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教育雜誌社

廣東教育雜誌社

廣東教育雜誌社是中共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廣東省教育廳的宣傳機構,是貫徹國家、省委、省政府及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有關教育改革發展方針政策的重要陣地,是傳播前沿教育理念、探討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支持教師專業成長、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的重要依靠。

現編輯出版《廣東教育》(綜合)、《廣東教育》(高中)、《廣東教育》(職教)、《廣東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廣東第二課堂》(小學)、《廣東第二課堂》(中學)、《師道》(人文)、《師道》(教研)、《高教探索》等九種期刊,並負責編輯出版《廣東教育年鑒》。

機構設置


廣東教育雜誌社內設機構有:辦公室、財務部、總編室、《廣東教育·綜合》編輯部、《廣東教育·高中》編輯部、《廣東教育·職教》編輯部、《廣東第二課堂》編輯部、《師道·人文》編輯部、《師道·教研》編輯部、《高教探索》編輯部、宣傳策劃部、發行部、數字出版部。
《廣東教育》自1952年創刊至今,歷經時光洗禮,成績斐然。廣東教育雜誌社由當初編輯出版一種刊物發展到八刊、一年鑒(廣東教育年鑒)、一網站(南方教育網)、一微(廣東教育傳媒),已成為具有多元化發展方向、跨領域經營模式的綜合性教育出版機構。

旗下刊物


廣東教育雜誌社是廣東省教育廳主管的教育宣傳出版機構,編輯出版《廣東教育》《廣東第二課堂》《高教探索》《師道》四個刊號8種版本的期刊和編輯《廣東教育年鑒》,涵蓋小學、中學和大學,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教育研究機構、各級各類學校的良師益友。此外還主辦“南方教育網”網站、“廣東教育傳媒”微信公眾號、“廣東教育傳媒”頭條號等。
《廣東教育》(綜合) 立足各級各類教育改革發展,以“傳播前沿理念,關注熱門話題,薈萃鮮活經驗,貼近教育生活”為辦刊宗旨,分A、B、C三大板塊,分別設有“新聞”、“重點”、“策劃”,“專題”、“研究”、“實踐”,“管理”、“班隊”、“交流”等欄目,融教育新聞宏觀指導、教育教學專題研究、教育改革發展經驗提煉、教育管理創新交流於一刊,既具綜合性、包容性,又具應用性、可操作性,是廣東省優秀期刊。
《廣東教育》(高中) 面向高中教師和學生,傳遞最新高考信息,包括最新政策、試題變化預測、權威模擬試題、高考成功經驗、志願填報指南、高校專業揭秘等內容,具有權威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是教師輔導、高中生備考應考的必備刊物。
《廣東教育》(職教) 面向職業院校和所有職業教育工作者,以“傳播職業教育前沿理念,推廣職業教育鮮活經驗;追蹤職業教育發展態勢,打造職業教育廣東品牌”為辦刊宗旨,設置“職教方略”、“專業建設”、“心智教育”、“人力資源”等欄目,指導性、信息性、可讀性強,是職教人的良師益友。
《師道》(人文) 以“直面中國教育現實,薈萃素質教育精華,關注教師生存發展,弘揚校園人文情懷”為辦刊宗旨,聚焦於師者的智慧與情感。堅持傳播正確的教育理念,推廣科學的教育方法,鼓勵創新的教育探索,倡導和諧的教育生態,追求清新優美與樸實大氣的教育表達。刊物精選海內外教育佳作,是內涵豐富、品質獨特、版式典雅的別樣教育期刊
《廣東第二課堂》(小學)(初中) 《廣東第二課堂》為半月刊,上半月面向小學生,下半月面向初中生。刊物融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於一體,是指導學生開展課外活動,促進學生整體素質提高的優秀少兒讀物,連續被評為“廣東省優秀期刊”,並兩次獲得“中國優秀少兒報刊金獎”。刊物注重欄目與專題策劃,圖文並茂,有趣實用,受到讀者的喜愛。“花季文苑”和“文海逍遙遊”欄目精選美文,輔以導讀,形成系列。
《高教探索》是開展高等教育學術研究、反映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的學術期刊。該刊設有“高等教育理論研究”、“管理研究”、“發展戰略研究”、“教育創新”、“課程與教學改革”、“比較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學術動態”等欄目。該刊1992年、1995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1年連續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是2006—2007年度、2008—2009年度、2010—2011年度、2012—2013年度、2014—2015年度CSSCI來源期刊,是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所獲榮譽


雜誌社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銳意進取,奮發圖強,優質高效地做好教育宣傳工作,使所辦期刊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其中, <廣東教育>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廣東省優秀期刊;《廣東第二課堂》月發行量最高時達430多萬份,被評為廣東省優秀期刊,獲全國優秀少兒期刊金獎;《高教探索》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是“雙核心期刊”。
廣東教育雜誌社擁有一支政治理論覺悟高、專業基礎紮實、服務意識強的編輯、發行隊伍。多次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廣東省教育廳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先進黨支部,多次被省市國稅、地稅局評為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單位。在改革和發展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