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城

張石城

本詞條介紹茶葉專家張石誠的有關資料。張石城,茶葉專家。長期從事茶葉加工和出口工作。抗日戰爭時期,參與籌建佛海(今勐海)茶廠,是雲南滇紅工夫紅茶創製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致力於出口茶標準化管理,引進機械設備,革新加工工藝,積極發展紅碎茶生產和擴大出口,對發展中國茶葉生產和出口做出貢獻。

個人簡歷


張石城
張石城
1915年3月1日 出生於南京市。
1923-1933年 在安徽上小學,上海讀中學,東吳大學附屬中學畢業。
1933-1937年 在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學習,並畢業。
1938-1943年 中茶公司實習員、香港辦事處技佐,雲南佛海茶廠技。
術專員、技術主任、中茶公司雲南省茶葉公司技師。
1943-1949年 中國茶葉公司技師、產制科長、復興商業公司茶葉技師。
1947-1949年 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茶葉技術專員。
1949-1952年 上海華南區外貿管理專員,上海外貿局科長。
1952-1957年 中國茶業公司、中國茶葉出口公司資銷科長,五級茶葉技師。
1957-1960年 中國駐阿聯(埃及)代表,常駐英國(倫敦)代表。
1960-1970年 中國茶葉土產進出口總公司出口處、加工處副處長、技師。
1970-1973年 任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茶葉處副處長(主管茶葉加工)技師。
1983年退休。
1984年1月經貿部批准原五級技師套改為高級工程師。
1985年12月12日病逝於北京。

生平簡介


張石城,祖籍安徽省桐城縣,1915年3月1日生於江蘇省南京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張石城自幼聰穎好學,上完小學後到上海就讀於民立中學,繼而轉入東吳大學附屬中學。1933年,張石城以優異成績考入北平清華大學物理系。到清華大學不久他就加入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參加了著名的“一二·九”抗日救亡的運動。之後,他作為民先隊隊員同進步學生騎自行車南下南京,沿途宣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愛國主張。
1937年,張石城清華大學畢業,時值“七七”事變爆發。經友人引薦,他到中國茶葉公司,為外國專家當翻譯。這使他了解到近百年來世界茶葉的產銷量急劇上升,而作為產茶古國、大國的中國,茶葉產銷量卻逐年下降的實情。這促使他下決心努力鑽研茶葉產銷和經營管理業務。中國茶葉公司由上海遷到武漢后,在恩施建實驗茶廠,推廣機械制茶,張石城被派到該廠實習。這段經歷為他後來到雲南籌建佛海茶廠,研製紅茶發揮了作用。1949年5月至1952年,張石城先後在上海華東區外貿管理局和上海外貿局任專門委員、科長,主管出口茶葉工作。他代表華東區貿管局參加上海茶葉購銷協會,聯合同業人士,改進生產,發展外銷。1952年,張石城調到北京中國茶業總公司任資銷科科長,主管除對蘇聯、東歐國家以外世界各國的茶葉出口和港澳地區的茶葉銷售。此期間,他主要組織遠洋綠茶和工夫紅茶外銷。1955 年,張石城被評為五級茶葉技師。1957~1960年作為中國茶葉出口公司代表先後駐阿聯(埃及)和英國推銷茶葉,還對世界主要紅茶市場的英國進行調研,寫出市場分析報告。
20世紀60年代以後,張石城先後任茶葉土產進出口總公司加工處副處長和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茶葉處分管加工技術的副處長(1970~1973 年下放“五七”幹校勞動)。這二十多年,他除在上海、長沙設點試製速溶茶,在廣州試製速溶咖啡,引進機械,在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六個茶場試製對日本出口蒸青茶外,集中力量抓發展紅碎茶生產。他雖年過花甲,不辭辛勞,足跡遍及雲南、廣東、廣西、海南、湖南、湖北、江蘇等紅碎茶主要產區,研究改進加工技術。他多次率隊到西歐、北美了解市場情況,宣傳並推銷我國產品;到東非新興產茶國家肯亞盧安達研究他們的產銷經驗,引進先進茶葉加工機械,與同行合編並出版《肯亞的茶業》,全面介紹肯亞產銷情況、產制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1978年,張石城作為外貿部代表出席全國科學大會,在會上作題為“我國的茶葉生產為什麼落後”的發言,就我國茶葉生產和出口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作了較系統的闡述,發言摘刊大會簡報159 期。張石城1981年晉陞為高級工程師,1983年退居二線。

帶病工作


他身患高血壓多年,但不圖清閑,對振興我國茶葉出口事業壯心不已,茶事活動頻繁。1984年,已屆古稀之年的張石城仍去海南農墾系統調查南海、通什等七八個茶場從肯亞進口的CTC茶機成套設備安裝投產情況,檢查機械性能,審評加工產品質量。他應聘為浙江省紹興市人民政府經濟顧問,出席該市經濟發展戰略研討會,就發展紹興市茶葉出口提出了建議。他應邀參加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為了開發湘西經濟,改善湖南小葉種紅碎茶的品質結構,他主動到湘西土家族自治州考察自然環境,利用當地良種試製紅碎茶,同自治州黨政領導討論開發良種紅碎茶生產。1985年12月8日他在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於12月12日逝世,終年70歲。1994年12月,中國茶葉進出口公司和中華茶人聯誼會,為表彰他的功績,授予“發展茶葉生產和出口突出貢獻的茶葉專家”的稱號。

主要論著


1 張石城,廖潤初。倫敦國際茶葉市場分析報告。駐英代辦處,1959
2 張石城。論我國中小葉種紅碎茶出口前途。中國茶葉,1981(4):2~3
3 張石城,殷鴻範等。肯亞的茶業。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0
4 張石城。從ITP茶機試驗看我國出口紅碎茶的前景。中國茶葉,1981(4):2~3
5 張石城,王郁鳳,徐尚風等。紅碎茶新工藝及其機具配套和生產管理。中國茶葉,1982(4):2~3
6 張石城。國際貿易上的茶葉宣傳工作。國外農學-茶葉,1982(1):36~40
7 張石城。前景廣闊的我國茶葉西歐市場。中國茶葉,1983(1):7~8
8 張石城.國際茶葉貿易與市場結構。茶人之家,1984(3)2~8
9 張石城。我國茶葉出口展望。茶人之家,1984(1):1~3

技術成就


張石城是雲南滇紅工夫茶創製者之一。雲南是大葉種茶產地,由於處於高海拔低緯度地帶,茶葉內含物質豐富,但制茶技術落後。1938年,中國茶葉公司與雲南省政府合資成立“雲南中國茶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勐佛海(今為勐海)建實驗茶廠,推廣機械制茶。1939年4月,中國茶葉公司派技師範和鈞(茶葉專家,1937年與吳覺農合編出版《中國茶業問題》,1989年病逝於美國),技術員張石城繞道緬甸前往雲南佛海。這裡地處偏僻,交通十分不便,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農業刀耕火種,生活貧困。在條件極為困難的情況下,張石城協同范和鈞對當地自然環境和社會狀況進行實地調查后,試製紅茶並獲得成功。
雲南省茶葉公司決定籌資25萬元建佛海實驗茶廠(現勐海茶廠),委派范和鈞為廠長,張石城為技術主任。1940年,茶廠開始興建,通過旅居泰國華僑購買制茶機械,經仰光運抵佛海,經過兩年艱苦努力於1941年建成投產。這是雲南機械制茶的開端。張石城在建設佛海茶廠中,從實地考察,廠房建築到投產製成紅茶全過程,一直是范和鈞的得力助手,是緊接馮紹裘在順寧(現雲南省鳳慶)製成紅茶后又一位滇紅創製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滇紅工夫茶在原有基礎上不斷發展提高,成為我國出口名品之一,銷往原蘇聯和東、西歐各國,是雲南省出口創匯一個支柱產品。為懷念張石城對雲南茶葉事業所作的貢獻,在省茶葉進出口公司1993年12月《雲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創建五十周年紀念冊》中特為其立傳,以資紀念。

主要貢獻


我國生產紅碎茶是在1960年以後。當時,中蘇兩國關係惡化,原來對蘇聯、東歐各國出口的工夫紅茶銷量銳減,而為適應更廣闊的國際市場需求則須儘快發展紅碎茶生產。當時,由於受各方面條件的制約,我國紅碎茶適銷品種(大葉種)較少,質量偏低,成本較高,這是出口公司深受困擾而必須認真對待,逐步解決的問題。張石城身為總公司分管茶葉加工的處領導人,知難而上,從1964年四個部共同決定設點試製紅碎茶出口起到1985年逝世,二十年如一日,鍥而不捨地抓發展紅碎茶出口。特別是1974年農林、商業、外貿三部聯合召開全國茶葉會議明確六個省、自治區發展紅碎茶生產以後,圍繞提高紅碎茶品質為中心,從科技入手在制茶機械、加工工藝和質量管理等多方面,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了工作。
首先根據制茶機械陳舊,型號雜、不配套、產品質量差的現狀,組織茶機小組對8個省的出口茶葉加工機械性能、生產狀況摸底,提出茶機選型和茶機生產布局,組織定點生產的建議,報經有關部門批准實施。1978年,協助農機研究院在湖南洣江茶場召開全國紅碎茶加工機械經驗交流會,通過“同等原料,統一工藝,單機對比”試驗結果,從參展的樣機中,評選出8種性能較好的轉子機推廣使用。第二,開展科研活動,從1978年至1982年每年主持召開全國茶葉加工、科研會議一至二次,共安排44個科研項目,分別由41個茶場、廠和科研單位承擔,外貿部撥給專項經費,其中26個項目獲得較好成果,在加工中發揮作用。第三,建新工藝試點。紅碎茶揉切是加工中的關鍵工序。
我國紅碎茶加工揉切工藝落後,從國際紅碎茶市場發展趨勢考慮,張石城推行了CTC或ITP+CTC加工。通過幾年試驗證明,引進的茶機,只要原料符合要求,嚴格按新工藝操作無論大葉種或中小葉種都明顯提高產品內質的濃強度和鮮爽度。湖南省經過四年試驗,通過技術鑒定,產品內質傳統製法提高,出口價格比傳統製法的產品每噸高400美元,每美元換匯成本降低1.5元人民幣,生產單位每噸茶增加收入300~400元,1984年新工藝加工點由16個廠增至46個廠。張石城還十分重視品質管理。建立標準樣換配製度,修訂了紅碎茶品質審評驗收辦法,強調側重內質的濃強鮮度,鼓勵快制快運,好茶好價。他主持召開多次全國紅碎茶質量評比會,生產優質產品的茶廠,交流加工經驗,激勵茶廠生產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