢復開放,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負責人神父王道弟。

仁慈堂

仁慈堂 醫院 清光緒十年(1884年),天主教多明我會傳教士在澳尾巷堂隔巷設立仁慈堂,收養棄嬰,以示天主愛心。堂務由修女們管理。民國15年(1926年),歲次丙寅,俗稱“虎年”。民間習俗傳說“虎年”生的“虎仔”會克父母,長大又會克夫,所以棄嬰特別多。“仁慈堂”不顧自身條件,大量收養,護理不周,造成大批嬰兒死亡。民國16年北伐軍進城時,群眾發現成麻袋的嬰兒屍骸,認為教會虐殺中國嬰孩,群情激憤,發生搗毀仁慈堂事件。次年(1928年)事件平息后,更名為聖若瑟育幼院,遷往倉前山泛船浦。民國24年,天主教多明我會在茶亭原仁慈堂舊址(今斗中路4號)上,改建為德撤醫院。1950年停辦。

神學堂

清咸豐年間,在澳尾堂創辦福州教區聖約瑟大修院,清宣統三年(1911年)遷往倉前山泛船浦。民國17年,福建女子道學院從倉前山泛船浦遷來原仁慈堂內,民國23年停辦。

印書館

30年代,天主教多明我會在洗馬橋開設公教印書館,館內房舍及印刷機均屬教會所有,由洗馬橋下人祥利髻索店老闆陳梓潘承包租用,教會享有優價印刷《經文要理》、《問答要理》等各種經書,以宣傳教義。印書館於1951年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