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稻米

小站稻米

我國著名的優質水稻之一,原產於天津南郊小站地區,始於宋遼時期,成名於清朝末年,曾作為宮庭御膳米。當年軍事重鎮“小站”位於此地,故名為小站稻。“白里透青,油光發亮、粘香適口,回味甘醇”是小站稻的特有風味。

簡介


天津栽種水稻已有近2000年歷史。據史籍記載,東漢建武年間,古漁陽太守張堪,就曾開墾稻田約5萬公頃,勸民耕種。唐代開元年間,在薊縣(即古漁陽)盤山曾建千像寺,遺址倖存古碑,碑文記載:“夫幽燕之分,列郡有四,薊門為上。地方千里,籍冠百城。紅稻香粳,實魚鹽之沃壤”。1601年(明萬曆二十九年),天津巡撫汪應蛟曾在葛沽、白塘口一帶開田300餘公傾,其中近一半是稻田。后又由此擴展到何家圈、雙港、辛庄、羊馬頭、大任庄、鹹水沽、泥沽、盤沽(明代地名)等處。此後,天津直隸巡按御史左光斗等,也曾在這一帶試種過水田。1613年(明萬曆四十一年)徐光啟棄官告病,乞休到津,他曾研究過天文、水利、歷算、測量學。受徐貞明所著《潞水客談》的影響,認為在天津開田種稻是一救國良策。初入津門,所見“荒田無數”,慨嘆萬分。便沿海河村莊踏勘荒地,訪問老農、屯田兵和居民,了解開墾、播種、壅肥之術,隨聞隨筆記直至葛沽,取得了許多經驗。他把一半土地作為水田,將水稻“南種北引”並從上海老家請來孫彪等數名“田師”來津種稻傳藝,成為天津開田種稻之先驅。經三年“南稻北移”的科學實驗,天津水稻產區逐漸形成。他的後人徐驥曾云:“人遂有仿而行之者”。

典故


1863年(清同治十三年),直隸總督李鴻章命淮軍提督周盛傳部駐馬廠修築塘沽新城。他們在來往途中“量地設站,四十里一大站,十里一小站”。今小站鎮故由此得名。周盛傳為了籌補軍餉,在小站、葛沽、白塘口一帶墾田種稻,他承先人種稻之衣缽,開挖毛渠,拉荒洗鹼,引進良種。經長期培育,終於生產出銀珠粒粒的“小站稻”。

特性


美味
美味
小站稻米,禾本科一年生植物。屬粳米中之優良品種,晶瑩如珠,米香濃郁,已成為馳名中外的“名產”。它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脂肪酸、礦物質、較多的纖維素和豐富的日族維生素,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作為烹飪原料,不僅可作煮粥、蒸飯之用,還因它有黏性,也可磨粉供製糕團或與糯米摻用。作菜點原料。中醫稱其味甘性平、微寒,可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有除燥渴、止瀉痢、健筋骨和清五臟之功效。

主要營養


營養素每100克
熱量(大卡)342.00
碳水化合物(克)79.20
脂肪(克)0.70
蛋白質(克)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