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八怪

漢語辭彙

“醜八怪”用以形容外貌醜陋的人。它來源於“揚州八怪”。

來源


揚州八怪指的是趣味相投畫風相似的一批人,他們是:鄭燮、金農、汪士慎羅聘、李蟮、高翔、黃慎、李方膺高鳳翰華岩、閔貞、邊壽民、陳撰、楊法、李勉等人(在中文裡“八”往往用作虛數詞,表示數量多,並不意味“揚州八怪”只有八個人)。
這些人在當時所謂的正統畫派眼裡一是做人不合時宜、我行我素,二是作畫我從我法、推陳出新。所以被蔑成為“醜八怪”。然而,他們的怪異又入情入理,很被廣大百姓喜愛,因此,一方面被主流畫家和上層社會所攻擊、不容,一方面又深受大眾喜愛,名氣大振。

詞語解釋


【名稱】醜八怪
【拼音】 chǒu bā guài
【英文翻譯】disfigured [dis'figəd]
【解釋】相貌醜陋的人。
【事例】他們都痛恨這些~。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用於人或事物等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用於人或事物等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當代成語
【成語例子】: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14回:“一個個喝成了醜八怪的樣兒。”
【英語翻譯】:a very ugly person