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本篤
鄂本篤
鄂本篤(1562— 1607),葡萄牙人。耶穌會會士、旅行家。年輕時參軍入伍,約於1594年至印度,在印度南部馬拉巴駐防,並在那加入耶穌會,和莫卧爾王朝國王阿克巴是至交,並學會波斯語。后受印度耶穌會視察員皮門塔派遣,欲探尋經亞洲中部通往北京的陸道,於1602年(明萬曆三十年)自印度亞格拉啟程,經中央亞細亞,越帕米爾高原,於1605年(萬曆三十三年)到達肅州附近時(經考證為嘉峪關市市轄區內),后即病死於此。其殘存之行記曾由利瑪竇整理轉述,收入到《利瑪竇中國札記》中去,為研究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到16世紀末為止 葡萄牙人已經完成了對亞洲大部分海岸的探索
明未清初之際,歐洲耶穌會士大量進入中國傳播基督教,他們多從海路而來,但有一位耶穌會士卻另闢蹊徑,自陸路來到中國,他就是鄂本篤。他所走的路線,正是絲綢之路所經之地,即印度一阿富汗東北一帕米爾高原一塔里木盆地一河西走廊。
雖然葡萄牙在16世紀後期已成為西班牙聯邦帝國的一部分,但依然被保留了相當部分的內部自治。在海外的領地方面,當地的舊官僚和軍隊,仍舊享受著自己原本應有的權益。他們可以繼續招兵,並有著相當程度的外交自主權。天主教的耶穌會教士,則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鄂本篤就出生在葡萄牙航海業的前哨基地 亞述爾群島
1594年,鄂本篤被派往莫卧兒帝國傳教。教會非常希望以教士們的豐富學識,博得亞洲各帝國的統治者歡心,從而給傳播天主教的活動開綠燈。
莫卧兒宮廷中的耶穌會教士
鄂本篤的母國葡萄牙,則參與著印度洋地區的貿易,同莫卧兒人的陸上線路不同。但作為耶穌會傳教士的鄂本篤,卻有著比一般商人探險家更廣闊的視野。他注意到莫卧兒人同北方的頻繁貿易,也斷定那是一片值得探究的新大陸。
當時莫卧兒王朝實行宗教開明政策,其宮廷里居住著耶穌會的神父。鄂本篤在當地學習波斯語,並洞悉伊斯蘭教習俗。由於鄂本篤賢明而有德,深得當地會眾的讚賞和欽佩,因此而成為莫卧兒國王阿克巴(Akabar)的摯友。
當時穆斯林中盛傳在契丹也有基督教流行。“契丹曾在元朝時被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詳細記述,並且名震歐洲,只因年代久遠,人們已經忘卻了,以致於幾乎沒有什麼人再相信這個地方的存在。莫卧兒宮廷的耶穌會士致信印度的同事,擔到穆斯林所說的“契丹”,其王國在東方,距莫卧兒王國北面不遠,國中有基督教的教堂、牧師、僧侶和大批信徒,其首都稱“汗八里”。諸神父對此深信不疑。時在北京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致書印度諸神父,說除支那(中國)之外別無“契丹”,除北京之外別無“汗八里”,“契丹”乃是中華帝國的別名。於是在耶穌會果阿管區 (印度)、羅馬總部乃至教廷引發了一場關於“契丹”與中國是否屬同一國的爭論。耶穌會東印度視察員尼古拉斯·皮門塔傾向於駐莫卧兒宮廷諸神父的看法,認為“契丹”是另一王國。為了探明究竟,皮門塔上書教皇,請求組成調查團前往“契丹”。鄂本篤由於其堅韌的毅力和虔篤的信心,被任命負責此項任務,其使命除探訪“契丹”是否與中國為同一國外,還欲尋一條通往中國的短捷的陸路交通線。
有意思的是,並不信仰基督教的阿克巴大帝,也支持了鄂本篤的想法。一方面是鄂本篤在莫卧兒宮廷時與他建立的私人友誼,另一方面也是莫卧兒君主希望進一步了解和控制中亞的野心。
莫卧兒王朝君主阿克巴同鄂本篤有著不錯的私人關係
鄂本篤首先抵達北印度的重要城市拉合爾。他在當地又雇傭了一名真正的亞美尼亞人做嚮導,隨後進入了當代的阿富汗地區。這些地方在當時都處於莫卧兒帝國的控制,所以行動並不困難。
在遊歷了坎大哈和喀布爾后,鄂本篤一行越過帕米爾高原,至控制西域的大國葉爾羌汗國,當時為1603年11月,距離離開印度已經十三個月了。這段行程就不那麼輕鬆了。好在葉爾羌的建立者賽依德,是莫卧兒創始者巴布爾的表兄弟,雙方彼此之間都有聯繫和了解。
葉爾羌人告訴他聽說過“契丹”國名后,堅定了繼續探索的決心。為了與朝貢大明皇帝的商隊同行,在葉爾羌等待了十二個月。1604年11月,他們再往東行,經塔克拉瑪干沙漠以及無數已成廢墟的古代城市,來到了喀喇沙爾。
鄂本篤等人也曾經度過美麗的葉爾羌河
鄂本篤最終都沒有找到傳說中的契丹和約翰長老
利瑪竇
鄂本篤郵票
鄂本篤之前的歐洲人都認為在東亞大陸西北存在一個契丹
鄂本篤之後的歐洲對東亞地理有了較為精準的認識
鄂本篤在絲綢之路上的歷程充滿了艱險磨難,近代曾循鄂本篤行程的旅行家,無不對這位勇敢的先驅表示欽佩。這次旅行的意義在於,不僅為耶穌會士來華探尋了一條陸上通道,而且證實了“契丹”與中國確是同一個國家,澄清了以往對此問題模稜兩可的認識。鄂本篤此次旅行的部分日記遺稿由鐘鳴禮、伊撒克帶到北京,經利瑪竇編集復原而流傳於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